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發現「第二個地球」,距離地球42光年,上面已經有人了?
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人類的祖先是古猿,在這發展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進化,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人類,因此人類也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在很早以前人類的技術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人類曾以為自己已經是最強大的生物了,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
又一顆藍色星球被發現,距地球63光年,專家勸告最好別靠近!
又一顆藍色星球被發現,距地球63光年,專家勸告最好別靠近!11-03 10:39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又一顆藍色星球被發現
-
最像地球的行星被發現——距地球100光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運輸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在其恆星的宜居區域中發現了它的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該距離的範圍可能是恰好允許在地面上存在液態水的條件。科學家使用NASA的Spitzer太空望遠鏡確認了這個名為TOI 700 d的發現,並且對行星的潛在環境進行了建模,以幫助為將來的觀測提供依據。
-
NASA發現宜居星球,距地球約100光年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NASA發現宜居星球
-
距地約580光年的「地球二號」,要飛多久才能到達?
引言:除地球外,還有哪顆星球適合人類?天文學家注意到了一顆與地球相距超過500光年的行星,人類有能力去到那裡嗎?一直以來,人類都對地外星球充滿期待。生活在地球之內,我們看到了地球強大而無私的一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漸漸感受到了地球的疲憊與無奈。
-
科學家發現宇宙誕生以來最大爆炸 發生於距地球3.9億光年的蛇夫座...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天文學家稱發現了自宇宙大爆炸誕生以來最大的一次爆炸!他們分析4臺望遠鏡提供的數據得出結論,這次爆炸發生於距地球3.9億光年的蛇夫座星系團,其噴射出的能量是此前最大爆炸紀錄的5倍多。研究人員稱,這次爆炸的源頭是該星系團內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個「巨獸」噴射出大量輻射和物質。
-
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飛到距離地球6光年的超級地球需要多久?
在地面大型射電望遠鏡和環繞地球運行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有可能具備生命特徵的行星,那麼,如果這些發射升空的探測器,以最快的速度運行,能夠多久可以抵達到「超級地球」呢?目前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如果從地球表面運行的飛行器來看,目前速度最快的為美國宇航局研製的X-43A飛機,其飛行速度為11200公裡/小時,約合3.1公裡/秒,相當於音速的9.2倍,環繞地球赤道一周需要3.6個小時,在地球上這個速度已經相當快了,但是如果這個速度應用到航天領域,則基本上連龜速都談不上。
-
科學家發現「新地球」—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re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比地球稍大一點的世界,它圍繞著一顆距地球約31秒差距的明亮恆星旋轉。這是TESS發現的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
-
580光年外發現超級地球,人類怎麼樣才能飛過去?
2018年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服役的最後一年,據了解它在服役的三十多年間一直為人類探索太陽系之外的行星世界,數據顯示僅是克卜勒這一架太空望遠鏡就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3000顆行星,並且在其中發現了不少類似木星和地球的星球。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有天文學家推測,大約是地球上沙子數量的100倍。我們都知道,沙子是多到數不清的,試問大家如果去海邊,或者在平時看到了沙子堆,根本就不會想要去數沙子有多少顆,因為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由此可見,在宇宙中地球這樣的行星根本就不算稀奇,我們沒有找到地外生命,或許真的只是因為我們的科技不夠發達,當然,也有可能我們從一開始探尋的方向就錯了。為何這麼說?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或許有生命存在,距離地球11光年!
並且還能在地球上無憂無慮的生存,但是人類文明在發展的同時,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一定影響。科學家為了延續人類的生存,開始了探索「第二地球」的歷程。火星並不適合人類生存雖然地球是數億星體中的一個,但是它擁有適宜的氣候、必備的水和氧氣,人類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世世的繁衍。
-
第二地球被發現了?其質量是地球1.17倍,不排除存在生命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球的資源逐年減少,而且地球生態系統被人類給破壞了,所以人類一方面在挽救這個局面,一方面將目光投向遙遠的星空,試圖尋找「第二地球」,為人類尋找後路,可以說如果誰要是能夠率先發現「第二地球」,適合人類生存,並成功移居,那麼這將會是全球的一個重大事件。
-
又發現2顆「超級地球」,最近僅19光年!
2顆可能宜居的「超級地球」被發現,分別命名為GJ180d和GJ229Ac,距離太陽19光年和40光年。藝術家創作的GJ229Ac概念圖,Illustration is by Robin Dienel 這兩顆星球的體積大小分別是地球的7.5倍和7.9倍,需要106天和122天完成公轉。 此次共有5顆太陽系外行星和8顆候選行星被發現,除了兩顆「超級地球」,還有一顆「冷海王星」。
-
離地球最近的黑洞被發現 其蹤跡「肉眼可見」?
美媒稱,新發現的一個黑洞可能是離地球最近的黑洞,無需望遠鏡,你就能在夜空中發現它在宇宙中的家。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這個黑洞潛伏於離地球1000光年處。該黑洞所屬的系統有兩顆亮得足以用肉眼觀測到的伴星。
-
比地球更舒適!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美國航天局 2014 年 2 月 26 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 715 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天眼發現超級地球,就在地球隔壁17光年處,正規律性發出信號
顆新脈衝星,突破了同類設備的探測紀錄。最近,中國「天眼」還發現了一顆超級地球,該消息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實際上,人類發現的超級地球數量已經超過了20顆,但是它們都距離地球十分遙遠,即便各方面與地球都有相似之處
-
地球到月球多少光年?
從地球到月球要多少光年?光年什麼意思?從字面上來看,光年就是指光運動一年的時間,9.460×10千米。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如果還要用光年來計算的話其實顯得有點大材小用了。但是我們可以用太陽系中的天體來直觀感覺一下天體的距離。
-
又一超級地球出現?距地球4光年外,科學家卻擔心其他文明存在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宇宙中出現,科學家們開始嘗試尋找地球外行星上的人類可以居住的地球,即地球2.0版,在這種情況下,未來人類在宇宙中進行星際遷移是必然的趨勢,而能夠允許生命在這些地球上轉移的大前提是,找到正確的第二個地球。正當科學家們忙於研究時,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距地球僅4光年的行星,它擁有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非常適合人類進行星際遷移。
-
天發現距地球幾千光年的蝴蝶星雲!也許幾千年後它就會消失
在距離我們地球幾千光年之外,有一隻「太空蝴蝶」,周身呈現明亮的藍色,此外還有紫色和紅色的雲,這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如此清晰和詳細的一隻「蝴蝶」。距離地球幾千光年的蝴蝶星雲這個蝴蝶星雲因形狀與蝴蝶相似而得名,實際上它是一個行星狀星雲,一個圍繞著一顆尚未爆炸的古老恆星形成的巨大氣體雲。位於智利的歐洲空間天文臺ESO最近拍攝到了這顆星際物體的生動圖像。這個星雲被稱為NGC2899,其中NGC代表一個總的目錄,其中列出了星雲和其他類似的天體。
-
「另一個地球」被找到,NASA又有新發現,人類該如何抵達?
宇宙中的行星數量,比地球上的沙子總數加起來還要多,不過,科學家們在宇宙之中尋找了數十年,宇宙看上去仍然是一片孤寂,地球就好像是身處一個巨大的黑洞之中,除了地球上的喧囂,周圍的一切都安靜無聲。在眾多的宜居行星中,克卜勒452b應該是最知名的一顆了,它位於天鵝座中,直徑約是地球的1.6倍,距離地球1400光年,圍繞著運轉的恆星也與太陽相似,而且從克卜勒452b與主星的距離來看,也與地球和太陽相似,這表明,克卜勒452b的上面,極有可能存在著液態水和大氣層,也非常有可能存在著地外生命,或許是智慧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