清朝名臣于成龍為何不可能斬殺江寧總督?

2020-12-25 方程讀史

電視劇中的于成龍是清廉官員的代表,尤其是他斬殺江寧總督的情節更是讓他成為熒幕上的清官,但實事求是來講,于成龍斬殺江寧總督的故事還是脫離了歷史實際。

于成龍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是卻真實存在,並且真的是一位有良心的清官。于成龍是跨越明朝和清朝的人,出生在明朝末期,于成龍屬於是典型的晚成的人物,我連「大器晚成」都不敢用,因為在他四十四歲的時候,才開始走上仕途擔任一個小小的縣令,這樣一個小小的縣令也並不算是成就什麼大器,畢竟在當時一抓一大把。

于成龍沒有嫌棄縣令的官職太小,而是決心踏踏實實地幹出一番新天地,立志將自己寒窗苦讀的學問都發揮出來。于成龍上任之後,堅決不像周圍的其他官員一樣貪汙腐敗,成為官場的一股清流,更為關鍵的是,于成龍想盡辦法為百姓創造美好生活,廣西的窮是出了名的,並且匪患很多,于成龍專門追捕盜賊還百姓安居樂業。于成龍還在當地半期學校,提高人們的教育水平,幫助寒門子弟讀書出人頭地。

明朝滅亡後,于成龍繼續做官,他的美名被康熙皇帝得知,從此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將他晉升為兩江總督。

在清朝時期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重要的官職可能級別並不高,比如兩江總督的官職非常重要,但是在官職級別劃分上,兩江總督僅僅是正二品。兩江總督的權力非常大,因為是清朝皇帝委派到地方的封疆大吏,為了能夠讓封建大吏的級別配得上他的權力,清朝皇帝也來了一個變通之法,給兩江總督加一個兵部尚書的兼職,這樣在官職級別上就變成從一品,這幾乎成為一個慣例。

于成龍擔任的兩江總督管理的地方是富庶的江蘇、江西和安徽,可見于成龍當時的權力之大,但是于成龍仍舊不可能殺江寧將軍。

原因之一:官職級別不夠。

前面已經說過兩江總督實際上是正二品,就算是皇帝專門加了級別,也僅僅是從一品。那江寧將軍是什麼級別的官職呢?答案是正一品。江寧是兩江總督的本部所在地,江寧將軍當然也是坐鎮的將軍,按照清朝乾隆改制之前的官職級別,江寧將軍一直都是正一品,也就是說江寧將軍比于成龍的兩江總督還要高上半級。

原因之二:管轄軍隊差異。

在清朝時期,兩江總督手下管轄的軍隊都是江南的綠營兵,綠營兵大部分都是漢人組成的,在清朝時期,由漢人組成的軍隊只能算是二流軍隊。

反觀江寧將軍就不一樣了,江寧將軍手下管轄的是正規軍,也就是清朝的八旗軍,這些八旗軍都是由清朝的八旗子弟組成的,由於天生「高人一等」,是清朝的一流軍隊,清朝的皇帝也都更相信八旗子弟組成的軍隊。

清朝的這種八旗軍比漢人組成的綠營軍高貴的現實,再加上清朝官職級別的高低,于成龍更加不可能將江寧將軍斬首,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在清朝時期,只有皇帝才有權對駐紮在各地的將軍進行處置,于成龍如果真的斬了江寧將軍,那就是以下犯上,大清朝的皇帝也不會縱容他。

相關焦點

  • 清朝名臣 于氏成龍
    于成龍對服刑人員的生活也很關心。由於經費不足,監獄時常餓死人,他便多方募集資金,讓犯人們能吃上飯、看上病。他倡導的人道主義精神,對後世影響深遠。  于成龍在福建任職時,曾正式發布《簡訟省刑檄》,要求各府州縣農忙時節一律不受理民間訴訟。他強調法院審判案件時要清楚、合理,百姓無冤可訴,法律更有威信,就沒人敢輕易犯法了。
  • 于成龍要殺赫裡,作為江寧大將軍,正一品官員,為什麼不調軍隊?
    其中最吸引人注目的一個細節就是于成龍斬殺江寧總督的事情,而在說到這些事情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中于成龍以及江寧將軍的官職。 歷史中的于成龍 歷史中的于成龍是一個出生於明朝晚期的山西人,歷史中的他非常大器晚成,是在44歲那一年才當上了廣西的縣令、初步踏足官場的。
  • 于成龍是清朝名臣,他為何被稱為「於青菜」
    明清時期有很多名臣和地方官員,而清朝時期的于成龍就是一位非常正直廉潔的官員,他的名字和事跡甚至收錄進了四庫全書中。
  • 兩個于成龍同朝,康熙倚重為何又不同?
    1 于成龍名氣很大。 清朝不但有于成龍其人,而且同時期有兩人,都是康熙名臣,而且一度是上下級關係。 一個是漢人于成龍,又稱老于成龍,山西永寧人,以治績卓異和清廉刻苦名世,被康熙帝讚譽為「天下廉吏第一」。
  • 于成龍殺赫裡,堂堂江寧大將軍正一品,為什麼不調軍隊阻擋?
    在第一部電視劇裡面,于成龍大人除掉的是八旗副都統,這個副都統是一個皇親,第二部電視劇,于成龍所殺的惡人地位又高了一級,居然是江寧將軍,算是國戚。問題在於,一個兩江總督真的敢於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擅自處死江寧將軍嗎?答案是:不可能。萬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實在實在不可能。
  • 清朝真有于成龍這個人嗎?
    據史書記載,于成龍生於1617年卒於1684年) ,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字北溟,號於山,是清初名臣。于成龍是屬於大器晚成,直到1661年順治十八年,44歲的于成龍出任廣西羅城縣令。于成龍生活節儉,勤於公務,仕途平坦,深得上司和康熙的賞識。
  • 于成龍是個怎樣的人?身為兩江總督,他真可以斬了江寧將軍赫裡嗎
    于成龍是康熙年間著名的大清官,大有跟包青天相提並論的水平,只不過他是在清朝做官,所以不怎麼被文人們所推崇。在文人的筆下,清朝沒出幾個好官,為什麼?因為清朝是我們要推翻的對象,這樣的朝代怎麼能出好官呢?應該全是敗類才對。
  • 大清朝兩個于成龍同朝為官,誰更厲害?
    (「前於」)電視劇《于成龍》熱播之後,「于成龍」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天下第一廉吏」,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清朝康熙年間,同朝為官的有兩個于成龍,他們不僅同姓同名,而且都頗受百姓愛戴,當時有民謠云:「前於後於,百姓安居」,說的就是他們兩個
  • 清朝康熙年間的「兩個于成龍」
    幾天前,江寧知府陳龍巖不幸病故。兩江地區轄今天的江蘇、上海、安徽和江西,是帝國經濟文化中心,財政收入佔全國一半還多。江寧府作為兩江地區政治中心,兩江總督、軍區司令、江寧織造、江蘇按察使、甚至安徽布政使,都在這裡辦公,遠非今天的南京可比,類似解放後大行政區時代的上海。加上江蘇巡撫駐蘇州,江寧知府的升遷機會得天獨厚。
  • 清朝時,府尹比總督級別低,順天府尹為何不怕直隸總督?
    都知道清朝有(定型後的)八大總督(不包括光緒時設的東三省總督)。清朝還有一個地方,名義上是地一級的府,實際地位卻和總督差不多,這就是順天府尹。清軍入關,定都於燕京,沿明制,在燕京地區設順天府,最高長官是府尹。清朝有句話,叫宛平縣裡管朝廷,宛平縣令比其他縣令的級別要高。縣令如此,更不要說直管宛平縣令的順天府尹了。
  • 為什麼電視劇《康熙王朝》裡沒有出現清朝名臣于成龍!
    第一位于成龍,就是電視劇《于成龍》的主人公,被康熙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也就是官場俗稱的「於青菜」,因為年齡較大也被稱之為「大于成龍」。于成龍(1617年—1684年) ,山西永寧人,順治十八年(1661年)以45歲的年齡正式進入仕途,出任廣西羅城知縣,歷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北黃州知府、福建按察使、直隸巡撫之職,官至兩江總督,最後死於兩江總督任上,其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成為康熙樹立的官員標杆而廣為推廣。
  • 清代名臣于成龍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真的能殺赫裡這個大將軍嗎?
    兩江總督于成龍殺赫裡這種情節出現在電視劇《于成龍》裡,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于成龍根本沒有資格處置赫裡。于成龍本身職務兩江總督為正二品,但于成龍有兵部尚書銜,所以為從一品,而赫裡身為江寧將軍,品級為正一品,級別比于成龍要高。
  • 清朝文化——于成龍
    于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等職。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 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兩江總督于成龍殺赫裡這種情節出現在電視劇《于成龍》裡,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于成龍根本沒有資格處置赫裡。 于成龍本身職務兩江總督為正二品,但于成龍有兵部尚書銜,所以為從一品,而赫裡身為江寧將軍,品級為正一品,級別比于成龍要高。
  •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裡,為何只有張之洞沒有獲得爵位?
    晚清四大中興名臣,指的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一生最大的功勞,是參與攻滅了太平天國。為了獎勵曾國藩,清廷將他封爵為一等毅勇侯,世襲罔替。在晚清中興名臣中,曾國藩的爵位最高。左宗棠一生最大的功勞,是率部萬裡西徵,收復了面積達100多萬公裡的新疆,創造了晚清中國領土失而復得的奇蹟。為了獎勵左宗棠,清廷將他從一等恪靖伯晉升為二等恪靖侯。
  • 清朝浙江歸閩浙總督管轄,那麼兩江總督的兩江,又是指哪裡?
    一、什麼是總督 說到清朝的總督制度——清朝時期,總共有九大總督,分別為: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和後來加上的東三省總督。總督這個官職,聽起來很是威風,其實也確實很威風,是封疆大吏。
  • 兩江總督于成龍不顧阻攔,怒斬皇上親外甥赫裡,此事記載於正史?
    于成龍殺赫裡,也就是說兩江總督殺了江寧將軍,這是不可能的,清朝對高級官員的管理是很嚴格的,而且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都要經過皇帝親筆硃批才能執行,所以于成龍殺赫裡是不現實的。
  • 說劇《于成龍》丨凜然正氣!他把皇帝的親戚給殺了
    在前兩天的內容裡,小編帶大家通過電視劇《于成龍》了解到這位清朝名臣正直的品性與為民做官的志向。升任兩江總督的于成龍即將到任,當地官員在碼頭迎接。原來,于成龍力主推行「去火耗」的政令,但這影響了赫裡等官員的利益,這就讓赫裡私底下很不滿。
  • 官大一級壓死人,清朝的 山東巡撫為何高出一個級別?
    清朝時期,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撫軍安民」而得名,屬於封疆大吏。 晚清名臣中,胡林翼做過湖北巡撫,左宗棠做過浙江巡撫,李鴻章做過江蘇巡撫,沈葆楨做過江西巡撫,張之洞做過山西巡撫,劉銘傳做過臺灣巡撫。
  • 總督是清朝的封疆大吏,那麼清朝滅亡後末代總督的結局又如何呢?
    清朝在各省巡撫之上設立總督,而總督則是掌握一到兩省甚至三省之間的軍政大權,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其實在清朝滅亡之時全國各地革命勢頭已經非常火熱,清朝中央政府都已經是無力管控,更何況總督了,所以當時總督的權力實際也是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