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片兒—《養家之人》

2021-01-18 鄒鵬聊遊戲

這,是一個適合成年人看的故事,悲傷而沉重卻又真實在發生著的故事,沉重到必須用動畫這種形式和雙線敘事的方式來舒緩故事裡的壓抑。

這部動畫改編自加拿大作家黛博拉·艾麗斯的暢銷小說《帕瓦娜的守候》時代背景是2001年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

阿富汗是一個內陸國家,地處中亞,南亞與西亞交匯之地,興都庫什山脈橫貫其中,2000年的古老文明,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多民族雜居。

然而如影片的開篇所說,阿富汗是是兵家必爭之地,阿富汗的的歷史上就部你唱罷來我登場的戰爭史,叮叮噹噹的就沒有消停過……

一戰時英俄爭霸,二戰結束後美蘇角力;雖然有過短暫發展的查希爾國王時代,但是提起阿富汗,腦子裡跳出的詞只有「戰亂」「塔利班」,「宗教警察」,「毀滅巴米揚大佛」和「賓·拉登」。

影片通過父親的故事和回憶簡述了阿富汗的歷史和影片的時間背景——塔利班統治的晚期。之前對於塔利班的印象僅限於「毀滅巴米揚大佛」和「人彈恐襲」等行徑的外部觀感。

片中則以塔利班治下居民的視角度來展現了被戰火和暴政蹂躪的城市。

現實生活中的城市整體的顏色是灰暗的。本以為對於女性禁錮是那個從頭擋到腳,只準露出兩隻眼睛的被稱為「布卡」黑袍。誰能料到,即便穿了這樣的黑袍,沒有男性的帶領。依然有被宗教警察或者狂熱分子用鞭撻的大概率可能。

塔利班在全境範圍施行一系列剝奪婦女權利的法令。女性不得參加任何社會活動,包括接受教育;禁止男女隨意交談;沒有男性監護人時,外出也是不允許的。女性被牢牢地套上枷鎖。

片中揭露出的就是這樣殘酷現實,沒有男性帶領,婦女連去集市上買糧食都是無法辦到,去井邊打水,去買藥都是要冒被鞭笞的危險。而由於長期的戰亂,一些家庭失去了全部男性。

故事中少女帕瓦娜父親因為藏有禁書,教授女孩帕瓦娜知識而被塔利班抓走。知識和書本成了把人投進監獄的罪過,沒有審判,亦不會有申訴。

為一家人的生存,帕瓦娜剪掉長發女扮男裝,穿上男孩的衣服,裝成男孩,化名「奧狄什」。去集市買糧食,去井邊打水,擺攤,幫人讀寫信件,去磚窯打工,用柔弱的肩膀艱難地扛起養家的責任。過早的經歷成長的陣痛,也過早的告別童年時代。

但這樣做,如果被識破,也是有相當風險的,而且這樣做,僅僅是為了能去購買生活用品和打水,生活費還是沒有著落的。

反言之,如果不這樣,面臨的就是被餓死,這也是片中帕瓦娜裙子的買主能娶到一個年紀足以當其女兒的妻子的原因。

皮鞭,衝鋒鎗,拐杖,是構成這個國家的男性的意象符號。對於戰爭,故事中不同年齡的人物有著不同的態度。帕瓦娜的父親那輩作為戰爭的過來人,那段辛酸和悲傷是不願被提及的,或者有年老體弱,僅能依靠拐杖支撐身體。

而加入了為「伊斯蘭學生軍」的塔利班的青年卻毫無感覺,他們只知道手中的皮鞭可以打不遵守宗教法規的女人,可以讓人害怕。

但當他真正使用了槍後他的表情是不知所措的,女孩藏身地洞裡一片死寂,他不知道是不是才殺了人,但當他最後拿著槍被趕上戰場時他的表情一臉茫然,呆滯且木訥,拿槍去對抗飛機,他應該能夠感知到即將到來的命運。

《蘇萊曼和象王》的傳說故事為這個現實而殘酷的故事增加了一抹希望的色彩。

立體紙塑的畫風。顏色飽滿而豔麗。這個故事一直在帕瓦娜的口中和心中講給不同的人聽,或給弟弟增添歡樂,或給同伴以信心,或給自己以勇氣。

故事在最後與現實交疊了。蘇萊曼就是帕瓦娜的哥哥,在路上撿了一個「玩具」,然後玩具爆炸了……,帕瓦娜也在這一刻和蘇萊曼重疊。

不光是穿著哥哥衣服,更是依靠著故事鼓勵,面對殘酷的現實,克服恐懼。得到了心存善念的看守大叔幫助,救出了父親。

影片中對阿富汗知識和教育狀況的批判貫穿始終。知識和書本成了把人投進監獄的罪過,沒有審判,亦不會有申訴。沒有公正,只有肆意的妄為。這樣的國家機器是何等的畸形。

有了知識教育,人民就不會被宗教的仇恨遮蔽雙眼,大好的青年就不會淪為戰爭機器;善良與關懷就會代代相傳,哪怕經歷戰亂。

如同童謠裡所說「在我們家鄉,人才是最無價的珍寶。話要說的更有道理,而不是提高音量,畢竟是雨水滋潤花朵生長,而不是雷鳴。」

這確是部沉重而悲傷的故事,用動畫的形式和雙線敘事的方式來表現是使人有勇氣看完,畢竟相對於故事的原型,我們我們僅是看,而千萬個帕瓦娜確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在那個地方。通過一部影片,能感受到造物的善意,生活的的美好,真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相關焦點

  • 看的揪心又暖心,電影《養家之人》很棒的題材!
    電影《養家之人》強烈推薦!這部片子說明,動畫片走心起來可真是看的揪心又暖心。很棒的題材。《養家之人》一個動畫片,不過感覺情節還可以,一個小女孩肩負起家庭的責任,在社會對女性壓迫,偏見較大的時候女扮男裝,生活並不是故事。
  • 《養家之人》,獻給大人的童話故事
    在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入圍名單中,有一部充滿穆斯林元素的電影《養家之人》入圍,它講述的是阿富汗塔利班時期的故事。
  • 《養家之人》本周五上映
    「千百個女孩像帕瓦娜一樣長大」金羊網訊 記者何晶報導:如果你曾被動畫片《海洋之歌》所驚豔,那請一定不要錯過本周五上映的《養家之人》。觀照現實,呈現歷史《養家之人》改編自加拿大同名暢銷小說,原著作者是黛博拉·艾裡斯(Deborah Ellis)),小說被翻譯成25種語言,全球銷量已超過三百萬冊。
  • 為什麼《養家之人》被評為寫給成年人的童話?
    《養家之人》改編自黛博拉·艾裡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女孩帕爾瓦娜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女扮男裝出門工作的故事。整部影片採用手繪方式,製作畫面也可想而知,但同時《養家之人》獲得了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第22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片提名。
  • 比特幣買片兒指南
    一、原始交易時代小北、阿土、大成三個人是看片兒愛好者。小北最近想看「蒼老師.avi」,他手裡有「松島.avi」;阿土最近想看「波多.avi」,他手裡有「蒼老師.avi」;大成最近想看「松島.avi」,他手裡有「波多.avi」;他們只有通過交易滿足各自需求。
  • 《養家之人》一部能把大男人看哭的動畫電影
    《養家之人》上映14天,只有區區票房583萬多點。這部動畫電影早在2017年9月就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首映,2018年全球各地陸續上映,都獲得極好的口碑。正因為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才在今年引進中國上映。或許許多人不喜歡它的畫風,但是看過的人都在電影院裡看哭了。
  • 電影《養家之人》,看完很壓抑,其實現實遠比動畫殘酷
    看完《養家之人》,電影充斥著一種壓抑灰暗的基調,殘酷不休的戰爭和愚昧落後的宗教信仰讓人們生活動蕩不安,飽受其害。雖然很清楚我們不是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可還是為自己慶幸,為他們心酸。
  • 看完《養家之人》這部電影,帶給你的感觸是什麼
    看完《養家之人》這部片子有許多感觸,小女孩和家人之間的感情,爸爸對小女孩說的那些歷史,告訴小女孩要把故事繼續說下去,那個失去妻子後要把妻子名字寫會的大叔,還有那個對海邊無限嚮往的女孩,每個人物都是令人印象深刻。希望多有這種動畫上映。從開頭曾經教過的學生加入塔利班,抓走教師後就開始讓人難捱。
  • 黃穎評價《養家之人》:手繪童話畫風絢麗
    愛爾蘭動畫片《養家之人》由安吉麗娜朱莉監製,講述了一個阿富汗小女孩與命運抗爭女扮男裝,艱難養家的故事。《養家之人》用言簡意賅的手繪童話,傳遞出了怎樣的人文關懷?又折射出哪些值得我們思考的現實問題呢?1月18日,《今日影評》特邀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副教授黃穎,獨家為觀眾解讀。
  • 《養家之人》:給每個孩子與大人的勇敢之書
    《養家之人》,這是我隨手從兒子的書架上拿下的一本彩繪故事,也是同名電影《養家之人》授權的原畫大圖繪本。其實之前我就對這部動畫電影有所耳聞,將近十萬人、高達8.4評分的成績,可以說是動畫電影中的翹楚了。電影雖然還一直沒有機會觀看,繪本卻是早早給兒子買過的,識字不多、對於阿富汗的情況沒有一點了解的小朋友,不知道能否讀懂這個悽苦卻感人至深的故事,而翻看完這本書的我,卻立馬做出了晚上和他一起讀一遍這本書的決定。好的電影和書籍,看完以後會影響對世界的認知。
  • 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養家之人》發同名主題曲
    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養家之人》發同名主題曲 《養家之人》先導海報今日,曾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提名的電影——《養家之人》,曝出同名主題曲,演唱者是唱作歌手王欣宇。與歌曲一同曝出的歌曲MV,則是由《養家之人》影片剪制而成。
  • 絕不能被忽視的《養家之人》,2019年最值得看的一部動畫電影!
    在國內上映前期,《養家之人》的名氣不響,甚至上映至今票房也不算理想。所以本片引進國內的時候,都是打著「阿富汗花木蘭」的噱頭在宣傳。《養家之人》裡的帕瓦娜真的有花木蘭這麼幸運嗎?《養家之人》的故事背景發生在2000年初,那時候的阿富汗戰火併未停息,被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女性沒有一點人權。
  • 《養家之人》畫風和劇情一樣簡潔明了,結局不是大團圓
    《養家之人》畫風和劇情一樣簡潔明了,結局不是大團圓《養家之人》現實社會太殘酷,就像是電影裡媽媽一直不願意說出蘇萊曼的結局,讓人無力。但這部動畫本身就像是電影裡貫穿的故事,讓人看到了夢魘裡的點點星光。隱約知道電影裡哥哥為什麼不見,但是當謎底揭曉還是淚目。
  • 影評大賽|《養家之人》:被「他者」講述的故事
    101:55來自深焦DeepFocus喜馬拉雅APP訂閱 深焦Radio蘋果播客訂閱 深焦DeepFocus Radio【 影 評 大 賽 】《養家之人》:認同與言說的困局文 | 李妮鄉編輯 | 章三動畫電影《養家之人》在3D奇觀大行其道的當下,堅持選用二維手繪的創作方式,以弱色差的灰暗色塊、顯性分明的線條輪廓(主線)、(色彩斑斕的)立體剪紙貼畫(副線)的視覺形式,言說著關於成長與拯救/創傷與治癒/記憶與認同的故事。
  • 《養家之人》:夢裡的種子,廢墟中開花
    去年獲得世界動畫重頭獎項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長片、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等榮譽的《養家之人》,製作班底主要由不同國家的幾位女性構成:暢銷小說原著作者及聯合編劇黛博拉·艾裡斯是加拿大女作家,另一位女編劇安妮塔·多蘭出生於烏克蘭,女導演諾拉·託梅是愛爾蘭人,監製之一則是來自美國的安吉麗娜·朱莉。
  • 片兒川,記憶中的杭州味道
    東坡肉,很下飯的一道菜各地有不少所謂的「特色小吃」,其實是一些假託之名。就比如,大家熟知的「蘭州拉麵」,多數是青海人開的。可能因為老闆覺得知道嵊州的人太少,就借了杭州的名氣,才有了「杭州小籠包」的叫法。2015年,重回杭州遊玩,居然在靈隱寺周邊也發現了「杭州小籠包」的招牌,心裡不禁一笑。這沒有確切起源的一味小籠包,竟然在遍地開花之後,開始「認祖歸宗」了。
  • 經典動畫電影《養家之人》推薦
    去年的一部經典動畫電影《養家之人》。 又是出自愛爾蘭這家出色的動畫工作室,這一次製作了阿富汗女孩養家的故事,令人驚異又動容。雖然是一部動畫電影,但在我看來卻是寫實無比,一部阿富汗的悲慘世界。強烈推薦一看。
  • 《養家之人》告訴你,當罪行導致善行,那才是真正的救贖!
    養家之人去年,一部愛爾蘭的動畫在國內上映,這部影片獲獎無數。獲獎《養家之人》由拉·託梅執導,卡通沙龍(Cartoon Saloon)動畫工作室製作的手繪動畫長片,2019年在中國上映。該片由黛博拉·艾裡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水深火熱中,11歲的女孩帕爾瓦娜為了全家生存,女扮男裝出門工作,成為養家之人。
  • 《養家之人》:好電影該是什麼樣,這部影片告訴你!
    正在上映的愛爾蘭動畫電影《養家之人》,便是用「動畫的肩膀,擔起人間大義」的優秀作品。在掙扎求生、照顧家人的同時,她還要想方設法營救父親……《養家之人》畫面簡潔、線條流暢,用大塊的黃、黑、紅對撞組接,呈現出了阿富汗飽受戰火蹂躪後的貧瘠、荒蕪、冷漠,用環境來反襯像帕瓦娜一家這樣的平民的艱難生活。同時,影片又不儘是悲涼、殘酷,紅、黃色系的暖意也通過影片細節、人物設定,鋪展滲透在全片之中。
  • 《養家之人》最輕盈的動畫形式,卻承載了最沉重的主題
    又看了一遍《養家之人》,第二遍仍然淚目,童話裡蘇萊曼用自己的故事,打動了巨齒象,阻止了它,給村民帶回了希望,現實中的戰爭卻誰都阻止不了,片子裡的溫情反而更讓人憐惜,希望世界和平並不是戲言。小女孩給弟弟每天講的故事,與她們一家所處的現實交相輝映,跟伊朗相關的內容一樣,都是罕見的電影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