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暴露了你的婚姻質量

2020-12-20 有書

「他之前跟我說好,今年過年回我家的!」

閨蜜小雅氣呼呼地打來電話,跟我一陣吐槽。

這是小雅結婚的第四年。

頭一年,強子說:

「結婚頭年,得帶媳婦回家過年,不然會被笑話的。」

小雅一想也是,就和強子回了家。

第二年,強子說:

「孩子出生半年,我爸媽都還沒見過呢,趁著過年,帶回去給他們看看。」

小雅想想,這也是人之常情,於是點頭同意了。

第三年,強子說:

「我姐姐和妹妹今年都出嫁了。老兩口自己在家過年,太冷清了。今年就在我家過,等明年春節,一定陪你回娘家!」

小雅雖然內心有些不情願,但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

第四年,小雅本以為,回自己家過年,是板上釘釘的事。

哪知強子又出爾反爾了:

「往年都是回我家過,要是今年沒回去,會被說閒話的。」

這一次,小雅說什麼也不肯退讓了,怒吼道:

「不行,你已經答應過我了。今年就得回我家過!」

有人說,如今,「夫妻倆回誰家過年」這個問題,是一個堪比「婆婆和媳婦同時落水先救誰」的世紀難題。

年終將至,所有人都在期盼團圓。

女人想回娘家,男人想找爹媽。

兩人站在了對立面,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打算。

雙方都不肯讓步,於是就有了喋喋不休的爭吵。

在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裡,由郭曉東和劉若英飾演的男女主角,原先感情很好,後來卻因為回誰家過年的事,而鬧得不可開交。

劉若英憤憤不平地說:「哪條法律規定,過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

郭曉東只覺得理所當然:「這不需要法律規定,這是人之常情。」

在男方看來,在婆家過年,這是自古以來的習俗。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古話。

一個是嫁出去,一個是娶進來。既然嫁了人,他的家就是你的家,過年也理應去他家過。

雖然如今是新社會,但在大多數地方,還是保留了這樣的傳統。

若是媳婦不肯去婆家過年,外人要麼覺得她在婆家被虧待了,要麼覺得男方沒本事,連自己老婆的主都做不了。

總之,會讓男方面子上掛不住。

可一年就這麼一個節日,女方又何嘗不想和自己的爸媽待在一起。

同事晴晴結婚五年,有一個四歲的女兒妞妞。

婚後頭幾年,她都是在婆婆家過年的。

除夕夜裡,一家子圍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飯,桌上那些非麻即辣的飯菜,她吃不慣。

看著不斷往她碗裡夾菜,不斷招呼她「多吃點」的婆家親戚,她也只能強裝喜歡的樣子,把那些不合胃口的菜一一下肚。

婆家的親戚們交流都用方言,她聽不懂,也只能尷尬地陪笑著,努力應和著。

這場景看似熱鬧,可晴晴的心裡別提有多落寞了。

每當這時候,她就特別想家,特別想自己的爸媽。

而另一頭的爸媽,也想她。

有一年,她回家,她母親悄悄把她拉到旁邊,支支吾吾試探地問:

「你們今年能不能回來過年?我們老兩口在家,冷冷清清,過年沒滋沒味。如果方便的話,能回來一年嗎?帶上妞妞,有個孩子,多熱鬧!我們都盼著。」

婆家再好,終究沒有自己家自在。

大過年的,別人家都是萬家燈火,闔家歡樂,女方也不忍心讓自己爸媽孤孤單單的過年。

畢竟,一家人整整齊齊,那才叫過年。

過年回誰家這個問題,並不是非此即彼,網友們早就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除了常規的要麼回娘家,要麼回婆家,還可以選擇:

1、傳統型:婆家過年、娘家拜年

對於婆家和娘家離得比較近的夫妻,往來婆家和娘家之間,比較方便。可以考慮在婆家過年,隨後再去娘家拜年。

2、公平型:今年婆家明年娘家,輪流坐莊

兩邊輪流著來,一邊一年,非常公平。既不冷落了誰,也不偏頗了誰。

3、單飛型: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兩人都能和各自的父母團圓,公平合理,也避免了夫妻爭吵。

4、團圓型:婆家娘家一起過年

把雙方老人聚在一起,一同過年。彼此都能夠共同陪伴兩家的父母,實現真正的團圓。

5、新潮型:帶著雙方老人旅行過年

帶著雙方老人旅行過年,在遊山玩水之間放鬆心情,過個熱鬧而又開心的年。

6、灑脫型:小兩口出門旅遊過年

平時錯峰迴家看望父母,春節誰家都不去,小兩口出門旅遊過年。

以上的方法,雖然未必對每個人都適用,但卻實實在在突出了人們思維方式的轉變。

Papi醬就曾在節目裡表示,她和老胡結婚五年,每年過年,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並不是因為她是明星,所以才這樣特立獨行。

這些新潮的觀點,都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產物。

如今的80後、9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如果春節不回家,爸媽老兩口可能就真的是孤孤零零、冷冷清清地過年了。

再加上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去大城市發展,和婆家、娘家隔了十萬八千裡,在這個重要的節日裡,大家更傾向於回自己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新時代,就會有新觀念;新處境,就會有新方法。

想要過好年,就需要夫妻倆拋棄傳統觀念。

男方放棄「在家從夫」的大男子主義思想,女方放棄「去誰家就是誰佔據主導權」的主觀偏見。

阿娟和濤子,過年的時候,就是兩家輪著來。

年底的時候,濤子媽打來電話,問濤子:

「你爸前段時間做了個膽結石手術,身體虛弱的很。他雖然嘴上不說,但我看的出來,他很想你。你今年過年,能不能回來看看他呀?」

一想到今年輪到去阿娟家過年,郭子支支吾吾,在電話這頭猶猶豫豫地說:「我…不確定。」

「是不是阿娟不同意?」濤子媽有些著急了,語氣中帶著一些不滿。

「沒有,不是的。」濤子澄清道。

「你這孩子,娶了媳婦就忘了家裡。」濤子媽說完,就怒氣衝衝地掛了電話。

阿娟在旁邊,聽到了全部。

前幾天,還因為能回娘家而激動得睡不著覺的她,今天主動開口說到:「老公,咱們今年啊,去你家過。」

愛,是雖然彼此有約定,但有了特殊情況,依然願意為對方破例。

無論做什麼決定,兩口子都應該有商有量,互相體諒。

畢竟,愛,是化解一切難題的靈丹妙藥。

楊瀾曾在《世界很大,幸好有你》一書中說:

「我們本是獨立自由的個體,如果不是因為相愛,就不會也不必在一起。」

既然決定攜手走下去,就要用心維繫這段關係。

出現分歧的時候,夫妻雙方的反應,就是婚姻最好的試金石。

就像「過年回誰家」這個問題,是所有夫妻在婚姻中的必答題。

答得好,夫妻感情會更上一層樓;

答不好,只會爭執不斷,甚至還可能葬送整個婚姻。

其實,回家過年的辦法有很多,但並不意味著,回誰家過年,誰就佔據了主導權。

只要夫妻雙方能夠做到包容和理解,這個看似無解的問題,也能夠迎刃而解。

若是凡事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只處在自己的立場去斟酌,再深的感情,也會一點點地走向破裂。

別只讓對方來遷就,而是自己主動去體諒;

別只讓對方來順從,而是自己主動去成全。

或許這世上很難找到兩全的答案,但只要以愛為出發點,學會包容,學會體諒,結局就不會太差。

新年就要到了,願你和愛人不再為「過年回誰家」而煩惱。

找到一個皆大歡喜的答案,兩個人都得償所願,快樂過年!

相關焦點

  • 過年回家,對象準備好了嗎?
    我說:「過年為什麼不回家?」她說:「因為,沒對象,每年我一個人回去的時候,父母都苦口婆心的說趕緊談戀愛,等到年紀大了,就更難找了,到時候,不是你挑人家,而是,人家挑你,到時候別成了剩女,嫁不出去。其實,你也想要一個家,不大卻溫暖,但家中還缺的那個重要的人還未出現。最近有一個重慶的20歲女孩兒為了完成奶奶的心願,用1000元租個男友回家過年的真實故事火了,好像從好多年前開始就流行租個男友/女友回家過年。
  • 「1500塊陪過夜,900塊帶回家」:租個女友回家過年,你怎麼看?
    每年過年回家,年輕人們都要面臨著來自父母的靈魂拷問,甚至有些父母跟孩子打電話說:今年不帶對象來,就別回家過年了,也不會讓你進家門的。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就是父母、親戚們給安排的相親;前幾天有男讀者給我留言說,剛到家第二天,就被父母拉去了相親,而年後從初三開始,相親安排一直被排到了初七。
  • 春節回家過年圖片,2021回家過年說說
    ,我媽說要是疫情不嚴重還是希望你過年回家的,要是嚴重的話就算了,畢竟路上太不安全了,唉!隨便抓的一個速食米飯,竟然馬上又到了過年回家的時候,路上的你能否給脖子按個家,素萬U型枕呵護頸椎,路途遙遠也不怕。過年回家的朋友們在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要為了一點小事情把生命搭進去了。
  • 春節是否回家過年,你選擇好了嗎
    今年過年可以回家嗎,這個話題近期在各大網絡平臺成為了最為熱點的搜索詞。其中原因不外乎疫情影響,既怕回家後被疫情隔離,又怕因為擔憂疫情不能回家陪伴父母兒女。那麼今年春節期間到底能不能回家呢。背著行李回家過年是遊子們的最美時刻疫情趨勢:截止筆者發文,全球疫情感染者即將破8000萬
  • 回家,過年!
    轉身看了眼火車站烏央烏央的人,B城的火車站,永遠都是這麼擁擠,但是看起來又那麼親切,都是要回家過年的人吧?呦呦勾起了嘴角,笑得格外開心。前陣子同事小喬問呦呦:「呦呦姐,你今年過年回家嗎?」呦呦認真想了一下:「可能回不去。」呦呦剛畢業三年,就從公司的一個小菜鳥晉升到現在主管的位置,說不辛苦肯定是騙人的。
  • 2020年快結束了,你是特別期待回家過年嗎
    回家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那是一個獨有的情結。不管工作多麼忙碌,不管歸期多麼短暫,依然有人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動身,開啟回家的路程。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突然爆發,很多人沒有回家。有人說我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回家過年,真的已經超出忍耐極限了。春節回家團圓成了勞累一年最大的念想。
  • 你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婚姻
    其中觀眾們議論最多的就是鍾曉芹和陳嶼這對小夫妻,很多人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婚姻。而相比許幻山和梁正賢,陳嶼更真實,也更具很多已婚男人的共性:不管是工作問題還是家庭矛盾,他們總是拒絕溝通拒絕交流,有什麼不滿都藏著掖著;不會主動去表達,認為做的永遠比說的重要;不會正視妻子的情感需求,也不會去理解她真正的煩惱。
  • 聽說,你過年也不回家了?
    地圖上蛛網般縱橫的回家路,融匯成了城市現代化的巨流。幾億遊子離開貨櫃,流經各自的分汊,最後回歸故土,這片溫暖而引人留戀的水域。時過境遷,從拎著行囊擠在人工窗口前,到群發搶票信息求助力,回家的方式在變化,用時在縮短,牽引著人們思鄉的心緒波動起伏。然而,疫情使得眼下的這個春節非同尋常。和友人閒侃,打開方式從「搶到回家的票了嗎?」
  •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一直猶豫要不要回家過年恰時,老生常談的聲音出現了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你,過年,回家嗎?家裡有牽掛的孩子,有期盼的老人,必須回家啊!央視曾經拍過一部名為《摩託車大軍回家過年》的紀錄片:記錄片裡,記者採訪了一對90後夫妻:「為啥要選擇騎摩託車回家啊?」
  • 你的面相,暴露了你的婚姻質量
    其實女人過得好不好,和是不是結婚了沒有多大關係,關鍵在於,在愛情和婚姻裡,一定要找個養得起自己的男人。 好的婚姻是讓自己變好,男人有錢,能在物質上富養女人。 沒有愛情的婚姻容易厭倦,而沒有物質的婚姻走的更艱難!
  • 過年租車回家一天多少錢?最新過年租車價格對比
    春節回家過年的時候有的人會帶著自己的女友回家,一來是讓自己的女友見見自己的家人,去家裡看看,另外也是讓父母看看自己的未來兒媳婦。可是帶著女友回家過年總得體面一些才行。因此不少人是選擇租車回去,自己帶著女友開車回家不僅旅途上輕鬆一些,回到家之後有了車還可以帶著女友和家人出去走走看看。但是春節的時候租車回家過年的話,一天大概是需要多少錢呢?
  • 就地過年不回家,讓我看清了爸媽的「真面目」……
    看過#當父母得知你過年不回家時#的微博話題後,你可以放心了:爹媽的思想覺悟是真高!@醜冰冰的下鋪是美馨馨呀: 我:媽我買好過年回去的票了我媽:還回來?別人都不回來了 你回來幹嘛?@大頭菜菜子er: 我媽讓我別回家,說全國人民都團結一心抗疫,我為什麼不團結@Zz左寶子 :我姐回不了 父母就郵寄特產過去了 都能理解就地過年。
  •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用「吧」不用「嗎」,區別就是,我回家過年,基本已被母親提前理解為既定事實了。畢竟工作地上海和老家安徽,疫情防控都算穩定,回家過年應該是安全的。去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分隔三地,只有妹妹和父母團聚。每天的視頻衝淡了孤獨感,減輕了心理壓力,但對彼此的惦念,和不能團聚的遺憾,還是讓本該喜慶的年,過得讓人心情複雜。這大概也是去年過年很多家庭共同的經歷。
  • 過年回家,再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結婚,請用這6句話「懟」回去!
    「過了臘八就是年」,馬上就過年了相信在外打拼的年輕人都定好了火車票、機票,準備回家過年。對大齡男女青年來說,過年就意味著相親,如果你不想結婚不想相親,那麼就會有一大堆七大姨八大姑來催婚。常年在外工作的你,好不容易有幾天休息時間,但是面對這群不嫌熱鬧的親戚,真的很頭疼。
  • 致操勞了一年的你:過年回家必做的10件事
    過年回家,是一次久違的重逢。在父母眼中,離家在外的我們過得好不好,看看回家時的穿衣打扮,瞧瞧臉上的表情,心裡就有數了。所以無論平時如何節儉,過年回家時,記得為自己準備一身新衣服。一身乾淨整潔的新衣,能讓父母那顆一直牽掛著你的心,安定而踏實,也能幫你告別去年所有的不愉快,迎接嶄新的未來。
  • 《過年回家》——心靈的回家之路
    1999年在阿根廷上映的這部電影《過年回家》於同年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導演張元選擇的演員劉琳和9李冰冰也於2000年榮獲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影后。片名《過年回家》,英文譯名《seventeen years》(十七年),講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個組合家庭的故事,工廠的技術工人於正高與女工陶愛榮各自帶著自己的女兒於小琴和陶蘭組建的新家庭一起生活。
  • 在海外的遊子過年是什麼感覺過年不回家的你
    家既是他們出發的地方,也是他們的歸宿。不能回家的他們究竟是怎樣看待過年的?主人公:不器(化名)  身份:英國在讀經濟學碩士今年是第1次不回家過年自從進了臘月,一部關於春節的BBC紀錄片成為了身邊很多同學熱議的話題。剛開始看的時候,本來也沒有什麼淚點,但是眼眶卻不自覺地溼潤了。
  • 春節歌曲:我們回家過年
    不管多忙,不管多遠,請記得常回家看看,讓我們一起回家過年。 跟我一起回家過年吧! 內地知名創作歌手帥霖攜手新銳歌手左健共同演繹了一首賀歲歌曲《我們回家過年》,這首歌剛在網上發布,就引起了網友們的瘋傳,這首應景歌曲,正是描繪出了出門在外不易,過年回家團圓的一種心態。目前全國處於春運回家返鄉的高峰時期。這首歌的熱播引起了漂泊在外的一票人共鳴。
  • 「過年回家第一天就被安排兩場相親,這個春節我該怎麼過?」
    許婷本來打算今年春節是不回家的,她早早地就通知了母親,說可能需要加班,就不回去了。其實,她說了謊,公司過年根本就沒有加班,還放了十多天的假期。 她這樣說的目的就是不想回去,因為她實在不願意每年過年回家時,聽親人們對關於自己婚姻之事的各種嘮叨,越聽越心煩。
  • 不回家過年的真相……你敢看完嗎?
    有一次她正工作著,突然就吐了出來,但因為在實驗室裡,一旦脫掉防護服就面臨著暴露的危險,她只能堅持。「我這輩子都沒法忘記那種口罩裡嘔吐的感覺。所以之後我就想著使勁吃飯,使勁休息,然後鍛鍊好身體,別給大家帶來風險。」無聲的戰場,她是堅守在前線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