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華書院,ID:guohuashuy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國華書院「吟誦集」第243篇:《菜花黃時炊之野》
蘇城有南園、北園二處,菜花黃時,苦無酒家小飲,攜盒而往,對花冷飲,殊無意味。或議就近覓飲者,或議看花歸飲者,終不如對花熱飲為快。
眾議未定,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頭錢,我自擔爐火來。」
眾笑曰:「諾。」
眾去,餘問曰:「卿果然自往乎?」
芸曰:「非也,妾見市中賣餛飩者,其擔、鍋、灶無不備,盍(hé)僱之而往?妾先烹調端整,到彼處再一下鍋,茶酒兩便。」
餘曰:「酒菜固便矣,茶乏烹具。」
芸曰:「攜一砂罐去,以鐵叉串罐柄,去其鍋,懸於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餘鼓掌稱善。
街頭有鮑(bào)姓者,賣餛飩(hún tun)為業,以百錢僱其擔(dàn),約以明日午後,鮑欣然允議。
明日看花者至,餘告以故,眾鹹嘆服。飯後同往,並帶席墊至南園,擇柳陰下團坐。先烹茗,飲畢,然後暖酒烹餚。
是時風和日麗,遍地黃金,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蝶蜂亂飛,令人不飲自醉。既而酒餚俱熟,坐地大嚼(jué),擔(dān)者頗不俗,拉與同飲。
遊人見之,莫不羨為奇想。杯盤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臥,或歌或嘯。紅日將頹,餘思粥,擔者即為買米煮之,果腹而歸。
芸曰:「今日之遊樂乎?」
眾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
大笑而散。
選自《浮生六記·閒情記趣》 作者:沈復
注釋:
1、殊無意味:極沒意思。殊,特別,極其。
2、明日但各出杖頭錢:杖頭錢,此處指酒錢。典出《世說新語》,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雖當世貴盛,不肯詣也。阮修,字宣子,他是阮籍的侄孫。
3、盍:何不?表示反問。
4、越阡度陌:阡陌,田間地界或小路,南北曰阡,東西曰陌。
楊國華簡介
2015年創辦國崋書院;山西萬榮人,現居呂梁,獨立學者,在野教師,專注於中小學生閱讀興趣之培養,及耕讀傳家式門風之研究。
楊國華認為,教育是小火慢燉,不是急火猛攻,是薰陶,不是澆灌。今日教育之弊病,在功利二字耳。書院楹聯如是說,觀云云起行無狀,侍花花開自有時。為人父母,要有觀的閒情,要有侍的雅意。觀雲重在欣賞,侍花重在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