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過年 回家——劉若英

2021-02-14 FHome
《後來的我們》你們去看了嗎?

哭了嗎?

整場都在我的預計之中

但是到林爸爸的信時候,

眼淚就會往外忍不住飈了。。。

原諒我劇透了這個淚點

最後看完字母知道這個電影原來是根據劉若英《我們的不完美》中的《過年 回家》改編的,我明白了她的初衷。

2012年我第一次讀完這部原著,那時的心情就同聽到林爸爸的聲音那樣。

特別對於有家庭後的我們格外感觸。

今日無圖,

但必須要分享我當時博客就收入劉若英的全部文字

真的很適合睡前一個人靜靜讀一讀

寫於2012年我的博客記錄

這篇文章是奶茶《我的不完美》書中正片第一篇

或許是自己有了家庭開始對父母的親情格外的留念

又或許是故事父親的角色最後失明的階段和我的爸爸很像

我就那麼沒有抵抗力的在等陽上課的屋外那麼西斯底裡的哭了。。。

如果你也有時間,不多或許十分鐘就好

麻煩您也讀一讀奶茶的文字

如果你也正巧在過年回不回家糾結

麻煩您更要讀一讀奶茶的話

她會給你心裡想要的那個答案

我看完甚至微博@劉落英,

問她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

怎麼寫了那麼真切?

回神後發現那些字就是我們生活裡真在發生的

這就是我們父母對我們的愛

過年 回家 ---趁他們建在好好看看日漸老去的父母吧。

阿志:
好久沒有給你寫信了,我還是用筆寫吧。小時候,我們天天見面,還天天寫信、寄信,那段日子,實在又天真又遙遠。 又要過年了,今年我不跟你回老家了。我要結婚了。謝謝你在過去的日子,不管我們有沒有在一起,你都堅持帶我回老家過年。那曾經是我們在老家大樹下的承諾,謝謝你一直堅守著。而我卻要背信了。 最後祝你全家人健康幸福快樂 PS:聽說你老婆懷孕了,幫我跟她問好,恭喜!

淑芳

淑芳:
很高興收到你的信,還是手寫的。 雖然有點驚訝你突然的喜訊,不過終於有人能真正讓你依靠,這是好事!不知那個幸運的人是誰?遺憾沒能成為給你幸福的人…… 確實,我也該面對爸爸,畢竟演了那麼多年,是該讓他知道他兒子真正的生活如何。我早已不是郵差,也早已不開小喜美汽車,早已有自己的房子……。 放心吧!我會好好的處理。 希望你與你新的家人都幸福快樂 PS:我老婆懷孕的事是誰告訴你的?哈!兩個多月了!

阿志

就這樣簡單的兩封信後,阿志帶著新婚的老婆回屏東美濃老家。 阿志跟淑美高中畢業,一起考上臺北的大學之後,就一起離開老家北上念書。高中時,他們已是班對。淑芳的父母早就離世,她在舅舅家住到初中畢業就獨自搬出來自力更生。後來舅舅也走了,留下淑芳一人。 美濃是一個很小的村鎮,村頭走到村尾就一個鐘頭。阿志跟淑芳要離開村裡的那一天,阿志的爸爸送他們去車站。些許白髮的爸爸握著兩人的手只說了一句「互相照顧,過年回家!」就這樣,阿志跟淑芳大學畢業在臺北找到了工作,甚至後來分手了,兩人每一年還是相約回老家。
 
 

離家遠行的遊子,都知道回老家有一個任務,就是報平安。反正一年回家那麼一趟,演個戲也不算太累。說的太詳細成了家人的負擔,更何況,城市和人心的變化速度怎麼說的明白呢?阿志畢業那年考上公職郵差。這對爸爸來說是一份安穩的鐵飯碗。後來幾年,阿志即便辭去工作,轉做貿易,甚至還去大陸,交了幾任不同的女朋友,一到過年,阿志還是請郵局的舊同事準備一些新年紀念郵票帶回家。而爸爸也永遠在火車進站前半個小時,就精神抖擻的站在月臺等他們兩個回家。

 
分手的第一年,淑芳就提出不陪阿志回家的建議。但阿志說「別吧,反正我沒交其他女朋友,你過年也沒其他地方好去,我們就還是回家演兩天,讓他們看一眼,安心!」一開始是無害的隱瞞,一年又一年的演就成了下不了臺的戲碼。你說荒謬確實荒謬,但人有時可以如此給自己製造困境。 淑芳確實對阿志的爸爸特別感恩。阿志爸爸一直都會寫信跟寄很多家鄉的水果到臺北給淑芳。阿志爸爸眼睛一年比一年差,卻年年堅持去車站接他們。回家路上,阿志爸爸會拉著淑芳的手問「阿志有沒有欺負你啊?如果有,你要告訴我喔!你這媳婦是我們修來得福份……。」淑芳沒能成為他家的媳婦,但這些話聽在淑芳的耳裡,還是特感溫馨。 就這樣,十年過去了。幾年前,阿志結婚了。後來阿志真正的媳婦也懷孕了。淑芳決定手寫了一封信給阿志。於是阿志終於得帶著自己的老婆回家過年……。 一路上,阿志心裡特別的忐忑,十年前該坦白的事拖到現在更是沉重。爸爸會是生氣更多還是傷心更多?萬一翻臉怎麼辦?阿志新婚的老婆蒙在鼓裡,卻也一路叨叨念念「早就有人勸我別嫁給南部人,每一年可以好好休息的春節假都浪費在擁擠路途上……明年不跟你回來了……。明年寶寶太小,受不了這一路折騰的……。」突然阿志大聲叫了一句「安靜點好嗎!這趟路你是躲不掉的……你再不願意也得願意!!」

 
火車進站時總是黃昏,阿志爸爸站在老位置。不同的是,阿志爸爸今年帶了一副墨鏡跟拄著一支拐杖。沒等阿志開口,阿志爸爸就一如以往握住媳婦的手說「淑芳,一路辛苦啦!爸爸給你帶了剛收的黃金番茄,洗好的,你先吃!這對身體蓋好」。就這一下,把阿志一路上演練的說詞一下子全打亂了。阿志老婆也不知如何反應——眼前的這一位白髮蒼蒼的阿志爸爸已經看不見了。 就這樣,阿志的爸爸牽著媳婦的手往回家的路走。 過年的三天,阿志變得很多話,音量也高八度。他老婆乖乖演著淑芳,儘量不說話。阿志爸爸不提自己的眼睛,也不提自己漸弱的聽力,他願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未來的一年裡,阿志爸爸走了,告別式按照爸爸的的囑咐,布置用的是家門前山坡上的白色雛菊,跟當年布置媽媽的一樣。爸爸一生所有的朋友全都是他的鄰居,一一鞠躬道別。阿志跟抱著新生兒的老婆穿黑衣站在一旁,一一回禮。這時,淑芳走了進來,跪下磕了三個頭。 告別式結束,一個鄰居阿伯叫住了正要離開的淑芳,對他說「阿志他爸兩個月前確診後,口述了一封信,吩咐要交給你的。」 淑芳走到大樹下打開信,那是小時跟阿志總一起玩耍的地方,也是阿志爸爸最常叫他們回家吃飯的地方。


親愛的淑芳:

當你打開這封信時,爸爸已經不在了。不過不要緊,爸爸會一直在天上看著你們。 今年過年在車站,我以為握起的是你的手,卻發現那不是你的手。我的眼睛看不見,我的耳朵聽不見,但我的心卻還看的見,我的鼻子聞的見。 我知道這些年以來,阿志希望我安心,所以很多事都沒說,這次,終於換我耍了他一道了。 我想告訴你們,父母對於兒女,只有一個要求與願望,那就是看見你們健康快樂。其實你們工作有沒有成就?娶了誰?嫁給誰?都不重要,只要你們好好的,爸爸都開心。 我兩年前嘗試著讓隔壁的朱媽媽聯繫你,結果朱媽媽說,你去美國工作了。一切都好嗎?想寄點老家的東西給你,也不知寄到哪裡?沒想到再次要看見你,會是在這樣的場合。我知道我一走,你一定會回來的。爸爸親手做了一支紙傘,這跟街上賣的很不一樣歐,放在我床頭旁邊,你記得帶回去。這把傘用二十年都不會壞。 朱媽媽八卦說,你到現在都沒有結婚,很擔心你。我反倒覺得,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只要你覺得這樣自在,就完美了。 記得,有空還是回老家過年,我們永遠是你的家人。

爸爸 


晚安,給喜歡奶茶的你們---Fei


攝影師Fei

居住在上海的職業人像攝影師

創辦FHome 美學工作室

聯合創立IN Space 分享給每一個需要的攝影師、手藝人


攝影 | 美學 |  旅行



以上如需轉發請標明出處



F

Family. Fly. Friend. Future

Female. Feel. Flower

暖暖的+美好



+

就像家. 在這裡有無限可能

讓Fei留住愛與回憶



[ Photo+Art+Love ]

微博 | @mamaF

微信公眾號 | FHome
客服qq | 907765581

網頁 | http://mamaf-fei.lofter.com/ 

地址 | 上海冠生園路231號徐匯創意閣301-302室

場地 | In Space (對外租賃微信:rangehan) 



相關焦點

  •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電影簡介_劉若英後來的我們劇情介紹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電影今晚首映,你是不是已經買好了票呢,其實這部電影還沒上線就引眾多粉絲關注了,那麼到底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一起看看吧!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電影簡介  《後來的我們》是由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製,井柏然、周冬雨、田壯壯主演的青春文藝、該片講述了一對男女在過年回家的火車上相識,從那之後,二人的命運便糾纏在一起
  • 回家過年,暴露了你的婚姻質量
    頭一年,強子說:「結婚頭年,得帶媳婦回家過年,不然會被笑話的。」小雅一想也是,就和強子回了家。在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裡,由郭曉東和劉若英飾演的男女主角,原先感情很好,後來卻因為回誰家過年的事,而鬧得不可開交。劉若英憤憤不平地說:「哪條法律規定,過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郭曉東只覺得理所當然:「這不需要法律規定,這是人之常情。」
  • 春節回家過年圖片,2021回家過年說說
    ,我媽說要是疫情不嚴重還是希望你過年回家的,要是嚴重的話就算了,畢竟路上太不安全了,唉!很偶然的去年過年回家的路上看了我不是藥神,在火車上哭到稀裡譁啦,公交車上聽這首歌眼淚也止不住原本為過年回家準備的,路上防暈車的蔓越莓
  • 導演劉若英:48歲仍挑戰自己,但也常想說不幹了
    從十幾歲時不顧一切追逐音樂夢想到進入演藝圈,從在《粉紅女郎》中「自毀形象」到去年以47歲的「高齡」穿上西裝以「劉若男」的身份亮相,劉若英一直在挑戰自己。電影上映的同時,劉若英也將第一次執導長片的點點滴滴集納成書。「可能因為我一直都有出書的想法,過去也出過書,所以這次也想把這些事情儘可能地記錄下來,因為我覺得,如果當時不記錄,後來都會忘記。」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一部由劉若英執導的名為《後來的我們》的電影,很容易聯想到她的經典歌曲《後來》。
  • 導演劉若英:48歲仍挑戰自己 但也常想說不幹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9日電(記者 宋宇晟)28日,劉若英導演的首部長片《後來的我們》上映。從十幾歲時不顧一切追逐音樂夢想到進入演藝圈,從在《粉紅女郎》中「自毀形象」到去年以47歲的「高齡」穿上西裝以「劉若男」的身份亮相,劉若英一直在挑戰自己。
  • 回家,過年!
    轉身看了眼火車站烏央烏央的人,B城的火車站,永遠都是這麼擁擠,但是看起來又那麼親切,都是要回家過年的人吧?呦呦勾起了嘴角,笑得格外開心。前陣子同事小喬問呦呦:「呦呦姐,你今年過年回家嗎?」呦呦認真想了一下:「可能回不去。」呦呦剛畢業三年,就從公司的一個小菜鳥晉升到現在主管的位置,說不辛苦肯定是騙人的。
  •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還有他!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講述了一對男女在過年回家的火車上相識,從那之後,二人的命運便糾纏在一起,歷經戀愛、分手、錯過、重逢的故事。1劉若英說,第一次做導演很幸運,不僅有好友張一白擔任監製,還邀請到了著名攝影師李屏賓掌鏡,還有實力演員井柏然、周冬雨和田壯壯助陣。
  • 你今年還回家過年嗎?不回家就來這些地方吧!
    2021的春節還有不足1個月就來了,你今年會回家過年嗎? 最近由於疫情加重,各地都在呼籲留在工作地過年,小驢也決定今年就留在上海過年啦!
  • 劉若英處女作《後來的我們》,電影文案句句戳心!
    ,再次調動了觀眾的回家情緒。 對於父母而言,子女在大城市打拼有什麼成就或者賺多少錢並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自己過上好日子,每年可以抽空回家跟父母一起年夜飯糰聚,這才是父母每逢過年最在乎的事情。句句平淡卻真實的內心獨白,「外賣能好吃嗎?」
  • 劉若英導演首秀《後來的我們》將映 獲田壯壯讚賞
    劉若英導演首秀《後來的我們》將於4月28日上映,23日影片首映,劉若英和監製張一白、主演井柏然、周冬雨、田壯壯亮相。  作為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很多人都好奇她為什麼第一部作品要拍攝《後來的我們》。劉若英表示這個故事其實是改編自己的小說《過年回家》,「小說講一對男女到大城市去工作,每年他們要回老家的時候,兩個人的情感狀態會有不同。有時候是朋友,有時候是情侶;有時候在吵架,有時候在熱戀;有時候兩個人已經分手了。但是通常我們回家也會報喜不報憂,還裝著沒事回去。所以,為了講述這個十年的過程中他們兩個的變化,我就改編了這個故事。」
  • 過年回家,對象準備好了嗎?
    今天,朋友突然興致勃勃的說:「」我們計劃下過年去哪裡旅遊,最好是窮遊的,今年過年不回家了。」我說:「過年為什麼不回家?」她說:「因為,沒對象,每年我一個人回去的時候,父母都苦口婆心的說趕緊談戀愛,等到年紀大了,就更難找了,到時候,不是你挑人家,而是,人家挑你,到時候別成了剩女,嫁不出去。
  • 他們,過年不回家
    「回家過年」這句最平常的話對這樣一群人卻不平常他們,「過年不回家」《咫尺歸途》微紀錄片春運是「流動的中國」最生動的註解年復一年的默默奉獻他們放棄團聚只為千家萬戶的春節團圓、美滿他們堅守崗位只為億萬乘客的旅途順利、平安有他們的守護回家的路
  • 劉若英處女作《後來的我們》歌詞海報搶先看
    《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製的青春文藝電影,由井柏然、周冬雨主演。該片講述了一對男女在過年回家的火車上相識,從那之後,二人的命運便糾纏在一起,歷經戀愛、分手、錯過、重逢的故事。這是一個愛情故事,關於一對異鄉漂泊的年輕人。
  • 電影《後來的我們》勝訴,劉若英微博回應:理直氣壯
    《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編劇和導演的第一部電影處女作,由當紅小生井柏然和流量小花周冬雨主演。這部電影於2018年上映,被評為2018年上半年青春愛情片的黑馬,不公獲得了13.6億的票房好成績,同時還被提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五項提名獎。電影取得了不少成就的同時也引來了風波。
  • 專訪劉若英: 我很擔心「晚節不保」
    「周冬雨在表演上是天才」,劉若英如此評價另有一場戲周冬雨一開始也不太明白。回憶線中,往年二人都一塊兒回家過年,那一年見清卻進了拘留所。小曉為了瞞著見清爸爸(田壯壯飾),假稱見清是因為工作忙才未回家,她代為去家裡問候。周冬雨不明白,吃完飯,從家裡走出來,走了就走了,為什麼一出門得哭。
  • 劉若英做導演引網友淚崩:曾經的我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
    都說人這一輩子,最怕的就是突然聽懂一首歌,《後來》對於我們很多人都是記憶深處的一首歌,這首歌關於一段歲月,關於一個人,關於一次心動…都說劉若英結婚後就沒了消息,看不到她的新聞,不知道她的近況。但從17年10月傳出劉若英要拍電影,把我們的《後來》搬上了大熒幕的消息,就引發了熱議。
  • 過年,回家,奔向更大的世界
    的確,這看起來是一個離你很遙遠的寓言,其實細想下去——過年回家的場景好像也差不多是這樣的啊!月薪 2000 元的汪正年在紀錄片裡這樣介紹他回家的路線——由於經濟原因,他選擇了騎摩託車回家的方式,而在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到他身邊的時代,騎車回家就靠這樣一站一站地問路、對照過路旅店牆上貼著的地圖,不靠直達的飛機和列車,也不是坐在溫暖的車廂裡,而是在冰雪結凍的山路上騎行,經過五天四夜,終於回家。
  • 想回家過年,有錯嗎?
    在他們眼中,一定要回家過年的人都只是矯情,因為回家過年並不是「必要」的事情。 02 我們先說說,回家過年究竟是不是「必要」的。 通常而言,過年回家的主要群體是在外務工的打工人們,其中有各個建築工地、工廠裡打拼的農民工,也有在寫字樓裡戰戰兢兢打卡的普通社畜;此外還涉及到一部分大學生。
  • 《過年回家》——心靈的回家之路
    1999年在阿根廷上映的這部電影《過年回家》於同年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導演張元選擇的演員劉琳和9李冰冰也於2000年榮獲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影后。片名《過年回家》,英文譯名《seventeen years》(十七年),講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個組合家庭的故事,工廠的技術工人於正高與女工陶愛榮各自帶著自己的女兒於小琴和陶蘭組建的新家庭一起生活。
  • 春節歌曲:我們回家過年
    春節歌曲:我們回家過年2014-12-18 12:1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2013歲末巨獻 我們回家過年,一句簡單樸實的話,道出了多少離家在外的遊子心聲。小的時候,過年是我們的一種期盼。長大以後,過年卻成為了父母的一種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