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是教育孩子的諸多方面,那麼教孩子學會思考重要嗎?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呢?這些都是比較現實的一些問題,同時也是我們希望教會孩子的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知道的一些常見的事。
1. 讓孩子學會思考
在思考中尋找樂趣,我們這裡所說的思考,讓孩子勇於思考,並且要讓孩子思考一些孩子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因為孩子還小,他們很有可能會想一些比較淺顯的事物,這時候我們不要認為孩子沒有思考。
孩子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孩子思考過的,所以這樣孩子就已經學會了思考,我們家長應該為孩子感到高興,同時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在詢問孩子的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可以要求孩子一下就把答案給我們,因為我們要讓孩子思考,因此你可以給孩子時間和空間。
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在一個地方思考一下,等孩子想清楚了這件事情,知道應該怎麼回答我們問的問題以後再來回答我們,我們千萬不要催促孩子。
2. 多用暗示,暗示是一種強大的「牽引力」
我們都知道暗示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怎麼做的話,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暗示,同時我們要給孩子的是積極的暗示。
我們希望在孩子肯定自己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肯定孩子,因為我們希望孩子變得更好,所以我們要給孩子積極的暗示,同時一些消極的暗示是絕對不可以給孩子的,不可以讓孩子出現消極的暗示,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變得更好,所以我們家長在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暗示,讓暗示帶動孩子做一些比較好的事情。
3. 尊重孩子的個性,接受孩子的標新立異
很有可能孩子是一個有個性的孩子,很有可能會標新立異,但是有一些家長卻希望孩子可以和別的大多數的孩子一樣,不能接受孩子標新立異,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接受孩子的標新立異。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就像以前一樣,有人染黃色的頭髮,有人染紅色的頭髮,所以我希望的是當孩子出現標新立異的思想的時候,我們家長要給予尊重,理解,而不是去反駁孩子,我不希望孩子成為大多數的孩子,因為孩子要懂得創新,才有可能會創新,孩子只有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做,孩子才有可能做到這樣的事。
4. 標杆效應
我們要讓孩子有一個標杆,向標杆學習。其實標杆也就是榜樣,這裡就是說我們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有可能是影視裡的一個人物,同時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的偶像。
當然我們父母也可以是孩子的標杆,孩子喜歡什麼,我們應該去詢問孩子,應該和孩子溝通。
孩子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愛豆」,或者就是孩子有沒有自己特別崇拜的一個人,這個人可能出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同時也有可能出現孩子腦海中,不管他出現在哪裡,他都是孩子的標杆,孩子都會向他看齊,所以如果孩子出現這種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要責怪孩子,這並不是孩子不切實際的想像,而是孩子把他當成了榜樣,在朝著他的方向努力。
我們也可以多了解一下孩子想要成為的人,了解一下他身上的品質,看一下我們的孩子學習他是不是正確的想法,如果是的話,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肯定孩子,如果不是的話,我們可以給孩子分析利弊,讓孩子自由選擇。
以上就是一些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的事情,其實引導孩子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引導孩子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所以當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適時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做一個好孩子。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 我是「彩彩育兒」的彩彩,兩個孩子的媽媽,同時也是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育兒類知識分享,希望我的一點小小建議,能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更好更快樂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