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六百年前,魯國人展荻,食邑柳下,坐懷不亂,憑藉一身正氣,揚名立世,人稱柳下惠。
柳下惠賢名遠揚,受人尊敬,後被推薦,入仕做官。但他為人正直,不善於委婉處世,不願意說假話,不願意違背良心做事,在官場裡,屢屢受到排擠,曾經被三次降職。
刁難他的那個人,正是魯國的實權人物臧文仲。
當年,臧文仲仰慕柳下惠的大名,曾經極力拉攏柳下惠,要柳下惠幫他拉幫結派。他要求柳下惠在魯王面前,多多替自己說好話,力圖憑藉柳下惠的推薦,博得魯王的好感,得到魯王的重用。
可惜的是,柳下惠看不起臧文仲的為人,在魯王面前實話實說,讓臧文仲徹底失望了。
那一天,魯王在朝堂之上,面對著眾人,指責臧文仲為人刻薄。
臧文仲不敢頂撞,唯唯諾諾,假裝低著頭傾聽,暗地裡卻斜睨著一隻眼睛,直向柳下惠示意,巴望著柳下惠能夠出來說句好話,替自己打一個圓場,藉以消去魯王的火氣。
誰知道,恰恰相反,柳下惠假裝沒有看到臧文仲的眼色,還適得其反,向魯王列舉了一個事例,說他臧文仲對待同僚,如何如何地斤斤計較,對待下人,如何如何地刻薄,反而使魯王火上澆油,又把臧文仲狠狠地責罵了一頓……
強大的北鄰齊國,要來攻打魯國了。魯國明知不敵,便有意求和。魯王打算向齊國送去自己的國寶岑鼎,藉以表示魯國求和的一片誠意。
此時,臧文仲已經投機取巧,投魯王所好,不惜花費重金,購得一位傾城美女,把她獻送給了魯王,從而贏得了魯王的重用。
為了使魯王更加信任自己,臧文仲獻出了一條偷梁換柱的計策。他建議用一個假冒的岑鼎,去獻給齊王,並且自作主張,對魯王建議說,讓柳下惠開口說上一句話,如果柳下惠肯對齊人公開承諾,說魯國送去的這個鼎,是貨真價實的,那麼齊王必定會相信,魯國就會以假亂真,成功地解圍。
但是,當魯王向柳下惠徵求意見時,柳下惠毫不猶豫,雙手連連搖擺,斷然地一口拒絕了。
柳下惠反身譏笑臧文仲,說你怎麼可以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給魯王想出了這麼一個餿主意呢?用一個假冒的鼎,來犧牲我的真話?!
柳下惠義正言辭的反駁,當場把臧文仲將了一軍。為了確保魯國的安全,無奈之下,魯王只好給齊國送去了一個真鼎。
這件事情,使臧文仲第二次失了面子。
又一天,探子來向臧文仲報告,說在社稷的廟堂內,發現了神鳥休憩,一隻青色的海鳥。
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展示自己的才幹,臧文仲向魯王奏報,說那是一隻上天降下的神鳥,表明上天將降祥瑞於魯國。
於是,臧文仲便蠱惑魯王,打算讓魯王下令,派他率領著群臣,讓下人抬著大量的祭品,準備浩浩蕩蕩地前往廟堂,去祭拜那隻青鳥。
柳下惠攔住了眾人。他不顧魯王的訓斥,極力批判臧文仲的挑撥,費勁口舌地勸說魯王,勸他不可以興師動眾地去朝拜一隻飛鳥。柳下惠建議魯王,應該查清這隻青鳥來臨的原因,想方設法地為青鳥解決困難……
最終,魯王聽取了柳下惠的勸告,終止了對青鳥的朝拜。
柳下惠的直言,再一次地,讓臧文仲失了面子。
接著,柳下惠派醫生查看,青鳥果然受傷了:羽毛掉落,遍體血汙。
柳下惠親自為青鳥配藥,日夜看護,細心照料,直至青鳥完全養好了傷,才讓它飛走……
幾次三番的直言,柳下惠變成了臧文仲的政敵,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臧文仲連續地向魯王進讒言,數說柳下惠的壞話,連續三次地下達罷黜令,直至把柳下惠的官職全部免掉。
臧文仲仍然不死心,他私下盤算得很好,想先施展他的淫威,讓柳下惠丟了官,讓柳下惠吃盡苦頭,然後,再繼續對柳下惠進行籠絡。因為柳下惠的名聲實在太大,他還想利用柳下惠的名聲,進一步地增強自己在朝中的勢力。
但是,柳下惠始終不為所動,寧肯丟了官,也絕不說一句假話,也不做一件違背良心的事。
臧文仲接連失望之後,對柳下惠更加恨之入骨。他終於下了決心,要除掉柳下惠。
可是,每當臧文仲派出刺客,將要刺殺柳下惠時,柳下惠始終被一個青影遮擋著,把他保護得嚴嚴實實,刺客一直得不到下手的機會。
原來,那隻避難的青鳥,正是女媧娘娘座下的鳳凰仙使。
鳳凰仙使受女媧娘娘安排,來到萊子國(古萊陽),照看高兒公、高二婆兄妹。
仙使化身一隻海鳥,剛剛到達萊陽,在荒郊野外,便遭到餓狼群的連續襲擊,身體接連受到傷害,它不得不中途返回仙山;由於途中勞累,傷痛難忍,它只有半途停留,棲身於魯國的廟堂,做短暫的歇息。
青鳥能夠未卜先知,它可以對魯王、臧文仲以及柳下惠等人的言行,完全洞察,完全知曉。
仙使感於柳下惠的療傷、知遇之恩,傷愈飛天后,它並沒有飛走,而是隱身於暗處,時時刻刻地保護著柳下惠的人身安全。
當那些刺客出現時,鳳凰仙使便施展出障眼法,把柳下惠團團地護住,使刺客們根本刺不到柳下惠的身體。
直到有一天,柳下惠百歲仙逝了,鳳凰仙使才返回崑崙山,一五一十地,向女媧娘娘做了匯報。
女媧娘娘感於柳下惠生前的清白、正直,將他變化成一條白龍,讓他按時施風布雨,繼續呵護著他的後人。
柳下惠的部分後人,因先祖食邑柳下,也跟著改稱姓柳。
柳下惠清淨無為的做法,後來被老子李聃學習吸收,創造了聞名於世的道家學說,人們尊稱老子為太上老君。
傳說,老子可以一氣化三清,天下三清寺院林立,老子庇護著天下蒼生……
明初,棲霞大莊頭。
這一天,柳氏均寶,在睡夢裡,見到了一位鶴髮童顏的仙人。
仙人自稱柳下惠,是均寶的先人。柳下惠教柳均寶,到萊陽落腳安家,尋那個好去處定居……
遵照柳下惠的教導,天亮後,柳均寶急忙起身,日夜奔波,到達萊陽。
依照著夢境,柳均寶尋到了那處地方:草木茂盛,背靠著三清寺院。
只不過,當時雜草叢生。由於人煙稀少,柳均寶竟然受到野狗的撕咬,受到惡狗成群成群的襲擊。
那些餓瘋了的野狗,兇殘成性,可以咬人致死,而後食取人肉。
柳均寶剛剛落腳,便受到野狗群的攻襲。他被困在野狗的包圍圈中,左衝不成,右突不中,急得團團轉。他被惡狗咬得衣衫襤褸,遍體鱗傷,卻始終擺脫不了追擊。
遠道奔波而來,本已疲憊不堪,今又接連受到野狗群的輪番撕咬,柳均寶終於承受不住,眼看著就要被惡狗撲倒。
突然之間,天空響起一聲炸雷。緊接著,瓢潑大雨,傾瀉而下。
電閃雷鳴中,隱隱約約地,一條白龍出現,他飛起了利爪,蹬圓了眼睛,把這群野狗,嚇得四處逃命……
風雨轉瞬即過,柳均寶發現,三清寺旁,出現了一條河流,河水清清,他稱為清水河;河畔凸起,出現一個小丘陵,他稱之清水嶺。
那白龍,自然是柳下惠所變化而成。
柳下惠呵護著均寶及柳姓後人,世世代代定居於此。
受到三清寺的庇護,背靠著峻美的清水嶺,此處居住地,被稱作三清村。
三清村山水環繞,清山,清水,「清」入人心。後來,有人把「清」字分寫,又把三清簡稱為三青。
由於柳下惠的呵護,三青村一直以來,風調雨順,人才輩出……
如今的三青人,繼承柳下惠的傳統,聰明,善良,正直,創造出多個萊陽第一,續寫著一個又一個的傳奇。
(文中圖片摘自網絡,如有冒犯,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