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演員請就位2》已經完結了,各位小夥伴是不是覺得少了一份刺激的歡樂,沒有導演們「互毆」的場景就覺得少了點啥。
郭敬明在快要結局的時候被爾冬陞懟哭的事情呢大家應該是歷歷在目,小四說著要爾冬陞導演手下留情,結果節目上大鵬讓大家點評爾冬陞的作品的時候,郭敬明先下手了。一個兩面三刀的人,終究是不佔理的。爾冬陞問他「學的是哪個體系」,成為最戳心的一句話。郭敬明學的本來就不是導演這一專業,硬要在行家面前說得天花亂墜,把人家惹毛了就不要說人家狠心戳穿你了。
最近幾天,郭敬明在網友們面前刷臉的頻率特別高,就是因為《爵跡2》,也就是《冷血狂宴》的播出。該電影最終沒能在電影院跟大家見面,不過網播的方式仍舊讓這部電影收穫了不錯大的成績。目前已經是有超6億的票房,還真有點不可思議。對比今年在院線播出票房超10億的電影,《冷血狂宴》絕對是一匹大黑馬。
不少的網友也覺得郭敬明的電影還不錯,沒有大家之前想像的那麼糟糕,票房在不斷上升就足以說明大家對他的實力的認可。說句實話,這部電影對於看過小說的人來說,看起來符合原著,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對於更多的觀眾來說,看電影的時候只會雲裡霧裡,看著眼前華麗的場景不斷向你砸來,觀眾就直愣愣的看著,一場電影結束之後,也說不出好還是壞。
其實關於《冷血狂宴》的好與壞,早就有專家說出了真相:四流電影被包裝成了一流電影。央視有一個頻道是專門做影評和影視賞析的,就在《冷血狂宴》預熱的時候,一位專業的影評人就表示,郭敬明的手段非常高。
該專家就從《演員請就位》節目,和《爵跡》的系列分析了郭敬明的「精明」。在《演員》裡,郭敬明憑藉自己的喜好給何昶希無限發S卡,不是因為他看見了特殊人才,說什麼「體系」,都是因為他不是專業出身,所以跟其餘的幾位導演格格不入。
而《冷血狂宴》現在的成功,都是因為郭敬明是一個眼光獨到的商人,知道把電影的劣勢藏起來,或者說是轉化為優勢。
作為真人CG拍攝,視覺感受確實不咋地,演員們的臉都是一言難盡。不過國內並沒有像他這樣拍電影的先例,所以可以美化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有與原著的還原度極高,這就戳中了原著讀者心,文字轉化成畫面,還是挺有吸引力的。
當然,最突出的還是他懂得「流量」的利用,雖然這部電影是壓制了三年才播出,娛樂圈的變化很大,不過還是有吳亦凡、TFBOYS三人、陳偉霆幾人給他撐起了場面,頂流加持+全明星組合內容,粉絲們還是很願意支持的。當初的《小時代》系列就是如此,不管內容如何,反正把演員陣容整大就好,當時火熱的明星基本上都出演了,可以說是娛樂圈內第一個把「流量」導致的「粉絲效應」運用的純熟的「藝術家」。
而在《冷血狂宴》這裡,郭敬明的手段也升級了,推出的「魂力榜」活動很吸引粉絲,只要看了電影就能給自己的偶像增加魂力值,多買票就可以多得,上限是200張。看看,這一波操作,粉絲們就是最大的韭菜。
《冷血狂宴》的票房好,不代表內容質量就真的過關了。能取得好成績,還是如央視節目的專家所說,只是商人的手段,把棄子包裝一下,就變成了大家都想看的棋子,損失就此挽回了。
不知道你們覺得《冷血狂宴》的質量究竟如何呢?或者說你們看了這部電影是否期待郭敬明把《爵跡3》繼續拍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