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秦可卿託夢王熙鳳在祭祀的周圍購置田產、房舍,將私塾也遷至此,為衰亡做好準備。秦可卿去世,全家無不疑心意外。寶玉急火攻心,吐血奔喪。賈珍大哭,大辦喪事,但逢尤氏又犯舊疾,不能料理事務。寶玉推薦王熙鳳協理寧國府。賈珍到榮府相請。
摘錄:
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否極泰來
感想:這些俗語,是古人傳承下來的話,已不知道歷經百代千年。仔細品味,未嘗不是真理。中國古人很早就已經智慧總結出人生在世盛衰、否泰、好壞、樂悲,往往高低起伏。它們就像陰陽太極,一半一半,維有不盛不衰,不否不泰,不好不壞,不樂不悲,那中間的地帶,平常而又難道的日子,才恰恰是人生歲月靜好,最美時節。
摘錄:
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賈珍哭得淚人一般,正和賈代儒等說道:「合家大小,遠近親友,誰不知我這媳婦比兒子還強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見這長房內絕滅無人了。」……賈珍因想著賈蓉不過是個黌門監,靈幡經榜上寫時不好看,便是執事也不多,因此心下甚不自在。……賈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說要與賈蓉蠲個前程的話。戴權會意,因笑道:「想是為喪禮上風光些。
點評:
賈珍,演戲高手,害人之人,哭得比誰都好看。賈珍為兒媳辦喪事真是傾其所有,竭盡全力。喪禮如此奢華,對一個花一樣年齡就死去的人又有何用?
摘錄:
擇準停靈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後開喪送訃聞。這四十九日,單請一百單八眾禪僧在大廳上拜大悲懺,超度前亡後化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設一壇於天香樓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業醮。然後停靈於會芳園中,靈前另有五十眾高僧、五十眾高道,對壇按七作好事。……只見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璫如金玉。
點評:一場喪事,恣意奢華,如此花費人力物力,可見賈家的日常消耗之多,奢靡至極。不敗家,天理何在?
摘錄:
戴權道:「事倒湊巧,正有個美缺。如今三百員龍禁尉短了兩員,昨兒襄陽侯的兄弟老三來求我,現拿了一千五百兩銀子,送到我家裡。……賈珍感謝不盡,只說:「待服滿後,親帶小犬到府叩謝。」於是作別。
點評:買官賣官的現場實錄,如此簡單輕易,如此猖狂,卻又如此平常,買家賣家都習以為常,真為他們時代的統治者悲哀,為他們時代的百姓悲哀。賣官鬻爵,封建社會府腐敗腐化的一種標誌。
鳳姐兒來至三間一所抱廈內坐了。因想:頭一件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第二件,事無專執,臨期推委;第三件,需用過費,濫支冒領;第四件,任無大小,苦樂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縱,有臉者不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此五件實是寧國府中風俗。
點評:鳳姐有頭腦,有條理,瞬息之間列出了寧國府問題,心中早有溝壑。
馬暢爽: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一個月,接手伊始,馬上整理出五個問題需要處理,很有總結能力和識別能力。
故事梗概:鳳家協理寧國府,精明能幹,嚴苛懲罰,勤奮敬業,效果顯著。林如海的喪事簡辦,林黛玉要會回賈家長住。王熙鳳藉機大展才華。送喪之中,皆哀。北靜王要見銜玉而生的寶玉。
點評:鳳姐
眾人領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時只揀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沒個招攬。各房中也不能趁亂失迷東西。便是人來客往,也都安靜了,不比先前正擺茶,又去端飯,正陪舉哀,又顧接客。如這些無頭緒、荒亂、推託、偷閒、竊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鳳姐管家,吩咐差事到人,物品到人,令行禁止,罰責先行。)
那鳳姐不畏勤勞,天天於卯正二刻,就過來點卯理事(鳳姐勤奮敬業)
鳳姐命彩明要了帖兒念過,聽了共四件,鳳姊因指兩件說道:「這兩件開銷錯了,再算清了來取。」(精明算計,眼裡不揉沙子)
登時放下臉來,喝命:「帶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擲下寧國府對牌:「出去說與來升,革他一月銀米!」(有錯必罰必打,且屢犯會越來越嚴苛,狠戾的執行,才會以儆效尤。)
目今正值繕國公誥命亡故,王、邢二夫人又去打祭送殯;西安郡王妃華誕,送壽禮;鎮國公誥命生了長男,預備賀禮;又有胞兄王仁連家眷回南,一面寫家信稟叩父母並帶往之物;又有迎春染病,每日請醫服藥,看醫生啟帖、症源、藥案等事,亦難盡述。又兼發引在邇,因此忙得鳳姐茶飯也沒工夫吃得,坐臥不能清淨。(王熙鳳放在現代,也是一位出色的管理家。事事井然有序,安排到位,多卻不亂,累卻敬業)
合族中雖有許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腳的,或有不慣見人的,或有懼貴怯官的,種種之類,俱不及鳳姐舉止舒徐,言語慷慨,珍貴寬大。因此也不把眾人放在眼裡,揮霍指示,任其所為,目若無人。(用眾多媳婦來襯託王熙鳳,王熙鳳的珍貴和大氣。放在高位,未必能忙得來,應付得來,有大能者,才能擔大任。大才!但後面的轉折可見其性格跋扈張揚的弊端。真是人無完人)
鳳姐向寶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們家住長了。」寶玉道:「了不得!想來這幾日她不知哭得怎樣呢。」說著,蹙眉長嘆。
感想:林黛玉父親沒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在林黛玉,是喪父,人世間最疼愛自己的那個人,肝腸寸斷。在賈寶玉,因為心愛之,心疼之,便能設身處地為她想,為她傷心,陪她傷心。在王熙鳳,一點不受影響,反而只當成了茶餘飯後的一個笑話,且馬上看到對寶玉的好處,有了黛玉長住榮國府的好處。也有了一次拍馬屁拍在馬腿上之感。
孫瓊璘:秦可卿病故,託夢給鳳姐,叮囑她「盛筵必散」,要居安思危。從秦可卿的葬禮可以看出她死後的風光,看出賈府的奢侈,也為下面賈府的衰敗埋下伏筆。同時,王熙鳳的小試牛刀,也體現了她精明強悍的一面,也為她下來統領賈府做鋪墊。
故事梗概:北靜王送寶玉禮物,邀請寶玉談學,並囑咐賈政對寶玉切莫溺愛,要對其學業親加督促。(一語成讖)賈府為秦可卿送葬到鐵檻寺,一眾被安置好。王戚鳳帶賈寶玉和秦鍾到饅頭庵借住。寶玉見農舍傢伙和紡車,件件驚奇。秦鍾和饅頭庵的智能尼姑暗通款曲。師太託付王熙鳳辦事,三千兩銀子,解決一個婚事的糊塗帳。
感想:北靜王頭腦清醒,看事透徹,看到賈寶玉的未來,溺愛長大,不思學業,反倒誤了前程。這就是賈府的腐朽衰落的必然。頂梁柱般的人物賈政在教管嫡子時,一樣的沒有眼光,沒有成算。不衰,哪裡跑。當然,賈政的官職也不是自己奮鬥得來,也是直接被授予。一代兩代能得到蔭功,到第三代也就沒啥了。
秦鍾一開始初見寶玉也算清純人物,不料到賈府進學,和賈府的公子哥們混到一起,學業沒有長進,反而學了更多的不良習慣,成了更多骯髒事。自己也不想想,賈府的人還有的敗,自己出身不高,拿什麼這麼揮霍浪費。
馬暢爽:王熙鳳在饅頭庵接了靜虛老尼的請託,收了三千兩銀子,幫別人擺平了一件退婚官司。可以看到,王熙鳳吃軟不吃硬的一面。人一將她,她不能被別人小瞧,要顯得自己有能耐,有權勢,有辦法,所以就不管不顧地接下來。這也是人性格中的特點與弱點,在她的心中權勢大於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