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秦王的身份之謎:子嬰是秦始皇的兒子、還是孫子、還是弟弟?

2021-01-10 人者仁義也

關於秦國末代國君秦王子嬰的身份,有很多種說法,並且在歷史的記載並不一致,以記載秦朝歷史最為詳細的《史記》為例,我可以列舉《史記》記載中關於子嬰的三個身份:

1.秦二世胡亥的兄長之子。

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史記 秦始皇本紀》:

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

2.秦二世胡亥的兄長。

這種說法來自於《史記 六國年表》:

趙高反,二世自殺,高立二世兄子嬰。子嬰立,剌殺高,夷三族。

3.秦始皇的弟弟。

這種說法來自於《史記 李斯列傳》:

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

由於《史記 秦始皇本紀》是司馬遷依照自己作為史學家採信的歷史文獻,所以後很多歷史學家在編撰秦朝史書時基本上依照司馬遷的《史記 秦始皇本紀》的記載,於是第一種說法即秦二世兄長之子的說法廣為流傳,從古到今很多史學家都是依照《史記 秦始皇本紀》的記載。

在古代有班固的《漢書》、在近現代有范文瀾的《中國通史》、郭沫若的《中國史稿》等等歷史專著都是採納這種說法,但是史學家說的是胡亥的侄子,然而在某些現代文獻中直接變成了胡亥兄長公子扶蘇的兒子,但是這種說法基本上被認為是不可能的。

第一種說法的錯誤是年齡問題。

秦始皇本人13歲繼位,在位37年,50歲時去世。《史記索隱》記載秦二世登基時年僅21歲,假設子嬰是胡亥兄長之子,那么子嬰父親的年紀應該在21歲到50歲之間,接下來我們可以依照文獻看看子嬰之父的年紀。

我們首先以最大因素來考慮。假設子嬰之父為秦始皇長子扶蘇,那麼在秦二世自殺之時扶蘇該有多少歲呢?我們需要依照的是歷史文獻:

《史記 秦本紀 正義》記載,秦惠文王和秦昭王、秦始皇都是22歲行冠禮以示成年,同時秦惠文王和秦昭王都是20歲左右擁有子女,而雲夢秦簡的擁有者喜則是25歲生有兒子。我們可以看到秦國人的生育應該在20歲左右的,如果秦始皇按照秦國的傳統是20歲生有長子扶蘇,那麼扶蘇依照20歲生有子女的推算,到了秦二世去世時的公元前207年,扶蘇的長子應該有13歲,也就是說胡亥的侄子最大也就13歲。

而按照男人的生育年齡13歲計算,秦始皇13歲生有扶蘇,而扶蘇13歲生有長子,那麼這個長子到了公元前207年,最大也就27歲。

接下來就是一個矛盾之處了。在有關子嬰的記載裡,有一條歷史記載不可忽視,那就是子嬰的兒子參與了子嬰謀殺趙高的行動,按照這條記載,子嬰的兒子不可能是幼小的孩童,按照生育年齡的極限推算:秦始皇13歲生有扶蘇,而扶蘇13歲生有長子子嬰,子嬰13歲生有兒子,那么子嬰的長子也只有14歲,試問這樣的孩子能否參與擊殺趙高的密謀?即使是秦始皇,在14歲時朝政依舊操縱在呂不韋和趙太后手中;即使是唐太宗,也要等到17歲才能參加軍事行動。子嬰14歲的兒子真的有如此才能?

而且假使子嬰是二世的侄子,這個時候也應該是「公孫嬰」,而非公子嬰,當扶蘇之子的假設不成立時,子嬰就不可能是胡亥的侄子。

第二種說法的錯誤:胡亥的兄長都被胡亥殺死。

在史料中,秦始皇的子女都被秦二世殘殺殆盡,其主要原因是胡亥是通過沙丘密謀上位的,我以前寫過文章講述過秦二世、趙高、李斯是如何利用秦始皇的威勢逼死扶蘇。秦二世十分恐懼別人奪取自己的皇帝寶座,恰如趙高在秦二世繼位之後的諫言:

夫沙丘之謀,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諸公子盡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屬意怏怏皆不服,恐為變。

如何穩固自己的帝位合法性,21歲的秦二世首先想到的辦法就是殺光威脅自己帝位的人,也就是自己的兄弟,不僅如此,胡亥連自己的姐妹也沒有放過:

公子十二人僇死鹹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

「僇」和「矺」都是酷刑殘殺,胡亥的兄弟姐妹都是遭受酷刑致死,胡亥的傷心病狂可見一斑。面對胡亥的屠刀,子嬰假設是秦始皇之子不可能躲過殘殺,這也有兩個例子:

公子將閭在面對胡亥派遣的使者逼迫自殺時,曾經說道: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何謂不臣?原聞罪而死。公子將閭一直追問秦二世的使者給予自己的「不臣」罪名究竟是什麼?可見公子將閭的無辜,很可惜公子將閭三人最後依舊被逼迫自殺。公子高本來想要逃走,但是害怕秦二世殺光自己一族的人,最後在無奈之下居然向秦二世請求自殺殉葬父親秦始皇,秦二世十分開心,還給予十萬錢作為公子高的葬禮費用。公子將閭和公子高這樣的人都被殺死,如此瘋狂的秦二世怎麼可能放過他的其他兄弟,要知道秦二世在誅殺蒙氏兄弟蒙恬、蒙毅時,子嬰曾經還勸諫秦二世:

臣聞故趙王遷殺其良臣李牧而用顏聚,燕王喜陰用荊軻之謀而倍秦之約,齊王建殺其故世忠臣而用後勝之議。此三君者,皆各以變古者失其國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謀士也,而主欲一旦棄去之,臣竊以為不可。臣聞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誅殺忠臣而立無節行之人,是內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鬥士之意離也,臣竊以為不可。

子嬰言語之中還用的是三位亡國之君:趙王遷、燕王喜、齊王建比喻秦二世,試問秦二世對於自己的兄弟諷刺真的能夠接受?

子嬰也不能是胡亥的兄長,這樣可以排除。

第三種說法最有可能,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

子嬰的兒子參與謀劃殺死趙高,最低他們也是成年人。根據《禮記》「男子二十冠而字」的記載,秦國國君22歲行冠禮的傳統,子嬰的兩個兒子假設是成年人,那麼她們也應該在20歲以上,那么子嬰的年紀也應該在40歲以上。

秦莊襄王歸秦是公元前257年,去世於公元前247年,趙高被子嬰殺死於公元前207年。那麼可以推算子嬰的年紀介於40歲到50歲之間,那麼他有20歲以上的兒子並不奇怪。作為秦始皇弟弟被排除在皇位繼承權之外,也是可以理解,秦國自秦獻公之後一直是父死子繼,除了秦武王無子被秦昭襄王繼位之外,並無特例,子嬰如果是秦始皇之弟,那麼在秦二世自殺之後,秦始皇一脈絕嗣,趙高讓秦始皇之弟仿效秦昭襄王的前例登基並不不妥之處。

秦始皇已知的弟弟有三個,一個是同父弟長安君成蛟,另外是兩個被秦始皇殺死的同母弟。雖然沒有其他的歷史記載,但是秦莊襄王應該是擁有很多兒子,而秦始皇只是嫡長子。比如《史記》的記載:

趙高乃悉召諸大臣公子,告以誅二世之狀。 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

在秦二世時期,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被殺死乾淨。殘留下來的「公子們」只有可能是秦莊襄王的子孫,按照年齡推算最有可能是秦莊襄王的兒子們。

相關焦點

  • 子嬰身世成謎,到底是誰的兒子,為何要殺死擁立他做秦王的趙高?
    千百年來,關於子嬰到底是誰的兒子,歷史上有很多種說法,他的身世始終沒有定論,那麼,子嬰到底是誰的兒子?他為何要殺死擁立自己當秦王的趙高呢?身世關於子嬰的身世,有多個版本,到今天都是個謎,他的父親是誰?他是誰的兒子?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沿著諸多線索,去尋找子嬰的身世,看能不能揭開他的身世之謎呢?
  • 秦三世身世之迷,他究竟是誰的兒子?
    習慣上,人們都認為,秦朝二世而亡,但秦朝確實傳了三個皇帝,在秦二世胡亥之後即位的秦王(趙高給秦朝皇帝去帝號,因此子嬰只能稱秦王)是子嬰。子嬰是趙高被擁立的秦皇室(王室)成員,在位時,秦已經病入膏肓,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但子嬰還是展現了傑出才能,即位後,設計殺死趙高。
  • 為何胡亥不殺子嬰?為什麼有人會說子嬰是成蟜的兒子
    難道他就沒想過子嬰會取代他嗎?這個子嬰,究竟是什麼身份呢?歷史上關於子嬰的真實身份,眾說紛紜,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1、子嬰是扶蘇的兒子子嬰是扶蘇兒子這種說法非常流行,甚至在《辭海》中也是這樣的解釋。這種說法主要出自於《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
  • 胡亥死後趙高為何讓子嬰繼承大統,他的真實身份竟是
    歷朝歷代,開國之君和亡國之君往往知名度最高,但弔詭的是,對於子嬰的事跡我們卻知之甚少,甚至他的身份至今都留有爭議。最常見的說法是,子嬰是胡亥哥哥的兒子,即胡亥的侄子。這種說法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顯然,如果子嬰是胡亥兄長的兒子,那他便是嬴政的孫子,但這樣一來,子嬰的年齡是個硬傷,對不上。只此一點,我們便可排除了子嬰是二世「兄子」的身份,更別說是扶蘇之子了。胡亥即位後,聽信趙高的建議,大肆誅殺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剷除皇位的潛在威脅。假如子嬰是胡亥的親侄子,就算僥倖逃過一劫,從此之後也應該會謹言慎行,以求保得一命。所以,他怎麼敢還為蒙氏兄弟求情呢?
  • 秦王子嬰身世成謎,繼承秦朝大統的他,和秦始皇有何關係?
    大秦帝國的基業只持續了短短兩世,到了第三世子嬰時,由於其只稱秦王,故秦朝只存在了兩世,而秦王子嬰就是最後一任統治者。關於子嬰,後世對之知之甚少,尤其是他的身世之謎,有人說他是秦始皇之孫,還有的說是秦始皇的兄弟。
  • 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將兄弟姐妹誅除,為何卻留下扶蘇的兒子子嬰?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這其實和子嬰的身份有關,雖然在後世有說法認為子嬰是秦始皇長子扶蘇的兒子,但是按照胡亥的性格怎麼可能留下影響自己帝位的繼承人呢,胡亥不僅將影響自己統治的兄長們殺害,還將自己的幾個弟弟誅殺,並且還把對皇位沒有影響的十個姐妹殺掉,怎麼會放過皇兄扶蘇的兒子呢,加上子嬰的還有兩個兒子,其年齡也不會小,也不可能是扶蘇的兒子。
  • 秦二世殺了所有的兄弟姐妹,為何獨留扶蘇的兒子子嬰?以訛傳訛!
    其實在歷史上對於子嬰身份的記載十分混亂,有很多人都拿出司馬遷,來證明子嬰就是公子扶蘇的兒子。我只能說司馬遷的史記,你不僅沒看懂,也沒看明白,都沒有看全。現在子嬰出生的問題上是有爭議的,司馬遷也得到了多種材料。在與此相關的記載中,司馬遷有將多種身份都記載下來。再加上其他歷史資料的佐證和新理論的提出,也使得子嬰的身份更加沒有定論。但至少是公子扶蘇後人的這一歷史結論已經完全得以推翻。
  • 秦二世幾乎殺光了所有兄弟姐妹,為何會留下扶蘇的兒子子嬰沒殺?
    秦二世胡亥不殺子嬰,其實與子嬰的身世有很大的關係。秦始皇死時,留有二十餘子。胡亥是秦始皇少子,也就是小兒子。
  • 歷史上羋月和秦始皇,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外有趙國武靈王、西北義渠王助聲威,內有羋八子異父弟魏冉的全力支持,羋八子終於成功讓自己的兒子嬴稷當上了秦國國君,而她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太后,史稱其為宣太后。此後的四十年時間,儘管秦王一直都是嬴稷,即昭襄王,但秦國的權力卻一直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她通過弟弟魏冉、羋戎和兒子公子悝、公子芾這四個人來主導朝政,此四人也因此被稱為秦國的四貴。
  • 歷史上的秦王子嬰究竟是誰,到底是胡亥的兄長、侄子,還是叔叔?
    這完全就是一場「標點符號」引發的千古謎團,關於秦王子嬰的身份,其實《史記》之中是有多處記載的,然而就因為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結果導致後世對於記載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再加上《史記》各處記載的衝突,進而導致子嬰的身份始終無法確定。
  • 秦朝那些事5:末代秦王子嬰,他的曲折一生
    講到秦朝的發展,很多人首先會覺得秦朝是一個非常威風的朝代,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而且在秦始皇統治的那個時期,秦朝確實取得了非常顯赫的成就,無論是政治方面、經濟方面,還是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精彩的成就。
  • 秦三世子嬰是趙高的傀儡,無兵無權,是如何殺掉趙高的
    秦三世子嬰能夠成為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完全是因為趙高。在秦二世三年,趙高逼死秦二世胡亥,然後立子嬰為秦王。僅僅五天後,趙高就被子嬰所殺。在當時子嬰只是趙高的傀儡,手裡沒有任何的權利和軍隊,那他是如何殺死掌握大權的趙高?趙高出生在罪犯家庭裡,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被秦始皇提拔為中車府令掌皇帝車輿。他又憑藉精通法律,又當上秦始皇兒子胡亥的老師。
  • 他是秦始皇的親弟弟,為何要背叛秦國,是權力之爭還是陰謀叛亂
    秦始皇有記載的弟弟一共有三個,一個叫成蟜,是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生母不詳,另外有兩個弟弟是秦始皇母親趙姬與嫪毐所生,是秦始皇同母異父的弟弟,這兩上同母異父的弟弟因為嫪毐的叛亂而被殺死,而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蟜,同樣是因為叛亂而逃離秦國,那麼成蟜是誰?他的身世從何而來?一、成蟜是誰?
  • 趙高那麼厲害為什麼被子嬰殺了?
    趙高那麼厲害為什麼被子嬰殺了?
  • 解開秦始皇的身世之謎?他到底是呂政,還是嬴政?
    1.生母身份也成謎對於秦始皇到底是秦氏血脈,還是呂氏血脈,這個問題被古今史學家們爭論了上千年。其實不僅是秦始皇的父親,他的生母趙姬也模模糊糊的。趙姬真正的姓氏名字早已無法得知,她到底是趙富家女,還是一位舞女妾氏,這一點有所爭議。
  • 李開元:秦始皇的後宮之謎和亡國之因
    去年,我得到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墓葬發掘的消息。今年三月,我專程再訪西安,由夏太后墓開始,追蹤考察與秦始皇有關的女性的墓葬,所聞所見,種種觸發之餘,覺得似乎可以對秦始皇的後宮之謎,作一迂迴曲折的破解了。 歷史學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叫作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然而,證據是說了話的史料,史料才是重構史實的原始依據。
  •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秦始皇傳國玉璽失蹤之謎
    秦始皇的傳國玉璽現在在哪?我們都知道,玉璽是中國古代封理帝王的寶印。
  • 羋月的歷史原型,是秦始皇爺爺的奶奶
    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是要是說起她孫子的孫子,大家可能就如雷貫耳了,沒錯,羋月孫子的孫子,正是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就是說,橫掃六國統一天下的封建第一帝王秦始皇,其實是羋月的孫子的孫子。秦始皇為何能夠統一天下?是不是有家族遺傳的先天優良基因?答案是肯定的。
  • 古代最能活的戰將,熬死9個皇帝,自己也登基稱帝,陵墓至今成謎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至今陵墓還沒有找到,成為了千古之謎。 這麼傳奇的將領是誰呢?他就是南越國的開國皇帝趙佗,生於公元前240年。趙佗從小胸懷大志,一直想要建功立業,於是就去參參軍了。從最底層的士兵開始,因作戰勇敢,殺的敵軍較多,被秦始皇賞識,成為秦國的將領。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並沒有停下徵戰的腳步,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