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一管血可以多個指標,為什麼要抽好幾管血,不會導致貧血嗎?

2020-12-23 普外科曾醫生

經常有患者提問,醫生呀,聽說一管血可以查很多指標,為什麼一次要抽那麼多管的血,這樣天天抽血,不會貧血吧!

一管血確實可以檢測多項指標,現在的檢測技術很先進,只需要一管血液,可以查好幾十個指標。例如抽血查生化全套,只需要一管血,可以查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電解質等幾十個指標。

但是,抽血查生化的血液,不能用來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腫瘤指標、B肝或者愛滋病等指標,這些項目,需要另外來抽血,採用不同的採血管,裡面添加的抗凝劑或者其他製劑是不一樣的。

而且,不同指標需要不同化學試劑反應檢測,對所用的血液標本都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需要全血、血清、還有需要血漿的。因此需要抽多管血來檢測。

所以,很多指標不能用同一管血,需要採用不同的採血管,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護士給你抽血的時候,會有很多種,不同顏色的管子,管子的「帽子」是不同顏色的。

為了區分採血管的用途,國際上採用不同顏色的管帽來標記,例如:

紅色帽子:這種採血管裡面是不含任何添加劑的,主要用於生化和免疫學的檢查,如肝腎功能,風溼的檢查。

黃色帽子:採血管裡面含有促凝劑,可以加速凝血,適用於急診系列化驗及一些需要血清的標本,如腫瘤標誌物的檢查。

綠色帽子:肝素抗凝劑管,臨床常用於血流變、血氣分析。

紫色帽子:EDTA抗凝管,臨床常用於血常規、血型鑑定、交叉配血、糖化血紅蛋白等血液學檢查。

黑色帽子:枸鹽酸納血沉管,於血沉的檢查。

所以,儘管抽一管血可以查很多項目,但是這些項目是同一類別的,例如查血型和血常規,可以用一管血。而不同類型的抽血化驗,需要採用不同的採血管,送去不同的檢驗部門,用不同的機器來進行化驗,例如血常規、生化和電解質、凝血功能、B肝五項、腫瘤指標、甲狀腺功能等等,每一種檢查,都需要一管血。

抽這麼多血,會不會導致貧血?

每採一管血需要2至5ml,如果一次抽10管血,最多也就50ml。我們身體裡面的血液大概佔體重的7%至8%,一個60公斤的人,體內至少有4200ml的血液,一次抽50ml,不會導致貧血。

大家也知道,我們去獻血的時候,一次性可以獻血400ml,不會對身體產生嚴重的影響。所以,一次性抽血幾十毫升,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不會導致貧血。

我們體內的紅細胞,本來就在不斷地死亡和更新,紅細胞的壽命只有120天,我們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造血,抽掉一點血,身體會迅速的補充。只要不是天天抽血幾十毫升,對身體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為什麼需要每天抽血?

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決定是否需要重複抽血,如果病情有變化,病情危重,需要實時監測一些血液的指標,有些危重的病人,不僅是天天抽血,而且有可能一天抽好幾次的血液。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例如一個外科手術後的患者,如果懷疑有出血,我們需要實時監測血紅蛋白的變化,如果持續有出血,血紅蛋白會持續的下降,我們需要及時的抽血複查血常規,給與藥物止血、補液等對陣治療,必要時再次手術。

我們堅決反對不必要的檢查,但是,為了病情的需要,該抽血複查的就應該複查,不該查的,堅決不要抽血複查。

總而言之,不同的抽血項目,需要採用不同的抽血管,醫生需要根據病情的需要,決定是否需要抽血化驗,一次性採血幾毫升,不會導致貧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抽血一抽好幾管?抽出的血很黑?剩下的會怎麼處理?
    但也有很多患者會疑惑,為什麼很多時候抽血一抽能抽好幾管?並且血液不應該是紅色的為什麼看起來是黑色的,剩下的血又去哪兒了?為什麼很多時候抽血一抽能抽好幾管?可能很多人在抽血的時候都知道,每次在抽血期間都不會只抽一管血,而是抽好幾管。
  • 在醫院,本來一管血可以檢測多項指標,為何總是每天重複抽血?
    很多患者不理解為什麼住院第一件事就是抽血,一抽還抽好幾管,甚至有些貧血的病人看到被抽血就「破口大罵」:「什麼黑心醫生,我都貧血了你還給我抽血!」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情,作為醫生就感到很委屈。為什麼同一種血需要反覆抽?作為醫生,我們也明白家屬看到患者被反反覆覆的抽血化驗,心疼肯定在所難免,但是有些血是必須反反覆覆抽的。
  • 在醫院為什麼醫生反覆給我抽血?為什麼不抽一次不抽一管解決問題
    抽一管血就能查,為啥給我抽了3管血?上午不是抽過血了,為啥又抽血?上周剛抽過血,為啥又給我抽血?類似這樣的問題一大堆!在這句話背後,不少人肯定有一個邏輯:醫生、醫院為了賺錢,為了賺黑心錢,多次抽血、反覆重複抽血。
  • 體檢要抽我那麼多管血,會不會對身體不好啊?
    阿姨越拒絕,朋友心裡就越有疑問,不會是真的有病才怕檢查吧?其實,關於體檢抽血的問題,不止這個阿姨會有這方面的擔心,平時也經常有人會問:「醫生,我一下子抽這麼多血,不會貧血吧?」「一下子抽我這麼多血,估計要吃兩個月的豬肝才能補回來了!」
  • 為什麼一到醫院就要抽血?醫生坦白:抽出來的血,都去了哪裡?
    ,如果說這種數值不斷的下降,是或許是說明我們的肝臟受到了損傷而導致一些細菌病毒的入侵,這樣就會降低我們身上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系統從而誘發一系列的身體慢性疾病。為什麼去醫院都要抽血,抽出的血最終流向哪裡?
  • 為什麼去看病時醫生總是要抽血?抽出來的血,最後去了哪裡?
    為什麼去看病時醫生總是要抽血?抽出來的血,最後去了哪裡?要說一年四季,無淡季的行業,那麼絕對是醫院了。因為我國人口眾多,每天生病的大有人在,而醫院每天要接待的病人,也就源源不斷。這時候就有兩個問題了,為什麼醫院總要抽血?抽出來的血,最後去了哪裡?抽血是最好判斷病情的一種方式,因為從我們每個人的血液當中,都可以檢測出身體的各項指標,例如:尿酸、血糖、腎功能、B肝指標等等,這些都能夠在我們抽血檢驗中檢測出來,所以抽血是最好的一種方法之一,同時也是醫生為了能夠更準確地對症下藥。
  • 【探討】兩個o型血可以結婚嗎?
    兩個O型血能否結婚生子,具體看母親是否是Rh陰性血。一般情況下,漢族孩子不會發生ABO溶血病和Rh溶血病。如果母親是少數民族且是Rh陰性血,就有可能發生Rh溶血病。懷孕後要及時注射免疫球蛋白,分娩後孩子也要注射純血液Rh免疫球蛋白。
  • 每個新生兒都抽足底的血,哭得撕心裂肺,卻關係到一生的幸福
    每個新生兒還沒出院的時候都會抽足底血,這足底血是用來幹什麼的呢?似乎神神秘秘的,護士會單獨抱走孩子,在一個專門的房間裡採血,只聽得陣陣哭聲,那哭聲比打疫苗時的哭聲要大很多、慘烈很多。我家兩個寶寶也不例外,現在還記得當時二寶哭得撕心裂肺的,雙眼紅紅的,累得睡著了,看著真是心疼。當時大寶也是這樣,第一次採血量不夠,還又抓過去再補一針,真是看不下去!
  • 醫院抽血化驗為什麼要抽這麼多管,抽一滴不行麼?
    許多人去醫院看病,一遇到化驗,就要抽血,每次看看那滿滿一管子血,許多人就開始抱怨,不能少抽點麼,本來身體就不好,血那麼金貴,就不能少抽點麼?其實這抽血,你說了不算,醫生說了不算,護士說了不算,那誰說了算?
  • 為什麼去醫院拔智齒要拍CT,還得做血檢,這有必要嗎?
    燒哥牙醫,聊聊口腔問題~一般拍全景片就可以,智齒根部清晰可見,方便診斷,如果是埋伏智齒,離下頜神經管很近,考慮到術後風險,得精準該位置距離,好評估後得出治療方案,才需要拍ct,三維立體影像對判斷有幫助,而全景片位置不是很清楚,為你我規避風險,拔前有必要拍的。
  • 為什麼看病時總要抽血?抽出的血最後都去哪了,「另作他用」嗎?
    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物質在無聲無息中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或者是自己的不良習慣影響到了,這時就需要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在此過程中,總會要抽血,甚至還要抽好幾次。很多人都會疑惑:為什麼每次去看總是要這樣做呢?抽出來的血都幹什麼去了,最後又去了哪裡?不會越抽越少嗎?
  • 孩子的血變成了粉紅色,醫生還開了病危通知書
    輸不輸血,思考了一整夜 我和孩子爸爸相當猶豫,雖然血液檢測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了,但仍然可能有無法檢測到的疾病存在。 想起我和孩子都是O型血,我想到能不能輸我的血。輾轉諮詢到血站工作人員,他告訴我,直系血親不可以獻血,可能出現非常兇險的反應。
  • 27個腎病要查的指標,一文讓你成為半個腎病檢驗專家
    紅細胞(血尿)是慢性腎炎的診斷標準之一,但一般不是腎病加重的危險因素,與腎功能的好壞是弱關係(只有肉眼血尿可能堵塞腎小管、引起腎功能下降),不像尿蛋白和腎功能是強關係。5.紅細胞形態看紅細胞的形態是否均一、完整。
  • 什麼是熊貓血?熊貓血能生二胎嗎?
    那我家大寶是RH陽性的B型血,所以說,在懷大寶的時候少部分紅細胞進入我的體內,就會刺激身體產生D 抗體。那現在第2次懷孕時,身體裡的 D 抗體就會進入胎兒血液內,對胎兒的紅細胞發起攻擊,導致胎兒出現溶血症狀,如死胎、早產和新生兒溶血症。
  • 血液科張明輝醫生:頭暈,貧血了?貧血都有什麼症狀呢?
    貧血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那貧血都有什麼症狀呢?只有頭暈嗎? 其實不是的,頭暈只是貧血的其中一個症狀,哪麼貧血了具體都有那些症狀呢?
  • 獻血之後會不會貧血?
    一說起獻血,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獻血會傳染疾病嗎?是否會引起貧血?會「上癮」嗎?寧波市中心血站專家介紹,定期獻血無損健康,正規血站獻血是安全的,不會傳染疾病。誤區一:獻血會發胖真相:除非你攝入過量不少人誤以為,獻血後人會發胖,其實發胖是獻血後過量進補造成的。成年健康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全身血容量的5%-10%,通過身體的自我調節可以很快恢復。根據目前生活水平、飲食結構和營養狀況,獻血後完全不必多吃,或進補各類營養品。
  • 【科普】您有沒有貧血?要化驗這些指標!
    包括血清鐵、血清鐵蛋白、血清總鐵結合力、未飽和鐵結合力、轉鐵蛋白、轉鐵蛋白飽和度都是評價體內鐵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對缺鐵性貧血的診斷、鑑別診斷、病因、及評價治療效果等方面的重要依據,但您真的知道各項指標的意義嗎?
  • 中度貧血嚴重嗎?
    中度貧血嚴重嗎?貧血又被很多人稱為血虛,專業解釋是身體無法製造出足夠多的血紅蛋白,導致身體無法充分吸收氧氣。這是一種身體虛弱的象徵,並不是比較嚴重的疾病,但是就是因為很多人沒有把貧血看作是疾病,長期拖延下去,就會從輕微的貧血變成中度貧血,同樣會造成對身體的傷害。中度貧血嚴重嗎?
  • ​為啥新生兒要被取「足跟血」?醫生幾乎不輕易說,父母心裡要有數
    但其實還會有一系列事情等著我們。寶媽怒批醫院掙黑心錢小珍和老公就是最普通的家庭,因為兩人都是職員所以家庭經濟一般,生個孩子已經算是把兩個人的小金庫掏空了,所以老公早早地就繼續回去上班了。生完孩子以後小珍就自己在醫院照顧自己和孩子,但是沒曾想寶寶出生3天以後醫生要取孩子的足跟血,收先要檢查一些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