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還能留下點什麼

2021-03-01 一萬幀電影

本文由一萬幀電影公眾號(tens-frames)原創首發。


嚴冬將至,看完《當我們離開》,小編的心更冷了。為電影女主角烏麥伊悲慘的人生趕到悲傷,為她爭取自由民主獨立的精神趕到震感,更為她所出的環境趕到悲涼和無奈。

影片是由菲奧•阿拉達戈執導,西貝爾•凱基莉、德爾亞•阿拉伯拉等主演的一部劇情類型的電影。2010年,在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中,該片獲得了歐洲院線獎。同年在第60屆德國電影獎中,該片獲得了銅質電影獎-傑出故事片獎,西貝爾•凱基莉憑藉該片獲得了金質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

電影講述了一個土耳其女子烏麥伊因為沒有愛情的婚姻還伴隨著家庭暴力,帶著兒子一起逃到了德國,希望可以帶著兒子重新開始生活,然而她發現,因為土耳其家族的伊斯蘭宗教背景,而不為家庭與環境輿論所接受,不論是在她的祖國,還是在這裡,她都是一個陌生人,兩個不同世界的陌生人,最終導致悲劇的故事。

電影剛開篇,烏麥伊的日常生活就暴露在觀眾的面前,因為兒子在飯桌上說話引得丈夫不快,就把兒子像小鳥一樣提起來丟到了黑屋子,烏麥伊為了保護兒子被丈夫一把推翻在地,丈夫脾氣暴虐的形象一下子就展露在觀眾的面前,到了晚上這個男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強迫自己剛從醫院回來的太太發生性生活,烏麥伊面無表情,可見她對這樣的生活早已經習以為常了。

實在受不了這樣的生活,烏麥伊決心反擊,她帶著兒子回到了娘家,本以為迎接她的會是溫暖和新生,殊不,開啟了她更為悲慘的生活。

因為烏麥伊要和丈夫離婚,本來看她回家還會噓寒問暖感到開心的家人,態度一下子就變了,在他們的眼裡,離婚就是恥辱,是在給家族蒙羞,父親怒了,他揮動著拳頭,給自己的女婿打電話祈求原諒,祈求讓烏麥伊回家,但是烏麥伊的丈夫也不肯妥協。

家族的宗教背景以及世俗輿論的壓力,使父母對她的態度,由開始的好言相勸,逐漸轉變為橫加幹涉,經過家人的爭執,扭打,最大程度的妥協是,烏麥伊可以留下,但是她最心愛的兒子必須要送回。

烏麥伊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排,想要逃走卻發現家門被鎖住了,最後,她竟然不得不依靠警察,警察來把自己接走,才能從自己父母的家裡再次逃離,帶著兒子搬進了一個單身母親的公益機構。烏麥伊態度堅決,讓這一舉動,加深了她和家人關係的惡化。只有她從小養大的弟弟和妹妹願意和她說話。

但是很快,這樣「恥辱」的事情就傳開了,父母家人皆成為別人的談資,烏麥伊的妹妹慘遭退婚,但是由於婚前這個妹妹就搞大了肚子,必須結婚。所以當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妹妹對姐姐的憐憫,變成了仇恨,她埋怨因為有一個這樣恥辱的姐姐,讓全家人都蒙羞,家人對烏麥伊的厭惡和仇恨一點點加深。

烏麥伊領著兒子東躲西藏,可總也逃不過家人和丈夫的追捕,總是會趁著她不注意抱走兒子。兒子單純可愛,是烏麥伊的命和希望,她有一個很好的姐妹,找到姐妹烏麥伊開始了自己的人生,她向其他女人一樣有了自己的事業,也遇到了一個溫柔對待她,尊重她的男人。

即使開始了新生活,當烏麥伊是念舊的,她自始至終都不曾離棄自己的家庭,在開齋節做好吃食送去給父親,偷著和母親見面,給母親打電話,出席妹妹的婚禮,但是都遭到了家人的冷言冷語。這讓打工店的老闆都看不下去,問她「你覺得你的父母會在社區和你之間如何選擇呢?毫無疑問是社區!」可是烏麥伊說「他們會選擇我的,早晚會的。」

真的會選擇她嗎?在榮譽,地位,面子面前,這一家人早都做出了選擇。「血濃於水」的親情,在這家人面前,是恥辱。

年長的弟弟聽到烏麥伊離開丈夫的消息後,是暴跳如雷,三番兩次的來搶兒子;著是父親打電話給烏麥伊的丈夫,掛掉電話一個耳光扇過去說「他說你是個德國婊子!」妹妹因為烏麥伊而遭到退婚,妹妹哭著對母親說,她恨烏麥伊,她必須結婚,因為她已經懷孕了。

至此,烏麥伊失去了所有的支持和憐憫,被趕出婚禮的烏麥伊又一次歇斯底裡的問年幼的弟弟「難道你忘了是我把你帶大,是我給你換尿布的麼?」弟弟還以一個耳光,說如果真的希望妹妹幸福,就滾得遠遠的。至於母親,早都失去了話語權,逆來順受,就像看見烏麥伊背上被虐待的痕跡一樣,什麼也說不出來。

因為信仰的支撐,他們早已經習慣了男女不平等的觀念傳統。「烏麥伊如果是個兒子就好了」。這是一個民族在傳統文化下的無可奈何。

但是烏麥伊發自內心和骨髓的倔強又簡單,在妹妹婚禮上,當所有的女人把自己蒙的嚴嚴實實,只有烏麥伊,穿著亮眼的紅色抹胸長裙,她穿梭在人群中,神情驕傲,絲毫沒有所謂的離婚女人的慘澹,更不覺得的自己是恥辱。

選擇自己愛的權利,選擇自己的未來和生活,憑什麼要被束縛,要被定義成婊子。

片子結尾,烏麥伊的父親心臟病發,她領著兒子去醫院探視,她對父親說,她的自學就要畢業了,馬上可以上大學了,父親老淚縱橫,人生第一次對她說出「原諒我,孩子」抱著兒子走出醫院的烏麥伊和母親擁抱,當她以為這是和家人的和解,殊不知,最後的悲劇還在上演。

影片尾聲,家族為了榮譽,決定剝奪烏麥伊的生命。烏麥伊打小看大小弟弟用一隻手槍對著她,但親情戰勝了「理智」,弟弟扔下手槍逃走了。

烏麥伊抱著小兒子哭泣,此時哥哥又趕來,手握一把尖刀,看到大舅舅,兒子指向他,在烏麥伊轉身的那一瞬間,鋒利的刀插入了孩子的胸膛,滿手是血,自己的兒子會死在親舅舅的刀下。

「人在離開時,總想要留下些什麼。」烏馬伊用盡力氣想要留住的親情和她最愛的兒子,卻都沒能被留下。

與其說烏麥伊是親情的悲劇,不如說她是傳統制度文化下的犧牲品。「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謀殺—榮譽謀殺,女性被一個或以上家族、部族或社群男性成員以維護家族名聲的理由殺害。」他們看重家族榮譽,好面子,超過了一切。

烏麥伊抱著兒子逆行在車流中,她的背影依舊挺拔,失去了唯一的摯愛的兒子,她的自由之路還會繼續走,絕對不會停留。

可悲可嘆。當我們離開,必須留下點什麼,這部電影帶給我們最大的思考,還是關於男女地位和追求幸福。在宗教外衣的束縛下,爭取自由為什麼有錯,為什麼要把傳統觀念下的男女關係持續不斷的延續在每一個後代身上?關於女性的維權和追求,這是烏麥伊留下的問題,也是我們每一個要去思考的價值。

<<  向左滑動 GET【星標置頂】小教程  >>

相關焦點

  • 最終,我們會給這個世界留下什麼?
    臨死前,他對弗雷德說:「You said emotions are overrated, but that’s bullshit. Emotions are all what we』ve got.」「情感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 在更多三浦春馬離開前,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 如何識別求救信號
    我們不僅扼腕於他以這樣一種極端的方式逃離世界,更嘆息於這起令人惋惜的悲劇在發生前,其實是有預兆的。如果這些「求救信號」能被及時注意,一切是否會有所不同?在當時說出這樣的話,小慄旬一定是覺察到了什麼。現在看來,這些話並不是憑空說出口的。三浦春馬的朋友也透露過,三浦從兩年前便開始酗酒,常常會喝下「超乎尋常」數量的酒,更有自暴自棄的舉動。這些自殺行為前的徵兆,如果能更早被關注到,或許我們現在還能擁有這樣燦爛的笑容。
  • 像王淦昌一樣的一流人物,給我們這個時代留下了什麼?
    那晚,清華物理系的教授葉企孫激動地跟他說:「如果我們的國家像大唐帝國那樣強,這個世界上有誰敢欺負我……只有科學才能拯救我們的民族……」這一段話,他記了一輩子。兩次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在德國留學時,王凎昌的導師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女物理學家。1934年,居裡夫婦做實驗,測到了中性的粒子,穿透力很強,不是一般的γ射線能達到的。
  • 這位把我們帶入《數碼寶貝》世界的歌手,離開這個世界兩年了
    這個被稱作「不死蝶」的歌手,就這麼早早的離開了我們。4月26日,和田光司的告別儀式在東京都舉行。在我們小時候的那些動畫片,並不像現在一樣,什麼這個羊那個狼,狗熊智鬥臭流氓之類的。那會兒有挺多好動畫片能給孩子們看,而《數碼寶貝》(也有翻譯為《數碼暴龍》、《數碼寶貝大冒險》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 離開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
    這個傳說又可以稱為「第一名」的傳說,因為在天使攪動池水的時候,只有第一個下水的人才能得著醫治。因此,我們可以想像,水突然動的時候,大家爭搶著下水,可能瞎子會被瘸子的拐杖絆倒、瘸子又會被別人偷偷踹了一腳、有錢人可能會有保鑣幫忙開道……。 畢士大,其實就是這個世界的縮影。
  • 離開可以,請別留下冠冕堂皇的噁心理由!
    所以,經過這麼多年的「演練」,不管是劉建宏,馬東,還是張泉靈,郎永淳,央視主播們的辭職已然成了一種行為藝術,形成了一種既定套路。 那就是,得了癌症憂鬱症,留時間給家庭和孩子,腦洞大開換個活法,然後奔向新生。 善良的我們總是被感動的稀裡譁啦,點讚一片,路轉粉無數。
  • 漫威世界最大的英雄走了,他為我們留下了一個時代
    今日凌晨,「漫威之父」斯坦·李離開了這個世界,結束了他傳奇且精彩的一生,享年95歲。
  • 如果有一天,我要從這個世界離開
    總認為時間還很多,反正今天做不了還有明天,可是明天何其多,有些人你不珍惜當下,也許明天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有人分別也許真的就是最後一面,因為有些人下一秒說不定就會突然離開這個世界;我們總是在不知道覺中悄悄的失去一些東西,曾經熟悉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離我們而去,熟悉又陌生的環境總是讓我們有一種無法逾越的距離,多少個白天黑夜在風雨中默默的哭泣,時間在每一次呼吸間悄然流逝,世界在默默的改變。
  • 《陳翔六點半》中的大白是究竟什麼原因離開的?
    據悉,在《陳翔六點半》中,大白目前已經離開了這個團隊。大白真名叫做何杰,來自雲南省話劇院,是國家二級演員。曾獲得全軍業餘文藝調演優秀演員獎,中央電視臺「小天鵝杯」電視小品大賽表演三等獎。在《陳翔六點半》前期發展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 告別軍營,這些老兵給我們留下些什麼
    他們又想要給軍營留下些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些老兵的故事和他們的心裡話——老兵覃羨攏:還能給連隊留下些什麼?聽著場務連指導員對連隊的介紹,這個來自偏遠山區、家境貧寒的農村娃受到強烈震撼,對場務連「一見傾心」,並從此在這裡扎了根。「還能給連隊留下些什麼?」馬上就要離開,覃羨攏一直琢磨著這個問題,甚至成了他的一塊「心病」。就在前不久,為方便大家理解記憶,他帶著幾名年輕士官,把機場主道面線路標誌按比例給「拓」到連隊道路上來。
  • 69歲的演員李兆基去世:我終於離開了這個功利的世界
    .」 → 點選「設為星標「★」,身無一物;最終,我離開這個世界,亦是身無一物。今天的影視劇裡,服裝華麗、特效五毛、劇情狗血、替身摳圖,我們可能知道這個演員叫什麼名字,卻總是記不得,他到底演過什麼角色。有些演員被稱之為表演者,有些演員被稱為明星。
  • 離開央視,請別留下冠冕堂皇的噁心理由
    所以,經過這麼多年的「演練」,不管是劉建宏,馬東,還是張泉靈,郎永淳,央視主播們的辭職已然成了一種行為藝術,形成了一種既定套路。 那就是,得了癌症憂鬱症,留時間給家庭和孩子,腦洞大開換個活法,然後奔向新生。 善良的我們總是被感動的稀裡譁啦,點讚一片,路轉粉無數。
  • 「鄉見」墨爾本: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留下還是離開?
    墨爾本,自2011年起連續七年被《經濟學人》評選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以其舒適的氣候環境、包容的文化氛圍、豐富的教育資源、健全的社會保障逐漸成為世界各地人所嚮往、追尋的一方熱土。其中,體量劇增的留學生群體對墨爾本的住宅市場、街道建設、城市環境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他們當中,有的人為留下和融入而打拼,有的人則回到自己熟悉的家鄉。
  • 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沒了我們
    與此同時,河道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澈,空氣中二氧化氮含量明顯減少,城市的夜空多了許多肉眼可見的星星……人類不過減少出行數周而已,這個世界已經有所不同。那麼,如果我們徹底離開呢?10多年前,當艾倫·韋斯曼完成《沒有我們的世界》一書時,他一定沒有想到,他筆下那完全基於假設的未來這麼快就已微露崢嶸。他在書中設想了一個人類突然集體消亡的明天。
  • 這個水瓶座新月,我們能為武漢做點什麼?
    不過,出生星盤卻能夠告訴我們生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在這個當下你有什麼感受,你可以做些什麼。 這個時候,我們被要求以更積極主動的態度去應對事情,不是認為所有的事情都是設定好的,都是註定要發生的。所以,每當行經一個行運,與其說我們擔憂會發生什麼,倒不如說可以看激發我們什麼。」
  • 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會是什麼感覺?
    人生是美麗而短暫的,不管怎麼樣都會離開這個世界。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會是什麼感覺?出於對未知的探索,世界上已有的研究人員開始搜集整理「瀕死體驗」的資料。最早的「瀕死體驗」的英文原詞源於1975年由醫學博士雷蒙德·穆迪在「生命後的生命」一書。此後,許多研究人員對「瀕死體驗」的環境、內容和後果進行了研究。
  • 以前的那些老照片,還能給你留下什麼回憶呢?
    以前的那些老照片,還能給你留下什麼回憶呢?看著手中的這本相冊,細想著當時父母的講述,卻發現記憶已經變得模糊,很多故事已然想不起來了。合上相冊,再次將它擦拭了一遍,儘管已經沒有浮塵。我們總是慌忙的向前奔跑,那些遙遠而溫暖的回憶卻被遠遠地落在身後。轉身回望時,十年已逝。
  • 黃子韜爸爸突然去世,這個世界流行離開,也總是來不及告別
    文/肥小歪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在微博熱搜上看見了一個悲傷的消息,黃子韜的爸爸突然去世,看見這些很突然的消息,就想到一句話:「這是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他的社交平臺還能看到之前發的手辦的照片,非常開心,想來爸爸病逝是非常突然的。這個消息也瞬間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哀悼,紛紛表示意外來得太突然,稱「希望韜爸一路走好」,「我們會一直陪著黃子韜的,放心」,惹人淚目。黃忠東是一個偉大的父親,1993年生下黃子韜。他是天浩盛世娛樂總裁,龍韜娛樂也是黃忠東在2018年創辦的。
  • 有人離開世界時我們該如何安慰?
    文 | 溫良死亡與我們的距離並不遙遠,這一年聽見太多關於死亡的消息,身邊也有一些熟悉的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去年的這個時候,有一個主內屬靈的姐姐剛檢查出來得了癌症,今年十二月初就永遠的離開了。無論是否喜歡,我們依然會面對死亡這件事,當我們面對周圍有人離開世界的時候,我們應該有怎樣的一種心態呢? ×××在我上大學時,教會裡有一家人出車禍離開了世界,因為晚上開車從路口上主道,後面的大貨車沒看見,直接撞上了,老母親、兒子、女兒、外孫子全都當即去世。
  • 《悲慘世界》英文詞作者Herbert爺爺離開了我們
    WhatsOnStage今日消息稱,已從Herbert爺爺家人處得到了確認,爺爺於今日離開了我們,享年95歲!Herbert爺爺為《悲慘世界》創作的英文歌詞堪稱經典,I dreamed a dream,  Empty Chairs and Empty Tables, Bring Him Home.英文版經久不衰,上演至今地位仍不可撼動,並在全球大悲劇迷中廣為傳唱。看到這個消息,編輯部小夥伴集體流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