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區達斡爾族傳統歌舞亮相中國民間藝術節

2021-01-14 東北網

東北網12月1日訊 日前,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十五屆「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初評活動在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舉行。作為我省唯一一個進入本次活動的節目,梅裡斯達斡爾族區選送的達斡爾族傳統歌舞被組委會評選為最優秀的節目之一。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是我國民間文藝界的最高獎項。初評共計收到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選送的54個節目,最終34個節目進入現場評選。其中,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文化館選送的達斡爾族傳統歌舞在「山花獎」諸多的備選作品中脫穎而出,進入本次活動的節目,並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節開幕式的精品節目進行表演。

相關焦點

  • 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中山開幕
    11月23日晚,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在中山市開幕。來自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及34支民間文藝表演隊伍及民間文藝家齊聚一堂,共度節日。除了開幕式上來自陝北的安塞腰鼓、雪域高原的西藏民歌、白山黑水的達斡爾族傳統舞蹈、福建的原生態畲族歌言、貴州苗族「嘎鬧」支系的錦雞舞、天涯海角的海南黎族打柴舞……11月24日,中山市小欖鎮菊花園還將舉辦中國民間廣場歌舞、民歌展演暨第十五屆「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初評。
  • ...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十五屆「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
    表演現場人民網濟南12月4日電 11月23日至25日,商河鼓子秧歌代表山東省在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參加了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十五屆「山花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作品初評展演活動,本次活動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國家級民間文藝交流活動
  • 源於燈彩歌舞的傳統民間小戲
    起源於廣東樂昌民間圈地作場而演唱的燈彩歌舞——「踩矮臺」,是當地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民間小戲。樂昌花鼓的劇目取材於當地的傳統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及社會生活身邊事,音樂源於當地的民歌。2012年入選《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高州驕傲,高州木偶戲在臺灣亞太傳統藝術節上精彩亮相
    5日,有「百年古傀儡,時代新經典」之稱的高州木偶戲在於臺北啟動的2016臺灣亞太傳統藝術節上精彩亮相。
  • 富源縣傳統類聲樂節目《祭柏神》獲「雲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彩雲獎...
    本報訊2019年11月17日至21日,雲南省第十一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舉行,由富源縣文化館輔導教師負責指導編排的彝族傳統聲樂《祭柏神》在此次展演中精彩亮相併榮獲銀獎。本次展演設傳統性、創新性2種節目類別,按聲樂類、器樂類、舞蹈類3種藝術形式進行展評。
  • 今晚福建省歌舞劇院將亮相央視「首屆雲端藝術季」
    東南網8月16日訊(福建日報App-新福建記者 李珂)今晚,福建省歌舞劇院將亮相全國「首屆雲端藝術節」直播現場。「首屆雲端藝術節」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聯合「央視頻」5G新媒體平臺推出的直播藝術節,邀請了包括福建省歌舞劇院在內的全國50家文藝院團,旨在用數位技術與優秀劇目相結合,以線上直播的方式推動演藝市場。「首屆雲端藝術節」於8月9日啟動,至8月18日結束,目前活動正在熱烈進行中。
  • 第四屆「熒星杯」少兒歌舞藝術節在滬落下帷幕
    央廣網上海1月10日消息(記者周洪)昨天(9日),第四屆「熒星杯」少兒歌舞藝術節總決選暨頒獎盛典在小熒星藝術團「熒星夢劇場」隆重舉行。作為全國最大規模的少兒歌舞藝術節之一,「熒星杯」歌舞藝術節以發掘青少年藝術潛能為宗旨,致力於舉辦高品質、高水準的少兒歌舞盛事,為有舞臺夢想的孩子們,打造一個專業、公正的競技平臺。歌舞藝術節針對3—16周歲的歌舞愛好者舉辦,分為聲樂和舞蹈兩個類別。經過層層遴選,最終有26名個人及20組團體脫穎而出,登上了總決選的舞臺。在家長的陪同下,孩子們個個盛裝打扮,以最美的姿態參與比賽。
  • 臺灣民間傳統八家將亮相北京 行銷高雄觀光
    原標題:臺灣民間傳統八家將亮相北京 行銷高雄觀光 臺灣民間傳統八家將亮相北京 行銷高雄觀光(張啟芳翻攝)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氣爆後觀光客銳減,高雄市產官界來到北京行銷高雄觀光,臺灣民間傳統八家將藝術團體結合
  • 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開幕 廈衛和臺灣年代臺直播
    2014彰化傳統音樂戲曲節暨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  搜狐娛樂訊 以戲會友,十年有成。2014彰化傳統音樂戲曲節暨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開幕式演出6月27日晚在臺灣彰化縣舉辦,由此拉開十年來首次在臺灣舉辦的2014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的序幕,對於擴大對臺文化交流,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廈門衛視將聯合臺灣年代電視臺東風衛視對本次活動開幕式進行現場直播。這也是廈門衛視首次在臺灣本島進行大型活動現場直播。
  • 吳剛:從達斡爾族烏欽思考「創作型」傳承人|論文
    而「創作型」傳承人創作作品,第一個前提不存在,對於什麼內容可以進入作品,沒有限定,傳承人可以充分發揮個人才智;第二個前提,即運用口頭傳統的表述方式和詩學原則,對於達斡爾族烏欽而言,就是要運用烏欽的詩學法則進行即興創作。
  • 中國弓弦藝術節在北京舉辦 探討中國傳統弓弦樂藝術
    2019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在京舉辦日前,中國戲曲學院主辦的「2019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成功舉辦。本次藝術節以「弦奏華章戲樂交輝」為主題,包含4場音樂會、一場講座、一場教學公開課和學術研討會。學術研討會以「戲樂主弦」為集中關注點,聚焦戲曲主弦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前景、戲曲名角背後的琴師與民族弓弦樂器在戲曲、曲藝土壤中的存在與功能,共同研討中國傳統弓弦樂藝術的歷史變遷與當代發展。(郭海瑾)
  • 《羅密歐與朱麗葉》亮相紫金文化藝術節
    中國江蘇網訊 10月5日,蘇州芭蕾舞團的大型原創作品《羅密歐與朱麗葉》亮相紫金文化藝術節,這場舞劇憑藉高度凝練的舞劇敘事、唯美的意象表達、靈活寫意的舞臺布景,吸引了眾多觀眾。按照疫情期間75%的上座率上限,本場演出門票全部售罄。
  • 高州佬值得驕傲,呢次威到臺灣亞太傳統藝術節了!
    12月5日,有「百年古傀儡,時代新經典」之稱的高州木偶戲在於臺北啟動的2016臺灣亞太傳統藝術節上精彩亮相。  高州木偶戲又名鬼仔戲,有400多年歷史,是經廣東高州民間藝人不斷吸收、改造、發展而形成的一個劇種,在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12臺劇目亮相北京喜劇藝術節
    第十屆北京喜劇藝術節從11月4日至明年1月30日如期舉行,參演的12臺劇目均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為大家在這個不平凡年度的冬季,帶來喜劇的撫慰和溫暖。本屆喜劇藝術節匯集了話劇、兒童舞臺劇、脫口秀、相聲等不同類型的劇目,傳統與現代、京味兒與國際化,交織構成了本屆喜劇藝術節的主題,兼顧不同年齡段、不同欣賞趣味的觀眾。
  • 歌舞伎來中國了——帶你了解日本的的經典傳統藝術
    這可以說是中國觀眾一窺日本歌舞伎芳容的難得的機會。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就來簡略地講一講日本歌舞伎,也來看看它為什麼能「長盛不衰」的緣由。「歌舞伎」自17世紀初期發源以來,歷經變遷,現如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時至今日,「歌舞伎」仍然在日本享有很高的人氣,堪稱日本第一大傳統劇種。
  • 太原第三屆民間文化藝術節8大活動嗨翻天!
    1月7日下午,2020山西省城第三屆民間文化藝術節暨華辰新春文化廟會新聞發布會在太原市小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召開。此次藝術節是太原市「兩節」重點活動之一,將於2020年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至2020年2月9日(農曆正月十六)在太原市小店區北格鎮華辰農耕園舉行。
  • 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暨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異彩紛呈
    今年的藝術節和頒獎典禮因為2020這一特殊年份,尤其顯得隆重熱烈、主題鮮明。首個金像獎專屬歌曲登臺亮相;首次邀請全部19位獲獎者齊聚「金像面對面」;首次由央視直播金像獎獲獎作品展覽;中國攝影報首次推出金像獎特刊……以攝影的名義,整個藝術節活動不僅亮點紛呈,而且意義非同尋常。
  • 大陸多部劇目將亮相臺灣戲曲藝術節
    新華社臺北1月9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臺灣傳統藝術中心在9日舉辦的記者會上透露,四川省川劇院代表劇目《白蛇傳》等多部大陸傳統戲曲將亮相第二屆臺灣戲曲藝術節。  據介紹,《白蛇傳》由旦角和武生分別穿插扮演,巧妙展現仙怪變形的法力,劇中包含多種高難度川劇絕活,諸如變臉、踢慧眼、吊打、託舉、站肩等。
  • 霍爾茨「雙色」木門驚豔亮相CBDA中國軟裝陳設藝術節
    2020年11月27日,第三屆CBDA中國軟裝陳設藝術節暨中國空間陳設藝術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希爾頓酒店盛大開幕。作為本次活動的協辦單位,北京霍爾茨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地處張家灣設計小鎮核心區,攜旗下新品——雙面雙色T型門驚豔亮相,「一個空間,兩大色彩」的陳設效果,吸引了眾多參會者的目光,霍爾茨展位秒變網紅打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