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山大川無數,為何只有五嶽名氣最大,有什麼歷史淵源嗎?

2020-12-19 往史只能回味

中國自古以來都地大,名山大川無計其數,可是為什麼歷史上,只有五嶽的名氣比較大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五嶽都指的是什麼。五嶽是指:東嶽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這幾處山為何被稱為嶽呢?有何神秘之處呢?嶽,高大的山,這五處其實也不算高大,不過在那個年代,人們的認知中也算比較高的這五處山被挑選出來當做五嶽,可是跟它的高度景色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是隨便挑選出來的。從地圖上,這五嶽所包圍的位置就是古時的九州,也是我們所熟知的中原大地。中國自古就有天子居天下之中的概念,洛陽、開封、安陽等古都,都在這個範圍內,都城不在五嶽範圍內的朝代也有,比如北魏,就要把都城從長安遷到洛陽,以求天地之中的位置。

清朝更是霸道,直接修改五嶽的位置,把北嶽的位置從原來的大茂山遷到渾源縣的恆山,不過就是這樣,北京還是在五嶽之外。不過康熙皇帝在兩次登臨泰山之後,運用他千古一帝的智慧,寫出了一篇《泰山山脈自長白山來》的文章,文章中指出,泰山的山脈源頭其實是長白山,並且昭告天下,大肆炫耀,為的就是要把北京放在五嶽的範圍內,體現自己居於天地之中的地位。維護清朝滿族的統治地位。

《禮記》中記載帝王需五年進行一次巡狩,視察各地諸侯及州縣,還要舉行封禪儀式祭天祭地。而有資格讓皇帝進行封禪儀式的只有五嶽,五嶽是溝通皇帝和天地的紐帶。五嶽的概念形成的很早,早在周代的時候就已經初步形成,《爾雅》《周禮》,都有相關內容的記載。

隨著封建社會家天下的結束,五嶽被當成了人民群眾休閒玩樂的場所,而那個時候具有至高無上地位的封禪儀式也成為了表演節目,失去了封建帝王受命於天的象徵,成為了它們原來最真實的樣子。朋友們,這五嶽你們去過幾個?都去過嗎?

相關焦點

  • 中國五嶽最「沒名氣」的景點,常出現在武俠劇中,門票僅華山的1/4
    相信不少遊客對於名山大川的嚮往可謂是由來已久,總想著有生之年一定要走走中國著名的名山。不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能夠走齊了三山五嶽也算是一個願望。當然說到五嶽的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泰山,華山再或者是嵩山。
  • 長孫是最大的孫子,還是長子的兒子?有什麼歷史淵源嗎?
    老爺爺過世距今有13年了,爺爺是老爺爺的長子,爸爸有是長孫,而我有是重孫子輩分裡面年齡最大的一個,所以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對於爸爸對於我的偏愛總是毫無顧忌,老人家兄弟四個,老爺爺排行老大,下面又有兩個兒子,作為家族的領頭人,老人家平日裡面非常嚴肅,有因為做事認真古板,為人正直所以在村裡面一直很受人尊敬
  • 越南最大的島嶼,為何遠離本土靠近柬埔寨,竟與中國有淵源
    如果仔細看越南的地圖會發現,有一座島嶼距離其本土遠,卻距離柬埔寨近,這就是號被稱為越南「珍珠島」的富國島,同時也是越南最大的島嶼。但就是這樣一座距離柬埔寨極近,而且在泰國灣內有著重要戰略地位的島嶼卻是歸屬越南,而且在歷史上與中國還有一些淵源,這是為何呢?
  • 做客時主人被賓客稱呼為東家,請人吃飯做東是有什麼歷史淵源嗎
    那麼為何我們會稱呼招待外賓的人為東家,請人吃飯又為何總是帶了一個東字,這個東真的只是簡單的指方向嗎還是另外一番意思。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待人接物都是注意禮節修養,就算是在我們今天,很多禮節也都是源自古代,因為這些禮節讓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為密切,所以被很好的繼承和傳揚了下來,而做客請客的禮節也是如此,這是源自古代,被很好的繼承了下來,那麼這些禮節到底有什麼歷史淵源呢,為此本文將以我國禮法的歷史發展進程來分析我們請客吃飯為何喜歡喚作做東,主人家為何被喚作東家。
  • 【科普】什麼是WDC協會? 與中國協會的歷史淵源
    什麼是WDC?
  • 平安夜和中國的歷史淵源:為什麼只有中國人送蘋果
    那麼平安夜和中國有什麼歷史淵源,為什麼我們要送蘋果?為什麼全世界只有我們自己送蘋果?我們先說說平安夜這個名字的由來。「平安夜」這個名字帶有極重的中國「風味」,它由「Silent Night」翻譯而來。而平安夜最早時並不叫「Silent Night」而是被簡單的稱做ChristmasEve,即聖誕前夕。
  • 東西南北中,泰華衡恆嵩,中華五嶽因什麼出名你知道嗎?
    中華五嶽舉世聞名,大部分人都知道東西南北中,泰華衡恆嵩。很多人都知道中華五嶽名氣很大,可能還有很多局限於各種電視劇裡的五嶽,其實不然,今天宅客小編帶你領略不同的五嶽吧!東嶽——泰山泰山,位於中國山東省中部,方圓426平方公裡,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米。
  • 為什麼五嶽劍派不能並成五嶽派
    左冷禪則是結果未出之前五嶽劍派的第一高手(隱居的風清揚不算),因為是第一高手,所以他行事無所顧忌,完全是以強迫的手段在合併五派,為此而意圖強換華山派掌門、殺死恆山派定靜師太、挑起泰山派內鬥……殺人無數、鮮血遍地,雖然偶爾也會借用一下別人(如魔教)的名頭,但被拆穿後,也毫無所謂,並且事實上也真的無所謂,不用負任何責任。
  • 泰山只有1545米,卻是五嶽之首,是古代帝王祭天首選地,憑什麼?
    泰山只有1545米,是五嶽的首級嗎?還是古代帝王節日的第一選擇地?重陽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代民間有登高祈願、秋遊觀賞菊花、插茱萸、拜神、祭祖、飲酒求長壽等習俗,到現在為止登高的地位仍然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喜歡的休閒運動方式之一,登山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鍛鍊身體和精神,陶冶情操,中國的山川名勝數不勝數,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駐足。
  • 河南名氣最大的一座山,「太上老君」在此歸隱,遊人紛紛來朝拜
    老子,作為道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的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哲學,影響著今天之人。其傳世作品《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自然,供奉祭祀老子的名山大川更是不計其數,有的山因老子而出名,有的山因老子更富有仙氣。位於河南的老君山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是河南名氣最大的一座山(之一)。
  • 呂頌賢版《笑傲江湖》五嶽結盟改編的得與失
    一個是魔教長老,一個是衡山派劉三爺,原本勢不兩立的兩派,為何會有機緣以音律相交,是原著沒有交代的。但在結盟一節,卻以莫大與曲洋比武為契機,讓曲洋道出一番真知灼見:曲由心生。莫大先生只是敗在自己的手中,與曲洋無幹。
  • 五嶽現存規模最大古建築群,嵩山中嶽廟:天地之中,萬物有靈
    沿途走走停停,卻也讓我們見識了少林武術的熱度,道路兩旁星羅棋布也不知有多少武術學校,或許是場地不足,又或許為了現場廣告,一家家競相組織人馬在路邊操練,龍騰虎躍,氣氛比天氣還火熱。半小時後到達中嶽廟,門前攤販無數,聲勢喧天,幸而過了天中閣真正進入廟宇之後,古樹參天,殿閣重疊,雖然遊人香客亦絡繹不絕,卻絲毫不影響其名山大宇的肅穆森嚴和巍峨靜謐。
  • 何為「全真道」,在眾多的道教派別中,為何它的名氣最大
    我們知道,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自東漢時期誕生的那一刻起,至今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漫長歷史了。在眾多的道教派別之中,為何它的名氣最大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吧。首先,何為「全真道」?「全真」二字,究竟作何解釋呢?所謂「全真」,實際上就是「全其本真」的意思,換句話說,「全真」就是「全其本真」的簡稱罷了。
  • 時來運轉能量表之五嶽真形表:鎮宅保平安
    因為這五個符號,不僅見於書目抄繪,更見於諸器,如飾物(日常穿戴用具)、鼎器(禮器)、硯臺(文房用具)、石碑(用途不明)等等中,歷經近兩千年,長久不衰,故沒有被滾滾歷史所湮沒。現今對於《五嶽真形圖》眾說紛紜,不同的人對其有著不同的認識,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一、認為《五嶽真形圖》是代表「五行」演化而來的五個方位和五種物化。
  • 紀錄片《中國》開播:在偉大歷史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淵源
    出品方和製作方最根本的初衷,就是追隨總書記的思想,學習貫徹總書記的思想,在當下的歷史交匯點,將思考、學習,付諸實踐。而關於紀錄片《中國》為何以這樣的樣貌出現在大眾面前,他表示紀錄片《中國》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它帶著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濃烈的思想感情,是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文化歷史的一種選擇。
  • 國內很有名氣的一座山峰,門票需要200元左右,比五嶽還要出名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擁有非常多的名勝古蹟和美麗奇景,而伴隨著現代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很多名勝古蹟更是被國內外的遊客所熟知和喜愛,不過說起我國最吸金的名山景區,相信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五嶽。實則不然,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座比五嶽更吸金的名山-武當山。武當山又名太和山。
  • 中國的五嶽之首,雖然海拔不高,但是身在其中就懂了什麼是雄偉!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它最大的特點是山本身承載的歷史,泰山景區的石碑不計其數,還有巡撫及乾隆本人的各種題字,泰山海拔不高,但你在那裡,就能感受到什麼是雄偉。交通方面,學生黨建議坐火車直接去泰安站,泰安市佔地較小,只要到泰安站就離景點不遠。
  • 看完《隱秘的角落》後,你還敢去爬山嗎?
    最近,有個叫「張東升」的傢伙火了!本來沒有追《隱秘的角落》這部劇,但聽說張東升「抹黑」了戶外,為此當然得看看這傢伙到底幹了什麼事,讓戶外人如此憤懣不平。看完整部劇,終於明白,原來是劇中的張東升借爬山之名,對嶽父嶽母進行謀殺。那份心機、陰險、心狠......實在讓人毛骨悚然,脊背發冰......
  • 刑罰的歷史:紋身流行的背後有怎樣的歷史淵源?它有什麼現實意義
    翻開這本《刑罰的歷史》,一種壓抑的沉重撲面而來,各色各樣的刑罰層出不窮:割鼻子、跺腳、火燒烹煮,絞杖凌遲,刺配流放勞役等等,無不是殘酷且鮮血淋漓。然而,你再仔細看看會發現,我們認為的鮮血淋漓,可能在某一個時刻根本就不是事。你能想像,如今滿大街的紋身其實是以前的人們引以為恥的嗎?你能想像沒有鼻子曾經是美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