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真有于成龍這個人嗎?

2021-02-11 黃老邪看歷史

于成龍實有其人,現在研究清史多數都是依據《清史稿》,在《清史稿·于成龍傳》中對于成龍有記載:

「卒時,將軍、都統及僚吏入視,惟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民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

據史書記載,于成龍生於1617年卒於1684年) ,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字北溟,號於山,是清初名臣。于成龍是屬於大器晚成,直到1661年順治十八年,44歲的于成龍出任廣西羅城縣令。于成龍生活節儉,勤於公務,仕途平坦,深得上司和康熙的賞識。

因為康熙朝有兩個于成龍,故而山西于成龍又稱「老于成龍」,而另一個則為「小于成龍」,即漢軍鑲黃旗于成龍。

漢軍于成龍(1638—1700)曾為養豬倌,因蔭生入仕,從縣官做起,官至直隸巡撫、左都御史、河道總督。他是康熙朝的治河名臣,曾在安徽按察使任上,反對時任河道總督靳輔的治河方案,引發長達數年的朝堂之爭。康熙很是看重于成龍,而且決意懲處權臣明珠,也是因為此于成龍對康熙直言明珠及其親信大學士餘國柱賣官鬻爵。

有趣的是,康熙二十年,老于成龍由直隸巡撫,被擢升為兩江總督時,曾奏請朝廷補缺江寧知府。康熙任命的知府就是小于成龍。二位于成龍不但同朝為官,而且有過上下級交際。康熙巡幸江寧時,曾勉勵小于成龍多向老于成龍學習,傳為佳話。

想到了小時候第一次看《康熙微服私訪記》的時候,沒當康熙裝❌要玩完的時候,欽差大臣於世龍就來救駕了。這個於世龍的原型就是于成龍。



在2017年《于成龍》這部電視劇播出,主要講述了于成龍為民請命的宦海經歷。從最底層的官吏做起,一直做到了封疆大吏。

于成龍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生於明朝萬曆年間,在滿清入關統治中國後才開始了自己的仕途,所以他「成龍」的時間比較晚。



順治十八年,44歲的于成龍拋妻別子,遠赴廣西羅城為縣令,當時的廣西羅城只有6戶居民,府衙已經破敗不堪,跟隨前來的隨從或死獲逃,只留下了于成龍一人在羅城縣理事,但是這確實其邁開仕途的第一步。

幾年後因為政績頗佳,50歲的于成龍升任合州知州。其後多次因為政績突出被連續升任。

到了1674年,于成龍已經是黃州知府,但是時值三藩作亂時期。當地麻城縣有人附庸吳三桂作亂。于成龍當機立斷,組織數千鄉勇主動進剿,最終平息了叛亂。

劃重點,其實大清一朝,是有兩個于成龍的。

據史料記載,清朝名為「于成龍」的官員有兩個,一個是治河官員,一個是治民官員。影視劇中所描繪的于成龍應該是後者,于成龍是清山西永寧州(分離石縣)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終年67歲,諡「清端」、贈太子太保。于成龍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副員,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在20餘年的宦海生計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終身,深得百姓敬愛和康熙帝讚譽,以「天下廉吏第一」蜚聲朝野。

相關焦點

  • 清朝名臣 于氏成龍
    于成龍治盜時,時而扮成農民,時而裝成乞丐,沒多久就摸清了當地的治安狀況。  于成龍破案的事跡,在清人野史、筆記和民間文藝中均得到反映,甚至神化。  對待案犯,于成龍主張慎刑,採取寬嚴並治、以盜治盜的方法,效果很好。由於在黃州政績突出,于成龍再次升了官。
  • 于成龍是個怎樣的人?身為兩江總督,他真可以斬了江寧將軍赫裡嗎
    于成龍是康熙年間著名的大清官,大有跟包青天相提並論的水平,只不過他是在清朝做官,所以不怎麼被文人們所推崇。在文人的筆下,清朝沒出幾個好官,為什麼?因為清朝是我們要推翻的對象,這樣的朝代怎麼能出好官呢?應該全是敗類才對。
  • 【呂梁名人】清朝廉吏--于成龍(方山)
    這個時候,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會去為清廷效力,做清朝的官,而且越做越大,直做到兩江總督,還被康熙皇帝表彰為"天下第一廉吏",因此,直到明朝滅亡、清廷統治全國已經有十幾年了,他依然在故鄉耕田讀書。于成龍(公元1617-1684年),是山西永寧州(今離石區,其出生地來堡村現劃入方山縣)人,字北溟,號於山。
  • 清朝文化——于成龍
    于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賜諡「清端」。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于成龍在二十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讚譽為「清官第一」。
  • 于成龍是清朝名臣,他為何被稱為「於青菜」
    明清時期有很多名臣和地方官員,而清朝時期的于成龍就是一位非常正直廉潔的官員,他的名字和事跡甚至收錄進了四庫全書中。
  • 清朝名臣于成龍為何不可能斬殺江寧總督?
    于成龍是跨越明朝和清朝的人,出生在明朝末期,于成龍屬於是典型的晚成的人物,我連「大器晚成」都不敢用,因為在他四十四歲的時候,才開始走上仕途擔任一個小小的縣令,這樣一個小小的縣令也並不算是成就什麼大器,畢竟在當時一抓一大把。于成龍沒有嫌棄縣令的官職太小,而是決心踏踏實實地幹出一番新天地,立志將自己寒窗苦讀的學問都發揮出來。
  • 清朝康熙年間的「兩個于成龍」
    鋪墊既已完成,于成龍亮了底牌:懇請皇上特事特辦,召集各大臣開會討論,現場推出合適人選。  在報告的末尾,老于成龍巧妙地點了一個人:有皇上關懷,像通州知州于成龍那樣的好幹部,一定會脫穎而出的。——英國思想家培根描繪過這種聰明:最要緊的事卻像「附帶」的。  推薦小于成龍是報告的核心,康熙帝那麼智慧,過得了關嗎?
  • 清朝十二重臣之于成龍
    凡看過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的觀眾,想必對于成龍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中,以廉潔著稱的官員不算少,但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曾被康熙帝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這裡順便提一下,清代歷史上有兩位叫于成龍的著名官員,一位便是本文的主人公,另一個于成龍(1638~1700),字振甲,號如山,漢軍鑲黃旗人,後人又稱他為「小于成龍」。
  • 【歷代名臣】既是「於青菜」又是「於青天」——清朝廉吏于成龍
    三度受舉薦為「卓異」 清代中央和地方官的考核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對所有官員都要按期考核,「卓異」是清朝對官員考核之後的一個頂級的總結,也是對官員的一種高度肯定。于成龍短短二十多年為官,總共三次被舉薦為「卓異」,這在千百年來的官場都是難得一見的。
  • 大清朝兩個于成龍同朝為官,誰更厲害?
    (「前於」)電視劇《于成龍》熱播之後,「于成龍」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天下第一廉吏」,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清朝康熙年間,同朝為官的有兩個于成龍,他們不僅同姓同名,而且都頗受百姓愛戴,當時有民謠云:「前於後於,百姓安居」,說的就是他們兩個
  • 清朝奇案故事:官員和俠客間的博弈,于成龍和巨寇「魚殼」的故事
    清朝年間,于成龍任兩江總督時,因追捕巨寇「魚殼」,被「魚殼」刺殺。刺客已經埋伏在了于成龍的府衙,於青天命懸一線。千鈞一髮之際,刺客卻突然放棄行動,甘願受死。留下了一段傳奇故事。 于成龍,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是清朝大名鼎鼎的清官,一生留下了許多的傳奇故事。
  • 清朝的旗頭是用真頭髮梳的嗎,圖解清朝歷史上的旗頭髮型
    在滿族入關以後,受漢族文化的影響,清朝女性的髮型也開始有所改變,從而出現了各種旗頭,包括兩把頭、架子頭、鈿子頭以及大拉翅。兩把頭兩把頭是清朝早期的髮型,是完全用真頭髮梳起來的旗頭。梳兩把頭的時候就需要用到一個髮簪叫做「扁方」。
  • 周潤發,成龍,李連杰好萊塢角色,為何網友差別對待!
    20年前成龍好塢電影上海正午上海騎士裡面的清朝辮子形象沒有人罵好萊塢醜化華人形象,我不知道在網上一直以來用造型來攻擊演員的到底是一群什麼人,但是這一群人確實存在,比如攻擊李連杰狼犬丹尼形象,攻擊周潤發加勒比海盜裡面的人物形象,攻擊劉亦菲花木蘭造型,李連杰皇帝人物形象等等,但是就是沒有一個人說成龍上海正午,上海騎士裡面木訥的清朝人辮子形象嚴重顛覆了現在中國人的形象,十幾年前西方觀眾對中國人在文藝作品中的認知
  • 清代名臣于成龍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真的能殺赫裡這個大將軍嗎?
    兩江總督于成龍殺赫裡這種情節出現在電視劇《于成龍》裡,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于成龍根本沒有資格處置赫裡。于成龍本身職務兩江總督為正二品,但于成龍有兵部尚書銜,所以為從一品,而赫裡身為江寧將軍,品級為正一品,級別比于成龍要高。
  • 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兩江總督于成龍殺赫裡這種情節出現在電視劇《于成龍》裡,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于成龍根本沒有資格處置赫裡。 于成龍本身職務兩江總督為正二品,但于成龍有兵部尚書銜,所以為從一品,而赫裡身為江寧將軍,品級為正一品,級別比于成龍要高。
  • 殭屍只有清朝才有嗎?中國那麼多朝代,為何殭屍都穿清朝的衣服
    西方有喪屍,中國有殭屍,殭屍可以說是中國的特產。可特產歸特產,中國幾千年歷史,那麼多朝代,為什麼電影電視中的殭屍穿的幾乎都是清朝官服呢?難道只清朝才有殭屍,別的朝代就沒有嗎?顯然不可能。對這個典故,清代袁枚在《子不語》中也寫道:「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hǒu]。」
  • 清朝這個官員真倒黴,剛「捐」了個官,清朝就結束了
    據說清朝的名官李衛,也是通過「捐官」入仕,後來才一步步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像李衛這樣真心為民辦事的「捐官」者也不是沒有,但是還是少數,更多的是那些貴族世家為了孩子有些顏面,「捐」個閒職給他們噹噹,這像是古典小說《紅樓夢》裡,賈璉便是「捐」了個同知的閒職。這「買官」的行為做得最極致的當屬清末的慶親王奕劻了。
  • 于成龍千裡赴任
    劇中柳晉陽有句臺詞:于成龍你就帶著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去西天取經啊,少了我這孫猴子行嗎?這個比喻真是恰當,于成龍千裡赴任,一路艱辛真堪比唐僧取經了。那麼在赴任路上又有那些事是電視劇中沒演的呢?先來說說章吉仁,于成龍還真的有個好友名叫吉人,但他不姓章而是姓王,也許這個章吉仁的人物原型有一部分就是這個王吉人。
  • 清朝已經滅亡100多年了,那麼現今還有清朝時期出生的人嗎?
    清朝滅亡於1912年,而現在是2020年!如果要是還有出生於清朝的人的話,那麼這個人就至少活了108歲!這可是絕對的高壽了啊,那麼真有這麼高壽的人嗎?(阿麗米罕·色依提老人的身份證)事實上這樣高壽的老人不僅有,而且還有好幾百人,其中最高壽的老人阿麗米罕·色依提出生於光緒十二年,也就是1886年,你沒看錯,確實是1886年!也就是說阿麗米罕老人她今年已經134歲了,如今她不僅是我國第一壽星,也是全世界最長壽的人!
  • 成龍的這些搞笑電影你們有看嗎
    以此為契機,正在度假的國際大盜JC(成龍 飾)隆重登場。JC背後有一支 Simon(權相宇 飾)、David(廖凡 飾)、Bonnie(張藍心 飾)等人共同組成的超專業團隊,他們一同遠赴巴黎,尋求國寶鑑定專家Coco(姚星彤 飾)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