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出版的專著,能不能評職稱呢?

2021-02-14 中州期刊聯盟

應作者要求,出一期關於國際專著的內容。國際專著現在算是比較🔥🔥🔥,外面很多做新**的書,說什麼下號快、出版快、費用低等等等等,有作者問,「這種真的可以嗎?」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說——

國際著作的優點:

1️⃣  下號快。國內的書號申請現在是有限制,以前3-6個月就可以下號,現在書號緊缺,都要排隊。有的出版社每個月只放出來1-2個名額,可想而知,申請一個書號是有多難,時間會有多長。

但是國際著作不一樣。據說,國際著作三周下書號,正常三個月內出書,加急的話一個月可出書。確實,這個速度,咱國內的可真是比不起,不敢比啊!

2️⃣  費用低。國內出一本書,以前可能是1-2W,費用還可以接收。時過境遷,現在下號這麼慢,費用還高,3W都不一定能出一本書。

國際著作據說是比國內的要優惠一半以上,小編鬥膽四捨五入一下,應該就是四五年前過內出書的費用了,實惠!

3️⃣  有認證。期刊認的是核心和非核心,那麼出書認什麼呢?國內的是CIP號,只有在新聞出版總署能查到這個CIP,才可以說你的書是真的。

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就是圖書在版編目數據,指依據一定的標準,為在出版過程中的圖書編制書目數據,經圖書在版編目產生的並印刷在圖書主書名頁背面或版權頁上方的書目數據稱為在版編目數據。CIP數據核字號是CIP中心為編制好的標準CIP數據賦予的一個核准號碼,是標準CIP數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核字號的構成來看,CIP數據核字號是以年為記錄單位,與出版社申報CIP數據的圖書一一對應,既一書一個核字號,一個核字號對應著的一本圖書。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全譯為:國際標準圖書編號)。直觀的就是書的封底的條型碼和那一串數字,這就是書號。它是由新聞出版總署分配給各個出版社的,國內的書號還在書的第二頁(一般在扉頁的反面)還配有CIP數據,該頁也稱為版權頁。每個書號就相當於公民的身份證,一個身份證號代表一個人,書號也是這樣。一個書號就對應一本書或一套書,沒有重複的。

全球公認的是OCN號,大概就跟我們說的CIP是差不多的。另外,國際著作是有正規ISBN號的,在國外都是備案可查的。

4️⃣  認可度高。為了寫這篇內容,小編專門去找了一些資料,好像認可國際著作的也挺多的。

5️⃣  中英雙版。國際專著可以出中文版和英文版,很多高校都需要英文版的專著,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優點了。

說了國際專著的這麼多優點,按照以前的套路,下一句話必定是「需要出國際著作嗎,可以諮詢小編(zzqklm002)哦」

只能說大家太天真了。每個事物都存在兩面性,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我們不能只看到他好的一面,而忽略了最致命的一點。

別看國際專著的優點這麼多,只一個缺點,就能讓他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國際專著,不可查!

我們不否認國際專著,可能會下號快,可能會出書快,費用也確實低。

但是,它用的是ISBN,國內你去哪裡查呢?還有什麼OCN,你怎麼查?你有渠道查嗎?

反正是別人操作的,中間的流程你一概不知。舉個例子:

米國之前出了一本書,書名是《教育論》,ISBN:1256-8967。這本書所有的信息都已經備案,在官網是可以查到的。

好了,到國內,小明要出一本米國的著作,王紅幫他出了一本《教育論》,三個月後把ISBN以及備案的截圖發給小明。

小明就能用了嗎?

顯然是不一定的,截圖只是一個憑證,不能當做事實,ISBN在我們這裡是查不到的,王紅可以把這個《教育論》給你,同樣他也可以給小彭,反正國內查不到,你能怎麼辦?

也別聽外面說的好聽,學校能用什麼的。學校認可的是我們國家的CIP號,你只有在官網上查到,你才能用,否則,就不能用。

關於國際出書,就先說到這吧,有什麼問題歡迎後臺聯繫我~~~

相關焦點

  • 專著出版中,書號是如何申請的?
    論文發表,專利申請或轉讓,課題核心,專著出版,商標軟著,評職稱等可以聯繫紅紅小編,這裡將給你提供最好的服務
  • 國際出版社專著評職稱有用嗎?
    國際出版社專著評職稱有用嗎?
  • 沒有助理可以評中級職稱嗎,評中級工程師職稱的要求
    目前大部分工程行業都是有評職稱的需求,例如建築工程行業,職稱不但可以提高個人的收入待遇,也能用於企業的資質升級等等。而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是沒有助理可以評中級不?評中級工程師職稱又有啥要求?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那麼今天空格職稱就來為各位答疑解惑!
  • 被職稱綁住手腳的老師,怎麼能越走越遠!
    如果你問一個老師,他最深惡厭絕的是什麼,那麼職稱必定是首當其衝,職稱作為最不合理的分配製度存在於教育系統,他深深地扼殺了教師們的工作活力!為什麼職稱會變成大家極度厭惡的分配製度呢?一個老師勤勤懇懇工作幾十年,如果沒有爭取到評職稱的機會,那麼這個在教育崗位奮鬥的老師的薪資可能比剛進來的大學生高几百塊錢,這是何其悲哀的事情啊!
  • 廣東公示正高級教師職稱名單,中小學也有「教授」,恭喜!
    11日,廣東省教育廳公示了2020年度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通過人員名單,全省131名中小學教師擬評正高級職稱。正高級職稱中小學職稱的最高級別,也叫「教授級」老師了。享受最高級別的頭銜名譽和最高級別的工資。
  • 助理工程師職稱到哪評及申報時間
    不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評職稱的時候,論文和報批都是你工作所從事的專業和服務的單位,前面就貫上名字。如申請評審工程測量職稱,評上初職稱就叫助理建築工程測量工程師,中以上職稱就叫建築工程測量工師。【助理工程師作用】(1)有了自己的職稱證書。(2)以後可以考(評)中級職稱。(3)有了專業努力方向。(4)在別人眼中顯得專業。(5)增強自信心。
  • 如何快速通過職稱評審?如何快速晉升職稱?四種途徑早知道早受益
    職稱是求職的敲門磚,是升職的墊腳石,是享受各種優待的必備。很多企業因為辦理資質、升級、維護,競標,承攬工程等方面的需求,需要一定數量或比例的持有職稱的員工,也是因為如此,職稱擁有者就顯得更為金貴。現在的人們工作忙,節奏快,而職稱評審有時一個時間跨度長,流程繁瑣的工作,因為政策,流程等原因耽誤了時間,喪失了機會。如何快速通過職稱評審?如何快速的晉升職稱?
  • 關注| 天津增設這些職稱!很多人都能評!
    關注 | 天津增設這些職稱!很多人都能評!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對於上班族來說評職稱往往意味著升職加薪
  • 給自由職業者評職稱,是對人才的尊重
    給自由職業人才評職稱,在北京市正在大力推進,僅是動漫遊戲、數字編輯這兩個專業,目前已有1300餘人取得了相應職稱。去年年底,北京市還有一批自由職業人才獲得了高級和中級職稱,其中有網絡作家,有二十多年紮根宋莊的職業畫家,還有初露頭角的青年美術家、懷揣藝術夢想的年輕演員。
  • 沒論文也能評職稱,還有多名教師被直聘為教授!這所高校放大招
    「本以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以副教授來畫句號的,沒想到在新政策下,我竟然評上了正高職稱。」裴金萍高興地說,「這給我們教學為主型教師吃了一顆『定心丸』。」 裴金萍口中的「新政策」,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今年實施的職稱評審新辦法。
  • 高校教師評職稱: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
    圖源:圖蟲創意*來源:軟科(ID:zuihaodaxue)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改革逐步深化,隨著國家宏觀職稱政策的頒布,省級高校教師職稱政策也相繼出臺,高校教師職稱制度不斷得以深化和完善。2019年,人社部就明確表示:力爭2020年底前完成各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工作!那麼,職稱改革,對高校教師有什麼影響呢?
  • 關注|天津增設這些職稱!很多人都能評!
    對於上班族來說評職稱往往意味著升職加薪想想都開心是一件事關職業發展的大事其實職稱評定更是對人才的一種尊重以人工智慧專業職稱為例,今年,已經有200多人申報、60人通過評審獲取職稱。民營企業人才納入職稱評定範圍在增設職稱專業的同時,天津還不斷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將民營企業人才納入了職稱評價範圍。針對民營企業人才職稱評定,天津出臺了多項政策。
  • 高校教師評職稱: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
    那麼,職稱改革,對高校教師有什麼影響呢?  一方面,副教授和教授會被作為「特殊福利」,吸引高層次學者(雖然真正厲害的「大佬」可能並不在乎這個頭銜),留給本校老師的額度有限;另一方面,就像金字塔一樣,越高級別的職稱越是金貴,上升通道極為擁堵。也許上百個講師競爭一個副教授,而教授更是存在退一個進一個的現狀。僧多粥少,有資格參評的講師、副教授可以有很多,但能評上副教授、教授的只是鳳毛麟角。
  • 書出版後,書名有錯別字怎麼辦?學術專著出版的作者別慌
    在書稿當中遇到錯別字屬於很正常的,書在出版前都會進行三審三校,意思是出版社那邊有專業的校對編輯來進行校對,出版行業允許有萬分之一的容錯率,意思是一萬處允許有一處的錯別字。但是假如書出版後發現書名有別錯字,那麼該怎麼辦呢,分為3種情況:第一種:出版社出現的誤差假如書出版後發現出版社提交的書名有錯別字,那麼就可以及時給出版社反映,先確定是哪邊的問題,一旦發現是出版社的問題,那麼出版社那邊就會解決,雖然這種概率很小,而且更改的難度是很大的
  • 葉金福:「藍領評職稱」是一種社會進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宣布,將大力推動高級工以上的「藍領」參加職稱評定,著力解決技能人才相較於專業技術人員待遇不高、獲得感不強、成長空間不大等問題。如果「藍領」也想和「白領」一樣評職稱,那簡直就是一種「妄想」。可以說,人們長期以來對「藍領」職業偏見和社會認知的客觀存在,導致了「藍領評職稱」成為一種「奢望」。據人社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1.7億左右技能勞動者。但長期以來,許多企事業單位對「藍領」和「白領」執行兩套不同的職業能力評價體系,前者按照五級技工的等級認定,後者沿用專業技術職稱體系,二者互不相通。
  • 「快遞小哥」評職稱,如何轉化為內生動力?
    「快遞小哥」評職稱了。近日,浙江溫州市4名一線快遞員首批獲評快遞工程技術員初級職稱。而就在10月,人社部印發通知,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  一線快遞員是如何獲評職稱的?這對於藍領工人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又有何意義?
  • 福利 | 人文在線:第四季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
    人文在線是《學術與社會》的合作單位,他們推出了第四季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申請,希望大家成功,加油!————————本著扶植學術、激勵創新、鑄造精品、傳播知識的出版理念,人文在線聯合學術中國於2015年開始斥資舉辦學術專著免費出版活動,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了。
  • 從前在技術崗評了中級職稱,現在升到管理崗,職稱還算數嗎
    一位網友發來私信:從前在技術崗評了中級職稱,現在升到管理崗,之前的職稱還算數嗎?現在我想評高級職稱,是接著評之前的專業,還是按照現在的工作評?張老師解答:關於職稱評審的申報專業問題,記住一個基本原則,幹什麼工作就申報什麼專業。
  • 有多少老師不想評職稱?所謂的安安靜靜教書,只是偷懶與不思進取
    朋友問我這個問題。我想了對他說,如果你是公辦學校的老師,一定要參加職稱評審,因此,這話一點沒錯。 可是,為什麼現實中,越來越多的老師對職稱詳審感冒呢?很多老師甚至不想參加評職稱? 現行的中小學工資制度中,職稱佔比並不低,職稱等級越高,待遇越高,沒有哪個老師會和工資待遇,會和錢過不去。
  • 職稱的意義是什麼?中小學教師職稱痛點
    關於老師職稱一直以來備受爭議,褒者,認為可以促進老師競爭,有效調動老師積極性,打破平均主義,現在沒有比職稱更好的激勵機制了;貶者,認為職稱打擊了老師的工作熱情,佔用老師大量的時間,促進了教育功利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職稱評定是老師的一塊心病。在沒有評上高級之前,都在為職稱忙碌。職稱的誘惑為什麼這麼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