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部消化內鏡隧道技術全英文專著出版—新聞—科學網

2021-01-11 科學網

《消化內鏡隧道技術治療學》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消化科令狐恩強教授與其他作者合影。

 

全世界消化內鏡專科領域第一本消化內鏡隧道技術的英文專著《消化內鏡隧道技術治療學》於2013年9月22日在上海的世界胃腸病大會上舉行首發儀式。該書主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消化科令狐恩強教授。令狐教授是我國和世界著名消化內鏡專家,他2009年全世界第一次在人體運用隧道技術成功切除了食管大面積的早癌獲得成功,此後繼續進行該技術動物與臨床研究,使用該技術對賁門失弛緩症、黏膜下固有肌層腫瘤進行治療,使隧道技術不斷完善並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他又將該體系完善整理成書,被世界著名的Springer出版集團出版,是世界上消化內鏡隧道技術的首部專著,也是世界上首部充滿我國原創元素、由我國學者主編的消化病學領域的全英文專著,被業內稱之為中國原創、世界首創。

 

令狐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這本書英文名為《Therapeuticsof digestive endoscopic tunnel technique》,翻譯成中文就是《消化內鏡隧道技術治療學》。它系統而全面的介紹了一種叫做隧道技術的全新的微創內鏡新技術。隧道技術的產生讓大量的患者能夠避免創傷較大的傳統外科手術,比如大面積的消化道早癌,消化道的黏膜下腫瘤和賁門失弛緩症的患者。運用了隧道技術,一樣可以讓患者得到治癒,同時將患者所受的額外創傷降到最低,這樣患者術後恢復得更快,生活質量也會更高。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加入到這一領域的研究,它必將越來越純熟,並最終普及受惠大眾。

 

據與會醫學專家介紹,這本書是消化內科、消化內鏡領域,世界第一部由中國人創建理論、建立分型、完善理論與技術的一部跨時代英文專著,它的出版發行告別了中國醫學界被認為「只有引進消化,沒有原創輸出」的局面。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全球首部消化內鏡隧道技術全英文專著出版
    中國網訊(記者 劉永曉 孔彬彬) 全世界消化內鏡專科領域第一本消化內鏡隧道技術的英文專著《消化內鏡隧道技術治療學》於2013年9月22日在上海的世界胃腸病大會上舉行首發儀式,該書主編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消化科令狐恩強教授
  • 全球首部粒子放療領域指南性權威專著即將出版
    全球首部粒子放療領域指南性權威專著即將出版 2020-05-07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交大二附院成功承辦國際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研討會
    5月26日至27日,由陝西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主辦、西安交大二附院消化內科承辦的陝西省第十四屆國際消化內鏡診療技術研討會在華山國際酒店召開,省內外二百餘名消化內科醫生與會聆聽精彩講座、觀看最新前沿診療技術演示並交流工作經驗。我院院長賀西京教授參加開幕式並向大會致辭,大會由省消化內鏡學會副主任、交大二院消化內科王進海教授主持。
  • 專家消化內鏡切腫瘤
    (健康時報記者 陳琳輝)「超級微創理念非常適合從事消化內鏡方面的專家積極探索。」12月21日,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的辦公室裡,黃永輝教授看著患者的檢查報告說,「超級微創」是目前消化內鏡微創治療領域的努力方向和目標。
  • 內鏡精靈Endoangel——內鏡醫師的第三隻眼,消化內鏡人工智慧解決...
    背景 電子胃腸鏡是消化疾病檢查的一種常規可靠方法。2012年我國共有6128家醫療機構開展消化內鏡診療,由26203名消化內鏡醫師和14532名消化內鏡護士,全年開展消化內鏡診療病例2877萬例。按照每年5%的增長率預測,2020年我國共有9054家醫療機構開展消化內鏡診療,由38714名消化內鏡醫師和21470名消化內鏡護士,全年開展消化內鏡診療病例4251萬例。
  • 保變電氣國際合作英文專著由中德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
    該英文專著《Modeling andAppl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and Thermal Field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電氣工程電磁熱場模擬與應用)是保變電氣代表中國電磁學研究活動最新成果展示,得到ICS(國際計算電磁學會)和全球知名磁學專家的高度認可。
  • 富士膠片(中國)攜手上海健康醫學院成立國際化消化內鏡培訓中心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4日電(記者 陳靜)由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膠片(中國)」)與上海健康醫學院共同建立的「上海健康醫學院消化內鏡培訓中心」日前在上海健康醫學院影像樓正式揭幕。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打響 「中國品牌」—新聞—科學網
    5年內,醫院著力重離子技術優勢,圍繞我國發病率靠前的鼻咽癌、顱內顱底腫瘤、早期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5個重點病種開展臨床治療,並對胰腺癌開展重點臨床研究(「5+1」重點病種),重點病種出院患者數佔總數的63%,醫院首創的局部復發鼻咽癌重離子再次放療的規範,已成為鼻咽癌粒子放療領域認可的國際標準。「癌中之王」胰腺癌的重離子放療方案,獲得國際腫瘤權威機構的科研資助。
  • 國產品牌能否在未來的消化內鏡診療市場佔一席之地?
    根據2016 Endoscope BBC Research 數據顯示,目前內鏡應用最多的是普外科的胸腔鏡和腹腔鏡,主要為硬鏡,佔比超過30%;消化內鏡同樣是內鏡的重要應用領域,主要為軟鏡,佔比14.6%,排名第三。消化內鏡又分為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等。  圖4:按治療領域劃分內鏡種類
  • 消化內鏡5E新技術系列介紹之——ERCP
    這第一個英文字母E就是內鏡的意思,ERCP的中文意思就是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技術。現在,在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技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了一系列通過膽總管和胰管掏石頭,切腫瘤的技術,由於這樣的手術不需要在腹部開口,所以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便於多次治療的特點。為了講清楚這項新技術,還是讓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膽胰系統的解剖和生理特點吧。        我們的膽胰系統,就和黃河一個樣!
  • 2020膠囊內鏡全球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行
    東西方專家遠程視頻連線,雲端對話,為膠囊內鏡的發展提供國際化的科研和學術交流平臺。 WEO主席、峰會外方主席Fabian EMURA,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前任主委、峰會中方主席張澍田教授,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現任主委令狐恩強教授為峰會開幕式致辭。令狐恩強教授與WEO前任主席Jean-Francois REY 在峰會上發表了學術演講。
  • 【浦人醫·技術】內鏡下圈套切割碎石成功清除複雜巨大胃結石
    【浦人醫·技術】內鏡下圈套切割碎石成功清除複雜巨大胃結石 2020-12-26 0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外出版的專著,能不能評職稱呢?
    應作者要求,出一期關於國際專著的內容。國際專著現在算是比較🔥🔥🔥,外面很多做新**的書,說什麼下號快、出版快、費用低等等等等,有作者問,「這種真的可以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說——國際著作的優點:1️⃣  下號快。
  • 韋火新著《出殼時代》出版發行—新聞—科學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英文頻道上線 擴大社科院影響力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呂諾)中國社會科學網英文頻道31日正式上線,力爭擴大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全球影響力,掌握中國在國際學術界的話語權,提升中國社會科學的國際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    中國社會科學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於2011年1月1日上線。
  • 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新技術應用示範項目投入運行—新聞—科學網
    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     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    邵家雲攝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帶領科研團隊,採用自主開發的新一代可焊接全釩液流電池(VFB)技術集成的8kW/80kWh
  • 專著出版中,書號是如何申請的?
    論文發表,專利申請或轉讓,課題核心,專著出版,商標軟著,評職稱等可以聯繫紅紅小編,這裡將給你提供最好的服務
  • 著名古箏演奏教育家傅明鑑老師國內首部唐箏專著出版
    在那樣一個美妙的時代裡,古箏藝術也發展到一個鼎盛的高峰。但是,現在很多人一提到 「唐樂 」,就遺憾地說: 「唐樂失傳了 」,更有日本學者認為, 「唐樂在日本,仿唐樂在中國 」。如今,揚大藝術學院專家傅明鑑出版了國內首部專門研究、介紹唐箏藝術的專著《唐箏逸韻》,就是要為唐箏 「正名 」:唐箏從未離開過。
  • 福利 | 人文在線:第四季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
    人文在線是《學術與社會》的合作單位,他們推出了第四季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申請,希望大家成功,加油!————————本著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的出版理念,人文在線聯合學術中國於2015年開始斥資舉辦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