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再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結婚,請用這6句話「懟」回去!

2021-01-08 花藝小達人

「過了臘八就是年」,馬上就過年了相信在外打拼的年輕人都定好了火車票、機票,準備回家過年。對大齡男女青年來說,過年就意味著相親,如果你不想結婚不想相親,那麼就會有一大堆七大姨八大姑來催婚。常年在外工作的你,好不容易有幾天休息時間,但是面對這群不嫌熱鬧的親戚,真的很頭疼。

雖然說結不結婚、談不談戀愛,本來是個人選擇問題,但是我們時常會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惡意,以及親朋好友的「關愛」:你怎麼還不結婚啊?結不結婚,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如何霸氣的回懟別人的催婚。

一、「請不要用研究生物進化的精神,去研究我的感情生活」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比如非洲吃不上飯的難民,拋棄妻子的男人。不要盯著我的婚姻大事不放,這是我個人的選擇,我想怎樣就怎樣。所以請不要用研究生物進化的精神,去研究我的感情生活,況且我也不想浪費您寶貴的時間。

二、急什麼,我還沒玩夠呢」

真實皇上不急太監急,我都沒怎麼招呢,您又何必這麼操心我的事情。您放心吧,在您孫子結婚之間,我肯定先把自己嫁出去,只是本姑娘現在還沒玩夠,不想那麼早結婚。到是您多擔心你的孫子吧,聽說最近又分手了,真的好可惜啊。

三、「我不想讓我的後代經歷你們這樣的親戚」

我不結婚是有願意的,為了培育優良的品種,為了祖國的下一代,我不敢輕易選擇結婚,我害怕我的孩子到時候遇到你們這樣的親戚,對孩子成長也不好,您說是不是?我覺得您倒是應該反思一下,學習如何做別人的長輩,這樣是不是會好一點呢?

四、「世界如此精彩,為何揪著我不放呢?」

世界這麼大,您為何揪著我不放呢?我不是不結婚,與其低質量的婚姻步入高質量的單身。我一個人真的挺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很自由。所以呀你還是放寬心,等我結婚的時候,給您送張請帖好嗎?

五、「有年紀輕輕就去世的,我是不是該問問你怎麼還不死啊?」

您完全沒必要問我為什麼不結婚,這跟生老病死其實是一個意思,有年紀輕輕就去世的,我是不是該問問你怎麼還不死啊?您不要生氣,氣壞了身子,我可擔待不起,況且我還想讓您到時候參見我的婚禮,所以您一定要要活到我結婚的那天。

六、「如果所謂的成功,就是過成千篇一律的別人,那麼我選擇做一個出類拔萃的傻X」

結婚不是流水線,不是設定好所有的數據,然後只等出廠的產品,更不是口水仗,你爽,我不爽。遇到一個人適合的人,不是那麼隨隨便便。而遇到一個隨隨便便的人,我也不願意啊!如果結婚就是成功,這種成功我寧可不要,我寧願做一個出類拔萃的X!

學會這些話,過年回家再遇到催婚的親戚,就用這些話懟回去。我們之所以不結婚,並不是嫁不出去或者娶不到媳婦,而是還沒有找到那個和我們一起看世界的人,所以寧願多花一點時間等待,也不會將就。

今日話題:你遇到過哪些奇葩的催婚方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當別人問你怎麼還不結婚,請用這3句話「懟」回去,痛快!
    01大齡單身女性,時常會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惡意,以及親朋好友的「關愛」:你怎麼還不結婚啊?結不結婚,這確實是一個問題。39歲的陳喬恩在《吐槽大會》上吐槽道:「我不需要別人把我捧在手心,我自己有手,我捧紅了我自己。」
  • 過年回家,對象準備好了嗎?
    通過這個節目再次驗證了那句話:愛情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家人的事。而相親由父母的介入,先解決兩家人這件事情再談談你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其實很多地方的相親都是這樣的,所以,這檔相親節目很中國。其中金星那句:一人脫單,全家光榮。
  • 當別人問你怎麼還不結婚,你可以這樣「懟」回去!這感覺不要太爽
    現在的很多大齡的單身女性,經常可以感受的到這個世界的惡意,還有一些三姑六婆的不定時的「關愛」,問:為什麼你還不結婚啊?這個確實是個問題,如果你遇到了的時候,不妨這麼「懟」回去,告訴他們,單身並非是定論,而是一種選擇。單身是一直選擇。
  • 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農村人,不回家過年呢?
    在過去,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該回家過年了,現在不同了,春節假期有限,人們都是挨著年跟前兒,懷著期盼,急匆匆趕回家,在這有限的時間裡,跟家人,與親戚朋友,聯絡聯絡感情。這也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春運」,春運雖忙,但是你會發現,依然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話雖這樣說,但是一年下來,沒掙到錢,有的人真不想回家。
  • 為什麼90後不願意回家過年了?我想你就是其中一個
    當我小心翼翼和眾人說起過年我不想回家,沒想到他們說:「不是吧?我也這麼想!你為什麼不想回去?」一千個人,能有一萬個理由不想回家。陶陶的老家離廣州直線距離大概有800公裡,飛機票早一個月前就已經飆到了2000塊一張。媽媽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催促她買票,她說我買了。她的確買了飛機票,但卻是飛去另一個海島國家的機票。
  • 2020年快結束了,你是特別期待回家過年嗎
    回家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那是一個獨有的情結。不管工作多麼忙碌,不管歸期多麼短暫,依然有人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動身,開啟回家的路程。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突然爆發,很多人沒有回家。有人說我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回家過年,真的已經超出忍耐極限了。春節回家團圓成了勞累一年最大的念想。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年不想回家了
    - 01 - 昨天看了個視頻,關於春節回家過年的。 內容是挺發人深思的,尤其是我這個特別擅長自省的人,看完後感動的眼淚婆娑,直接給我媽打了個慰問電話。結果就因為這通電話,害得完全失去了過年回家的心情。 我直接掛斷了電話,愛誰回去誰回去吧,我準備做個流浪兒了。 - 02 -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愛回家過年了。」 有個回答深得我心,「一共放假七天,兩天在路上,五天和不熟的親戚假笑。」
  • 回家過年,暴露了你的婚姻質量
    這一次,小雅說什麼也不肯退讓了,怒吼道:「不行,你已經答應過我了。今年就得回我家過!」有人說,如今,「夫妻倆回誰家過年」這個問題,是一個堪比「婆婆和媳婦同時落水先救誰」的世紀難題。在電視劇《新結婚時代》裡,由郭曉東和劉若英飾演的男女主角,原先感情很好,後來卻因為回誰家過年的事,而鬧得不可開交。劉若英憤憤不平地說:「哪條法律規定,過年女人一定要回婆家?」郭曉東只覺得理所當然:「這不需要法律規定,這是人之常情。」
  • 羅田這7個人,請不要回家過年!家鄉不歡迎你們!
    有人說回老家過個年喘口氣,來年整裝再發在外生活了一年回來的時候總是有這樣那樣的變化其中這幾種人最讓家鄉的人反感在黃岡農村,希望大家回家和鄰居、長輩說話的時候,儘量用家鄉話,這樣會給人一種親切感。不過請記住哈,外面再好,都不如自個的老家好。
  • 雲夢這7個人,請不要回家過年!家鄉不歡迎你們!
    有人說回老家過個年喘口氣,來年整裝再發在外生活了一年回來的時候總是有這樣那樣的變化其中這幾種人最讓家鄉的人反感在雲夢農村,希望大家回家和鄰居、長輩說話的時候,儘量用家鄉話,這樣會給人一種親切感。不過請記住哈,外面再好,都不如自個的老家好。
  •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用「吧」不用「嗎」,區別就是,我回家過年,基本已被母親提前理解為既定事實了。畢竟工作地上海和老家安徽,疫情防控都算穩定,回家過年應該是安全的。去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分隔三地,只有妹妹和父母團聚。每天的視頻衝淡了孤獨感,減輕了心理壓力,但對彼此的惦念,和不能團聚的遺憾,還是讓本該喜慶的年,過得讓人心情複雜。這大概也是去年過年很多家庭共同的經歷。
  • 這屆打工人,回家過年都這麼難
    在他們當中,有即便需要做再多次核酸檢測也阻止不了其回家腳步的;也有為了能夠順利過年而提前辭職的;更有全家提前打聽好政策、隔離措施只為其能順利回家的;也有自身非常想回家,但家人從大局出發極力阻止的。當然,也有因為疫情不回家,而減少了很多「家庭矛盾」的。在他們當中,有人因為「原地過年」而順利逃脫催婚,也有人因為家鄉中風險名正言順去低風險地區旅遊的。
  • 孕晚期有人勸你做這幾件事,可以直接懟回去,用不著顧忌面子
    但是,如果孕晚期有人勸你做以下這幾件事,可以直接懟回去,用不著顧忌面子。因為,這些建議,明裡是好意,但實際上對孕媽和胎寶寶都可能不利。多走走路,好順產幾乎每一個孕媽,到了孕晚期都會被身邊的人說:「多走走路,以後好順產。」
  • 別問了!今年不結婚,不生孩子!「你是不是有病?」
    「你知道我過年回家最怕什麼?」「什麼?」「最怕別人問我,你30歲還沒談過戀愛,是不是有病?」我都想一腳踹過去!「你知道我過年回家最怕什麼?」「最怕三姑六婆催我生二胎,你說,我生不生,會不會生,關她們屁事!」一個怕催婚,一個怕催生。
  • 分享:過年 回家——劉若英
    如果你也有時間,不多或許十分鐘就好麻煩您也讀一讀奶茶的文字如果你也正巧在過年回不回家糾結麻煩您更要讀一讀奶茶的話她會給你心裡想要的那個答案我看完甚至微博@劉落英,問她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怎麼寫了那麼真切?
  • 「再讓我回你家過年,那就離婚吧!」婚後三年,最怕過年!
    按照之前的約定,第二年過年該去小萌家了,但是臨近過年,公婆一天十幾個電話打來,軟硬兼施:家裡已經準備好年貨了,我們老倆口吃不完呀;你們不回來過年,我們老兩口過年沒意思;兒子媳婦不回家過年會被人笑話的;有了媳婦忘了娘,我們算白養兒子了……實在耐不住公婆的電話攻擊,張海也保證:「這一次回我家過年,明年一定回你家過年!」
  • 一句話回懟親戚們的連環問!信不信,明年沒人問你了
    被問了嗎?不管回家過年還是就地過年,見面拜年還是手機拜年,一年一度的「大型審問現場」都從不缺席。今天我和我司女孩就來教大家,如何一句話回懟親戚們的「問候」,安心團聚,開心過年!爸媽那一代人覺得養孩子沒那麼難,生了就能養,而我們這代人覺得生養孩子是一件責任很重的事。不論是大家現在都很關心的原生家庭問題,還是子女教育、養育成本的問題,生孩子都需要我們做好十足的準備。所以生育,這種自己身體要經歷的人生大事,必須得由你自己來做選擇、去承受,而不是被社會綁架去接受這個使命。
  • 真的想回家過年,但真的回不去...
    陳偉,一名廚師,3年沒有回家過年;老韓,老伴回老家過年,自己不回去;小苗,畢業之後是第一年沒回家過年;王鵬,主動申請春節值班;老高,永遠堅守崗位,沒有春節。不回家過年的他們,究竟是為了什麼?今年過年我繼續值班,畢竟過年的工資是平常的幾倍啊,運氣好的話還能收到老闆的紅包。其實回到家一起吃個飯也挺好的了,不一定非得在過年回去。一個人在這雖然很辛苦,但孩子大了,還是想賺更多錢,給他更多。對兒子的話:今年過年爸爸在廣州做飯,開學前給你帶熊大熊二的書包啊,在家要聽聽媽媽的話。
  • 「不許回娘家過年,這是規矩!」
    我說:「你這中國好媳婦,三天假也回婆家。」孫怡就笑得有點尬:「有什麼辦法呢?元旦不回婆家,過年鐵定要在婆家。去年,我們過年結婚的,沒這個煩惱,直接帶兩家爸媽去三亞旅遊。」我順著問她:「那今年過年回誰家?」孫怡說:「別提了,跟我老公掰扯兩個星期也沒結果。
  •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一直猶豫要不要回家過年恰時,老生常談的聲音出現了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按照30年計算,你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不超過1500小時。其實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真的可以按分秒來計算。在一部過年回家的廣告片中:兒子打電話說要回家過年,電話後的父母激動地連連點頭,特意在日曆上圈出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