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要殺赫裡,作為江寧大將軍,正一品官員,為什麼不調軍隊?

2020-12-24 騰訊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很多人想必都是從電視劇中才了解到歷史中有于成龍這個人物的,不過雖然電視劇精彩無比、為大家鮮明地呈現出了于成龍在歷史中的廉明形象,但是從一些細節上來說,電視劇卻是有些不符合歷史現狀的。

其中最吸引人注目的一個細節就是于成龍斬殺江寧總督的事情,而在說到這些事情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中于成龍以及江寧將軍的官職。

歷史中的于成龍

歷史中的于成龍是一個出生於明朝晚期的山西人,歷史中的他非常大器晚成,是在44歲那一年才當上了廣西的縣令、初步踏足官場的。

歷史中的于成龍和電視劇中的于成龍性格沒有太多的區別,歷史中的他是一個非常公正嚴明、一生都在為百姓福祉做努力的人。

在廣西做縣令期間,他並沒有成為一個腐敗的官員、也沒有成為一個屍餐素位的庸官,而是帶領當地生活條件落後的百姓慢慢改善了生活環境、追捕了不少危害當地百姓的盜賊,並通過勸人興辦義學改善了當地學子們的教育質量,為當地做出了很多貢獻。

在後來他的職位上升之後,他也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一直兢兢業業地辛勞在自己的職位上,每治理一個地方,都在當地留下了非常好的名聲。

正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他才能在清初那如同一灘渾水的官場中得到康熙皇帝的看重、晉升為了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的重要性

兩江總督是個非常重要的官職,在級別上,兩江總督的官職級別並不是特別高,只是一個正二品的官職。

但是由於兩江總督是清朝皇帝委派在外地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所以為了能讓兩江總督的身份匹配上他們的權力,清朝皇帝基本上都會給每個赴任兩江總督的官員授予兵部尚書(國防部長)的加銜,讓他們的品級能達到從一品的高度。

在權力上,兩江總督的重要性就更加巨大了。

兩江總督的統轄地主要集中在富庶的江南地區,其統轄的省份一共有三個,分別就是江蘇、江西、安徽,手中掌握著非常巨大的軍權和一定的政權。

在其所統轄的地區中,除了每個省份的巡撫能在民權權力上能對其進行抗衡外,根本就沒人能在權力上比得過兩江總督。

歷史中的于成龍不可能抓捕江寧將軍

不過如果要排除權力單論地位的話,能和總督抗衡的卻有兩個官職,這兩個官職分別就是坐鎮在兩江總督治所所在地江寧的江寧將軍和江南各個省份裡的提督們。

提督是每個省份裡的綠營兵最高長官,級別在從一品,這一點和兩江總督差不多。

而將軍就不同了,作為清朝歷史中僅有的十四個駐防將軍官職之一,在乾隆改制之前,江寧將軍在清朝的級別一直都是正一品,比之兩江總督還要高上半個等級。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兩江總督于成龍是根本不可能有權力抓捕江寧將軍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兩江總督和江寧將軍所管轄軍隊是不同的,在清朝時期,兩江總督所能統轄的軍隊只有江南地區的綠營兵。

而這些綠營兵,大多數是由漢人組建而成,在以八旗為尊的清朝,是只能排在第二階梯的軍隊。

而江寧將軍就不同了,江寧將軍掌管的是八旗軍,這八旗軍是由清朝的核心八旗子弟構建而成,是清朝皇帝最為信任的軍隊,是清朝排行在第一階梯的軍隊。

在這種八旗軍隊比綠營軍隊地位高上不少的情況下,于成龍就更加不可能派人突破八旗軍隊的重圍去抓捕江寧將軍了。

在整個清朝時期,除了皇帝之外,根本就沒有人有權力處置駐紮各地的駐防將軍們,作為兩江總督的于成龍同樣如此。

所以說歷史中于成龍根本不可能殺得了江寧將軍,從級別上來說,于成龍就不可能以下犯上,而從權力方面來說,兩江總督也不可能存在處置一品官員的權力,如果他膽敢這麼做的話,江寧將軍所統轄的八旗軍隊首先是不答應的。

相關焦點

  • 于成龍殺赫裡,堂堂江寧大將軍正一品,為什麼不調軍隊阻擋?
    有人在提問,「請問,于成龍先斬後奏,殺死江寧將軍赫裡,這在歷史上可能存在嗎?赫裡是江寧大將軍,他不能調軍隊阻擋抓捕嗎?」
  • 清代名臣于成龍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真的能殺赫裡這個大將軍嗎?
    兩江總督于成龍殺赫裡這種情節出現在電視劇《于成龍》裡,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于成龍根本沒有資格處置赫裡。于成龍本身職務兩江總督為正二品,但于成龍有兵部尚書銜,所以為從一品,而赫裡身為江寧將軍,品級為正一品,級別比于成龍要高。
  • 兩江總督于成龍不顧阻攔,怒斬皇上親外甥赫裡,此事記載於正史?
    于成龍殺赫裡,也就是說兩江總督殺了江寧將軍,這是不可能的,清朝對高級官員的管理是很嚴格的,而且對判處死刑的案件,都要經過皇帝親筆硃批才能執行,所以于成龍殺赫裡是不現實的。
  • 清朝名臣于成龍為何不可能斬殺江寧總督?
    電視劇中的于成龍是清廉官員的代表,尤其是他斬殺江寧總督的情節更是讓他成為熒幕上的清官,但實事求是來講,于成龍斬殺江寧總督的故事還是脫離了歷史實際。于成龍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是卻真實存在,並且真的是一位有良心的清官。
  • 于成龍是個怎樣的人?身為兩江總督,他真可以斬了江寧將軍赫裡嗎
    于成龍是康熙年間著名的大清官,大有跟包青天相提並論的水平,只不過他是在清朝做官,所以不怎麼被文人們所推崇。在文人的筆下,清朝沒出幾個好官,為什麼?因為清朝是我們要推翻的對象,這樣的朝代怎麼能出好官呢?應該全是敗類才對。
  • 康熙名臣于成龍,兩袖清風為人正直,他有資格誅殺大將軍赫裡嗎
    兩江總督于成龍殺赫裡這種情節出現在電視劇《于成龍》裡,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于成龍根本沒有資格處置赫裡。 于成龍本身職務兩江總督為正二品,但于成龍有兵部尚書銜,所以為從一品,而赫裡身為江寧將軍,品級為正一品,級別比于成龍要高。
  • 說劇《于成龍》丨凜然正氣!他把皇帝的親戚給殺了
    赫裡趁機要追究雷翠亭「殺死」魚殼的責任,在沒有證據證明清白之前,于成龍只能同意赫裡帶走雷翠亭,並關進大牢、打成重傷。但是,他們逃走的事情暴露,赫裡帶人追上石玉蘭。這時,于成龍的好友柳晉陽趕到,為了保護石玉蘭、車夫與赫裡一方打了起來,赫裡趁機殺了車夫和柳晉陽。
  • 「正一品」的清朝官員,他們享受什麼待遇?
    然而,他們作為朝廷「正一品」官員,到底能享受什麼待遇? 其中,清朝的官員制度,就是一直沿用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舊讀zhěng)、從(舊讀zòng)之別,如正一品、從一品。可以說,能夠成為這「九品十八級」中的一員,就算是真正的領皇糧了。其他沒有能夠入選的官員,通常被稱為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在這十八級中,也有分成文官和武官的區別,因為職能不同,所以享受的待遇和權力也不相同。
  • 清朝的「正一品」官員,俸祿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了你別不信
    殊不知,她們作為朝廷「正一品」官員,究竟能享有哪些工資待遇?清代官員等級制來歷清代作為匈奴人進關,還沒法徹底的操縱而且整理明代留有的遼闊土地資源,因此他們一直延用了很多前朝的規章制度,便是為了更好地加速執政,完成平穩。
  • 清代正一品官員,每年能拿多少工資?或許,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充分借鑑了前朝歷代滅國之因的基礎上,創設了一套加強中央集權、分化官員權力的「九品十八級」官制體系。所謂「九品十八級」,即為「一品至九品,品秩分正從」的官制體系。作為清代官員等級的最高級別,正一品官職在清朝並不多見,除了伊犁將軍、綏遠將軍這等邊疆地區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以外,幾乎全部為中央官職。細分下來,清代正一品官職主要有:三公、殿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 唐朝的宰相只是三品官員,那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
    而在唐朝要知道,即使貴如親王也只是正一品,郡王更是只有從一品。如此,就可知唐朝在給予官員品級的嚴謹性,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唐朝,三品官已是屬於絕頂級大佬的說法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在唐代宗大曆二年之前,  中書令、侍中這兩個中書省、門下省的最高長官也就是正三品,要知道唐朝「門下省」掌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審查,及籤署章奏,有封駁(封還皇帝失宜詔令,駁正臣下奏章違誤)之權;「中書省」掌機要,負責中央政令和政策的起草與發布,這兩個部門都是唐朝中央最高的執政中樞部門,而作為這兩個部門的最高長官中書令和侍中居然也才是正三品,可想而知唐朝正三品的含金量是有多高
  • 古代正一品和從一品是什麼區別?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對等級和權利劃分是很重要的,因為,你不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會有不一樣的權利,因為正一品官員可以獲得皇上的重視他們可以為國家政策有一定的決定權,這個是從一品官員是享受不了的
  • 大清官員分九品十八級,想升到正一品,身體要好還得活得夠久
    其次是作為介於百姓與天子之間的「媒介」——朝臣。而官制,就是管理朝臣最重要的制度。清朝的內閣制,沿襲了明代時期的官制,並且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改良」。 除了太師、太傅、太保這一類虛職外,清朝官職一共分為九品,按照正常情況,每個人的晉升時間都不同,例如從一品升到正一品,陳廷敬花了20年的時間,劉墉則是16年。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眾所周知,官員是有等級之分的,在許多人的印象裡,等級最低的是九品芝麻小官,等級最高的是一品大官。不過,清朝一品官員擔任的官職可能和大家心裡想得有點不太一樣,這到底咋回事呢?圖片:清朝一品官員劇照一、文官中的一品大官如果要詳細劃分,清朝官員的品級一共有九個大分類,分別是從一品至正九品,但每一個品級中又可以劃分兩類,分別是「正」與「從」。
  • 從一品的兩廣總督,權力很大,雄踞華南,能調動多少軍隊?
    認真的說,總督和巡撫都屬於地方上的高級官員。在清朝統治的中後期,逐步形成了九大總督的模式。其中,兩廣總督負責管理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實際權力非常大,雄踞華南。那麼,從一品的兩廣總督,到底能夠調動多少軍隊呢?今天,我們就聊聊清朝的兩廣總督。
  • 清朝康熙年間的「兩個于成龍」
    幾天前,江寧知府陳龍巖不幸病故。兩江地區轄今天的江蘇、上海、安徽和江西,是帝國經濟文化中心,財政收入佔全國一半還多。江寧府作為兩江地區政治中心,兩江總督、軍區司令、江寧織造、江蘇按察使、甚至安徽布政使,都在這裡辦公,遠非今天的南京可比,類似解放後大行政區時代的上海。加上江蘇巡撫駐蘇州,江寧知府的升遷機會得天獨厚。
  • 【歷史】兩個于成龍
    江寧府作為兩江地區政治中心,兩江總督、軍區司令、江寧織造、江蘇按察使、甚至安徽布政使,都在這裡辦公,遠非今天的南京可比,類似解放後大行政區時代的上海。加上江蘇巡撫駐蘇州,江寧知府的升遷機會得天獨厚。于成龍推薦的是一個小地級市的領導,直隸通州知州,自己當直隸巡撫時期的老部下,名字也叫于成龍。於總督比於知州大22歲,為了區分,人稱老于成龍、小于成龍。
  • 清朝「從一品」相比「正一品」差多少?簡直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清朝「從一品」相比「正一品」差多少?簡直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常看清宮劇或者對清朝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清朝大家官員是由和嚴格的等級劃分的,一共九品十八級。品級從一品到九品,每一個品級又分為正和從兩個級別。從一品跟正二品這兩個官階,在品級上,僅僅相差一個級別。
  • 正一品官職最高嗎?在清朝,這9種爵位比正一品都要高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官員的等級有著深嚴的規定,官員的品級則代表了他們的權力和責任有多大,同時也用來量化定義官階大小及俸祿多少。而從漢朝以來,中國各大王朝一般都實行九品十八級制度,即使是清朝入關後,也沿用了這樣的官職部署。
  • 清朝的不公平待遇:清廉的李衛官銜從一品,貪官和珅能到正一品
    要知道皇帝身邊的寵臣,對於清朝的江山社稷,還是有著一定影響的,這也是為什麼歷代的君王都會重納賢臣。那麼到底是李衛官大,還是和珅官大呢? 李衛 李衛是雍正年間比較有名的大臣,深受雍正皇帝的喜愛。他的出身也比較好,康熙年間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