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生第一次買房的經歷!

2021-01-10 鄉村雄哥

近年來,欽州很多樓盤出因資金問題面臨爛尾並出現購房業主維權的現象。在我人生中第一次買房就遇到這樣的坑,終生難忘。 買房對於老百姓來說,絕對是個大事,但是術業有專攻,對於買房這件事情,大部分人都是門外漢,不小心就掉進了買房路上那些坑!今天我就自己分享一下買房路上的一些坑,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掉入這些陷阱。

欽州路泰雅園限價房

一、基本情況

2012年,欽州某房地產開發商以「為了解決低收入家庭和困難職工住房問題」為由,申請獲批建設並將此項目定為職工限價商品房路泰雅園小區。相關部門批准該房地產開發商在市區建8棟限價商品房,主要是為就解決低收入家庭和困難職工住房問題,該房地產開發商在發出通知,希望符合條件的家庭前來購買,均價為2241元每平方米(當時周邊的價格為2700—3000每平方左右)。因為價格便宜,近500多戶符合條件的業主陸陸續續繳納了10—12萬元預付款。我舉全家之力,把辛辛苦苦積攢一生才得到的積蓄,投入了路泰雅園小區,2014年3月籤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規定2016年5月交房,當初本以為蝸居陋室多年現狀馬上有所改變;誰曾想,我日盼夜愁苦等了7年時間,房子依然沒有交付,開發商以漏項、缺項為由,停工了,面臨爛尾。遠遠看去佔地近40畝的限價房項目中,大部分已粉刷黃色外牆,但門窗、三通等配套設施都沒有安裝、配套,院內雜草叢生。當時說好的,於2016年5月31日前交付的,可到現在還是不見動靜,交房還是遙遙無期。因為這樣導致部分購房職工的婚事也被攪黃。本來是一項惠民的好政策,現在卻變成「爛尾」。如今已是兩鬢斑白、父母已近耄耋、兒女入學無房住,同擠一室,面對這每個月房租,兒女學雜費,父母贍養費,我已是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現在合同註明的交付時間已過4年多,項目並沒有竣工而且處於長時間停工狀態。現在工程拖了多年還沒竣工(原計劃於2016年9月竣工),目前房地產開發商以「用完購房款」為由將工程處於停工狀態。導致房子面臨爛尾。

雜草叢生的爛尾樓

二、面臨爛尾的原因

該項目的用地和規劃手續是合法的,面臨爛尾的主要原理是資金監管不到位、債務糾紛、後期存在多項違規行為,以及該房地產開發商無力繼續投資建設所導致的。欽州360、欽州日報、南國早報、廣西新聞網、騰訊網、欽州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陸續報導了該限價房不按合同約定交房問題,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廣大群眾也議論不斷,造成許多不良的社會輿論。也暴露了該房地產開發商的不少問題。原來該日常開發商是2013年成立,是一個無資金、無人員、無建設經驗的三無公司也就是所有屬空殼公司。開發商在收取購房業主的購房款後,每年僅施工幾個月,開發商將項目層層轉包、並層層收取回扣,導致建設成本提高,採購時採用便宜材料,導致房屋質量變差。該項目的設計、監理、勘察都同為同一個單位,項目的建設方也不履行職責;2018年5月31日,施工方張老闆與勞務承包方韋老闆發生勞務合同糾紛,因拖欠工程款問題雙方各自發布公告,導致項目不斷停工,當時也有群眾反該房地產開發商利用國家政策和的空子非法倒賣購房指標,每戶收取1.3—2.5萬元不等的好處費來獲取私利。2019年,購房業主去開發商討說法的時候,開發商以「業主交的錢不夠,沒錢施工」為由,違反合同法停工建設,並拖欠施工方大筆工程款。開發商號稱項目建設資金缺口約1、22億元,要求每戶購房業主按934元每平方米徵收差價,暫時收取600/平方米填補資金缺口。鑑於開發商的做法,讓購房業主憤怒,購房業主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短短2個月發生數十次群體性拉橫幅維權討說法。如今該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鍊條已斷裂,工程未完,開發商已經拿不出錢來,因開發商的能力不足,各大銀行也不願繼續貸款,而項目又無法轉讓給其他投資人,在無奈中半拉子工程赤裸在烈日下,任憑風吹雨打。這個限價房也變成了政府的「心病」。所以一說起房子我就是深深的悔疚感和絕望感!

三、業主心都涼了

7年前,我們花光了幾乎所有的積蓄,全款或銀行按揭購買了「職工限價商品房」這個項目的房子,部分業主7年期間因租房和還貸等損失巨大,可如今交房日期過去多年了,房子卻依然沒建好,更別談入住了。開發商剛開始以施工工期延誤推諉,後來就說公司資金鍊出現了問題。面對樓盤可能面臨的爛尾。認購「職工限價商品房」項目的業主,目前有4位已去世,其配偶和子女還能享受到限價房認購資質嗎?如今7年過去了,房子依然沒有竣工。現在每個月還面臨房貸、我真的絕望了;目前這套房子困擾購我已經長達7年之久,甚至面臨無限拖延下去的可能性,至今未上房,買房時未結婚,現在孩子都上小學了。我的心都涼了。該房地產開發商不敢擔當,不願擔當,不作為,遇到矛盾繞著走,遇到群眾訴求躲著行,推諉扯皮、敷衍塞責,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是職工限價商品房項目的最大障礙物。

到處都是建築垃圾

四、爛尾樓的危害

爛尾樓」在一開始時是看不出來的,很多購買期房的購房者最容易上當,後來發現都為時已晚,因此,期房購買者更要留心考察該樓盤,謹慎購房,要將可能造成「爛尾」的因素都考慮周到,以免遭受經濟損失。爛尾樓是對資金的極大浪費,從招標到投入建設,從材料到人力,這些花費算下來通常是一個很龐大的數據,包括大量借貸資金。銀行往往是最大的債權人,也是最大的直接受損者。爛尾樓還有破壞城市形象,浪費土地資源,以致破壞投資者信心等危害。爛尾樓」的存在極大地破壞了城市的形象並且浪費著城市的土地資源,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的瘡疤」、「城市的盲腸」,也是一個讓投資商望而卻步的「黑洞」。

買房時,最怕的就是買到一個爛尾樓,交了首付,等著開發商交房,不料房子爛尾了,開發商跑路,售樓部、工地現場空無一人,任憑尚未建好的房子丟在哪兒。遇到這種事情,誰到鬧心,維權也困難。在我們買房時,如何才能避免買到爛尾樓呢,防止血汗錢被騙,希望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人生第一次:中國人都要經歷的事,全在這裡了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安利一部以中國人文為題材的紀錄片,名字叫「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一次》這部紀錄片共有十二集,分別是「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結婚」、「進城」、「買房」、「相守」、「退休」、「養老」、「告別」。
  • 《人生第一次》觀後感
    酒足飯飽,午夜夢回,在很多本不該思考的時候,總會想一些虛無縹緲的問題:我從哪來,我要去哪,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人生第一次》的第一個篇章發生在醫院。一個妻子懷著一對龍鳳胎27周,卻必須要在生產前做心臟手術。這樣艱難的時刻讓丈夫一籌莫展。小醫院都不敢接收,丈夫只能帶著妻子到上海的大醫院尋求幫助。 可即便是大醫院,也不能保障百分百的安全。
  • 豆瓣9.0,央視神紀錄片:從出生到死亡……這些人生第一次你經歷過嗎?
    在這個冬天,我們第一次這樣過年:不出門,不聚餐,不走親訪友,春節假期延續又延續,時刻關注新聞。這個春節,我們經歷了那麼多從未有過的「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一次,城市那麼安靜,街上空無一人。人生第一次,我們傷痕累累又滿懷希望人生第一次,我們所有人離死亡如此之近。
  • 2020年央視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人生第一次,12集系列人文紀錄片,旨在通過蹲守拍攝,觀察不同人群在人生不同階段的經歷的第一次。在時間維度上貫穿了出生、上學、成家、立業、養老,空間上包含了醫院、學校、軍隊、村莊、工廠、老年大學等。讓我們直觀的了解我們的人生從出生到死亡經歷的幾個人生階段,回頭感受同時,也可以展望自己的未來,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第一次。第一集就是我們的出生,我們的第一聲啼哭,很多人說在醫院產科是唯一一個是笑的科室。但在第一集的最後一個主人公那我們知道可能會遇到疾病,可能遇到選擇,母子平安才能是笑。第二集就是第一次的上學,幼兒園要離開家人走入第一個社會,孩子雖小但有時候的回答卻富有哲理。
  • 在這裡,我經歷了許多人生第一次
    此時此刻,作為一名「輪椅者」,我更難忘在市人大常委會工作的那些美好時光……    2013年,是我50多年生涯中,經歷人生第一次頗多的一年。這一年,我離開曾經工作了30年的殘疾人工作崗位,從大連市殘聯轉崗到市人大常委會工作。
  • 第一次買房除了首付款,還需要哪些錢需要交納?
    第一次買房除了首付款,還需要哪些錢需要交納? 買房可是人生當中的一件大事,為了買房,大家可能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了,對年輕人來說買了房還意味著要交首付,每個月的生活壓力都變得更大了,但是大家在買房的時候也要注意除了交首付款以外,還有一些錢也是需要繳納的,大家可千萬不要忽略了。
  • 熱映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再出發:從「第一次」到「第二次」
    今年,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熱映,它關注平凡人身上的故事:一些和你我一樣,普普通通地活著,正在或者將要經歷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結婚、進城、買房、相守、退休、養老、告別這些人生關鍵轉折點的中國老百姓。無數觀眾因片中一個個觸及現實的真實故事而感動,更為其中傳遞出的美好與善意而動容。
  • 人生第一次|初來乍到,請多關照
    人生沒有返回鍵,你需要一直往前走,一直走。」這是《人生第一次》這部紀錄片中的一句臺詞。洞察人間萬事,體味人生百態,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部完整的紀錄片。在人生這趟列車上,每個人手裡握的都是一張單程票,而在到達終點之前,會路過無數個不同的「第一次」。
  • 央視9.5分神仙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初來乍到」,你看了嗎?
    洞察人間凡事,體味人生百態。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央視2020的開年暖心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8分。目前已經更新了九集(共十二集)。 《人生第一次》顧名思義,就是講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節點,所要面對的「第一次」挑戰。這部紀錄片的創作團隊也是《人間世》的團隊。
  • 《人生第一次》活在當下,還會有許多第一次
    用周末的時間一口氣看完了《人生第一次》,感慨良多,眼淚也流了不少。6個小時的時間經歷一場生老病死,好像自己的人生也走完了一遭。片尾曲選得棒極了,這首歌符合人生百味。《出生》:一直對生孩子這件事挺恐懼的,沒別的,就是怕疼。看完這集更怕了,對於每一位勇敢生下寶寶的母親,唯有崇高的敬意。下次回家的時候要抱一抱我媽。
  • 感謝大西安讓我五年穩賺76萬,深圳打工仔第一次返鄉買房記
    【感謝大西安讓我五年穩賺76萬,深圳打工仔第一次返鄉買房記】簡單介紹下,2011大學從現畢業後,和女朋友,一直在深圳上班。我陝南人,她關中的,2015年準備結婚,就想著在省城西安買套房,離兩家都近。2015年快過年時候請了幾天年假,帶著兩人攢的18萬,父母給的六萬,小妹給的一萬總共25萬踏上北上返鄉買房。 2015年時候,西安高新區,雁塔區房子七八千,未央區、滻灞區五六千房子還不少。20多萬首付想買大房子也只能選北郊,東郊。當時第一次買房啥經驗也沒有,靠著看房產軟體和諮詢公司老大姐。
  • 推開世界的門——《人生第一次》
    吻過你的眼睛就無畏的青春 | 暢哥陪伴你的第313天周六花了一整晚看紀錄片《人生第一次》,這部片從第一次的出生、成長、上學
  • 豆瓣評分9.2,這部叫《人生第一次》的國產紀錄片究竟有何魅力?
    它就是馬上迎來完結的《人生第一次》,目前豆瓣評分9.2。《人生第一次》由央視出品,1月15日起每周三播出一集,一共12集。這12集包含了中國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些節點,出生、上學、入伍、結婚、買房等等,而其中包含了學校、職場、醫院等不同卻大家都會經歷的人生場景,記錄下了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的關鍵生命節點,令不少觀眾都非常熟悉,並為之動容。
  •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人生初見 春和景明
    央視網系列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開播首期獲得了B站9.8分和騰訊視頻9.1分的高分。總導演、總撰稿秦博,曾執導的《人世間》讓他聲名鵲起。此記錄片是採取蹲守拍攝的方式,旨在「記錄每個平凡中國人的高光時刻」,並以此以點帶面,折射中國人當下的生存哲學。
  • 人生有幾個第一次?這部高分紀錄片再現真實「人生圖鑑」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產房手術臺上,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明亮的教室中,學生抬手寫下的第一道筆劃;千米的高空上,新兵縱身一躍完成第一次跳傘……在名為「人生」的這趟旅途中,總要經歷無數的「第一次」,每個人都是「初來乍到」,摸索著如何向前走去。
  • 愈艱難愈強大,淺談楊冪的成長歷史
    淺談楊冪的成長歷史很多人只看到她現在的無限風光,但是她曾經經歷過的心酸歷程卻鮮為人知。由於那個時候剛出道的她沒有什麼經驗名氣,在片場時常會犯錯誤,故而導演經常對她大加指責,毫不留情。這一段時光,一直是她慘痛的人生經歷。
  • 推薦 |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單集時長:30分鐘集數:12集播放平臺:B站、央視網、東方衛視、騰訊視頻、優酷視頻人的一生有多少個第一次?出生、上學、上班、結婚、退休……這些 「第一次」你還記得多少?你會記起那時的悸動和初心嗎?近期開播的《人生第一次》是央視網聯合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biblibili出品的12集系列人文紀錄片。
  • 《人生第一次》首播 描繪中國人的「人生圖鑑」
    節目截取了人生中12個重要的「第一次」,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到退休、患疾、告別,每一個「第一次」演示的是中國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支柱,讓世界看到當下中國人的真實生活。人生沒有返回鍵 《人生第一次》探求生命的每個起點「人生沒有返回鍵,你需要一直往前走,一直走。」這是在1月10日發布的《人生第一次》宣傳片中的一句話。
  • 馮瀟霆:人生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比賽,很難忘
    「今天是我人生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比賽,很難忘。祝福上港晉級!希望他們可以將接下來的比賽中戰勝日本球隊,把亞冠冠軍帶回咱們中國!」
  • 談談自己今年在廣州買房的經歷和感受
    談談自己今年在廣州買房的經歷和感受,其實買房對每個人的意義不一樣,對於我們剛需來說,一套房子解決了居住問題和孩子的學位問題,生活也更加便利了。希望我的買房經歷對打算在廣州買房的朋友能有所啟發。 我是今年2月份入職現在的工作單位, 回到了自己讀大學的城市—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