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看到關於阿富汗的作品《養家之人》,故事講述的是小女孩帕瓦娜,在這個動蕩不安,女性不能拋頭露面的環境下,被迫把自己裝扮成一個男孩子,養活全家的故事,帕瓦娜善良,堅韌,勇敢,人物賦予了我們很多的警醒,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珍惜和平,珍愛生命,累的時候,停下來,換個角度看世界,你會發現,平平淡淡也是福。
這是一部全程氣氛都很壓抑的動畫,以二維動畫和阿拉伯特色剪紙藝術(有一點像中國皮影戲),這種形式講述了阿富汗在戰爭和塔利班統治壓迫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故事以極端男權社會的殘暴和冷漠開篇,以苦難中微弱卻善良的人性與家庭的溫暖為結局。記得第一次看時是《燦爛千陽》這本書,當時看完就非常的沉重,戰爭,以及女性地位的低下,女性不能單獨出門,必須要有一個成年男子陪同,而且出門也必須穿罩帳,戰爭帶給人們大多是貧瘠,還有塔利班的暴政。
電影雖然是動畫的形式展現,但是還是揪心的難受,看完很壓抑。看電影的時候,由於電影背景涉及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絕不允許女性拋頭露面,沒有男性則女性根本無法獨立生存更別提接受教育,彈幕裡便出現了有關中國男女平等問題的辯論。讓我想到燦爛千陽裡的情節,難以想像的性別欺壓,但更讓我寒心和毛骨悚然的是彈幕中滿屏幕的那些智障言論,一副你們這些女的你們知足吧,你們多幸福,就該把你們送去中東體驗一下那種沒有權利,穿著布卡的日子。
屏幕上不止一次出現:中國女性地位和待遇夠高了,中國女人都是被男人慣的比公主還矯情,中國女人價值觀有問題覺得錢就是一切,中國女人也該感受一下這種統治制度不然要上天了,你們女人覺得自己會生孩子就了不起啊,這是我頭一次覺得彈幕汙染了我的屏幕,我覺得這種話只有沒本事沒接受過高等教育沒腦子的大男子主義男性才說得出口,說這種話的人根本不知道,女性在工作、生活和生命中受到了怎樣潛在的歧視、風險和威脅,無論在哪個國家。
這已經不是什麼男權女權,自由平等的話題了吧,這是身而為人最起碼的善良和素質,文化問題了吧,義務教育已經多少年了,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出這種話,不為那個地方的普通百姓的遭遇感到同情,也不想著這個直男大國依舊存在著的男尊女卑的問題。反而為女性稍稍起來的一點點地位而得瑟,像是他們施捨給我們的似的,一副沾沾自喜對我們多好似的智障嘴臉。只要存在有這種觀念的人,就永遠無法男女平等,電影是好電影,我很喜歡,希望所有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終有一天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為了生計而與命運抗爭。
看完這個電影後,心裡覺得更加沉重了,電影中絢麗的日出日落和耀眼奪目的星空月亮,與灰暗的城市與人心形成鮮明對比,亦表現出了當地人對和平生活的一種美好嚮往;尤其是結局中與前文呼應的月亮光暈哈拉,成為支持戰亂地區普通人生活的精神力量。夢裡的種子,黑暗裡的花,縱使現實沉重,希望仍生生不息。走出電影院,清風迎面,看到身邊來來往往自由交談行走的人群,會突然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做個中國人真的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