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分科教節目更新啦~這次教會孩子面向未來的思考能力

2021-02-14 羅玲的空間

編輯 | 小言

看留言,最近又有家長說劇荒呀,希望我們繼續推薦一些高質量的娛樂節目給孩子。

之前曾經給大家介紹過《畢達哥拉斯裝置》和《像烏鴉一樣思考》、《啊!設計》這三檔節目,都是日本NHK教育頻道出品的高質量思維訓練節目。(點擊藍字可查看相關文章,獲取觀看連結)

很多家長給孩子看過之後,都反饋孩子非常喜歡,並且自己動手嘗試了一些節目中的動手實驗,非常有收穫。

正巧上面兩個節目的設計原案佐藤雅彥,又出了一個新節目——《テキシコー(TEXICO)》,依然充滿了人腦洞大開,引領大家進行頭腦風暴的好點子。

所以,今天繼續把這檔新節目介紹給大家。

這檔節目的日語含義就是「.的思考」,同樣是面向孩子的教育節目,主要針對小學高年級與初中生,期望能在不使用電腦的情況下,就能培養孩子程序性思考方式。

一共10集,每集10分鐘,9月末剛剛放送完最終話,正好可以整理到一起,讓大家收藏起來。

(*拉至文章末尾獲取《テキシコ》觀看渠道)

為什麼要訓練「程序性思維」呢?

現代社會的競爭,已經不是基礎知識的競爭,機械重複式勞動正在一點點消失,逐漸被越來越高級的機器所取代。

如果只會機械重複地去做事情,在未來的社會上,一定會落後。在學習裡,也是這個道理。

舉例來說,很多孩刷題都是漫無目的,想要以量取勝的家長認為,如果隔壁學霸刷了100道,那就讓自己的孩子刷101道。

但沒有思考和總結的刷題只是原地踏步。學霸刷100道題,可能在刷到95道的時候,就總結出了做題規律,發現了自己的知識漏洞,最後5道是用來鞏固和完善的。

這樣的思考能力和重複工作結合起來,孩子才能不斷進步,在未來成為一個編程的人,而不是做一個人型零件。

那麼,要怎樣才能讓孩子做事學習的時候,避免在原地踏步,每一步都有收穫呢?答案,就在「程序性思維」裡。

接下來,我們就從節目中看看,「程序性思維」具體是如何幫助人們優化思考的吧。

節目的開頭,點出了「程序性思維」的本質,包含五個要素,分別是——分解,組合,概括,抽象,模擬。

節目的每一集都會通過各種好玩的小裝置和現實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來闡述其中的兩到三個要素。

模擬——在腦海中過一遍流程

模擬就是在腦海中想像一遍事物發生的流程。

這是一個電車、軌道和卡尺的組合。

如果開動電車,走到卡尺處,電車會受阻,車輪與軌道之間的摩擦力會推動軌道向後移動。這是這個程序會帶來的現象。

那麼,如果把軌道換成圓形,並在軌道旁邊固定上一個三角形的立體積木,再次開動列車,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展示完發生變化的道具後,節目組會留出幾秒空白時間,引導孩子在腦海中模擬該裝置的運行軌跡。

最後再揭曉答案:要開始動起來了喔,會是怎樣的結果呢?

電車撞上卡尺——軌道與三角運動起來——三角打開大門——電車運動起來——撞上卡尺——軌道與三角運動起來——三角打開大門.一個簡易的「永動機」出現了!

這一模塊,引導孩子們在做事情之前,要學會先在腦海中進行模擬。在完成數學和物理、以及科學研究時,最常用到的就是做出假設,進行模擬。

在觀看這個裝置活動的時候,孩子們可能很難一下子就想到三角塊的作用,這就需要用到「程序性思考」的其他幾個步驟。

分解——分解之後再思考

當一個事物的整體讓我們很難理解的時候,就試試把它分解之後再看看吧。

為了說明分解的力量,節目組在片中解碼了一個魔術。

先擋住魔術師的視線,然後將骰子隨意摞成一摞,放在旋轉的檯面上,魔術師每次都能很快地指出露在外面的所有點數之和。

看起來像是魔法,但實際上,拆開來看,就會變成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把骰子分開來看,我們會注意到,每個骰子相對兩面的點數之和都是7,摞起來之後,每個骰子漏在外面都有4個面,那麼一個骰子的面數之和就是14。

而最上面一個骰子,比其他骰子多了個頂面點數,所以,所有骰子露在外面的點數之和就是「骰子數*14+頂面點數」。

抽象——把重要的東西抽出來考慮

本節目前幾集的開頭,都重複一隻紙質小章魚歡快扭動的畫面,要弄清楚這隻小章魚的運動原理,最關鍵的就是找出讓它運動的最重要部分。

如果是看過《畢達哥拉斯裝置》的朋友,可能第一反應會想到定格動畫,但仔細觀察,卻發現它的流暢程度遠超定格動畫。

那麼,或許會有人想到,這小章魚的腳下,黏著磁鐵吧。不過,一個人只有兩雙手,要操縱6隻腳,似乎非常困難.

再仔細觀察,會發現這隻章魚腿部的活動,都是三隻腳保持同步運動。

最後鏡頭翻轉到桌面之下,原來這隻章魚的移動的確用到了磁鐵,但是,是兩塊黏著磁鐵的三角板來操縱,讓人恍然大悟的玩法!

在觀察整體運動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被章魚的身姿和腿部分散了注意力,當把最重要的部分——腳上幾塊磁鐵提取出來,就會很容易發現真相了。

概括——發現規律

很多看似複雜神奇的事物,只要仔細觀察,找到它的規律所在,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例如,像下面這樣簡單的邏輯小魔術,找到了道具的規律,就會發現魔術師的魔法也很簡單。

首先,魔術師讓參與者將一張紙平均分成9份。

然後,魔術師會「隨機」挑一張紙,讓參與者在上面寫上1-9其中一個數字,魔術師會轉過身去。

參與者先寫上了8,然後將剩餘數字填滿其他紙片,並且全部翻轉過去,打亂順序。

這樣一來,即使參與者自己也分不清寫數字8的紙片散落在哪裡了。

完成後,魔術師轉過身來「感應」一番,就找出了那張數字8,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仔細觀察——一張紙分成9份,除了最中間的一份之外,其他紙片的共同點就是都存在沒有撕痕的邊。魔術師假裝隨意,其實選定了一張與眾不同的紙片給參與者。

組合——對流程的排列組合進行思考

這個節目中,有一個很萌的小動畫環節。

主要表現的是,做一件事情需要分解幾個步驟,但不一樣的排列組合對效率有很大的影響。這個環節叫做——分步小兵。

第一集中,小兵和主管一起演示了,要清理掉「橫折」形狀的垃圾,可以分為三步。

然而,主管嫌棄效率太低,小兵們思考之後,改變了清理順序,就只需要兩步,就做好了。

有時,效率就在順序變換之間。

除了上面這些精巧的設計環節,節目中用來演示的很多場景,就是生活中真實的場景,能夠讓孩子看到了解到,原來只要「程序性思考」問題,很多生活中的困惑都會得出答案。

例如,為什麼感光路燈的感應器要裝在路燈背面?在頭腦中過一遍感應器的工作流程就會得出答案。

如果放在正面,感光路燈到了晚上就會不斷閃爍,而不能常亮。

郵差小哥工作很辛苦,常常要在一個地區內不停穿梭,但只要他事先規劃一下送信的先後順序,就能做到不走回頭路了。

學會這個節目的思考方式,從距離我們最近的事情看,也很有幫助:

首先,它會讓孩子們的生活變得高效起來——

其次,對孩子做題、思考解題思路也非常有幫助——

小貼士:


由於這部資源沒有進行英文配音,原片是日語中字的形式。適合有一定識字量,能跟上字幕水平的小孩,6歲以上孩子就可以觀看。

孩子們平時的作業比較多,時間也很緊張,大家可先收藏,等到周末或節假日的時候,作為優質娛樂節目給孩子放鬆~

掃描下方二維碼,跳轉觀看將連結複製到瀏覽器中,粘貼並前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T4y1u7VJ?p=2

本公眾號部分圖片為網絡無版權聲明圖片,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教育的精髓都藏在這5部科教片裡,有娃必追!
    米粒媽覺得日本科教節目最贊的一點就是,它不是簡單粗暴地給孩子灌輸知識,而是引導孩子去主動思考,不是晦澀難懂的情境和科學語言,而是用生活中最最常見的現象啟發孩子。話說,日本教育的精髓其實都藏在這些給孩子們看的科教片裡,多思考、多提問,懂得方法,而不是光靠蠻力去解決問題。米粒媽覺得,未來我們孩子生存的世界,各種人工智慧、機器人、程序化取代大量勞動力,這是必然。
  • 天台縣家庭教育雲課堂——教會孩子獨立思考
    天台縣家庭教育雲課堂——教會孩子獨立思考 2020-05-16 0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泉靈:更好地面向未來,孩子需要構築四項底層能力|關注
    這三重身份為我帶來了不同的視野和思考。每年,我可以觀察到超過10萬名孩子的學習偏好和狀態;我的投資不僅涉及教育行業,還涉及醫療行業,一個趨勢表明:不遠的未來,一個人的壽命長達100歲將不再是新鮮事兒——哪怕我們60歲退休,也只是「人到中年」。這還意味著,孩子們有更大機率面對延長的人生。
  • 暢想未來·騰飛世界|麥咭科教邵陽暢想校6周年慶典圓滿結束!
    謝董事長致辭 謝總總結了麥咭科教暢想校六年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果,也對未來發展作出了展望,他表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來世界的締造者,我們將不斷總結過去,開拓未來。始終以『抓好教學質量為中心,教好每一位孩子,開發好每一位孩子的智力潛能』作為我們的使命擔當,致力於打造全國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課程體系、一流的教學服務管理體系。」 麥咭科教定將繼往開來,勇挑重任,牢記使命,當好排頭兵、引領新發展,在新的徵程中,攜手麥咭全國300餘家校區暢想未來、騰飛世界。
  • 豆瓣高分科教紀錄片:每一部都是震撼史詩,打開孩子格局和視野
    千萬別忘了:讓孩子看一看科教紀錄片。 宇宙、星球、動物、植物、文化、歷史……在科教紀錄的世界裡,孩子飽覽世界萬象。 看自然、漲知識、懂人文,科教紀錄裡藏著孩子的格局和視野,激發孩子發自內心的求知慾。
  • 日本NHK又出王牌節目,5歲+孩子愛看,全世界大人也刷到不能停!
    之前賢爸給大家介紹過很多日本NHK教育頻道出品的高質量的思維訓練節目,比如:《像烏鴉一樣思考》、《啊!
  • 什麼才是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日本這部「逆天」紀錄片給...
    大家好,我是朵朵~曾經有一位老師跟我講過,沒有孩子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但只有好奇心可不夠,我們還需要教會孩子思考。因為,獨立思考決定著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那我們該如何讓孩子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呢,朵朵今天推薦給你的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或許會給你答案。紀錄片是日本NHK為孩子製作的節目,片名取自《烏鴉喝水》這則寓言故事,意在說明我們要像烏鴉一樣,思考解決遇到的難題。
  • 在日本火了7年的兒童節目,大人看也引發思考
    今天小E為大家介紹的一部兒童節目在日本火了7年,節目每集15分鐘,現已經更新到100多集,豆瓣分高達9.4,標註為:好於99%的兒童片。豆瓣介紹如下:《啊!設計》是NHK一檔經典設計節目,雖是面向兒童,但視角獨特、充滿對思維的啟發,讓人讚不絕口。
  • 10部豆瓣高分科教紀錄篇:足不出戶帶孩子看世界,打開格局和視野
    成就一個學霸,給他一個長假期就夠了;而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讓他放縱地度過長假。暑假已來臨,如何讓孩子過得有意義,有收穫,卻又不乏味?千萬別忘了:讓孩子看一看科教紀錄片。宇宙、星球、動物、植物、文化、歷史……在科教紀錄的世界裡,孩子飽覽世界萬象。看自然、漲知識、懂人文,科教紀錄裡藏著孩子的格局和視野,激發孩子發自內心的求知慾。
  • 日本這檔魔性又有趣的設計節目,一定要帶孩子看一看!
    (這裡的變態是敬佩的褒義詞)強烈推薦的理由,不單純因為它的製作有多精良,創意有多棒,而在於它給我們打開了一種教育思路,藉由設計教育的外殼,教會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思考力和創造力。原本這個很虛的問題,在看完節目後,你會得到實實在在的答案。
  • 超級優秀的科普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 10分鐘,讓您的孩子學會科學思考_能力
    ~之前,一部科普益智短片,火爆各大老師和家長圈,看完第一集後,老師和家長們就忍不住下載,分享給自己的學生和孩子。這部科普短片,是我國從日本NHK教育頻道引入的《像烏鴉一樣思考》。而這部短片,通過有趣的動畫和真人實驗,最大程度地鍛鍊孩子主動思考,用實踐去探尋真理的能力,教會孩子用科學的思考方法,去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這是日本NHK教育頻道專門給孩子製作的,每集10分鐘,一共20集。裡面的「烏鴉思考法」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啟蒙和鍛鍊孩子科學認知的妙招。
  • 書單| 40本書,為你強化面向未來的能力
    當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得越來越快,我們自主思考的能力被碎片信息不斷弱化。毫無疑問,在獲取第一手信息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深度的閱讀,以保持思辨能力。值此雙12活動期間,湛廬君為你推薦40本好書,讓你在浮躁的環境下,仍可以通過閱讀提升面向未來的能力!以下圖書搭配湛廬會員只需41折即可拿下!
  • 北京電影學院胡智鋒:面向未來的戲劇與影視學科創新發展的思考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面向未來的戲劇與影視學科創新發展的若干思考」。面向未來,中國戲劇與影視學科將會有一種怎樣的景觀和情形?這將涉及到新的環境和新的需求,涉及到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也涉及到新的思路和新的理念。
  • 孩子遇事不思考,張嘴就「求助」?家長用4條教會孩子學會思考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是教育孩子的諸多方面,那麼教孩子學會思考重要嗎?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呢?這些都是比較現實的一些問題,同時也是我們希望教會孩子的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知道的一些常見的事。
  • AI時代來臨 知更星告訴你未來孩子最需要的五種新能力
    人工智慧不再只是一個遙遠的技術,但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甚至與孩子未來的教育環境密切相關。孩子需要什麼能力才能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呢?
  • 書單|40本書,為你強化面向未來的能力!
    當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得越來越快,我們自主思考的能力被碎片信息不斷弱化。毫無疑問,在獲取第一手信息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深度的閱讀,以保持思辨能力。值此雙12活動期間,湛廬君為你推薦40本好書,讓你在浮躁的環境下,仍可以通過閱讀提升面向未來的能力!
  • 立德樹人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
    教育應該樹立怎樣的目標?具有使命意識的新時代校長,不能只把目光局限於分數、升學,而是要思考國家需要怎樣的人才,把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責任擔當,對學校發展做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的思考。  前門外國語學校校長楊梅也表示,教育培養的是未來幾十年後國家的脊梁。
  • 這個腦洞大開的日本兒童節目, 連火18年!簡直是照亮孩子的創造力之光
    受疫情影響,宅在家中的孩子如何提升創造力呢?這部由日本NHK教育頻道與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合作監製的兒童科普節目——《畢達哥拉斯裝置》或是不錯選擇。這是一個面向低齡兒童的科普類節目,自2002年在日本開播以來就一直廣受歡迎。每集15分鐘,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呈現了日常生活中各種奇妙的隱藏機制和有趣的思考方法。
  • 如何提高深度思考能力,這幾個訂閱號教會你|推廣
    亞里斯多德曾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面對這些問題首先我們避免陷入思維定式>這幾個訂閱號教會你直擊問題本質做到真正解決問題1 - 搜索公眾號ID關注多聞文摘ID:duowenwenzhai簡介: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精神視界寬廣起來,一定要多了解更多的優質信息
  • 這個讓成年人也無法自拔的魔性日本兒童節目,簡直就是照亮孩子的創造力之光
    受疫情影響,宅在家中的孩子如何提升創造力呢?這部由日本NHK教育頻道與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合作監製的兒童科普節目——《畢達哥拉斯裝置》或是不錯選擇。節目通過對生活中常見之物的獨特呈現方式與思考方法,寓教於樂地打開孩子思維開關,在觀看過程中就能對其創造力有所激發。外灘君曾經分享過一個日本兒童節目,名叫《像烏鴉一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