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的水稻比吉林、遼寧地區便宜很多是事實,也是很難扭轉的一個情況。一方面是黑龍江地區太過於偏遠,一方面是黑龍江水稻在品質上與吉林和遼寧地區有一定的差異,還有一方面就是黑龍江的水稻太多了。首先是黑龍江在地理位置上過於偏遠。黑龍江位於祖國的最東方,三面與俄羅斯相鄰。與吉林和遼寧相比,農產品想從黑龍江運到全國各地,就需要付出更多的運費,用行話講就是運距太遠。比如說東三省的水稻運往北京,吉林和遼寧的水稻在運距方面就有獨特的優勢,比黑龍江的運距要少很多。如果三個省份的水稻在北京賣同樣價格的話,黑龍江的水稻必然會因為運距、運費的原因在價格上要做出一些讓步。否則的話,以遼寧和吉林的水稻收購價收購的話,運到北京之後的價格也必然要比吉林和遼寧的水稻價格高。所以,從運距的角度來看,黑龍江的水稻要比吉林和遼寧的水稻價格低一些是必然的。
其次是黑龍江的水稻在品質上與吉林和遼寧相比還有一些差異。我這麼說可能很多的稻農會不高興,還會有朋友拿稻花香和響水大米來說事。稻花香和響水大米是黑龍江水稻的兩個特殊的存在,能代表黑龍江的整體水稻水平嗎?如果黑龍江的水稻真有那麼好,為什麼直到三江六號推廣之後黑龍江才有了第一個國家一等糧的水稻品種,這意味著什麼?吉林和遼寧地區的水稻可以劃到一等和二等糧,黑龍江的水稻只能劃歸到二等糧和三等糧的範疇,而且黑龍江的水稻劃到三等糧的比例明顯比二等糧要大得多,佳木斯、鶴崗、雙鴨山等東部地區的水稻都是三等糧,能賣上價嗎?直接從糧食等級上就給您把價格砍掉不少。而且,黑龍江的水稻存在大部分的地下水井灌稻作區,又降低了水稻的品質,這是事實,這也是為什麼黑龍江要投入這麼大的資金開展江渠工程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黑龍江的水稻太多了。黑龍江整體的地勢較西部地區以及吉林、遼寧地區要更低一些,特別是以黑龍江的東部地區為主要的代表。在以前,黑龍江農墾東部地區都是種植旱田作物,由於地勢低洼、內澇嚴重,開始了「以稻治澇」的旱改水種植結構改革,成效也比較明顯,在糧食產量方面穩步的提升,效益也多出不少。但是,也正因為如此,造成黑龍江的水稻種植面積過大,形成了供大於求的局面。黑龍江缺什麼也不缺水稻,你家不賣他家賣,這個地方的水稻不賣去別的地方收購。這麼多的水稻怎麼能夠提升水稻的價格?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其中一項就是削減黑龍江寒地井灌稻作區的種植面積。
因此,黑龍江的水稻價格低也是有原因的,也是難以改變的。期待國家能對黑龍江的水稻出臺一些有利的政策。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