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橫行數十載的華人首富李嘉誠,終於有人對他說「NO」了。
9月23日,成都高新區財政金融局向區內各金融機構下發通知,以打擊捂地捂盤為由,要求禁止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重組的服務。
這個是怎麼回事呢?
原因還要追溯到2004年,當年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通過土拍獲得高新區1036畝土地, 以21.35億總價拿下,樓面價僅1030元/平。
這個名為南城都匯的超級大盤,當年曾以21億的地價創下成都地王。
從2004年算起,楊過小龍女都重逢了,超長待機的李嘉誠還沒有把這塊地開發完。
上一次開盤是4年前的2016年,房價為1.2萬/平方米-1.6萬元/平方米。
最後這個項目剩餘了兩期,6750套房子,一直未對外銷售,已是準現房狀態,如今房價已經達到2.3萬/平方米-2.5萬元/平方米。
一直到今年,在7月份,長江實業發布公告稱,以78.47億港元,出售該項目全部股權, 給禹洲集團和成都瑞卓置業,各佔股50%,獲益38.11億港元。
大概估算一下,李超人這一個項目的利潤,就高達百億,比多數千億房企一年的盈利還高很多。
這幾年國家出臺各種政策嚴控房價,而李嘉誠卻一直在頂風作案。
除了遲遲不開發捂盤惜售高價套利之外,李嘉誠卻妄圖通過把錢借給國內缺錢的開發商,讓他們購買自己的項目,通過合同約定繞過成都政府的限制。
李嘉誠這種投機倒把的行為,無疑是在試探政府的底線。
現在成都市政府頂著李超人的光環,果斷出手了。
這證明國家和相關部門已經察覺到了異常,開始對李嘉誠進行正義的還擊。
必須點讚!
02
這不是李嘉誠第一次試探中國政府的底線了。
自改革開放以來,李嘉誠迅速進入大陸市場。
可以說,李嘉誠在大陸的每一筆生意、每一塊地皮、都是靠大陸的善意、國家政策的優惠和扶持拿到的。
可李超人是如何回報中國大陸的這種善意的?
李在上海,囤地13年,最後暴漲28倍。
在武漢05年買入花街樓項目,也是十多年未動工。
在廣東各地囤地兩個巴掌數不過來,就說東莞那個海逸豪庭,磨蹭的開發了20年。
最近的就是重慶了,囤了十年的地,19年200億賣出。
……
李嘉誠雖然在大陸賺得盆滿,口碑卻與日俱下。
吃了中國改革開放和地產風口的紅利,沒有問題。
可噁心的事,李嘉誠轉手就把在大陸的資產轉移到了海外。
2013年,他以26億元的價格出售廣州西城都薈廣場;
2014年,他以57.5億元的價格出售北京三裡屯地標建築盈科中心;
2015年,以5.2億元價格出售香港新界商業地產物業盈暉薈;
……
李嘉誠謀劃的戰略布局就是「西進東退」,拋售內地資產,轉投西方國家。
特別是趕在中國外匯管制之前,陸續把自己的大陸資產撤走轉移到英國。
2015年9月,新華社旗下智庫機構「瞭望智庫」發布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
批評李嘉誠撤走中國資產,是「失守道義」的行為,對李嘉誠撤資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抨擊。
可人算不如天算,把大量資產轉移到英國的李超人,沒預料到新冠疫情對西方世界的影響如此之大。
看著西方經濟陷入泥沼,李超人又腆著臉回大陸賺錢了。
可惜機關算盡,國家容不得你為所欲為了。
以前是國家不想讓你走,你非要走,現在是你想賴著不走,國家趕你走。
其中深意,大家請細品。
03
2009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接受《海峽時報》專訪時提起李嘉誠,一臉不屑地評論道:
「他製造了什麼行銷世界的產品了嗎?沒有!」
李嘉誠投資的生意主要是地產、港口、超級市場和電訊公司,全靠壟斷和結盟賺錢。
所以他不過是順勢而行,什麼行業當紅便進入該市場。
在房地產領域,李嘉誠的賺錢方式非常粗暴,完全不是可持續發展。
借錢買地、囤地,等待上漲賺取差價;
借錢買物質、囤積,(哄抬物價)等物價上漲,直接甩賣賺取差價。
跟解放前地主賺錢的那一套一模一樣。
所以,李嘉誠的巨大財富來源於他囤貨居奇的套路,榨乾老百姓最後一滴血。
他對經濟的發展實際上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看看香港房地產的現狀和人民的窘境,就知道引入李嘉誠這樣的商人,長遠來講絕對是弊大於利。
香港本來好好的東方明珠,為什麼搞成現在的樣子?李嘉誠是罪魁禍首!
用炒地皮的方式製造超高房價,把香港所有的中產階級都變成自己的奴隸.
硬生生逼死所有實體經濟,只顧著賺錢,完全沒有一丁點社會責任感。
香港那些不滿意現狀,住著鴿子籠的年輕人,不就是託李大善人的福嗎?
然後李大善人現在還呼籲香港政府對暴徒要寬容一點?!
在內地低價拿地,長時間捂盤不開發,在其他人辛辛苦苦把城市建設好以後,高價賣地收割財富。
土地是全體國民的財富,當年低價給他是為了讓他參與建設祖國。
可是他倒好,利用國家的公共財富為自己套利,建設祖國的時候拖後腿,祖國建設好了卻來收割財富。
然後轉移資產去海外?!
完全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吸血鬼,徹頭徹尾的投機分子!
這種黑心商人,就應該永遠把他趕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