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起,在深圳做銷售工作的黃先生(化名)突然感覺頸椎不舒服,起初肩頸有些疼,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他逐漸手腳發麻,到5月份時連刷牙、打字都很受影響。
黃先生到深圳大學總醫院一檢查,醫生發現他的脖子裡長了個腫瘤,相當於一個塞子,把頸部脊髓壓扁了,隨時可能導致高位截癱。由於腫瘤長的位置是全身與大腦溝通的「咽喉要塞」,大量神經纖維集結於此,手術難度極大。幸運的是,在醫生的努力下,腫瘤完整切除,黃先生終於化險為夷。
術前術後影像對比圖,箭頭處為頸髓內腫瘤位置。
以為是頸椎病,結果發現脖子長了個腫瘤
據黃先生介紹,今年他帶著全家回老家過年,正好趕上新冠疫情爆發,天天窩在家,頸椎開始不舒服,有些肩頸疼。到了3月中旬,黃先生去家附近的中醫館理療放鬆,疼痛有所緩解。4月,黃先生一家回到深圳,他逐漸手腳發麻,到了5月份,情況變得嚴重了,手抬得稍微久一點就會酸痛,右手刷牙、打字都很受影響。
懷疑自己得了頸椎病,黃先生到深圳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經過檢查後,CT結果顯示是高頸段髓內腫瘤。該院神經外科主任陶蔚告訴黃先生,他脖子裡長了個腫瘤,體積有點大,位置也不好,相當於一個塞子,把頸部脊髓壓扁了,影響到肢體活動。更糟糕的是,這個「塞子」太緊了,快速的體位改變甚至開車時一個急剎、洗臉時一彎腰,都可能導致高位截癱,脖子以下都不能動彈。
陶蔚又耐心解釋道,這種腫瘤通常惡性度非常低,只要及時手術切除,有很大把握可以恢復正常,千萬不能耽擱。隨後,主刀醫生杜世偉也為其仔細分析了病情。
聽了醫生的話,黃先生慢慢冷靜下來,一邊住院繼續做各種檢查,一邊在網上查資料。終於黃先生下定決心,在深圳動手術。
稍有不慎或導致癱瘓,醫生精準分離頸髓切除腫瘤
黃先生的腫瘤長在頸椎第1-2節,根據檢查結果和經驗判斷,陶蔚和杜世偉認為有很大可能是髓內室管膜瘤。這是脊髓髓內最常見的一種腫瘤,主要沿脊髓中央管生長。幸運的是,這種腫瘤邊界相對清楚,適合全切。不過,頸部脊髓畢竟是全身與大腦溝通的「咽喉要塞」,大量的傳出傳入神經纖維在此集結經過,手術稍有不慎,就可能癱瘓甚至有生命危險,難度係數很高。
經過充分的準備,2020年6月1日,在麻醉科醫生、手術室護士的熟練配合下,神經外科腫瘤團隊為黃先生做了髓內腫瘤切除術。完整切除腫瘤必須剖開頸髓,而頸髓中間有一條天然的間隙,如果能夠像剝開橘子一樣將頸髓分成「兩瓣」,就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手術對正常頸髓的破壞,保護頸髓功能。但這需要主刀醫生對解剖有著深刻的理解,對手術操作更有著極高的要求。
最終,陶蔚、杜世偉沿著後正中溝精準分離頸髓,順利暴露腫瘤,並將其完整切除。術後病理結果顯示,確實和之前預測的一樣,是髓內室管膜瘤,分型為whoII級,惡性程度較低。複查核磁,腫瘤已完整切除。
手術七天後,黃先生開始下床走動,手腳的功能恢復得很快,受到了醫生的表揚。出院前,黃先生激動地說,「這裡的醫生給了我信心,我能做的就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和堅持,我把自己交給了醫生護士,現在他們把我完整地還給了我的家人」。
【記者】楊溢子
【通訊員】吳衝 王蘇琦
【作者】 楊溢子
健康情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