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是考證學派的創始人,1921年,他的《紅樓夢新證》發表以後,人們都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了,曹雪芹是曹寅的孫子,曹雪芹其祖,其父曾任江寧織造,家裡經歷過一段曾經繁華的過往,因此才能寫出《紅樓夢》這樣一部偉大的著述。
胡適的這一偉大論斷一直延續到如今,奠定了「新紅學派」輝煌的樓基,胡適也被稱為「新紅學派」的創始人。
胡適的考證方法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
《醒世姻緣傳》作者的考證就是胡適這一科學考證方法的又一次偉大實踐。
《醒世姻緣傳》一開始並不為人所知,上個世紀20年代初期,上海亞東圖書館要標點重印此書,版都排好了,就等著胡適作序出版。可是胡適還沒有考證出該書的作者「西周生」到底是誰,因此遲遲動不了筆。
1930年的夏天,徐志摩對這部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二人開始合作進行考證工作。徐志摩先請研究小說掌故的孫楷第搜查與《醒世姻緣傳》有關的山東淄川、章邱的材料。
1931年春天,胡適定居北平,亞東圖書館編輯胡鑑初為《醒世姻緣傳》出版事宜來找胡適,胡適就叫他做白話聊齋和《醒世姻緣傳》的比較工作。
胡適做完了《蒲松齡生年考》,就開始著手《醒世姻緣傳》考證。因為《聊齋志異》中的一篇《江城》的故事情節,寫作方法與《醒世姻緣傳》非常類似,因此,胡適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蒲松齡正是《醒世姻緣傳》的作者「西周生」。
為此,胡適進行小心的求證工作:
第一條證據:1929年的時候胡適在北平買到了一本鄧之誠的《骨董瑣記》,上面有一條記載:鮑廷博說蒲松齡是《醒世姻緣傳》的作者。1932年8月,胡適得到了鮑廷博此言的確切出處,在《昭代叢書》癸集楊復吉《夢闌瑣筆》上面,又寫了一篇《後記二》進行說明。
第二條證據:是由孫楷第從小說內容上整理的,《醒世姻緣傳》所記地理、災祥、人物三項和濟南府屬各縣的方志參互比較,得出結論:書中的地理是淄川、章邱兩縣,著書的時代在崇禎康熙年間,至早不過崇禎;作者疑似蒲松齡,否則也必是明清期間的章邱或淄川人。
第三條證據:從聊齋的白話詞曲裡找證據,這項工作是由胡鑑初做的。從《醒世姻緣傳》中找出特別的土語,再和十幾種白話聊齋曲文中搜集整理出相類土語,進行歸納比較,得出二這相同的結論。
通過這三條證據,胡適考證出了《醒世姻緣傳》的作者正是蒲松齡。胡適自己對這篇考證文章非常滿意,認為可以做「思想方法的一個實例」,「給將來教授思想方法的人添一個有趣的例子」。
鴛鴦繡取從君看,要把金針度與人。自得之情溢於言表。
不過《醒世姻緣傳》的作者究竟是不是蒲松齡,直到今天還存在著很多的爭議。例如臺灣學者劉階平提出了丁耀亢說,臺灣學者王素存在《醒世姻緣傳作者西周生考》中也力主此說。
1990年徐復嶺在《濟寧師專學報》(哲社版)第3期,一次性發表了三篇考證《醒世姻緣傳》作者的系列文章,認為「《醒世姻緣傳》的作者為賈鳧西」。
當然,研究和爭論還在繼續……
我國很多經典作品的作者都存在著巨大的爭議,因為小說在過去被視為「末技」,寫小說的人並不署自己的真實姓名,都是用的筆名。比如《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雪芹是作者的字還是號還存在著爭議呢。
作者是誰,對於理解小說的內容和時代背景,的確很有裨益;但是經過歲月長河的洗禮,能夠流傳下來的必定是經典的作品,是可以跨越時代和讀者對話的作品,作者到底是誰,似乎和讀者的關係並不那麼大了。
有一句俗語:我吃雞蛋,還有必要知道是哪只母雞下的嗎?
簡單粗暴,但未必沒有道理。
愛讀書
更愛生活
子凡小築與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