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西樵街拍航拍介紹的是愛國杏頭村
續後還有西樵各名村介紹,
希望大家關注西樵街拍。
謝謝!
近年來網絡上總有人戲說
杏頭是一個萬千少女心目中夢想的村莊
為什麼這樣形容?
聽聞,杏頭的分紅是非常誘人
身邊小姐姐都盼望著嫁入這裡
(我們先看看航拍正片)
再看看網上的段子
西樵杏頭村位於西樵中部
村南有白雲湖、聽音湖兩個觀景潮
可謂是
一村水韻,四季風情
直到現在有梁、黃、陳、盧、羅、馮、徐等姓。梁姓於南宋末年南遷入粵至廣州,後遷至大桐(今大同社區),元大德五年遷此。
再大的風不會永不停息,再濃的霧不會經久不散,風息霧散仍是陽光燦爛。驀然回首,杏頭已不再是懵懂的少年了。
這裡是魚米之鄉,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和養魚為主。
特色農產品有仁稔杧(由仁稔和杧果嫁接而來的,果實偏小,皮可食用、帶仁稔味,果肉甜美可口)、杏頭絲線芥、杏頭黃毛節瓜(已無種植)。
過往的人們,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每日都往返於家和菜地之間。
在豐收的季節,你來做客,我不亦樂乎。
杏頭原有「擺賀精」民俗。每逢農曆七月初七,村中婦女賀乞巧節,將自己製作的精美手工藝品擺放在祠堂門前展示,第二日抬著菩薩諸神穿街過巷巡遊。這個民俗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還有划龍舟的傳統民俗。
到現在還有百年仁稔杧樹三棵、榕樹三棵、木棉樹一棵。
梁友氏直始祖太公祠,始建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清代,1999年重修,坐南向北,原三間三進,佔地面積800平方米,現僅存頭門;花崗巖石牆腳,石階和包臺,青磚清水牆,黃釉花卉勾頭、滴水剪邊,黃釉琉璃瓦面;現做愛國幼兒園。
深深的在深夜裡坐著,閉上眼回望到過去的雲煙。
倘若杏頭村是位女生,那她還是那般的婀娜多姿。
2005年,該村所在的愛國行政被評為廣東省文明村
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閒遊
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對於杏頭,你點體呢,歡迎在下面的評論區留下你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