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牆是什麼菜,食材有哪些?答案在這裡!附佛跳牆做法技巧視頻

2020-12-25 許留福佛跳牆

如果用讓你用一道名菜來總結悠久、燦爛的中國美食文化,你會想到的是什麼菜呢?而專業的廚師和美食家往往會告訴你一個你可能沒有聽說過的名詞—佛跳牆。

01佛跳牆是什麼?

佛跳牆是八大菜系中的閩菜之首、是福州傳統名菜,是聞名海內外的閩菜代表,滿漢壓軸菜。正宗的佛跳牆這道美食中用到的食材極多,佛味道鮮香四溢,葷而不膩。跳牆裡面的材料、食材一般選用魚翅、花膠(魚肚)、鮑魚、遼刺參、金華火腿、瑤柱、花膠、花菇等水陸珍品二三十種,可謂用料十分講究,盡取其精。輔以老雞、老鴨、豬大骨熬製的高湯、紹酒等,用正宗紹興花雕酒罈為器皿,壇口封荷葉,文武火交替煨制,開壇後葷香醇厚、汁濃液醇。

位置好的佛跳牆及其用到的材料

佛跳牆的味道極佳,非常的美味。而且吃佛跳牆具有很多好處,通過精心煨制的佛跳牆具有食補的功效,如益五臟、助腰力、補氣清痰、開胃、健腰膝、補痛虛等諸多好處,成為了一道被傳統中醫與中餐同時奉為極品的天合之物。

02關於佛跳牆的歷史由來

在中華5000年的歷史長河裡,佛跳牆的歷史其實不太久遠。它的原名又叫:「罈子菜」、「滿壇香」、「葷羅漢"、「福壽全」等。那為什麼叫佛跳牆呢?世間傳聞最多的,莫過於來自「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這句詩詞的再演繹:這道菜太香了,香得連修佛之人都跳過牆去偷吃。又有人說,廟裡的小和尚偷吃肉,被老和尚發現,小和尚一時情急,抱著罈子跳牆而出。

小和尚跳牆吃佛跳牆的漫畫

但是在華哥看來,在許多佛經之中,都嚴格指出不可食葷。譬如在《楞伽經》中就有記載到:「如是一切蔥蒜韭薤臭穢不淨能障聖道。亦障世間人天淨處。何況諸佛淨土果報。酒亦如是能障聖道能損善業能生諸過。是故大慧。來聖道者酒肉蔥蒜薤等能燻之味悉不應食。」

佛陀煨制佛跳牆臆想圖

翻譯過來意思就是說:吃了五葷,嘴裡就會濃烈的臭味,這是修行的極大障礙,因此修佛之人應當遠離之。關於五葷的害處,在《大佛頂首楞嚴經》裡也有更為嚴格的戒律和詳細的說明,華哥就不再班門弄斧了。如此看來,用「佛跳牆」這個詞語稱呼一道美食,不過是古代的文人雅士酒足飯飽之後,一時興起,給佛跳牆這道美食的宣傳,尋找一個流量明星罷了。於是乎取了一個和佛有關的又誇張的名字。要知道,在古代佛祖就是一個頂級的流量KOL,深受黎明百姓歡迎。

佛祖漫畫像

還有兩種說法似乎和 「佛跳牆"這道名菜不太相關:相傳有個乞丐捧著破瓦罐挨家挨戶上門討飯,討得的殘羹剩菜,加上剩酒,由於飢餓難耐,當街就回爐重熱,結果清香飄逸,引得無數路人流口水.........街對面的飯店老闆聞香而來圍觀,也忍不住討要品嘗一口,於是深受啟發,將他自己飯館中各種食材加酒放入罈子內進行多次亂燉試驗,結果「佛跳牆"乃成。

乞丐與佛跳牆

而另外一種說法是從前福建盛行「試廚"的傳統,即新娘子過門後,婆家會用一種儀式來檢驗新媳婦有沒有「家庭主婦"潛質。有一家的閨女過門前,由於嬌生慣養,不善做炊事。在出嫁前夕,其母將各種食材各以荷葉包裡,並附以烹飪錦囊一隻。新娘子剛到婆家,便被要求下廚,怎奈錦囊竟被她丟失。

這個新媳婦也算是聰明人,急中生智將所有的食材一起倒入酒罈,上面用荷葉覆蓋、紮緊,文火慢燉。菜出爐後,掀開蓋字,滿屋子香氣瀰漫,令人垂涎三尺。家婆歡喜不已。從此很認可這個新媳婦。這個故事看似挺好玩的,可惜與「佛"無幹,更與「跳牆」缺緣。

新娘子做佛跳牆

03正宗佛跳牆

比較靠譜的、有依據的和有歷史記載的說法是:光緒年間,福州製作官銀錢局的「局座」 在家設宴招待新上任的福州布政使。「局座」的夫人是個烹飪高手,她把雞、鴨、豬肉放在紹酒罈中細火漫燉,味道絕美。那位布政使吃了以後,讚賞有加,回家後下令衙門內掌廚的大廚鄭春發如法炮製。這個鄭大廚13歲就開始從事餐飲行業,在京、滬、蘇、浙一帶摸爬滾打多年,拜遍各地烹飪大師,技藝高超,對烹飪頗有心得,上司的命令自然不可怠慢,經過一番苦心探索,終於仿作出了「局座」夫人的拿手菜,成為局座家宴必備菜餚。

御膳房做皇家佛跳牆情景

在1877年的一個秋天,鄭大廚辭去官銀局的掌勺總廚一職,決定自立門戶,將佛跳牆發揚光大,在福州東街口開設了飯館,招募夥計。他先是將佛跳牆的食材、用料擴大了挑選範圍,放入鮑魚、刺參、魚翅、魚肚等高檔名貴珍稀品種,高湯的熬製也延長了時間。目標客戶當然是布政、按察、糧道、鹽道等大清朝的公款消費人員,以及福州當地豪門貴族,還推出了上門私人定製服務,福壽全成為飯館的主打菜,瞬間轟動榕城。

佛跳牆招待清朝官員

據說有一天,幾個秀才(有文化的吃貨)到菜館聚餐,店小二抱出一個酒罈放在桌上,揭開壇荷葉蓋子,滿房飄香,細品之更是令人讚不絕口,拍案叫好。得知這道菜名字叫「罈子煨菜」後,有個秀才技癢難耐,詩興大發,脫口吟道:「即使佛祖聞菜之香,亦必跳牆破戒偷嘗」。

秀才吃佛跳牆

另一位秀才連忙擺手搖頭稱其太簡單粗暴直接,既不雅又不押韻,於是即興吟詩:「壇啟菜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聽罷齊聲稱妙哉妙哉,紛紛點讚,一致認為以佛跳牆命名這道菜更有含義,耐人尋味。從此「罈子煨菜"、」滿壇香」「福壽全」便得了「佛跳牆"的雅稱,從此名聲大噪。

04佛跳牆食材、原材料有什麼?如何的挑選?

也許你認為佛跳牆不就是一鍋亂燉麼,和小雞燉蘑菇水平差不多,無非就是燉的都是值錢貨而已。非也非也!華哥認為,佛跳牆可以算作傳統中餐中的極致菜餚,頂級中華料理。您想想,一般人在家燒幾個家常菜都是小問題,但是真要你拿著三十幾種珍貴的食材摻在一起做出一道菜,其實真不是一件易事。

佛跳牆的主要食材

首先,大家想要在家中自己製作這道「佛跳牆",可謂難上加難。且不說這道菜的做法複雜,就是買齊所有的材料便是個問題,如何挑選購買上等的魚翅、鮑魚、刺參、魚肚,已費盡功夫。除此之外,還要準備雞、鴨、魚、羊肘、豬蹄尖兒、鴨胗、鴿蛋、冬筍、火腿、豬蹄筋兒、豬肚、花臉菇、乾貝、骨頭湯等,外加各種輔料蔥、姜、陳皮、桂皮、冰糖等及老酒罈子。

佛跳牆的原材料

其次,佛跳牆的高湯是其靈魂所在,由老母雞、水鴨、豬肘、豬大骨等原料文武火交替熬製十幾小時而成,骨疏肉爛,營養完全融入湯汁內。精料精做的佛跳牆,集山珍海味於一盅,潤嫩柔潤,奇香四溢......

佛跳牆食材

最後,就是佛跳牆的做法了。先不說佛跳牆製作的每一道原料的前期處理就是很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就拿佛跳牆的烹製過程中,這麼多的原材料在一起煨制,還要保留食材各自的味道,彼此之間要保持均勻,既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要不然就會發生搶味的事故。既要有共同的葷味,又要保持各自的特色。正所謂濃鬱葷香,葷而不膩,互為滲透,味中有味......這十分的考驗廚師的功力。

佛跳牆製作

因此,對食材的嚴格把關是製作佛跳牆的關鍵,挑選佛跳牆的原材料中,海參要厚實飽滿,鮑魚要肉質筋道,花膠要質地潔淨,瑤柱要個大均勻,扇貝要新鮮肉厚。

佛跳牆原材料和做好的佛跳牆

05關於佛跳牆的一些想法

看完此文,想必您會覺得佛跳牆的做法這麼繁瑣複雜,似乎表面看起來,佛跳牆不過是一道雜燴,但實際上要做好這道菜可不是那麼容易,非一般功力可企及,佛跳牆的製作技藝更是像極了人生之味。

佛跳墻--全球最花功夫的一道菜

在川菜、湘菜一統天下的當下,閩菜仍然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和徵服著眾多食客的味蕾。閩菜儘管低調調,但作為八大菜系之一,佛跳牆又作為閩菜的當紅頭牌菜,佛跳牆的製作技藝已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必有它的博大精深的之處。

06佛跳牆的做法、步驟視頻分享

相關焦點

  • 佛跳牆何談讓佛「棄禪跳牆」,又為什麼被譽為「國菜」
    不少網友都知道佛跳牆這道菜,它以食材珍貴多樣、營養豐富而廣為人知,更是被譽為「國菜」。但佛跳牆何談讓佛「棄禪跳牆」,有什麼魅力能成為「國菜」,它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接下來的文章將帶大家深入了解。「福壽全」發音雷同,自此引用詩句之意,「佛跳牆」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 福建當地名菜佛跳牆的最正宗做法
    今天給大家推薦好吃的一道福建當地的名菜屬閩菜系的佛跳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閩菜」,其最著名的,據說這道美味的佛跳牆是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又據費孝通先生記,發明此菜者乃一 幫要飯的乞丐。
  • 佛跳牆的做法
    佛跳牆的做法「佛跳牆」即「滿壇香」,又名「福壽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據說,唐朝的高僧玄荃,在往福建少林寺途中,傳經路過「閩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牆貴官家以「滿壇香」宴奉賓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頓棄佛門多年修行,跳牆而入一享「滿壇香」。「佛跳牆」即因此而得名。
  • 佛跳牆是什麼菜系?為什麼叫做佛跳牆
    關於佛跳牆大家應該都有著這樣那樣的疑問吧?佛跳牆是一道非常知名的菜餚,並且在製作的時候選取用料極為的講究,營養很是豐富。那麼,佛跳牆是什麼菜系?為什麼叫做佛跳牆?一、佛跳牆是什麼菜系佛跳牆是福建省福州市那邊的一道名菜,它是閩菜系當中的一個名菜來的。佛跳牆吃起來的時候不油也不膩,葷香可口的很,並且吃起來的時候也不酸。由於放置了很多珍貴的食材,所以佛跳牆裡面的營養其實是非常的豐富的,同時佛跳牆的價格也是比較的高昂,有的地方要兩三百,有的地方需要五六百左右。
  • 《原神》佛跳牆製作材料怎麼獲得 佛跳牆食材在哪裡
    導 讀 原神中,佛跳牆是唯一的五星食物,製作他需要大量的食材,那麼遊戲中佛跳牆的食材該怎麼獲得,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做法分享 佛跳牆如何做
    導 讀 天涯明月刀手遊裡的佛跳牆怎麼做呢?
  •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怎麼做 佛跳牆做法介紹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要怎麼做?遊戲中我們要是玩廚師的話可以去做菜了,但是也是需要先得到食譜的,今天要做的就是佛跳牆,下面由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佛跳牆食譜做法吧~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食譜做法 佛跳牆 暴擊產物 暴擊率:2% 食物口味:鮮、香 是開啟宴席的道具之一。
  • 佛跳牆,童年無解的夢,對於佛跳牆的嚮往,到現在還在心中悸動
    解開荷葉後,飄香四溢,賓客聞到都連連叫好,佛跳牆由此而來。第二種則說佛跳牆源於清朝,。當時福州官錢局官員為福建布政使周蓮設宴。周蓮對其中一道「福壽全」的菜很是滿意,於是回到家讓廚師鄭春發仿製改進,做成的菜品對比前者有過之無不及。而後來鄭春發自己離開布政部門後自己開了一家「三友齋」飯館。在一次文人聚會上,改良版「福壽全」被送上,引得人們交口稱讚。
  • 美食記 | 佛跳牆
    發展至今一百多年,佛跳牆材料迭有變化,豐儉隨人。雖僅一百多年,佛跳牆的起源卻眾說紛紜,其中之一傳說有個乞丐,將討來的殘羹冷炙,在某佛寺牆角升火燴煮,香味飄散,誘引寺廟內的和尚忍不住翻牆過來索食。比較可信的是清光緒年間,一福州官錢局官員在家宴請福建按察使周蓮,主料為雞、鴨、豬等約為十多種,用紹興酒罈精心煨制而成。
  • 福州4大特色美食,佛跳牆最有名,其他本地人最愛吃
    福州的特色美食,除了高級的佛跳牆,你還聽說過哪些呢?一、佛跳牆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過陳赫曾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讓黃磊給他做佛跳牆,然後黃磊有點崩潰,那麼佛跳牆為什麼是讓廚師崩潰的菜呢?就是因為佛跳牆中的食材,在這道菜中,除了鮑魚、海參外,還有魚唇、瑤柱等,雖然食材看上去非常多,但是做好之後的味道一點也不雜,有人感覺美景是視覺盛宴,那麼這道佛跳牆就是味覺盛宴。二、淡槽香螺片淡槽香螺片也是一道非常高級的菜,不僅需要的食材多,做法還特別複雜,吃的時候既有脆脆的感覺,又有醇香,這道菜才如果可以做好,那才是真的色香味俱全。
  • 油膩大叔「佛跳牆」
    回來後,鄭春發在主料裡又增加鮑、參、翅肚,而在鄭春發辭掉大廚師的職位後,開設了「三友齋菜館」,後更名為「聚春園」,特供應此菜。初名「壇燒八寶」後來更名為「福壽全」。一日,幾個秀才到「聚春園」聚飲,其中一位秀才吟詩一首,內有「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這就是「佛跳牆」的由來。
  • 壓軸大菜佛跳牆,沸騰的中華第一湯
    【佛跳牆】腹藏百味的中華第一湯「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電影《食神》裡史蒂芬周和唐牛的PK環節,是關於佛跳牆最初的印象。打少林寺後廚修行歸來的星爺案頭一擊,頓時海參與鮑魚齊飛,魚肚同蹄筋共抖。掌風一運,咕嘟咕嘟的湯頭忽平忽烈。
  • 真正的佛跳牆能有多「豪華」?看完才知道什麼叫:貧窮限制的想像
    佛跳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這道菜,它是一道閩菜,源自福建福州,曾經被評為「中國菜」福建十大名菜。這道菜都不能叫它菜了,應該稱呼它為佳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道菜的用料十分豪華,做法十分講究,成菜十分誘人,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在古時候,這道佛跳牆是專門做給皇家吃的,只有地位特別尊貴的人才能食用。它的用料主要以各種山珍、海味為主,像什麼鮑魚啊、海參啊、魚翅啊、魚唇啊等等的十幾、二十幾種食材,每種食材都異常名貴再加上老酒、精品高湯,用文火慢慢熬製十幾個小時。
  • 福建第一名菜佛跳牆,究竟有多奢華?它有什麼來歷?
    福建第一名菜佛跳牆,又叫滿壇香,是一道非常有名的閩菜。雖然很多人沒吃過這道菜,但光聽名字就知道有多美味了。連佛門子弟都要為之動心,想破戒去吃的美食,一定很美味吧。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為什麼取名叫做佛跳牆呢?下面給大家講一下佛跳牆的由來。
  • 你與食神,只有一個佛跳牆的距離 | 分分鐘能搞定的」超級無敵海景佛跳牆」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我不僅能做出可口的家常菜,也能弄出像電影裡那樣的花樣款式,《食神》裡面的什麼牛丸、叉燒飯、多味魚、燒鵝統統不在話下。但是,唯獨那道「超級無敵海景佛跳牆」一直不敢嘗試。畢竟佛跳牆不是一道一般的菜,它作為中國閔南菜經典菜餚,製作非常繁瑣,原料也十分考究:鮑魚、海參、魚翅、花膠、瑤柱、螺片、蹄筋等,配齊就已經很麻煩了品質還必須上乘,烹飪所需的湯底更是要至少「七七四十九小時」文火慢燉而成,簡直不是常人可以做出來的…
  • 佛跳牆做法及其原料漲發技巧
    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我會及時刪除。更多酒店餐飲管理請致電交流以及商務合作:請關注我的快手號掃描下面二維碼,分享酒店餐飲管理話題。佛跳牆這道菜,相傳源於清道光年間,距今有200年歷史。這道菜以18種主料,12種輔料相互融合,30多種原料與輔料分別加工調和後,分層裝進壇中煨制。
  •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菜譜怎麼樣 佛跳牆菜譜介紹
    導 讀 在天涯明月刀手遊中,有很多派系的菜譜,比如移花菜譜,其中有一個佛跳牆,大家知道需要哪些材料,有什麼效果嗎
  • 佛跳牆? 仙人跳? | Oh Fuzhou
    2004年的暑假,9歲的我第一次看周星馳的《食神》,劇終時史蒂芬周和唐牛的廚藝比拼就是佛跳牆,滿屏幕裡都是一個北方孩子沒有見過的食材,想像不出是什麼味道。電影結束後爸媽換臺了,是一則團夥仙人跳的新聞,那時候我就懵了,到底佛跳牆和仙人跳是啥關係?也曾一度以為佛跳牆就是仙人跳。
  • 馳名中外的佛跳牆終極做法,一學就會!!!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故而名得「佛跳牆」! 佛跳牆小吃典故: 「佛跳牆」原名「葷羅漢」,是福建地區的首席古典名菜。相傳,該菜始於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的名廚師鄭春發創製。 鄭早年在清衙門布政司周蓮府中當廚師。一日,周蓮應邀去官銀局赴宴。
  • 禮遇新年·夕時佛跳牆賞味券啟封
    一次劉府大宴賓客,為了彌補一塊由於失誤而煮過頭的豬肉,掌勺的林鼎鼎先生化腐朽為神奇,在偶然間發明了肉絨做法,從此名聲大噪,成為「中國肉鬆第一人」,並創辦了福州鼎日有肉鬆(鼎鼎肉鬆)。海軍名將薩鎮冰曾手書一聯,「酥制肉絨福建第一,寶鼎老牌名震全球」,說的就是鼎鼎肉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