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前幾天,耗子哥對《花木蘭》這部電影還是抱有期望的,因為動畫版的《花木蘭》在以前看過,拍得蠻不錯。
而最近兩年,中美交惡,對大家的影響都很大。如果《花木蘭》這部中國IP的電影在世界能夠火爆,相信在一定程度上會改善中美之間的情緒。
另外,從個人的角度講,耗子哥還是蠻喜歡「劉天仙」的。雖然沒到追星的程度,但起碼也是「眼饞她身子」的低俗群眾之一。
但是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真是不得不吐槽:這是什麼鬼劇情,白瞎了天仙妹子、李連杰、甄子丹、鞏俐一班大咖了!下面耗子哥總結了三大槽點,拋磚引玉,大家一起討論補充一下:
從古到今,各種「屌絲逆襲」、「以弱勝強」的故事裡面,都有一個核心的邏輯:
要麼經過刻苦修煉,學習,讓自己越來越強,直到與反派勢均力敵,終極一戰。這一類故事IP主要歌頌「堅持」、「忠貞」。要麼則是主角不按常理出牌,例如搞自殺式攻擊、巧借外力攻擊之類,實現以弱勝強的奇蹟。這一類的故事IP則主要歌頌「勇敢」、「智慧」。
而《花木蘭》的故事主線講的是什麼「鬼」呢?
花木蘭天賦異稟,具有很強的「氣」,她由於隱藏了女性的身份,所以她的戰鬥潛能不能全部發揮出來,所以她要追求「真」,用真實的女性身份去戰鬥,這樣的狀態下,她就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無敵高手了。
你琢磨琢磨,這邏輯講得通嗎?
且不說《孫子兵法》開篇第一句就是「兵者,詭道也」……
就憑「劉天仙」披頭散髮上陣,這絕對是激發敵方士氣的最佳獎勵品,柔然人一定會喊出「打倒拓跋氏、活捉花木蘭」的口號、士氣百倍的向前衝……
1、始於宋末元初的福建客家土樓穿越了時間與空間來到了南北朝時代。
2、泛濫成災的「紅燈籠」
中國人的紅燈籠都是掛在大門外,就好像現代的商業招牌一樣。
在室內誰掛紅燈籠?
這編劇就不動動腦筋想想,在屋子裡掛一串紅燈籠,不嫌光線紅彤彤的瘮得慌?不嫌費油費蠟燭?
3、中國中原王朝的軍裝有藍色的嗎?
馬未都先生在講「元青花瓷」的視頻裡面曾經介紹過,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藍色不是吉祥色,宋代之前很少有器皿使用藍色。
而中亞回教地區以及北方草原人的「長生天」信仰才會尚藍、尚青。
藍色的守軍軍裝,還有「藍纓槍」……耗子哥只能表示呵呵了……
4、「5毛錢特效」太尷尬了……
這是美國迪士尼投資超過3億美元的大電影!
這這片子的特效真是爛!
大家都知道,中國大陸市場目前的民間輿情是自卑與傲慢兩極分化的。網絡時不時上演「戰狼」與「公知」的大戲。影視作品如果不照顧中國大陸市場這種特殊的情感鬥爭,就很容易被輿論帶節奏打入「十八層地獄」。
以《花木蘭》為例:
例如李連杰扮演的皇帝,造型頗似西方辱華的經典角色「傅滿洲」。
媒婆與劉亦菲在說媒場景的這組扮相,也被敏感的網友認為是刻意醜化中國人。
耗子哥認為以上的說法其實太過於「玻璃心」,邏輯上也站不住腳。(因為片中對皇帝、花木蘭的演繹都是正面的,而且說媒情節誇張的妝容其實是帶有喜劇成分在裡面)
但電影想要有好口碑,就必須順應輿情,而不是跟輿情對著幹。打個比方,耗子哥看完了《三十而已》,就覺得「林有有」最可愛了,甚至很有動力想寫一篇稿子給「林有有」打抱不平,但冷靜一下,寫這種文章除了招罵,並沒有什麼好處,果斷放棄。
而迪士尼作為大公司,還犯這種低等錯誤真是不應該。
編劇不尊重邏輯——沒關係,片子可以賣給無腦的觀眾看。
編劇不注意細節——沒關係,片子可以賣給無知的觀眾看。
編劇不照顧市場情感——這部片子絕對完蛋!
而電影《花木蘭》就是編劇不尊重邏輯、不注意細節、不照顧市場情感的「三無產品」,絕對奠定它2020年第一爛片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