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 20201028 非凡「十三五」 對外貿易 從大到強

2020-11-17 新華報業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在最近公布的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中,外貿指數十分亮眼,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0.7%,累計進出口總值年內首次實現同比正增長。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尚未結束的背景下,這樣的成績非常難得。回顧過去五年,整個「十三五」期間,中國外貿經歷了多次衝擊和考驗。外貿行業是怎樣尋找出路、鍛造韌性的呢?

  -6.5%,-0.2%,7.5%,它們分別對應的是中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外貿進出口增速。從一季度大幅回落到二季度止跌企穩,再到三季度的全面反彈,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衝擊尚未結束之時,這樣的表現超乎預期。

  復工復產、減稅降費、「六穩六保」,這些媒體上出現的高頻詞彙無不透露出2020年疫情之下,中央對於穩住外貿基本盤的緊迫感和行動力,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從供給端到需求端給外貿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為國民經濟,特別是外貿的快速復甦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全球主要的貿易大國,中國在「十三五」期間一直受到外部環境的衝擊和考驗,也屢次渡過險灘,除了政府及時而有力的政策幫扶,中國外貿產業日益增強的韌性被認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要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優化貿易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隨後頒布的《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 規劃》中並沒有設定規模增速的量化指標,這反映出決策者對於當時國際大環境和國內發展潛力的判斷。2015年、2016年世界貿易額連續出現大幅萎縮,受此影響,中國外貿增速已經連續三年未達到既定目標,與此同時,中國外貿體量到達了一個歷史高位。

  「十三五」之初,儘管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世界第一,但是加工貿易佔了近40%,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我國仍基本集中在中低端,出口產品主要依賴勞動力密集、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不高的加工組裝環節,尤其是隨著我國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斷上升,製造業傳統的比較優勢明顯弱化。我國對外貿易雖然規模增長快,但質量和效益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這成了我國外貿行業面臨的一座大山。

  如何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突圍並確立競爭優勢?打造自主品牌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力點。作為外貿大省的廣東2019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7.14萬億元人民幣,連續34年位居全國第一,更重要的是,新業態新動能在「十三五」期間繼續保持快速發展,越來越多本土品牌製造業企業在這幾年脫穎而出,迅速佔領全球高端市場份額,其產品的每個生產環節和重要部分從一開始就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

  一款由廣東東莞某自主品牌生產的智能床墊,設計來自義大利的研發中心,彈簧、乳膠等配件來自於全球知名的供應商,產品賣到全球後,大部分利潤都留在了中國企業自己手裡,這與此前設計和品牌都來自國外,中國企業通過代加工賺取微薄利潤的加工貿易有了本質區別。「十三五」期間,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把更多的投入放在了產品設計和研發上,實現著轉型升級上的突圍。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說:「我國產品的出口附加值在不斷提升,這是我國外貿方面提質明顯的一個特徵。以深圳、東莞為代表的粵港澳大灣區在研發創新水平上,創新佔GDP比重佔達到4.1%,高於歐美國家2.1%。」

  「十三五」期間,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讓中國外貿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保持較高增速,2019年,僅機電產品的出口佔比就提升至58.4%,除了貨物貿易的結構優化,中國服務貿易額也穩步攀升,服務進出口規模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二,優化的外貿結構讓外貿質量進一步提升。

  回顧「十三五「期間的全球貿易環境,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的抬頭成為一大挑戰。2018年,作為現行國際貿易體系的主要締造者,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國的美國主動挑起了多輪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給中美經貿關係乃至全球經貿領域秩序帶來極大衝擊。中國除了積極利用現有規則進行果斷應對,外貿區域結構的優化成為抵禦風險的重要環節。

  2019年,中美之間因經貿摩擦,雙邊貿易額大幅下滑了12%,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當年整體外貿額依然增長了0.5%,出口甚至創下了250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分布廣泛的對外貿易夥伴正是這背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說:「2016年,對新興市場出口佔比僅有46%,到2019年已經提升到了51.5%,對新興國家出口是在大幅增長的,也降低了中國外貿的風險。」

  中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與東協國家進出口穩步增長,1-8月雙邊貿易額為4165.5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6%。東協已經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與此同時,包括東協十國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佔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預計將在今年超過30%。隨著新興市場在中國外貿份額中的提升,以及更多元的區域經貿合作機制,中國的出口結構也變得越來越安全健康。

  「十三五」期間,受貿易保護和單邊主義等趨勢的影響,全球跨境投資持續低迷,而我國利用外資卻逆勢增長,2017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2016—2019年中國吸收外資合計達5496億美元。與此同時,利用外資質量進一步提高。在揭牌成立僅一年的上海自貿區臨港片區,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加速建設,歐洲第一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與中國銀行籌備設立合資理財公司,外資出資比例佔到55%,這是我國首家由外資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

  2013年,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浦東誕生,開啟「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新探索。隨後,自貿試驗區也擴展到更多的省份,特別是「十三五」期間,自貿試驗區迅速擴容,總數已經達到21個,形成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格局。不斷擴圍提質的自貿試驗區展現出我國擴大開放的新作為,也彰顯了我國以擴大開放應對外部挑戰的底氣和定力。

  2020年,我國繼續自主降低關稅,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全國版負面清單已縮減至33條。同時,我國持續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排名中從2018年的第七十八位上升到第三十一位。「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中國外貿繼續提質增效,打造高水平開放新格局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歇。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從數字來看,佔比已經減少,而質量卻穩步提升。特別是在「十三五」期間,面對自身結構性矛盾和國際形勢的風雲突變,外貿企業積極轉型升級,打造新的競爭力。國家也在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開放水平和開放質量全面躍升,在外部環境高度不確定之時,不僅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更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打造新發展格局,我們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也需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外貿在國民經濟中依然舉足輕重。

相關焦點

  • 蔡陽上《焦點訪談》用二胡傳播正能量
    感謝cctv,感謝陌陌,讓我能夠有機會,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這個「舞臺」。一年的直播,經歷了很多的風風雨雨,看到了網際網路直播的巨大魅力,也承受了直播的各種壓力,但最終我們堅持把「民樂坊」做成了著名品牌。也特別感謝文化部領導、中央民族樂團的領導們對我們開展直播的嘗試所進行的肯定與鼓勵;以及我的老師、家人們的支持,讓我能夠堅持做自己喜愛的音樂!
  • 「十三五」我們一起走過:探尋差異化發展 做一家好銀行 ——訪談...
    「十三五」我們一起走過:探尋差異化發展 做一家好銀行 ——訪談鄂爾多斯銀行行長左中海 2020-11-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焦點訪談》大篇幅聚焦雨山區這項工作!快來看看!
    央視《焦點訪談》大篇幅聚焦雨山區這項工作!快來看看!>11月14日晚央視一套和新聞頻道並機播出的《焦點訪談》欄目大篇幅報導了馬鞍山視頻在這裡長江禁捕之後近年來,受水域汙染和過度捕撈等活動影響,長江流域生態功能退化嚴重,漁業資源惡化加劇,長江水生物種嚴重衰退,一些物種瀕臨滅絕,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級別。
  • 方宏進:從央視名嘴到網絡逃犯,從焦點訪談製作主持人到直播賣貨
    提及方宏進,就要將他和《焦點訪談》聯繫到一起,他是《焦點訪談》的「元老」人物,從1995年就參與並一直主持《焦點訪談》節目,並憑藉在《焦點訪談》的主持形象深入人心並為全國人民所熟知。不僅如此,方宏進還參與過主持過央視《三峽截流》、《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等大型直播報導。
  • 「2018-雷霆專項行動」: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三天大曝光臺灣間諜!
    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四川衛視 對此事件的事件安排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曝光臺灣間諜,2018雷霆行動哪裡看揭露的臺灣間諜都有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間諜」或許只是一個電視劇、電影裡的概念,那麼,傳說中的「間諜」,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 焦點訪談:中央開的這個會,給2021年的中國布置了這些大事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各種不確定因素的衝擊,我們經受住了挑戰。
  • 《焦點訪談》調查記者臨走時的真心話
    感恩那四年訪貧問苦的經歷,它使我以記者和志願者雙重身份走了許多窮鄉僻壤,也使我利用職務作品和社會資源幫許多人達成了心願。我在精神上特別舒展。我呢,和策劃部的同仁吃了聚頭飯,一心要去新成立的策劃部大幹一場。時任評論部一把手的關海鷹主任通過張潔遞話兒,說別走,評論部欄目隨你挑。我「覬覦」《焦點訪談》已久,心裡暗爽,趕緊答應了:我要去《焦點訪談》!做過《調查》再做《訪談》,無論精神還是體力,都輕鬆很多。
  • 《流浪地球》都上了《焦點訪談》了,吳京吳孟達接受採訪!
    目前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快到五十億了,因為票房和觀眾的口碑俱佳,這部影片在各大院線的檔期又被延長了,雖然票房記錄可能不會超過《戰狼2》,但是對於一部中國科幻電影,這樣的票房成績已經很讓人驕傲了!央視新聞聯播曾經也是報導過《流浪地球》的輝煌成績,而《焦點訪談》也專門做了一期關於《流浪地球》的節目!
  • 優酷自製劇《白夜追兇》又上央視了 這次《焦點訪談》是如何評說的
    昨晚(16日)央視一套的《焦點訪談》節目聚焦網絡空間正在發生的變化,《白夜追兇》成為網劇領域「加強優質內容供給,掌握網絡傳播規律」的一個例證。《焦點訪談》如此總結:《白夜追兇》之所以能夠如此火爆,除了人物設計更巧妙、製作更精良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故事主題上價值觀的嬗變。
  • 《焦點訪談》:北京的「雲課堂」有名堂
    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6月15日的節目便通過北京市的具體事例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觀察「雲課堂」對實體課堂教學的借鑑作用,推廣北京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新模式。正如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所說:「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供給的優勢,在未來教育當中是不是有更好的一些布局上的調整,實現這種高質量發展,我們也在思考。」
  • 央視《焦點訪談》點讚電影《天火》
    12月11日,CCTV1套和CCTV新聞頻道《焦點訪談》欄目播出《搭建國際電影交流新平臺》節目,電影《天火》總出品人兼總製片人董文潔與國際知名導演導演西蒙·韋斯特接受採訪,向觀眾講述了拍攝《天火》的初心與收穫。
  • 國民大姐敬一丹,25年前為何在《焦點訪談》中痛哭不止?
    雖然《焦點訪談》已經變成了鮮有問津的節目,但敬一丹的退休依舊造成了不小的震動。相關話題當天就登上了熱搜。白巖松評價敬一丹,說她是一個「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的人。他用水來比喻敬一丹,上善若水。在《焦點訪談》這麼犀利的節目,敬一丹卻柔軟的像一灘水。
  • 「十三五」以來新疆全方位擴大開放
    新疆兩大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數量雙雙刷新紀錄,彰顯了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優勢和地位。「十三五」以來,新疆全方位擴大開放,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把自身的區域性開放戰略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中,持續提升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水平,奏響了與世界交融發展的新樂章。
  • 《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改版升級後有何不同?
    全新的演播室、全新的節目片頭、全新的鏡面包裝,雖然整體風格與之前並無太大差異,但《新聞聯播》此次全高清制播升級,依舊亮點十足。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高質量發展改版工程的「壓軸大作」,緊隨其後的《天氣預報》《焦點訪談》等節目也相應調整了包裝鏡面、主持形態和節目形象,令觀眾耳目一新。
  • 《焦點訪談》贊《八佰》行業積極影響 王中磊對市場復甦充滿信心
    8月29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報導了電影《八佰》的上映表現及對行業復甦的積極影響,並採訪了華誼兄弟副董事長、CEO王中磊。欄目認為,《八佰》作為影院上座率放寬後上映的第一部大片,票房一路飆升,成為了行業焦點話題,更是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
  •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聚焦中國國際動漫節
    從昨晚開始,二次元圈裡徹底沸騰了,因為以深度報導為主的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不僅出現了很多熟悉的中國動漫IP和杭州動漫元素還再現了前不久剛落幕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的諸多場景和活動。10月9日晚,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以《中國動漫 努力前行》為主題,以剛剛落幕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為視角,以杭州動漫產業發展為案例,通過同期聲、實景呈現、現場採訪、數據分析等多種形式,深入剖析了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新風向。
  • 原《焦點訪談》主持人方靜,因涉嫌「間諜門」隱退,44歲客死臺灣
    前《焦點訪談》主持人方靜也是如此:「因為我總是去做一個已經形成自己固定風格和收視群的節目,我總是面臨著別人對我的裁判是像還是不像,我從業以來最大的幸福是總是能夠做一些優秀的名牌欄目,無論是《中國新聞》、《東方時空》,還是《焦點訪談
  • 焦點訪談回應…
    《焦點訪談》評直播亂象,明確提及了Mc天佑被封禁的原因央視《焦點訪談》最新一期節目中揭露了網絡直播中存在的亂象,其中提到主播天佑在直播中談及色情話題張嘴就來,用說唱形式詳細描述吸毒後的各種感受,盧本偉教唆粉絲罵髒話等內容。
  • 參與創辦焦點訪談,年近花甲的名嘴也直播帶貨,網友:真沒想到
    參與創辦焦點訪談,年近花甲的名嘴也直播帶貨,網友:真沒想到!諸位,請問:由《東方時空》到直播帶貨,由《焦點訪談》到直播帶貨,是一種什麼感覺?是不是有一種從高高在上到低低在下的感覺?而對於方宏進來說,恐怕還不止這種感覺。
  • 《焦點訪談》:五年了,特困戶老鄭現在過得怎麼樣?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環縣地處隴東黃土高原,乾旱少雨、土地貧瘠。幾年前,這裡交通不便、產業不興,一些百姓生活極度的貧困。2016年1月,《焦點訪談》欄目的記者第一次來到環縣的八珠鄉白塬村,記錄下了特困戶鄭九林一家的生活狀況,從那之後,我們持續關注老鄭一家,記錄下了他們家一年又一年生活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