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海外投資者如何看?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2020年初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引起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的擔憂。

1月28日,英國《Financial Times》評論員麥可·麥肯茲(Michael Mackenzie)文章指出,海外主要金融機構認為,投資者在疫情發生前已對經濟反彈進行了審慎預估,且歷史經驗表明疫情達到峰值後,經濟就會實現較快復甦,並且預期投資者將會重新設定對2020年的樂觀投資理念,抓住數月內可能出現的經濟反彈所帶來的投資機會,而不是摒棄市場。

文章指出,自2019年10月以來,受到全球增長復甦和貿易協定前景展望良好,全球股市看漲情緒不斷兌現、指數持續上漲(富時環球指數達到峰值,上漲約14%),隨後進入回落調整期。科技行業中的優質成長型企業是引領本輪股市上漲的主力軍,它們遙遙領先於對經濟敏感的價值型企業。這也說明股市投資者並不完全確信今年會出現強勁的經濟反彈,而且這種懷疑在疫情爆發前就已顯露無遺。

很多投資者在看多股票的同時,預期政府債券收益上漲和美元走軟(尤其是相對於新興市場貨幣而言),並按此判斷持倉。由於疫情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這類判斷和相對應的持倉近來逐漸減少,也與本月周期性股的滯緩基調相一致。是影響2020年股票交易預期的負面因素。

AJ Bell公司的魯斯·穆德(RussMould)指出,過去抗擊全球衛生危機的經驗至少表明,一旦病例數量達到峰值後,經濟就會實現較快復甦。但是,投資者難以預測短期內事態將如何變化,在疫情得到控制的跡象出現之前,股市會受到不確定性的影響。

對於後市,TD Securities公司的馬克·麥考密克(MarkMcCormick)指出市場風險偏好總是早於經濟出現實際反彈,要抓住經濟反彈機會、注意市場波動,表示希望新型冠狀病毒能夠得到控制,不會對全球的經濟增長前景造成破壞。接下來數月內可能出現經濟反彈,持有風險資產的投資者仍然需要全力應對。他預計,市場將重新審視通貨再膨脹政策的影響,並表現出單邊持倉過度集中(stretched positioning)、過度波動(excessive momentum)和估值泡沫(frothyvaluation)等複合特徵。

摩根史坦利公司(Morgan Stanley)看好價值周期股,認為「去年10月以來的第一個回落調整期已經開啟」,但指出「標準普爾500指數回落幅度不會超過5%,原因是目前的流動性依然充裕,而且優質股/低貝他係數股/防守型股(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表現優於低質股/高貝他係數股/周期性股(小型股、新興市場、日本和歐洲股票)」。

摩根史坦利表示,對於牛市而言,回落調整是有益的,對於當下的股市而言也不是壞事。過去十年來,在短時下跌後買進優質成長型公司股票的投資策略屢試不爽。為迎接可能到來的經濟復甦,將持有價值型周期股,這類股票受到經濟增長改善的槓桿作用最強,並且這類股票目前看來相對比較便宜。

研究公司Wrightson Icap指出,美聯儲量化寬鬆措施會強化股市已有的積極動量。美聯儲的注資並不是標準普爾500指數近期上升的唯一或主要原因,但是可能確實強化了投資者對市場上揚的信心。

相關焦點

  • 海外投資者這樣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來源:金融界基金今日晚間,中國基金業協會官微刊發海外投資者視角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觀點。文章中提到,過往在全球範圍內發生的類似病毒疫情都已得到遏制,沒有給經濟活動造成太大影響。明天(2月3日),A股市場將迎來鼠年第一個交易日。
  • 疫情突然加碼,疫苗板塊重現機會!投資者是時候「跑步上車」了?
    就國內看,當前已有4款候選疫苗進入臨床III期,研發進度居於世界前列。在此推動下,其背後的A股疫苗板塊也再次站上風口。11月9日開盤,疫苗指數在短暫下挫後持續上漲,板塊內14隻個股全部紅盤,高歌猛進。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否意味著「跑步上車」的機會到了?
  • 中國對海外投資者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資產受到海外投資者青睞,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金融持續擴大開放的信心。「充分證明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中國債券收益率和市場的穩定性」中國財政部10月14日發行60億美元主權債券,投資者認購踴躍,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7倍,所有期限債券均實現負5—10個基點的新發行溢價。
  • 韓冰:如何更好維護中企海外權益
    我國境內投資者在全球188個國家(地區)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4.4萬家,這些境外企業2019年向投資所在國繳納的各種稅金總額達560億美元,僱用外方員工226.6萬人,彰顯了我國對外投資的雙贏效果。與此同時,我國海外投資也遭受到東道國的政變、動亂、徵收、外匯管制、環境風險等政治風險與「非傳統政治風險」。
  • 疫情當前,我樂家居如何與經銷商實現合作共贏?
    高端品牌我樂家居,會是全屋定製與整體廚櫃行業加盟投資者的不錯選擇。今天,我們就從三個角度出發,看看重視創新和設計的我樂家居,疫情當前是如何與我樂家居經銷商實現雙贏的       一、原創產品,好設計讓家更美我樂家居作為業界高端品牌,以「我樂,設計讓家更美」作為品牌理念,其原創產品設計就是品牌差異化戰略的優勢核心。
  • 英媒:疫情困擾亞太企業 投資者應審慎應對
    【歐洲時報陳斯睿編譯】新冠炎疫情蔓延全球,此前受到嚴重影響的地區如今情況雖逐漸好轉,但疫情引發了整個地區的現金緊縮,引發人們對大範圍破產的擔心。英國《金融時報》本周撰文,深度分析亞太企業在疫情下所受到的「威脅」。
  • 日本「辦公室回歸」受海外投資者期待,加拿大地產基金計劃投資
    2020年,是日本地產備受海外投資者關注的一年,即使在全球投資業都逐漸呈觀望狀態的時候,日本地產仍然備受青睞。這是為什麼呢?其中最重要的是原因之一,就是相較於歐美國家,日本的新冠疫情控制相對得當。先來看看日本最近的疫情情況吧!
  • 疫情期間 韓國投資者成美國商業地產的積極買家
    騰訊證券11月19日訊,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韓國投資者正成為美國商業地產最積極的買家之一。 韓國投資者蜂擁而至,搶購了一些近期火爆的房地產銷售。房地產服務公司Newmark的國際資本市場負責人Alex Foshay表示,在對洛杉磯附近一處已租給亞馬遜公司的倉庫進行的18次投標出價中,韓國投資者報價9次。 近年來,韓國投資者對美國房地產的興趣一直在上升。
  • 比特幣即將突破前高,探析中美兩國投資者情緒差異及原因
    面對當前的比特幣價格,兩國社會和市場出現了一些較為明顯的差異。我們團隊探討了美國社會究竟是如何看待18,000美金的比特幣,與國內市場的情緒有哪些變化和差異。因此撰寫此文,以供中國市場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 11月18日,比特幣強勢突破18,000美元。
  • 疫情當前,人員不能聚集,農村喪葬如何處理?
    疫情當前,人員不能聚集,農村喪葬如何處理?疫情當前,還是一切從簡為好。就拿我們這邊的文件來說,疫情期間也是特殊的防控時期,所有的聚會一切停止,所有的紅事在疫情期間停辦,待疫情過後開始。那麼在疫情方前,人員不能聚集,農村喪葬如何處理呢?李子來回答。生老病死,這種事情是避免不了的,而在疫情期間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而就在前些天的時候,我們村裡就發生了一出白事,而且去世的是一位老闆的父親,在村裡也是有錢有勢的,據說這位老闆固定資產在千萬以上。
  • 寰宇財金丨海外疫情反彈壓制風險偏好
    圖片來源/新華網■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煒上周,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壓制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全球股市跌多漲少。海外疫情反彈突出表現在歐洲,多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接近甚至超過第一階段峰值。法國、西班牙、英國等國疫情反彈,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多則過萬,少則上千。有專家分析認為,造成歐洲疫情反彈的主因之一是復工復產復學。例如,西班牙超過60%的新感染病例發生在社交聚會中,包括家庭內部聚會。為此,一些歐洲國家開始重新考慮防控措施升級,包括對公共集會的限制、酒吧與餐館的營業限制等。
  • 沈建光:從08年全球金融危機 反思當前疫情影響
    當前的市場爭議讓筆者回憶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場景。當時筆者在中金公司研究海外宏觀,突如其來的雷曼倒閉事件,引發金融機構連鎖反應,金融市場融資功能瞬間失靈,美國信貸市場貸款利率飆升,流動性的凍結最終造成整個金融體系迅速去槓桿,加劇了企業破產風險和衰退風險。
  • 海外疫情致多國高校停課,中國留學生面對「去留」如何選擇?
    【編輯/李影 統籌/劉姝蓉】隨著海外疫情形勢的加重,中國留學生的境遇問題得到關注。3月16日,「網紅」專家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解答「留學生是否要回國」的話題上了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 和投資者一起賺大時代的錢
    當前,最好的核心資產當然是能夠反映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  投資最重要的基礎是國家興盛,經濟能夠持續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目前仍是一個中高速發展的經濟體,很多領域正迎來快速發展,投資機會湧現。  投資者如何能夠分享到中國權益時代的紅利?
  • 疫情下的「雙11」,海外想買點啥
    隨著「雙11」日益成為全球性的購物狂歡,不僅越來越多的海外精品進入國內普通消費者的購物車裡等待清空,國內商家質高價廉商品構成的逆向輸出洪流也越發強勁。那麼,國外消費者在「雙11」期間青睞哪些中國商品,中國品牌走出海外還有待哪些方面的助力,請看《環球時報》駐外記者的聯合調查。
  • 友邦人壽陳佳:海外機構加大中國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
    作為外資長期資金的典型代表,友邦人壽如何看待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並開展布局?  友邦人壽資管中心負責人陳佳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長期看,國內國外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將推動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加速轉向高質量增長,人民幣資產也將給投資者帶來良好的長期回報,海外機構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力度是大勢所趨。
  • 大宗商品驚濤駭浪 海外投資客折戟高槓桿
    摘要 【大宗商品驚濤駭浪 海外投資客折戟高槓桿】近期,大宗商品市場極端行情不斷,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有一批通過各種途徑參與海外市場的投資客,由於槓桿高且缺乏有效監督途徑,這些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往往更容易遭受損失。
  • 疫情當前,如何正確使用75%酒精進行室內消毒?
    疫情當前,如何正確使用75%酒精進行室內消毒? 來源: 南通市公安局 發布時間:2020-02-05 字體:[ 大 中 小 ]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斷肆虐,不少市民採用酒精或含酒精的消毒產品進行消毒,但是酒精是易燃液體,使用和儲存不慎容易引發火災。警方提示,疫情當前,我們該如何正確使用75%酒精進行室內消毒?
  • 關注丨後疫情時代,看亞洲新興經濟體如何乘風破浪
    關注丨後疫情時代,看亞洲新興經濟體如何乘風破浪 2020-12-18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續兩季盈利,疫情下的雲集如何「逆風而行」?
    在疫情突襲下,交出一份依然穩健的成績單,實屬不易。如今,雖然疫情防控形勢得到好轉,但經濟下行壓力、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讓雲集的未來仍舊充滿挑戰。它將如何在第一季度盈利後,在"後疫情時代"再下一城?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我們的商品毛利率從2019年同期的19.3%提升至30.4%。"也反映了雲集整體運營效率的提高。通過提高運營效率,雲集連續盈利的背後,其核心護城河究竟是什麼?疫情褪去,雲集又能否續寫增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