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快結束了,你是特別期待回家過年嗎

2020-12-27 陶子姐姐談情感

回家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那是一個獨有的情結。不管工作多麼忙碌,不管歸期多麼短暫,依然有人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動身,開啟回家的路程。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突然爆發,很多人沒有回家。

有人說我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回家過年,真的已經超出忍耐極限了。春節回家團圓成了勞累一年最大的念想。

也有網友說他一直在擔心回家這個問題,從夏天就開始擔心了。現在秋冬各地陸續還會出現散發病例,那麼疫情的發展會影響春節回家過年嗎?

在老家,每當過年後是要跑遍所有親戚上門拜年的,因為疫情去年都採取了電話拜年。今年會有人渴望坐在一起嗎?吃著美味的飯菜,親朋好友之間歡聚一堂。

也有人會早早的訂好了火車票,雖然人潮擁擠,但依然回家的心歸心似箭。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春運,那真的不足以談人生。

如果春節沒有回家,那麼過年還有什麼意義。

影視演員郭曉冬,他出生在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的一個小村莊裡。在他小時候家庭條件並不富裕,當時連34元的學費都交不起,導致他在初二時就無奈輟學。

後來當過印刷廠工人、在北京流浪、當過群眾演員,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進,考上了電影學院,從而進入了娛樂圈。

從電視劇《新結婚時代》便開始嶄露頭角,被大眾熟知。2007年的時候,郭曉冬和程莉莎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他特意帶妻子回山東老家舉辦了婚禮。

或許在城市裡長大的妻子並不理解他這樣的行為,但回家辦婚禮,對於郭曉冬來說,卻有著非凡的意義。

他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父老鄉親,當初那個連學都上不起的窮小子,現在出息大了 。

他在父老鄉親的讚揚聲中平衡了童年的失落感。自此以後,自己的人生終於可以揚眉吐氣。

少年時代的艱辛總會在心靈上留下一抹無法言說的傷痛,但真正能做到治癒它的,惟有那方熱土。

在老家,曾經內心滿滿的失落。同樣,歸來,將會把那些失落都轉化成美好。

當年劉強東帶奶茶春節回老家,雖然父母已經不在村裡居住。他還是給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發了1萬元的紅包作為新年禮物。

這個時候的炫富,炫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擁有。

更多的是內心的一份自我滿足的追求。只有滿足了內心的歸屬感,才能真正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而這個歸屬感也只有在故鄉才能被深深地體現出來,那裡血濃於水。

在外奔波的遊子,春節能夠回到家鄉。見到父母鄉親和家中親友,那種愉悅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我們辛勤努力一年,只為了迎接這一刻的到來。

如果不能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際,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那麼再漂亮的衣服,再高檔的汽車,似乎都失去了獨屬於它的真正意義。在任何場合去炫耀富貴,都不如在家鄉那樣怡然自得。

說到這裡有願意回去榮歸故裡的,有願意回去和親人團聚的,也有人不願意回去。究其原因,是因為害怕三問。

第一問你工資多少呀?第二問你有房有車嗎?第三問你有對象嗎?

每年在外打工的人,回到家鄉總會面對這樣的質疑。面對著這些發問,卻又不得不回答,面對著父母的逼婚,卻又不得不應對。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一部分人是害怕過年的,是害怕春節回老家的。

純粹的想回去團聚,純粹的想回去找回成就感,還有一種就是回去害怕被質問。這三種情況,你是哪一種呢?

因為疫情關係,去年沒有回去,那麼今年春節的時候你想回家嗎?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2019年快結束了,那些中「花花卡」大獎的支付寶用戶,現狀如何?
    2019年快結束了,那些中了「花花卡」大獎的支付寶用戶,現狀如何?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信息化時代,每一天我們都接收到很多新鮮的信息,增長我們的見聞。其中網際網路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就是行動支付的出現了。
  •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
    夜讀|今年,你打算回家過年嗎?用「吧」不用「嗎」,區別就是,我回家過年,基本已被母親提前理解為既定事實了。畢竟工作地上海和老家安徽,疫情防控都算穩定,回家過年應該是安全的。去年過年,我們一家人分隔三地,只有妹妹和父母團聚。每天的視頻衝淡了孤獨感,減輕了心理壓力,但對彼此的惦念,和不能團聚的遺憾,還是讓本該喜慶的年,過得讓人心情複雜。這大概也是去年過年很多家庭共同的經歷。
  •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本周話題:今年過年你回家嗎?>一直猶豫要不要回家過年恰時,老生常談的聲音出現了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你,過年,回家嗎?家裡有牽掛的孩子,有期盼的老人,必須回家啊!央視曾經拍過一部名為《摩託車大軍回家過年》的紀錄片:記錄片裡,記者採訪了一對90後夫妻:「為啥要選擇騎摩託車回家啊?」
  • 想回家過年,有錯嗎?
    即使返程時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運期間的客流量依舊有14.14億人次之多,而2019年的客流量則將近30億人次。 而且高鐵、飛機、大巴等公共運輸環境,極易構成密閉空間,同車人員都處於接觸密切狀態,一旦有一個陽性,就可能造成大規模擴散。 考慮到這些,很多省市開始倡議「就地過年」。
  • 不回家過年的真相……你敢看完嗎?
    今年過年,即便非常想念父母和臨沂炒雞,但她依然沒打算回家。北京在2020年經歷了三波疫情,從新發地菜市場,到大興區的疫情反覆,沈玲羽的實驗室一直在忙碌。聽到他們說今年過年不打烊後,顧客長舒一口氣,向他們道一句:「過年好。」這讓他們心裡很暖,很開心。這對夫婦很特別——特別的傻,這是親戚朋友對他們一致的評價。丈夫姜保永今年52歲,老家在山東德州,他在北京大興區西營門開一間小超市。每天凌晨三點,他起床前往菜市場採購新鮮的蔬菜水果,清晨回到店裡和妻子尤青儒一起卸貨、擺貨、收拾整理……然後忙到深夜。
  • 2020年即將過去,今年大家有錢回家過年嗎?
    距離陽曆年元旦也僅剩兩天,2020年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那麼重點來了,在家家戶戶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習俗裡,大家今年能撐起腰板回家過年嗎?今天看到一片熱議文章,一個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兄弟,在一個麵館,只點了一份面和一瓶二鍋頭,接到家裡打的電話,讓打點錢回去置辦年貨。他哽咽了,說一會打幾百塊回家,然後春節的時候就不回去了,留守工地還能掙點錢。人生實苦,唯有前行。
  • 他們,過年不回家
    「回家過年」這句最平常的話對這樣一群人卻不平常他們,「過年不回家」《咫尺歸途》微紀錄片春運是「流動的中國」最生動的註解年春運結束後王新靈就要退休了但她想繼續留在工區陪著丈夫王新靈:「我已經習慣跟他一起走在線路上了,能看到旅客們安安全全地回家,
  • 春節是否回家過年,你選擇好了嗎
    今年過年可以回家嗎,這個話題近期在各大網絡平臺成為了最為熱點的搜索詞。其中原因不外乎疫情影響,既怕回家後被疫情隔離,又怕因為擔憂疫情不能回家陪伴父母兒女。那麼今年春節期間到底能不能回家呢。背著行李回家過年是遊子們的最美時刻疫情趨勢:截止筆者發文,全球疫情感染者即將破8000萬
  • 兩節來了,又一個新通知出臺了,春運40天,你能回家過年嗎?
    這樣的內外形勢之下,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特別注意。尤其要加強各個階段各個地方的疫情防控。中央發布的新通知,2021年春運時間定了。2021年的春運時間已經確定了。從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計40天。春運是一個特殊的時間段。
  • 聽說,你過年也不回家了?
    地圖上蛛網般縱橫的回家路,融匯成了城市現代化的巨流。幾億遊子離開貨櫃,流經各自的分汊,最後回歸故土,這片溫暖而引人留戀的水域。時過境遷,從拎著行囊擠在人工窗口前,到群發搶票信息求助力,回家的方式在變化,用時在縮短,牽引著人們思鄉的心緒波動起伏。然而,疫情使得眼下的這個春節非同尋常。和友人閒侃,打開方式從「搶到回家的票了嗎?」
  • 過年,回家,奔向更大的世界
    過年,回家,奔向更大的世界 2020-02-11 00:29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現在疫情還沒結束,會影響正常過年回家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對於疫情,今年能否正常過年回家?首先對於高風險地區相對來說,還是有點難,一般低風險地區,只要掃健康碼正常都是可以的。第一,今年我們國家一直是防控疫情的,對於高風險地區,防控疫情是比較嚴重的,如果你目前在高風險地區,我建議先不要回來,如果是一定要回來的,建議你查一查從你目前在的省回到你想要到的省需要做什麼,了解清楚了再回來。
  • 回家,過年!
    轉身看了眼火車站烏央烏央的人,B城的火車站,永遠都是這麼擁擠,但是看起來又那麼親切,都是要回家過年的人吧?呦呦勾起了嘴角,笑得格外開心。前陣子同事小喬問呦呦:「呦呦姐,你今年過年回家嗎?」呦呦認真想了一下:「可能回不去。」呦呦剛畢業三年,就從公司的一個小菜鳥晉升到現在主管的位置,說不辛苦肯定是騙人的。
  • 今年過年,你回家嗎?
    還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到春節了今年要回家嗎?或者在等著誰回家呢?我們年輕氣盛,期待遠方,只把對家的期待藏在心裡,不知道如何表達。陳同學後來私下裡和編導說起,她一結束就知道自己錯了,決定過年還是要回去,可能是旅行回來後。
  • 分享:過年 回家——劉若英
    原諒我劇透了這個淚點最後看完字母知道這個電影原來是根據劉若英《我們的不完美》中的《過年 回家》改編的,我明白了她的初衷。2012年我第一次讀完這部原著,那時的心情就同聽到林爸爸的聲音那樣。特別對於有家庭後的我們格外感觸。
  • 過年不回家,去看演出嗎?
    而雖然過節都是一樣,姿勢卻也千姿百態,我們採訪了幾位身邊就地過年的朋友,大家的心情都不盡相同:留京過年,能算上是給國家做貢獻了吧~~雖然不能回家見見許久沒見的朋友,但是過年期間留京和在京的朋友一起過年,這種體驗也是難得~~再加上情人節將至,今年的北京,一定會紅紅火火的!
  • 這屆打工人,回家過年都這麼難
    文中寫到,「低風險區到低風險區也要核酸證明嗎?低風險區回中風險區呢?」、「已經打過疫苗的,還需要做檢測嗎?」、「第一次去男朋友家見家長算返鄉嗎?」、「我在城市一個人住,沒有開火做飯,怕過年沒地兒吃飯,怎麼辦……」網友們的反應之所以如此激烈,歸根結底是春節回家過年的傳統,以及職場「打工人」每年回家屈指可數的次數。
  • 今年你回家過年了嗎?| 賈樟柯賀歲短片《有家小店叫童年》
    2020和2021,是春運歷史上最特別的兩年。2020是走不了,2021是回不去。1月28日,2021年春運正式拉開帷幕,沒有人潮,沒有各式各樣的行李,車站與機場都寥落得不像此刻。每一次波動都影響著我們是否能踏上那條回家的路。受影響的不止是我們,還有整個家庭的盼望。從前我們回家了又總不想呆在家裡,家長裡短的事,真惹人煩,仿佛我們平日裡刻意維持的體面與光鮮都不存在。但家就是我們的底色,你未必喜歡,但它就是存在。
  • 獨家丨春節不回家!「阿傑啊,你都十五年沒回家過年了!」
    「阿傑啊,今年過年回來嗎?你都十五年沒回家過年了。」
  • 今年過年回家嗎?如果還沒想好,看看這10張圖片
    14天之後,就是聖誕節了;20天之後,2020年就結束了;61天之後,就是中國人最喜歡又最熱鬧的除夕夜。無論2020年如何艱難,新的2021年已經向大家揮手打招呼了。在外面忙碌了一年的打工人,想好今年要回家了嗎?如果還沒想好,看看這10張圖片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