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1首歌:十面埋伏

2021-02-07 書香人生

點擊上方藍色「書香人生」可快速關注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首音樂是著名琵琶曲《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關於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資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772—846)寫過的著名長詩《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聽過有關表現激烈戰鬥場景的琵琶音樂。


《十面埋伏》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陰平楚》。本曲現存樂譜最早見於1818年華秋萍編的《琵琶譜》(全稱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傳》,又稱《華秋萍琵琶譜》)。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曾記載了琵琶演奏家湯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音樂有一種魔力,它能衝破時間的阻隔,穿越千年的滄桑,在或急或慢,或舒緩,或急促的琵琶曲中,演奏者將帶我們重回2000千多年前的那個不同尋常的一天,在一曲《十面埋伏》中感受駭下之圍的壯烈,那裡不僅有勝利者的歡快的號角,還有失敗者非凡的氣概。

  

演奏者的指尖在弦上划過,在昂揚有力的音樂聲中我們仿佛回到了那久遠的軍營,鏗鏘有力的節奏猶如扣人心弦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象震憾山谷的號角聲,這是出徵前戰士們的號角,鼓聲由慢逐漸加快,一種大戰之前劍拔管張的緊張氣氛撲面而來。然後,我仿佛看到了那紀律嚴明的漢軍在笙管齊鳴中浩浩蕩蕩的向戰場前進,或許軍隊走過之處便是滿天飛揚起的塵土,迴蕩著震天的吶喊,戰士們在自己的統帥---劉邦的帶領下懷著必勝的信念,朝著戰場進軍。


《山海經·卷七·海外西經》中提到一個神話中的天神,「刑天與天帝爭,帝斷其首,乃以乳為目,操幹戚以舞。」 後人說,「幹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 「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 」這樣的詩句。每當看到這些文字,總令人想起歷史上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這個人也一樣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氣蓋世」超凡氣概,雖然最後失敗,卻在歷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項羽。華夏如果有一個戰神似的人物,項羽無疑應屬第一人選。


項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膽識和氣勢,古今少有。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終結者。誠如太史公所言,「(項羽)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做為暴秦的終結者,項羽創造了很多奇蹟。例如巨鹿之戰,面對秦軍,諸侯皆懼。唯項羽率領楚軍迎戰強大的秦軍。從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項羽任上將軍渡河北上起,至這年七月章邯投降為止,歷時九個月,先後全殲王離軍,收降章邯軍,使秦軍的全部主力喪失殆盡,為推翻秦皇朝創造了條件。又如彭城之戰,千裡奇兵突進,以三萬擊敗數十萬劉邦聯軍。


然而,打碎了舊王朝後,他卻不能建立一個新王朝。而劉邦,以一地位低微的亭長出身,與他的平民追隨者們一道,締造了一個新的大一統帝國,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勇猛之餘,項羽殘暴的一面也相當驚人。早年攻襄城之戰中,由於秦軍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後項羽將守城將士「皆坑之」。巨鹿之戰後,項羽下令將秦將章邯手下二十萬秦軍將士全部坑殺。漢高祖二年,項羽還支使手下殺了「義帝」。手下謀士韓生勸項羽不成,說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立即被項羽烹殺。項羽還烹殺了劉邦的御史大夫周苛等人。


然而,殘暴並非項羽的致命傷。項羽最大的失誤在於,沒有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政治聯盟。秦亡之後,天下紛爭。項羽曾經自封西楚霸王,並以裂土分封、功臣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這次分封后,諸侯們並沒有效忠自己。由於他的殘暴和賞罰不明,使得他在諸侯間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後回到徐州不到才幾個月時間 ,就已經反叛四起了。正如賈誼所說,仁誼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裡的仁誼當然是一種政治手段。項羽顯然不是一個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劉邦最後與項羽決戰時,和韓信、彭越相約合力伐楚,當時韓信、彭越沒並有發兵。最終劉邦承諾把齊地封給韓信,梁地封給彭越,兩人才引兵而來,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對等的資格結下了分地之盟。所以,與其說楚被漢滅,項羽敗於劉邦之手,不如說項楚實際上為被諸侯的聯盟軍隊所滅,漢高祖不過是聯軍領袖罷了。


兩軍陣前,項羽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劉邦雖在氣概上雖已略遜一籌,但他不以為意,大笑著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最後的勝利總是屬於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權謀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前,楚漢相爭接近尾聲,雙方會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三十萬漢軍圍住了十萬楚軍。漢方為瓦解對方軍心,就叫兵士們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離家已久,早已厭倦了連年徵戰。楚軍中有人開始唱和,軍心徹底動搖。一看大勢已去,項羽已無計可施,對虞姬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則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劍自刎而死。項羽後來逃到烏江邊,面對滔滔的江水,仰天長嘆道:「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拔劍自殺。


後人根據這一段垓下之戰作了兩個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漢》。明朝王猷定為明代琵琶演奏家湯應曾寫的《湯琵琶傳》中生動的描述了這支曲子。此曲一開始便是兩軍決戰垓下,一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金聲、鼓聲、劍努聲、人馬闢易聲」此起彼伏,然後一陣沉寂。勝負已見分曉,一片哀怨的 「楚歌聲」 響起,英雄末路的項羽發出「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後有「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等等。


《楚漢》後來演化為兩個不同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雖然反映相同的歷史題材,但兩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和漢軍,重點內容是「十面埋伏」、「雞鳴山小戰」、「九裡山大戰」等,樂曲高昂激越、氣勢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和楚軍,重點段落是「楚歌」、「別姬」,樂曲沉雄悲壯,又悽楚宛轉,重在描述項羽在四面楚歌聲中與虞姬訣別的場面。前者是讚歌,後者則是輓歌。


相關焦點

  • 《十面埋伏》被青你帶回大眾視野,原唱李斯丹妮和艾菲被考古
    《青春有你2》的選曲中有一首非常炸的歌《十面埋伏》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這種歌不是那種非常爛大街的歌曲,很多人表示是在青你的舞臺上第一次聽,聽完以後覺得:哇塞!太炸了吧!好酷啊!原唱是誰啊,怎麼沒聽過呢?然後去深扒了一下這首歌的原唱,這首歌是李斯丹妮和艾菲在《蓋世英雄》的歌曲,兩位也是這首歌的原唱。小編當年看過《蓋世英雄》這個綜藝,但小編也必須承認,對比賽的一些內容已經記不太清楚了,只記得當時李斯丹妮和艾菲的每一個舞臺都可以上金曲獎,都是精彩到頭皮發麻,兩個人節目結束以後還真的組過一陣組合,很遺憾一直不溫不火,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與《霸王卸甲》之異同
    音樂學家楊蔭瀏曾在他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說:「以此來比擬傳世的《十面埋伏》一曲,大致不會大錯。」由此可見,這兩首琵琶樂曲的形成,距今至少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之久。  《十面埋伏》與《霸王卸甲》的樂譜,最早均刊載於1819年華秋蘋所編的《南北派秘本琵琶譜真傳》中,通過這本樂譜的記載可以得知,《十面埋伏》是當時直隸派——北派的代表大曲,而《霸王卸甲》則是浙派——南派的代表曲目。
  • 2003年,《十面埋伏》終究沒等到梅豔芳,成了張藝謀此生的遺憾
    在張藝謀的電影作品中,《十面埋伏》作為他在《英雄》之後第二次嘗試的武俠商業電影,曾被視為「滑鐵盧式的慘敗」。耗資3.1億元人民幣,請來劉德華、金城武和章子怡,甚至為了結尾那場戲在烏克蘭種了一片花海!拍攝過程中,金城武摔傷、程小東險些被箭射瞎、烏克蘭雪季提前等意外接踵而至。
  • 【陳曦分享】|一把吉他的十面埋伏
    》作品展,作品以裝置和吉他獨奏相結合的方式給觀眾提供了一個小小的但是很有意思的視屏盛宴,同期作品《竹林七賢不在·留下十面埋伏》MV作品也將於近日與大家見面。【一把吉他的十面埋伏】(1)我和陳曦認識已經非常久了。她在我的印象裡就是一個孩子,平時笑嘻嘻的,隨便說個什麼小段子就能把她逗樂。記得有一次她和朋友去法國巡演,因為我這離機場相對比較近,就約好回北京後和同行朋友一起順道來我工作室坐坐。
  •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
  • #22 系列呈獻 | 陳奕迅的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2001-2003年間,陳奕迅接連在3張粵語大碟裡收錄了黃偉文(Wyman)的3首作品《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這3首歌合起來並稱為「病態三部曲」,分別刻畫了3種處於非正常狀態下的迷戀。這一系列可謂港樂中最為人稱道的三部曲作品之一。
  • 《十面埋伏》歌詞欣賞
    《十面埋伏》的歌詞,映入我的眼帘:亮煌煌幾頁史書;亂紛紛萬馬逐鹿;雄赳赳一代名將;野茫茫十面埋伏。空留下——《十面埋伏》古琴譜,讓後人評述,功過何如?——這是我抄錄的十幾年前電視劇《淮陰侯韓信》主題曲的歌詞。    讀到這首詞:頓感其文辭大氣磅礴、精煉深邃,瀟灑至極!    這超簡潔、超容量的111個字,反映了一個偉大時代的風雲變幻,概括了一個歷史風雲人物的興衰成敗!
  • 使命召喚手遊十面埋伏武器怎麼選擇 十面埋伏武器選擇推薦
    ———————————————————————————————————— 使命召喚手遊十面埋伏武器怎麼選擇?十面埋伏模式用什麼道具好?十面埋伏模式要怎麼玩?
  • 《青春有你2》二輪公演練習室,《十面埋伏A》或成本季最佳舞臺
    周六這期的《青春有你》一期放了12個舞臺,算是全部14期節目裡廢話最少表演最多的一期,只有舞臺和分組,刷刷刷下一組節奏明快。雖然是二輪公演表演過的曲目,但看著絲毫沒有重複感,歌雖然是一首舞也是一套,但不同的選手表現出來的狀態完全不一樣。
  • 電影《十面埋伏》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在拍攝這部電影期間,張藝謀有一個「怪癖」:他在片場總穿球鞋,而他每次換鞋子時都會對舊鞋子鞠躬說一聲「再見」 。
  • 單曲循環001 陳奕迅 《十面埋伏》 粵語發音
  •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如果放在今天,它會對應哪首歌
    在上下五千年燦爛的華夏文明中,除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之外,當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別的方面的東西,比如「樂曲」,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的古代,有十支樂曲堪稱經典,它們被後世譽為「中國古典十大名曲」,那麼,「中國古典十大名曲」,如果放在今天,它們分別都會對應哪首歌呢?
  • 【鋼琴譜|送你一朵小紅花】趙英俊去世後,才聽懂了這首歌.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他留下的最後一首歌,也是他在吃了止疼藥後錄製的一首歌。今天把這首《送你一朵小紅花》分享給大家,也想說一句:趙英俊,我們下雨天見!《送你一朵小紅花》是由韓延執導,易烊千璽、劉浩存領銜主演,朱媛媛、高亞麟主演,夏雨特別出演,嶽雲鵬友情出演的劇情片,於2020年12月31日上映。
  • 當《霸王卸甲》遇上《十面埋伏》,誰才是「琵琶曲之王」?
    關於琵琶,我們有各種美好的想像在琴弦上翻飛舞動的手指脊背挺直低頭撫琴的優雅如水如歌可哀怨可激烈的琴聲以及中學時代背得滾瓜爛熟的課文《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 6000多首歌將從KTV下架,《K歌之王》請注意,這些歌都成了《泡沫》
    英皇娛樂(香港)有限公司版本的作品多達3800餘首,其中絕大多數是粵語歌,包括陳奕迅的《十年》《K歌之王》《明年今日》《十面埋伏》等熱門金曲。@歡歡:十年前我大半夜不睡覺偷偷躲在被窩裡拿我媽手機給陳奕迅投票,十年後我依舊大半夜不睡覺在這裡循環你的歌給你評論,十年過去了,我的短髮變長又變短,我由小學生變成了大學生,我身邊的人走走又換換,少有的不變是我依舊那麼喜歡你。
  • 琵琶曲《十面埋伏》,用音樂的手法形象完美地呈現兩千年前的故事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首琵琶《十面埋伏》,出自方錦龍老師的同名專輯《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一首流傳甚廣的漢族琵琶大曲,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它結構完整,音韻豐富多變,節奏忽而快,忽而慢。音色忽而強,忽而弱。用音樂的手法形象完美地表現了2200年前劉邦與項羽的楚漢之戰。
  • 用琵琶帶你走進《十面埋伏》的世界
    十面埋伏是一首漢族琵琶大曲,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十面埋伏》是一首歷史題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關於樂曲的創作年代迄今無一定論。
  • 電影《十面埋伏》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_張藝謀
    在拍攝這部電影期間,張藝謀有一個「怪癖」:他在片場總穿球鞋,而他每次換鞋子時都會對舊鞋子鞠躬說一聲「再見」 。電影《十面埋伏》四個字由劉德華親自書寫的。《十面埋伏》的結局原本發生在一片花海之中,劉捕頭和金捕頭決定各自的最後命運,沒想到烏克蘭的雪季提前來到,於是張藝謀決定將結尾改掉,由花海換成雪地 。
  • 陳奕迅的歌沒有冷門之說,但這幾首你們一定要聽!
    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陳奕迅 - H3M歌頌愛情的歌很多,歌頌理想的歌很多,歌頌親情的歌也很多。但是歌頌歌者本身、音樂人本身的歌卻寥寥無幾,這首歌填補了這個空缺,配合mv聽才能聽出這首歌的偉大之處。黃偉文的作品在陳奕迅專輯裡都是陪跑,在《Live For Today》專輯裡終於轉正,第一主打《十面埋伏》由他填詞,備受好評。
  • 送你三月的風和六月的雨九月的風景是什麼歌?《四季予你》歌詞完整版
    近段時間以來,在抖音上面有一首很火的歌曲,這首歌當中有一句歌詞是:送你三月的風和六月的雨九月的風景,這是一首什麼歌呢?據悉,這首歌的歌名叫做《四季予你》,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1、抖音送你三月的風和六月的雨九月的風景是什麼歌  「送你三月的風和六月的雨九月的風景」是歌曲《四季予你》當中的一句歌詞,演唱者是程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