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發現距地球幾千光年的蝴蝶星雲!也許幾千年後它就會消失

2021-02-08 瀟湘晨報

在距離我們地球幾千光年之外,有一隻「太空蝴蝶」,周身呈現明亮的藍色,此外還有紫色和紅色的雲,這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如此清晰和詳細的一隻「蝴蝶」。

距離地球幾千光年的蝴蝶星雲

這個蝴蝶星雲因形狀與蝴蝶相似而得名,實際上它是一個行星狀星雲,一個圍繞著一顆尚未爆炸的古老恆星形成的巨大氣體雲。位於智利的歐洲空間天文臺ESO最近拍攝到了這顆星際物體的生動圖像。

這個星雲被稱為NGC2899,其中NGC代表一個總的目錄,其中列出了星雲和其他類似的天體。它位於距離地球3000到6500光年的船帆座,該星座在南半球是可見的。

這個行星狀星雲對於這個宇宙來說存在時間並不長。ESO說,紫外線輻射照亮了恆星周圍的氣體殼層,使它們變得非常明亮,但是僅僅幾千年後,這個氣體殼層就會破裂。

幾千年在天文學中,是一個相對較短的生命周期。

據ESO稱,捕捉到這幅圖像的超大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學儀器。在與之配套的幹涉儀的幫助下,這個望遠鏡可以照亮比單個望遠鏡精細25倍的細節。而單靠自己,這個望遠鏡就可以看到比人眼所能看到的東西模糊40多億倍的東西。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距離地球700光年的神秘星雲
    上帝之眼這個奇特的螺旋星雲直徑大約為5.1光年,最開始被稱為上帝之眼,不過在2003年網絡上稱為索倫之眼。根據照片來看,這個星雲有著蔚藍色的瞳孔和白色的眼球,同時還有著肉色的眼瞼,和人類的眼睛極其類似。不過這個所謂「眼睛」比人類的大得多,它有著相當遙遠的距離。
  • 距地球42光年,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氧氣比地球多3倍!
    一直以來人類都迫切希望找到除地球之外的第二家園,打破地球的局限性,可顯然找到的機會愈加渺茫,這期間人類也並非一無所獲,科學家在探險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個新地球。
  • NASA發現宜居星球,距地球約100光年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NASA發現宜居星球
  • 最像地球的行星被發現——距地球100光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運輸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在其恆星的宜居區域中發現了它的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該距離的範圍可能是恰好允許在地面上存在液態水的條件。科學家使用NASA的Spitzer太空望遠鏡確認了這個名為TOI 700 d的發現,並且對行星的潛在環境進行了建模,以幫助為將來的觀測提供依據。
  • 又一顆藍色星球被發現,距地球63光年,專家勸告最好別靠近!
    又一顆藍色星球被發現,距地球63光年,專家勸告最好別靠近!:39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又一顆藍色星球被發現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一張蟹狀星雲照片 距離地球6500光年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一張蟹狀星雲照片 距離地球6500光年時間:2016-07-10 19:4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一張蟹狀星雲照片 距離地球6500光年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拍攝圖像呈現蟹狀星雲的跳動心臟。
  • 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創世之柱」離崩塌還有多久?
    在距地球7000光年的地方,有一個巨大而活躍的產星區,名為老鷹星雲。那裡有成千上萬顆新出生的恆星。星雲中心是一個璀璨的星團,星雲內四處散布著形形色色的氣體雲球,它們內含未出世的幼星。  2015年公布的照片中既包含可見光,又包含紅外數據,照片的視野更為寬廣。光譜分析表明,那裡存在著許多重元素。尤為有趣的是,對比1995年的照片後,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創世之柱」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 距地球五億光年,每16天一次,外星文明正在「呼喚」人類?
    1977年,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相繼進入宇宙。這兩個攜帶人類DNA信息、地球聲音、圖片和太陽系位置的探測器,不僅肩負著探索太陽系其他行星的任務,還充當著「地球名片」,希望有一天被外星文明發現。今天,「旅行者1號」已經成為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43年飛行了211億公裡。雖然它離飛出太陽系還很遠,但它至少給人類留下了一線希望,以防路過太陽系的外星文明發現它。
  • 浩瀚宇宙照片:蟹狀星雲距地球6000光年(組圖)
    仙女座星系是根據其所在的仙女星座命名的,又名M31,因為它是著名的梅西耶星團星雲表中的第31號瀰漫天體。仙女座星系直徑為22萬光年,而銀河系直徑為10萬光年。  2.貓爪星雲 貓爪星雲  因為宛若巨大的貓爪,這一星雲被稱為貓爪星雲,其實是由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結合成的雲霧狀天體。
  •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現在科學家們探索地外星球的目的,除了尋找地外資源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尋找其他的可宜居的星球,雖然我們現在在地球上的生活比較安逸,其實地球早就已經不堪重負,傷痕累累。
  • 距地約580光年的「地球二號」,要飛多久才能到達?
    畢竟地球只是一顆星球,它不是所謂的超人更不是傳說中的神仙,從本質上來看,它只是一個擁有一定自主調節能力的龐大系統。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過分關注經濟發展而忽略了環境保護,地球因此傷痕累累疲憊不堪,多種不可再生資源也面臨枯竭風險。著名科學家霍金曾表示,地球並非永遠都是宜居星球,為了人類長久發展考慮,人類應儘早搬離地球。
  • 看完分析之後,才知道地球和人類有多渺小!
    看完分析之後,才知道地球和人類有多渺小!在落後的古代,古人們認為,我們抬頭所看到的一切就是地球的所有了。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才知道,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日月星辰,只不過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已。曾經我們認為在宇宙和太陽系當中,地球和人類是中心,但是當我們真正飛出地球之後才知道在太陽系內有數不勝數的天體,而在太陽系之外還有銀河系。
  • NASA發現宜居行星,距地約100光年
    當其內部核反應堆燃料耗盡的那一刻,太陽就會發生氦閃,接著慢慢轉化為紅巨星,最後向中心坍塌,「轟隆」一聲爆炸,塵歸塵,土歸土。去年春節電影檔《流浪地球》便是以太陽化為紅巨星為背景,講述人類驅使地球逃離太陽系的歷險故事。假如沒有什麼意外的話,50年後該電影的劇情將會真實上映。
  • 什麼樣的超新星創生了蟹狀星雲?
    圖解:蟹狀星雲(M1,NGC 1952或金牛座 A)是位於金牛座ζ星(天關)東北面的一個超新星殘骸和脈衝風星雲。蟹狀星雲距地球約6,500光年(2,000秒差距),直徑達11光年(3.4秒差距),並以每秒約1,500公裡的速度膨脹。它是銀河系英仙臂的一部分。回答:根據記載,1054年,中國的天文學家們首次觀測到了創生蟹狀星雲的超新星。
  • [多圖]美公布17萬光年外星爆照片紀念哈勃升空22年
    該星座是「蜘蛛」星雲中心的一個恆星聚合體。為了慶祝哈勃22周年紀念日,專家發布了由這臺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組合而成的最大圖片。它捕捉到有史以來發現的旋轉最快的恆星等太空怪現象。這個星雲距地球17萬光年。用銀河術語來說,它是「隔壁鄰居」,所以哈勃能辨認出剛「出生」的個體恆星。
  • 這些年哈勃望遠鏡拍到的絕美照片!讓我們從新認識宇宙的壯麗!
    ·閔考斯基在1947年發現。整整50年後,哈勃望遠鏡拍下了其清晰的圖像。在蝴蝶星雲中心,兩顆恆星以非常接近的距離相互繞行,甚至有可能發生了恆星吞噬。Ford (JHU2002:錐狀星雲又是一團星雲。對於它的輪廓,你可能已經有了無數聯想,但它的命名卻要樸實很多——錐狀星雲(也稱NGC 2264)。錐狀星雲的長度達到7光年,這張圖片展示了星雲上部的2.5光年。與創生之柱相似,錐狀星雲同樣正在經歷一個被「侵蝕」的過程。
  • 又一超級地球出現?距地球4光年外,科學家卻擔心其他文明存在
    現在的地球上,已有60億人口,而且在這其中,人類仍處於微弱的增長狀態,再這樣下去,到一定時間之後,毫無疑問,將會被人類所佔據,而地球上的環境容量在有限的情況下,將會發生人口密度過高的情況,然後就會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很有可能導致地球上的生物滅絕。
  • 科學家發現宇宙誕生以來最大爆炸 發生於距地球3.9億光年的蛇夫座...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天文學家稱發現了自宇宙大爆炸誕生以來最大的一次爆炸!他們分析4臺望遠鏡提供的數據得出結論,這次爆炸發生於距地球3.9億光年的蛇夫座星系團,其噴射出的能量是此前最大爆炸紀錄的5倍多。研究人員稱,這次爆炸的源頭是該星系團內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個「巨獸」噴射出大量輻射和物質。
  • 距地88光年,一個完美的恆星系統被發現,這裡不缺「超級地球」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10多個擁有多顆行星(六顆以上,含六顆)的恆星系統,其中和太陽系一樣,擁有八大行星的恆星系統有Kepler -90,它距離地球有2545光年,其中擁有被認為具有宜居性的行星——克卜勒-90i,作為一顆類地行星,現代研究認為,它上面的情況或許和金星差不多。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不過第二個問題濤濤倒是可以非常乾脆的回答,在廣袤的宇宙中,這種類地球的星球絕對有無數顆,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宇宙中恆星的形成機制都差不多,都起源於星子云。都是星雲的凝聚和收縮形成的恆星吸積盤。中心壓力和高溫引發了氫核聚變,恆星就生成了。恆星會吸取這個吸積盤中絕大部分質量,也會剩下一點點渣子,就會形成行星。一個恆星系統就這樣生成了,可以說所有的恆星幾乎都會有行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