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講四個回家的故事給你聽

2021-02-23 壹條電影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你現在的心情,或者說狀態,是怎樣的?

例行公事的無感?按部就班的麻木?還是多少有一點,微妙的心潮澎湃?

即便過年早已經開始變得無趣,但每到此時,我們心裡似乎還是會泛起漣漪,幾多感慨。

這份感慨最直觀指向的,無非就是兩個字:

親情。

過年,是親情一年到頭存在感最強的時刻。表面的闔家團圓背後,是真正的五味雜陳。

關於過年,關於親情,今天我有四個故事要講給大家。

四個真正屬於我們中國人的酸甜苦辣。

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中國人眼裡,這四味就足以代表生活本身,而過年,正是每個人生活的縮影寫照。

過年的甜,是一家人齊齊整整、團團圓圓的甜。

有這麼一個四世同堂之家,外看幸福,內裡翻來,依然一本難念的經

大兒子求富,典型的中產階級中年危機,和老婆七年之癢爭吵不斷,在離婚邊緣頻頻犯險。

二兒子求貴,一個口吃的宅男漫畫家,社交能力為零,還把單身的怨氣撒在父母身上。

三女兒求安,天生叛逆,嚮往外面的世界,一個人跑去法國留學。

小兒子求其,人小鬼大,伶牙俐齒,調皮搗蛋。同時不讓父母省心的,還有年事已高、沒事兒愛耍耍小性子的爺爺。

快過年了,老母親虔誠地對菩薩許願,也不過是:


希望我們一家,過年能吃個團圓飯

一家人,就這麼從聖誕一直對抗到了過年,小矛盾變成大衝突,劍拔弩張,互不相讓。

這其中的核心問題,是代溝帶來的理解障礙

比如父親嫌棄三女兒帶回來的男朋友遊手好閒,立刻就被回懟:

你頓頓吃魚翅,但整天拉長個臉。我雖然吃麵包,但是我很快樂。

大年三十,母親做了一桌年夜飯,卻只稀稀拉拉坐了大兒子和三女兒。

母親紅了眼躲進廚房,向女兒哭訴心聲:

一個女人願意一輩子在廚房煮飯,還不是因為是煮給自己愛的人。現在這樣子,這桌飯還有什麼意義呢?

爺爺此時發了火,訓斥道:

大富之家,就是要有仁愛之心。你們整天吵吵嚷嚷,這個家早晚要給吵散了!

一語點醒眾人,大家都懂了:

不管對親人,還是愛人,心中有愛,就要大聲說出來,一旦錯過,追悔莫及。

大兒子明白要挽回妻子,二兒子去追回女友,父親也開始嘗試理解兒女。

當「大富之家,以愛為本」的對聯掛起來,母親許的願,終於還是實現了。

這個故事,來自94年的香港喜劇《大富之家》

你可以說結局太甜太理想,現實中的大家庭,矛盾只會比這更複雜更無解。

但如果親情中的雙方,都願意各自後退一步,然後說出心中的愛(哪怕只是嘴硬的媽媽半天憋出一句「吃飯吧」),我想問題就離解決,更近了一步。

過年的酸,就是父母的心酸。

東北一對老兩口,過年唯一的願望,也是能和兒女好好吃一頓年夜飯。

去年此刻,兩個兒子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利益,在飯桌上打得不可開交。

一桌子精心燒好的飯菜,老人特意給家裡布置的喜慶裝飾,都被毀了個七七八八。

明明去年的傷感還歷歷在目,可兩位老人想的還是:

新的一年,會好的吧?

又是一年到頭,新年將至。兒女們前後腳回家,態度還真就好得不得了。 

明明一年不怎麼聯繫,卻在這個時候對老兩口格外親熱。

一口一個媽您別累著,一口一個爸我敬你一杯。

殷勤背後,寫著赤裸裸的兩個字:

索取

爸(媽),我談戀愛(創業/結婚),需要錢啊。

好吃懶做的小兒子,甚至做了一個募捐箱向父母伸手要錢,哥哥姐姐也不放過。

兒女、媳婦、姑爺性格各異,經歷不同,心思不同,惦記的東西,卻一樣一樣的。

多年下來,老兩口當然不笨也不傻,只是對兒女,一直心存僥倖。

最後,耿直的父親坐不住了,起身回屋,一會用諾大的餐盤,端著自己打工一年掙回來的8000塊錢,用力往桌上一摔:


都愣著幹嘛,不都等著這道菜嗎?

眾人沉默,最終,團圓飯不歡而散。

第二天一早,老兩口駕著馬車,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這個故事,來自91年的現實主義國產電影《過年》

有人說,兒女冷血愛錢,難道和父親的缺失、母親的寵溺沒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

事實上,這才是這個故事真正戳心的地方,不是嗎?

過年的苦,繞不過春運。

大包小包,車廂一擠,很苦。

天南海北,千裡奔波,更苦。

但最苦的,是苦的同時,還不被理解。

眼看自己父親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內科醫生李家梁,一心想帶兒子過年回去看看爺爺。

但在妻子眼中,這種費力費時的舉動,根本沒有兒子的寒假複習重要。

大老遠舟車勞頓地回趟老家,就單純見個面吃個飯聊個天,和親戚們做點表面功夫,值得嗎?

「回家過年這事,大破了天,能大過孩子升上重點高中?

「這麼難買的火車票我都買到了,你就不能讓我看看我爸麼?

於是夫妻倆賭著氣,各自開始執行自己心中盤算的計劃。

李家梁安排好了自己的醫院工作,準備對兒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他跟自己回家過年。

妻子明面上打著感情牌,背地裡,卻在孩子的幫助下,準備賣掉那三張全家人的火車票。

就在李家梁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的時候,買票的人登門,妻子眉開眼笑、乾脆利落地完成了交易。

李家梁站在妻子身後,呆呆地看著。

這位提著行李的一家之主,這一刻忽然感到無助

他慢慢放下箱子,坐在床邊,顫抖著摘下了眼鏡,淚水不斷在眼眶裡打轉。

一個大男人,居然就這麼痛哭了起來。

涕泗橫流,難過莫名。

孩子年幼,還不懂這「見一天少一天」的生活真相。

妻子家近,在兒子的中考面前,也選擇性忽視這「兒行千裡」的親情羈絆。

夾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最難。

故事的最後,李家梁得到了妻子兒子的理解,他們也追回了賣出去的車票,一家三口,回家過年。

現實中,又有多少離家的遊子,沒能和親人見上最後一面。

這個故事,來自08年的現實主義國產電影《一年到頭》

電影中,不僅有過年回家,還有春運的一票難求,民工討薪,甚至在當下被廣泛關注的醫患關係。

一年到頭,被親情和思鄉注滿大腦的中國人,苦並幸福著。

過年的辣,是親情的陌生感,不合時宜地爆炸。

特級廚師老朱,退休後卻開始逐漸喪失味覺,但他還是盡心盡力地每周做好一餐豐盛的家宴。

每周一聚,這是他和三個女兒的約定。

但很快,女兒們開始一個接一個地爽約。

用的藉口千奇百怪,有的要忙工作,有的忽然要和男友同居,要換一種生活狀態。

而多年老友的突然離世,讓老朱終於體會到何為老來孤獨。

他簡直快撐不住了!

他多想有人能代替自己的味覺,去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可是呢,女兒沒空,朋友不在,一腔惆悵,卻無人傾訴。

在搬出去住的大女兒和三女兒看來,父親的焦慮只是單純因為孤獨,亦或是,少一個可以操心和管教的對象。

即,給他介紹個老伴,就能解決全部問題。

二女兒佳倩,心思最縝密,卻也只有在醫院碰見父親,誤會他有心臟病之後,才開始試著放下內心,去理解父親。

或許是人生最後一個低谷,老朱選擇自救。

年夜飯上,他喝了很多白酒,借著酒意,向所有人公布了自己和大女兒的中學同學、單親媽媽錦榮的戀情。

這份飯桌上突如其來的辛辣,喚醒了老朱的「味覺」,卻也嗆倒了眾人。

一直以為老朱喜歡自己的錦榮媽,在發出了幾句粗鄙之語後,頹然癱倒。

「哎呀,你這個挨千刀的老朱,把我女兒拐走了,你你你,真不是個東西。」

三個女兒大眼瞪小眼,全然不敢相信:

這個印象中傳統又保守的父親,居然有這樣的勇氣去追求幸福。

老朱自救成功了,他有這個改變的勇氣和資本。

他也極其幸運地,碰到了錦榮這樣的忘年之交。

最後,三個女兒選擇了理解。同時,她們也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活。

這個故事,來自94年的臺灣電影《飲食男女》

在我們時常把父母過時、父母不理解自己掛在嘴邊,是否也應該想想:

你是否真的知道,你的爸媽心裡在想些什麼、愁些什麼呢。

好了,關於過年和親情這四個故事,已經被我翻到了末頁。

電影裡的故事講完了,生活裡的故事,卻總要繼續。

距離2020的農曆新年,只有不到4天,96小時,5760分鐘,345600秒。

你可能已經到家,也可能還在歸鄉的路上。

人微言輕,只能衷心希望大家,能與父母坦誠相見,真誠陪伴

年味兒的確是越來越少了,不如就讓家和愛的味道,越來越濃吧。


如何星標我們:

敲級感謝大家對我們【壹條電影】的支持!為了報答大家(認真臉φ(>ω<*) ,我們開設了一個互動福利群,不定期發放各種福利,以及線下活動的通知。


即刻添加管理員ID:【yitiaomovie666】加入壹條電影互動群和胖友們一起討論電影的聲光影!

相關焦點

  • 聽張至順老道長講「四個銀元」的修道故事有感
    除了早晚練習金剛長壽功外,其他時間就是在聽張真人以前給訪道班講解的《炁體源流》經典等相關視頻錄像,張真人也會在晚上時候,給我們講講他的經歷和故事。下面就是我親耳聽到的張真人講精氣神和四個銀元的故事。要知道,我是在當面聽一位104歲高道,修道80多年經驗老者,講述半個多世紀之前的事情。這有點穿越時空的感覺。
  • 逆流而上 反向過年 四個家庭 四個溫暖的故事
    2019年春運開啟以來,記者一直關注著這群反向過年的老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離開老家,穿越擁擠的人群,背著家鄉的大包小裹,奔向另一座城市來投奔兒女。在眾多反向過年的人群中,記者挑選了四個故事中的主人公,講述那些溫暖的故事。
  • 過年回家要學會「裝」... ...
    想要給大家做這個主題是因為前不久又重溫了非常有名的【Ride or Die】主題的美妝視頻,簡單來說就是當你去逃亡的時候你一定會選擇的化妝品,然後我就想到了過年回家帶什麼。當然這是一個比喻....回家是一件超超超超開心的事!(強烈的求生欲)
  • 帶對象回家過年?無人生還
    我想了想,自己以前在家過年基本就是大人在客廳打麻將,小孩一起吃零食看電視。「我需要學一下怎麼打麻將嗎?」「不需要。我怕你上癮。」從聖誕節開始,大衛就很期待跟我回上海過年。他開始不斷地在雞尾酒會上跟他的朋友們講,我要去上海過春節了,春節你們知道吧?朋友們就會努力表演出興奮和好奇的樣子,噢,真的嗎,你要去放炮仗了對不對!
  • 春節回家過年圖片,2021回家過年說說
    ,我媽說要是疫情不嚴重還是希望你過年回家的,要是嚴重的話就算了,畢竟路上太不安全了,唉!隨便抓的一個速食米飯,竟然馬上又到了過年回家的時候,路上的你能否給脖子按個家,素萬U型枕呵護頸椎,路途遙遠也不怕。過年回家的朋友們在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要為了一點小事情把生命搭進去了。
  • 【圖豆講故事】ZT177 新春特輯:《熊出沒之過年》大電影兩集連播,賀新春!
    直接點擊視頻收聽:故事簡介:《熊出沒之過年》是一部2013年的賀歲動畫片,生動地講述光頭強想回家過年,然而砍樹失敗拿不到工錢,買不到車票沒辦法回家,之後在熊兄弟的幫助下,成功回到老家過年的故事故事推薦:小朋友,今天是我們過新年的日子,回家過年是中國人的傳統,光頭強也想回家過年,可是他卻沒有領到工錢,沒辦法買車票。可憐的光頭強到底能不能回家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熊出沒之過年》的故事吧。
  • 看《非誠勿擾》,聽孟非聊過年要不要回家
    今天看電視《非誠勿擾》,有一個男嘉賓說他過年不回家,引起許多爭論。有的女嘉賓覺得不能接受,因為她喜歡一家人熱熱鬧鬧。也有的女嘉賓非常贊同。男嘉賓說他之所以不回家是為了躲親戚,過年的風俗習慣讓人很不舒服。好在他父母很年輕,也能接受新事物,所以如果有時間,過年的時候他們也會一起去旅行。
  • 「1500塊陪過夜,900塊帶回家」:租個女友回家過年,你怎麼看?
    年輕人特別害怕過年,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要面對父母、七大姑八大姨的拷問「找對象了嗎?什麼時候結婚?回家來相親嗎?」面對這樣的重壓,很多年輕人想到了應對的策略:租個女友回家過年。每年過年回家,年輕人們都要面臨著來自父母的靈魂拷問,甚至有些父母跟孩子打電話說:今年不帶對象來,就別回家過年了,也不會讓你進家門的。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就是父母、親戚們給安排的相親;前幾天有男讀者給我留言說,剛到家第二天,就被父母拉去了相親,而年後從初三開始,相親安排一直被排到了初七。
  • 《過年回家》——心靈的回家之路
    片名《過年回家》,英文譯名《seventeen years》(十七年),講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個組合家庭的故事,工廠的技術工人於正高與女工陶愛榮各自帶著自己的女兒於小琴和陶蘭組建的新家庭一起生活。陶蘭因為在獄中表現良好,獲得了三天的年假,一切的物是人非,原來的胡同已經拆遷,在車站碰到同是回家過年的獄警隊長李冰冰飾演,陪同陶蘭一起尋找回家的路。
  • 聽說,你過年也不回家了?
    當空城不再空,當打工人遠離了老家的腊味和爆竹聲,不得不駐留他鄉,這個春節必將發生一些不平凡的感受和故事。「很想回家過年,大概率今年第一次無法成行了。晚上宵夜點的家鄉菜,剛吃一口,眼睛就酸了。」在微博廣場輸入關鍵詞「不回家過年」,眼前跳出網友熱火朝天的討論。翻閱這些內容,不難發現,大多都涵蓋了「想家」、「失落」、「下定決心」的字眼。
  • 故事:租個帥男友過年,事成後他卻還我錢,現在我要租你回家了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臘月二十八那天,陳紅一早就爬起來,先把大包小包的東西拎到車子後備箱裡,然後給李衛東打了個電話:「趕快起床了,一個小時後我去接你。我家路遠,要早點動身。」一來二去,不知不覺,便蹉跎成了個老姑娘。這時候她才體會到,哪怕再事業有成,看上去再光鮮亮麗,都抵不過遲遲不結婚所產生的罪過。半年前母親就已經嚴重聲明,再不帶個男朋友回家,她就不用回去過年了。眼看著就成了個老姑娘,還總是一個人回去,村上人當面不說,背後還不是議論紛紛?回去還不夠添堵的。
  • 回家過年,暴露了你的婚姻質量
    在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裡,由郭曉東和劉若英飾演的男女主角,原先感情很好,後來卻因為回誰家過年的事,而鬧得不可開交。劉若英憤憤不平地說:「哪條法律規定,過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郭曉東只覺得理所當然:「這不需要法律規定,這是人之常情。」
  • 不回家過年「拯救」了許多勝男聖女
    因疫情,倡導不回家過年,這可「拯救」了許多「勝男聖女」。對於大齡勝男聖女,那真是年年春節年年樂,年年春節又年年愁。原因何在?
  • 分享:過年 回家——劉若英
    如果你也有時間,不多或許十分鐘就好麻煩您也讀一讀奶茶的文字如果你也正巧在過年回不回家糾結麻煩您更要讀一讀奶茶的話她會給你心裡想要的那個答案我看完甚至微博@劉落英,問她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怎麼寫了那麼真切?
  • 租個女友回家過年,你敢嗎?
    還有不到半個月就要過年了,你是否做好過年回家被催(逼)婚的準備了? 單身狗的悲催在於,不僅要忍受孤單寂寞冷,還要不時面對親朋好友的圍追堵截。 幸運點的,敷衍了事,不幸的就要飽受折磨和威脅。 有些緣分未到,有些有心無力,所以許多人都備受壓力。
  • 【薦讀】這組暖心漫畫,看哭多少盼望回家過年的人!
    一年不過回家幾天。   爸媽聽不懂你嘴裡的「寶寶」、「嚇尿了」、「辣眼睛」,你也無法理解為什麼大冷天他們非要跑去跳廣場舞。   如今,春聯已多是從市場買回家,爺爺也不能登高貼對聯了。今年回去,要備好墨、裁好紙,讓爺爺再過把癮。這次,你來替他貼!
  • 回家,過年!
    轉身看了眼火車站烏央烏央的人,B城的火車站,永遠都是這麼擁擠,但是看起來又那麼親切,都是要回家過年的人吧?呦呦勾起了嘴角,笑得格外開心。前陣子同事小喬問呦呦:「呦呦姐,你今年過年回家嗎?」呦呦認真想了一下:「可能回不去。」呦呦剛畢業三年,就從公司的一個小菜鳥晉升到現在主管的位置,說不辛苦肯定是騙人的。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年不想回家了
    - 01 - 昨天看了個視頻,關於春節回家過年的。 內容是挺發人深思的,尤其是我這個特別擅長自省的人,看完後感動的眼淚婆娑,直接給我媽打了個慰問電話。結果就因為這通電話,害得完全失去了過年回家的心情。 人都說回家過年,是放鬆,是舒適,是短暫的休息為了開啟更好的旅程。 可我覺得回家過年是破財還不能免災,是折騰,是被牢騷,是回家七天,信用卡帳單要還兩個月。 這也就算了,過年回家時我感覺自己特別孤獨。
  • 過年回家!100首草原經典歌曲在路上聽,趕緊收藏!
    過年回家!100首草原經典歌曲在路上聽,趕緊收藏! ◇ @睡前伴你夜聽
  •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一直猶豫要不要回家過年恰時,老生常談的聲音出現了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你,過年,回家嗎?家裡有牽掛的孩子,有期盼的老人,必須回家啊!央視曾經拍過一部名為《摩託車大軍回家過年》的紀錄片:記錄片裡,記者採訪了一對90後夫妻:「為啥要選擇騎摩託車回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