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間,于成龍任兩江總督時,因追捕巨寇「魚殼」,被「魚殼」刺殺。刺客已經埋伏在了于成龍的府衙,於青天命懸一線。千鈞一髮之際,刺客卻突然放棄行動,甘願受死。留下了一段傳奇故事。
于成龍,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是清朝大名鼎鼎的清官,一生留下了許多的傳奇故事。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于成龍成了兩江總督。他在這個位子上幹了四年,直至1684年逝於任上。在任職期間,于成龍的清廉讓兩江地區的官風正了很多。在這期間,于成龍迎來了60大壽。大小官員都想給他祝壽,可于成龍一一拒絕。
他對官員們說:「與其給我祝壽送禮,不如把魚殼抓來獻給我。」
「魚殼」是兩江地區的巨寇,其人武藝超群,犯下了很多殺人越貨的勾當,是官府主要的通緝犯之一。因其平日裡劫富濟貧,很有群眾基礎。此外他還有一批死忠。所以抓捕他困難重重。
官員們知道了于成龍的心願後,湊了白銀千兩招募勇士抓賊。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個叫雷翠亭的捕快願意抓賊。他是出了名的抓賊好手。
雷翠亭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將妻子質押在了監獄中。他表示如果自己抓不到「魚殼」,願意用妻子和自己的性命作為代價。雷翠亭的決心讓官員們很感動。在這種感動中,雷翠亭出發了。
雷翠亭多年做捕快,也有一點江湖關係。通過多方打聽,他得知魚殼最近要宴請朋友。他帶著大隊人馬埋伏,自己偽裝成了一個乞丐,混入了宴席中。
誰料魚殼也不是浪得虛名,他在席間一眼看出了偽裝的雷翠亭。雷翠亭虎口有老繭,一看就是常年摸刀的人;眉眼間帶著許多殺氣,像是行走江湖多年的俠客。
魚殼見狀後,用一把刀插了一塊肉,朝著雷翠亭扔了過去。雷翠亭避無可避,只好用嘴接住了飛來的刀。他的這一舉動,讓他徹底暴露了。魚殼問他:「朋友所來何事?看起來你並非乞丐,難道是官府派來抓我的人?」
雷翠亭也佩服魚殼的眼力,朝著魚殼拜了一拜,而後發出了信號。等在外面的捕快一擁而入,將魚殼抓捕歸案。魚殼被戴上了手銬、腳鐐,囚禁在了監獄中。
當晚,于成龍在府衙公幹。突然間,案前的蠟燭無風而動,房梁上面發出了淅淅索索的聲音。于成龍大喝一聲:「何人來訪?」
房梁上面跳下了一個人,他自報家門:「我就是您要抓捕的魚殼。」原來普通的監獄根本關不住魚殼,魚殼早已越獄而出。此刻他來尋仇,想要會一會這個一心抓捕自己的官員。
于成龍也很爽快,他摘下了帽子,用手指著腦袋,對著魚殼說道:「來取吧。」魚殼被于成龍的豪氣所震撼,他跪在地上對于成龍說道:「取你的腦袋不用你下令,我自然會動手。剛才我從梁上躍下時,原本要殺你。可突然間我的手臂發麻,無法用力。我想這也許是天意。我作惡多端,今天願意伏法。」
說著魚殼將匕首倒轉,獻給了于成龍。于成龍看著魚殼嘆了口氣,魚殼確實是一個光明磊落的漢子,只是國法難容罪惡。他對魚殼說道:「於某職責所在,雖然你饒了我,可我一樣不能放過你。但我可以保全你的妻兒老小,你安心的去吧。」隨後于成龍呼喊左右,讓人將魚殼綁了起來。
等到天亮,監獄的官員慌慌張張的來報告于成龍,說是昨天抓獲的巨寇魚殼已經逃逸,請于成龍治罪。而此時,于成龍已經命人將魚殼斬殺在了刑場。
于成龍一生做人風清氣正,為官廉潔奉公。他在整頓吏治、治理地方、破獲案件、興辦教育等諸多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他一改其他清朝官員的奢侈作風。經常和僕人吃一樣的粗糠,甚至到了終年不吃肉的地步。最令人感慨的是,他到任地方從不帶家眷。曾經和妻子分開20年後,才見了一面。
這樣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他在緝捕魚殼時也表現出了常人無法具備的勇氣和決心。面對刺殺絲毫不在意,面對個人恩怨,他首先考慮國法。當然他也不是一個完全冷血的人,他處決了魚殼後,並未按照連坐法處理魚殼的家人。這樣一個奇男子,也難怪他留名青史。
參考資料:《清代名人軼事》、《清史稿》等。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