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這闕詞是蘇東坡獲罪被貶謫黃州時,有感於黃州知州徐君猷,不因自己的戴罪之身而有所怠慢,反倒真情以待,故此重陽節時在涵輝樓上專程寫給徐君猷的詞。
詞中「明日黃花蝶也愁」句,曾聽到不少人誤為「昨日黃花」。記得在第三季詩詞大會的第九場比賽上,就出現過東坡先生的這闕詞。當時的點評嘉賓酈波老師曾這樣點評:「明日黃花」大家老以為是「昨日黃花」。其實蘇東坡寫的是「明日黃花」。意思是說過了重九之後,大家都不去管菊花了,連風都不去理他了。而且蘇東坡特別喜歡「明日黃花」,在《九日次韻王鞏》中又寫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而點評嘉賓蒙曼老師的點評則更加直截了當:這「明日黃花」相當於什麼,就相當於過了八月節,你再給人送月餅。八月十五過中秋節,你八月十四給人送一盒月餅去,這叫「當令」。你當天送去尚可,過了一天再送去,就很不好了。所以「昨日黃花」是黃花的好時候,「今日黃花」也還可以,但是「明日黃花」那就真是「蝶也愁」了。
兩位嘉賓點評後,主持人董卿也即興發表了一番自己的見解:在我們平時生活當中,有一些典故或者成語大家一直理解錯了。比如說「七月流火」大家都以為是說天氣最熱的時候,可它說的恰恰是天氣開始變涼。還有一個詞也很有意思,「空穴來風」原本的意思是洞穴有風吹過來,說明這個事不是沒有根據的,是確實存在的,而現在這個詞語卻完全被反過來用了,把毫無根據的事情或者說法叫做「空穴來風」。
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言,古漢語的意思,經過千年的演變,現代人使用的時候,有很多已經不是原來的意思,甚至和原本的意思截然相反了。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就有很多。比如「衣冠禽獸」這個詞,誰都知道這是一個貶義詞,是不帶髒字的罵人話。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成語的本意卻不是罵人的,它來源於明朝官員穿的衣服。明代的官員服飾規定,文官官服上刺繡禽的圖案,武將官服上刺繡獸的圖案,只有有品級的文武官員才允許穿著刺繡禽獸圖案的官服。「衣冠禽獸」其實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徵,是古時讀書士子的終極追求目標。原本極崇高的象徵演變成現在對卑劣之徒的口誅之語,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除了「衣冠禽獸」,還有一個成語也遭到了同樣的厄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個成語原本的意思是儒家講究每個人都要修身養性,不修身、不修私德的話是會受到上天的懲罰,被上天誅滅的。這是一個很正面的詞彙,滿滿的都是正能量。但是放到現在,卻徹徹底底的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形容一個人極其的自私自利,無可救藥。這樣的意思和它的本意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是徹頭徹尾的價值觀的背離。試想如果真有古時的儒家弟子能穿越到現在,看到這如許亂用的詞彙,不知該作何感想?
看看這古今截然不同的語義,漢字之博大精深可見一斑了。只是同樣的詞彙,既然古人有古人的用法,今人有今人的新解,那麼各依習慣即可,大家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