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作者要求,出一期關於國際專著的內容。國際專著現在算是比較🔥🔥🔥,外面很多做新**的書,說什麼下號快、出版快、費用低等等等等,有作者問,「這種真的可以嗎?」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說——
國際著作的優點:
1️⃣ 下號快。國內的書號申請現在是有限制,以前3-6個月就可以下號,現在書號緊缺,都要排隊。有的出版社每個月只放出來1-2個名額,可想而知,申請一個書號是有多難,時間會有多長。
但是國際著作不一樣。據說,國際著作三周下書號,正常三個月內出書,加急的話一個月可出書。確實,這個速度,咱國內的可真是比不起,不敢比啊!
2️⃣ 費用低。國內出一本書,以前可能是1-2W,費用還可以接收。時過境遷,現在下號這麼慢,費用還高,3W都不一定能出一本書。
國際著作據說是比國內的要優惠一半以上,小編鬥膽四捨五入一下,應該就是四五年前過內出書的費用了,實惠!
3️⃣ 有認證。期刊認的是核心和非核心,那麼出書認什麼呢?國內的是CIP號,只有在新聞出版總署能查到這個CIP,才可以說你的書是真的。
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就是圖書在版編目數據,指依據一定的標準,為在出版過程中的圖書編制書目數據,經圖書在版編目產生的並印刷在圖書主書名頁背面或版權頁上方的書目數據稱為在版編目數據。CIP數據核字號是CIP中心為編制好的標準CIP數據賦予的一個核准號碼,是標準CIP數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核字號的構成來看,CIP數據核字號是以年為記錄單位,與出版社申報CIP數據的圖書一一對應,既一書一個核字號,一個核字號對應著的一本圖書。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全譯為:國際標準圖書編號)。直觀的就是書的封底的條型碼和那一串數字,這就是書號。它是由新聞出版總署分配給各個出版社的,國內的書號還在書的第二頁(一般在扉頁的反面)還配有CIP數據,該頁也稱為版權頁。每個書號就相當於公民的身份證,一個身份證號代表一個人,書號也是這樣。一個書號就對應一本書或一套書,沒有重複的。全球公認的是OCN號,大概就跟我們說的CIP是差不多的。另外,國際著作是有正規ISBN號的,在國外都是備案可查的。
4️⃣ 認可度高。為了寫這篇內容,小編專門去找了一些資料,好像認可國際著作的也挺多的。
5️⃣ 中英雙版。國際專著可以出中文版和英文版,很多高校都需要英文版的專著,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優點了。
說了國際專著的這麼多優點,按照以前的套路,下一句話必定是「需要出國際著作嗎,可以諮詢小編(zzqklm002)哦」
只能說大家太天真了。每個事物都存在兩面性,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我們不能只看到他好的一面,而忽略了最致命的一點。
別看國際專著的優點這麼多,只一個缺點,就能讓他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國際專著,不可查!
我們不否認國際專著,可能會下號快,可能會出書快,費用也確實低。
但是,它用的是ISBN,國內你去哪裡查呢?還有什麼OCN,你怎麼查?你有渠道查嗎?
反正是別人操作的,中間的流程你一概不知。舉個例子:
米國之前出了一本書,書名是《教育論》,ISBN:1256-8967。這本書所有的信息都已經備案,在官網是可以查到的。
好了,到國內,小明要出一本米國的著作,王紅幫他出了一本《教育論》,三個月後把ISBN以及備案的截圖發給小明。
小明就能用了嗎?
顯然是不一定的,截圖只是一個憑證,不能當做事實,ISBN在我們這裡是查不到的,王紅可以把這個《教育論》給你,同樣他也可以給小彭,反正國內查不到,你能怎麼辦?
也別聽外面說的好聽,學校能用什麼的。學校認可的是我們國家的CIP號,你只有在官網上查到,你才能用,否則,就不能用。
關於國際出書,就先說到這吧,有什麼問題歡迎後臺聯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