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是最大的孫子,還是長子的兒子?有什麼歷史淵源嗎?

2020-12-19 小李農村事

老爺爺過世距今有13年了,爺爺是老爺爺的長子,爸爸有是長孫,而我有是重孫子輩分裡面年齡最大的一個,所以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對於爸爸對於我的偏愛總是毫無顧忌,老人家兄弟四個,老爺爺排行老大,下面又有兩個兒子,作為家族的領頭人,老人家平日裡面非常嚴肅,有因為做事認真古板,為人正直所以在村裡面一直很受人尊敬,平日裡面威嚴的他,也只有我能在他面前敢肆無忌憚,老人家過世的時候座席100桌,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來了幾百人,老人家走後,我再也感覺不到那份溺愛,我想你了老爺爺,有你在現在就沒有人能欺負我,我好想抱抱你。我回頭看時,身後再也沒有一份依仗。

長孫是最大的孫子,還是長子的兒子?有什麼歷史淵源嗎?

長孫原是指長子的長子,在孫子輩中與年紀無關,後亦指排行最大的孫子。

關於長子長孫,最早的記錄來自於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殷本紀》,這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關於長子長孫的記載,長孫原本是指第一個兒子所生的第一個男孩,這個即使長孫,這個男孩不管年齡多小都是長孫。

通俗的話來講,按照長子長孫原有的定義解釋,假設隔壁老王有兩個兒子,王大和王二,那麼毫無疑問王大就是長子,王大生的孫子就是長孫,即便是因為各種關係,王大結婚比較晚,生孩子比較遲,王大的兒子沒有沒有王二的兒子年齡大,但是王大的兒子也是長孫,王二的孩子即便是年長王大的兒子多少歲,他都不會是長孫,古代講究的是尊卑有序,這個馬虎不得,按照過去的繼承順序來說,長子長孫擁有毋庸置疑的繼承權。

但是現在這個概念,隨著男女平等和過去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對於長孫的要求就沒有那麼嚴格了,現在通常認為兄弟當中,誰的兒子最先出生誰就是長孫,我們都是平平淡淡的普通人家,沒有什麼江山皇位可以繼承,所以對於長子長孫這個講究也就不再那麼計較了。

說到這裡就說一下關於農村繼承權的問題吧,在農村通常原則上面來講,老人如果有兩個兒子,那麼在沒有紛爭和矛盾的情況下,那麼老大是毫無疑問的第一繼承人,即便是老大過世的比較早,那麼老大的兒子也是第一個享有權利繼承老人房產土地的人,這在農村是一個不成文的繼承規矩,不得不遵守的規矩。

如果你有什麼異議的話,歡迎你評論,我是農村小小李,認同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看吧,我兒子可是長孫!」
    可對於他自己,卻一直有一個願望沒有實現,那就是抱孫子。今天終於能夠很高興地告訴他,他有長孫了!他老人家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我們家終於有第五代的男丁了!」字字句句都在強調他和奚夢瑤的兒子是何家的長孫,賭王抱孫子的願望終於實現了。而且兒子叫「何廣燊」,繼承了賭王何鴻燊名字裡的「燊」字。
  • 被誤解的侯震:郭德綱喜歡他,絕非一個「長子長孫」的身份
    德雲社的相聲舞臺上有幾個人名是經常被提起的,「謙嫂」和「王老爺子」那是砸掛,「侯寶林先生」和「李文華先生」被提起則是因為兩個「孫子」。一位是李文華先生的「外孫子」孫越,當然,孫越和李文華先生的關係確實被郭德綱給生生拉近了不少,實際上沒那麼近乎。
  • 何猷君長孫是什麼梗 何猷君兒子名字有什麼含義
    女明星加入豪門並不能算什麼,生兒子才是頭等大事,畢竟家裡都是有「皇位」等著繼承的人呀,奚夢瑤生下兒子之後,何猷君一個一個長孫也是讓網友笑死了好嗎。何猷君 長孫是什麼梗  奚夢瑤生子,網友卻快被何猷君笑死了好嗎!說他「字字句句都是長孫長子的,還有賜名字,生怕別人不知道生孩子是來分財產的。」
  • 乾隆長子永璜20歲就被父親整成抑鬱症英年早逝,後代很繁盛
    乾隆繼位後對這位身份地位都不高的侍妾還是比較有情義,而且也更多的是看在長子永璜的份上,乾隆在即位之後,也就是乾隆元年(1736年)先被追諡為哲妃,隨後又在乾隆十年(1745年)被追諡為哲憫皇貴妃。其實當時永璜只有20歲,雖然已經生有一個兒子綿德,但也不是年紀太大,而永璋更只不過12歲,年紀尚輕,再者過世的並不是自己生母,他們很難表現得呼天搶地,豪哭流涕。
  • 何鴻燊人生的最後遺憾終被奚夢瑤完成了,97歲如願以償抱上長孫
    作為澳門博彩史上權勢最大的賭王,從白手起家到身家5000億,四房太太,17個孩子,叱吒港澳的人物,這一生,傳奇而又精彩。這樣的人物,完全就是最大的人生贏家。可是,因為沒有抱上孫子,他說他有遺憾,並且一等就是多年。
  •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到什麼程度?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璀璨的一頁,提起唐朝的皇帝,相信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其次就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從唐高宗李治手中接過大唐的統治權,唐帝國就這樣大權旁落入外姓人之手。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立下千秋功業,而他的兒子卻並沒有繼承他的優良基因,唐高宗李治拱手送出帝國最大權力,但李治已經是英明的唐太宗選擇的繼承人。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按照封建社會的嫡長子繼承制度,李治是不可能成為太子,進而登基稱帝的,那唐太宗的長子李承乾到底都幹了什麼「荒唐」事呢?
  • 張居信:少帥長孫,名字裡藏爺爺心願!會見郭松齡孫子時與之擁抱
    「我爺爺是張學良,我奶奶是趙一荻,我爸爸是張閭琳,是他們唯一的兒子。」 這段話是張學良長孫張居信在國內參加媒體節目時的開場白,因為在美國出生且缺乏中文環境的緣故,張居信的中文說得有些吃力。
  • 朱元璋一共26個兒子,為什麼把皇位傳給孫子?他的兒子們服嗎?
    在古代歷史上,為了皇位爭得頭破血流。在權力面前,殺兄弒父的慘案都很常見。著名的有李世民殺掉親哥哥奪取皇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雖然有了無數爭奪皇位的血淚教訓,但是後人對皇位的爭奪並不會停止下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臨死前把皇位傳給了孫子,在他有26個兒子的背景下,那麼這的權力交接肯定是不會順利的,註定要血流成河。朱元璋是非常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農民出生,卻做到了一國之君,他的皇位可以說是他一手搭建起來的。他推翻蒙元統治,恢復了民族平等,建立了大明王朝,開創了洪武之治。而他的子孫後人都享受在他打下的江山,在他的蔭庇之下坐享其成。
  • 相聲圈有「世家」,馬侯常三派皆有傳人,本門水平最高是侯家長孫
    相聲從「窮不怕」至今也就150多年的歷史,這個行當中已經有世家出現。不過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大多數相聲藝人的傳人,「世家」的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表現各有千秋,單純從相聲技藝上來說,普遍的現象是都沒有能超過爺爺輩成就的。
  • 鄭成功39歲英年早逝,臨終前為何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而且在他死前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要處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長孫。在這道命令的背後又牽扯出何等秘聞呢?一家受明朝重用,對明朝感恩戴德鄭成功的父親叫鄭芝龍。他原本是活躍在海上的商人,一直往返在日本和中國之間進行貿易。當時日本很注重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所以對於鄭芝龍十分的看重。有一個地方的藩主還將自己的女兒田井松送給鄭芝龍作為妻子,田井松為鄭芝龍生下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就是鄭成功。
  • 新加坡第一家族:李光耀兒子內訌不斷,孫子公開和男友結婚
    兒子們內訌不斷 然而他的後代們又如何呢?李光耀有3個子女,大兒子現在接棒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女兒是至今65歲依舊單身未婚的李瑋玲,還有作為新加坡電信巨頭的李顯揚,李光耀去世後,子女們卻不料內訌不斷,直接將第一家庭的內幕公之於眾。
  • 長子鄭經與乳母私通,令人唏噓
    在鄭成功逝世前,曾下過一道命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還有孫子。他的這一道命令不被後世所理解,為什麼鄭成功會下這樣一道命令呢?臺灣的動蕩局面鄭成功是在1662年的二月一日這一天收復臺灣的,南明人一度十分歡喜,他們慶賀這件事,因為臺灣的收復和穩定,幾乎就象徵著南明朝廷的存活和延續,對南明人來說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 他父親是皇帝,兒子是皇帝,孫子還是皇帝,他卻只是一品官員
    中國的封建王朝歷史延續兩千多年,期間誕生了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一位皇帝非常牛,他就是唐中宗李顯。說他牛,並不是因為他的執政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他先是登上了帝位,然後被廢了,之後又再次登基為帝,除此之外,他的父親是唐高宗李治,他的母親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則天,他的弟弟也是皇帝(唐睿宗李旦),他的兒子還是皇帝(唐少帝李崇茂),還有他的侄子李隆基也是皇帝。
  • 農村出殯時,家中長子摔瓦盆這個有什麼說法和來歷?
    各地的農村都有一套完整的喪葬習俗,這些習俗經歷了千百年的歷史沉澱,直到如今,很多習俗還在繼承,對於這些習俗的說法也是頗多,農村不同的風俗習慣,也被稱之為:十裡不同規,百裡不同俗。各地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尤其是對於喪葬事宜,有時候相隔沒多遠的距離。就有不一樣的規矩。
  • 末代秦王的身份之謎:子嬰是秦始皇的兒子、還是孫子、還是弟弟?
    在古代有班固的《漢書》、在近現代有范文瀾的《中國通史》、郭沫若的《中國史稿》等等歷史專著都是採納這種說法,但是史學家說的是胡亥的侄子,然而在某些現代文獻中直接變成了胡亥兄長公子扶蘇的兒子,但是這種說法基本上被認為是不可能的。第一種說法的錯誤是年齡問題。秦始皇本人13歲繼位,在位37年,50歲時去世。
  • 明朝首次皇位交接之謎:兒子們年富力強,朱元璋為何要傳位孫子?
    從公元1364年,朱元璋稱王時起,9歲的長子朱標就成為他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而朱標也不負期望,他溫文儒雅,慈仁殷勤,頗具儒者風範。如果歷史可以改寫,朱標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守成之君。可是,歷史沒有假設。皇太子長子是皇太孫,而親王的長子要等到10歲後再被立為王世子,親王其他年滿10歲的兒子則被封為郡王。再往下,郡王的嫡長子再被立為郡王世子,非嫡長子則被授予鎮國將軍。總之一句話,在十分理想的條件下,按照這樣嚴格的宗法制度,皇位只能在朱標及其長子長孫們手中傳遞,而朱元璋其他兒子的子孫們,最多只能做到藩王。
  • 孫子變兒子?唐德宗李适這是什麼神操作?背後的原因令人震驚!
    相比於他為君的功過得失,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是,他居然認自己的孫子做兒子,這在比較重視傳統道德和禮節的帝王家,是極為少見的。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唐皇帝敢於衝破傳統人倫道德的約束,做出這樣讓人瞠目的奇葩之事呢?咱們今天就好好來說一說。唐德宗李适,天寶元年出生於東宮,是唐代宗李豫的長子。
  • 外交明星:長孫晟
    到了580年6月,楊堅正在對付內部的反對派,不想和突厥起衝突,於是派長孫晟護送千金公主去突厥,長孫晟從此走上歷史舞臺。顯赫家世長孫氏出自北魏皇族拓跋氏,孝文帝搞漢化,皇族改姓元,其中北平王拓跋嵩出自北魏道武帝長子這一支,被賜姓長孫,到長孫稚受封上黨文宣王。
  • 39歲的鄭成功猝死,為什麼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妻子、長子和孫子?
    但這還沒完,此時的鄭成功在臺灣又得知了一個讓他顏面大失的消息,那就是他的兒子鄭經被傳出了與人「通姦」的醜聞。鄭經畫像鄭經是鄭成功的長子,出生於崇禎十五年,他的母親名為「董酉姑」,是明朝禮部侍郎董颺先的侄女。在南明永曆十五年的時候,作為鄭成功的長子,鄭經被指派鎮守廈門,此時的他只有十九歲。
  • 鄭成功為何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子、長子和孫子?
    他在臺灣的最後幾年,因為抑鬱成疾,身體狀況越來越差,晚年爆發的一樁家庭醜聞更令他的病情雪上加霜,鄭成功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原配妻子董氏,長子鄭經,長孫鄭克臧,那麼,在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鄭成功出生在日本,他的母親田川氏是父親鄭芝龍的第二任妻子。鄭成功在日本稍年長即被接回國,1645年鄭芝龍在福州擁立唐王朱聿鍵為帝,即隆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