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在德國幼兒園玩什麼?沒有聲光電,但有老師自製的小教具

2020-12-22 小湯圓在德國

12月1日,終於盼到了老二薑餅入園的日子!

眼看解放在即,那天一大早,老母親興奮地起了個大早,把必帶的尿布、衣服等再次確認下,準時在幼兒園門口等待黎貝卡老師把我領進去。

現在疫情期間,全部家長止步於幼兒園門口,每個班的老師會輪流出來把小朋友接進去。

負責薑餅的幼兒園老師,是當初負責老大湯圓的黎貝卡。我在半年前寫了黎貝卡老師記錄湯圓在0-3歲小班的成長記錄,當時厚厚的一本手冊讓我發現幼兒園老師除了白天帶娃,還得為每一個小朋友寫階段性生長發育報告,工作量好大!

當時在手冊裡記錄了2歲的湯圓的興趣愛好,比如她愛角色扮演(穿Elsa裙子),大運動發育超出平均水平和喜歡手工畫畫這三大興趣特長,至今仍非常突出!

真的應了我們中國的老話「三歲看到老」。

因為湯圓特別喜歡這位老師,所以我在提交入園申請後,特地私下和黎貝卡交流,希望老二繼續能由她帶。果不其然,老二的託管老師也是黎貝卡,湯圓比我還開心!

這次趁著老二入園有長達四周的適應期,前幾周我得在班上陪著,讓老二適應新的環境,信任新的老師。在這慢慢脫手的過程中,我還可以和黎貝卡敘敘舊,一舉兩得!

以下圖片均為湯圓媽第一手資料,徵得老師同意所拍攝。

和湯圓之前一樣,薑餅的班級仍然是10個小朋友,配備兩位全職的老師。每個老師各自負責5位固定的小朋友。

另外有個實習老師,只在周二、周三來,完成學業中的實踐部分,很大程度上也緩解了幼兒園師資短缺的問題。

入園後,我輕車熟路給薑餅脫下了外套,進入教室,已經有四五個小朋友在忙手工了。

和教室內的其他老師、小朋友打完招呼後,黎貝卡示意我,一起和薑餅坐在地上,然後看他對新的環境的反應。

一開始,薑餅在我懷裡很羞澀,面對黎貝卡遞來的各種小玩具,不為所動,兩隻小手拽著我的毛衣緊緊的。

與此同時,黎貝卡和我一直聊著天,聊著過去一年來大家的情況和幼兒園的動態。

在我們熱絡的聊天中,老二也放開了緊張,大約半個小時後,這個四腳獸爬向了身邊的玩具,終於整個人從我的身上下來了。

黎貝卡和我使了個顏色,我知道這是個很好的開始,雖然薑餅就在我身邊不到半米遠,但代表著寶寶對周圍的環境慢慢產生了信任。

然後我才有空打量起闊別兩年多的小班教室來。畢竟因為疫情,我們也快一年不能進入幼兒園了。

這是個以功能劃分的,約60平方米的房間。

一進門就能看到一張大大的矮方桌,平時小朋友吃飯、畫畫、做手工都在上面,四周的櫥櫃都放著和吃飯相關的餐具紙巾、垃圾桶等用品。

餐桌旁邊是小朋友的活動區。

一排是迷你小廚房,煮飯用的各式鍋、鏟子、調味料等烹飪用具都齊全;

0-3歲班級的迷你廚房

一排是換裝區,掛著一些衣服和不同風格的挎包、手提袋。

鄰近牆上就有一塊穿衣鏡,另外還擺著一些布娃娃。喜歡角色扮演的小朋友換好衣服,可以直接拿娃娃為道具,扮演不同的角色;

遠離門的斜對角屬於主題玩具區,我還特別仔細觀察了下,都沒有聲光電類玩具。這點和湯圓之前待的天媽家的環境一模一樣。

的確如此,對於0-3歲的低幼寶寶,一閃一閃的燈光對眼睛的發育很不友好,音樂、聲響或者燈光,雖然能夠一時吸引住寶寶的興趣,但是對專注力的培養沒有任何幫助。

幼兒園為0-3歲寶寶布置的玩具有

Lego大積木(小件的容易入口有噎住風險);大塊積木;各種仿真動物模型;汽車軌道;每個主題玩具,都單獨裝在獨立的抽屜裡,帶有滑輪,放在地上。

小朋友完全可以自主遊玩,輕鬆拉開,自己伸手取用。

0-3歲班級的主題玩具區:lego大積木和

玩具區對角是一個很低的大沙發,也是對低幼寶寶的友好高度,那個是班級的讀書角。

或者作為寶寶的臨時休息區。

有次湯圓生病,我去接她,老師就讓她在沙發上躺著休息。

0-3歲寶寶班上的讀書角

讀書角一邊的牆上還掛有每個寶寶的成長照片簿,寶寶們可以看著照片,為大家介紹照片裡的人物和故事。

在我臥底期間,見到過另一位老師給好幾個小朋友讀書,手上拿的就是湯圓翻爛了的《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讀過的媽媽都知道這個是經典書籍,巧妙地把數數、認識星期,顏色和日常食物的認知結合在一起了。

讓我讚賞的一點,教室裡還有老師們舊物利用,發揮自己創意做的小道具。

比如感官教具之聲音小瓶,讓寶寶體驗不同物品形態和聲音;

老師自製的聲音認知小瓶

比如考驗寶寶手眼協調,最初級的邏輯啟蒙,塞瓶蓋。

把我們平時喝礦泉水的蓋子留下來,在廢舊的大罐的蓋子開個剛好合適的洞,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

老師自製的形狀配對罐子

這個足以替代大名鼎鼎美國費雪牌子,裡面經典的形狀配對玩具。

再比如,感官教具之顏色認知小瓶,帶寶寶認知不同顏色,和物體在水裡狀態的認知小瓶。

也是用廢舊小瓶,裡面裝上水,加上不同的顏料,有的還加入不同的材質物品,比如橡皮圈或著玻璃球、小珠子等。

在寶寶顛來倒去玩這些瓶子時,不同材質的物品在水中也有不同的運動狀態,這個足以讓0-3歲寶寶好奇半天了。

老師自製的顏色認知小瓶

被湯圓念念不忘的這位黎貝卡老師,才20出頭,帶起娃來,一點都不輸資歷老的其他老師。

她有著洞察小朋友心理的同理心,又擁有活潑愛笑的性格,然後又綁著一手好髮型,深得小朋友,尤其是小女孩的心。不光是我們家湯圓喜歡她,其他小孩也一樣,之前能入園接送娃,我還曾經看到過班上女孩們為了黎貝卡互相吃醋的小情緒。

一直很想寫下這位深得小朋友喜歡的老師,正好趁著這次四周時間,可以近距離觀察老師如何帶娃,和幼兒園老師偷師育兒技巧。

喜歡順手給我點讚在看,幼兒園臥底系列還會繼續!

相關焦點

  • 我在德國幼兒園當臥底,這裡沒有聲光電,除了木製玩具,還有老師動手做的小巧思
    我在半年前寫了黎貝卡老師記錄湯圓在0-3歲小班的成長記錄,當時厚厚的一本手冊讓我發現幼兒園老師除了白天帶娃,還得為每一個小朋友寫成長發育報告,工作量好大!有興趣可以看快捷傳送門:翻閱厚厚的一本幼兒園成長手冊,我才發現幼兒園老師才是育兒大V本人!
  • 我區老師3件作品在省幼兒園自製玩教具比賽中獲佳績
    我區老師3件作品在省幼兒園自製玩教具比賽中獲佳績2020年11月30日 17:48:58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2020年浙江省幼兒自製玩教具評選活動落下帷幕,我區教育第二幼兒園教師製作的3件作品上榜。
  • 從今往後,我再也不敢說德國幼兒園「傻玩」了
    餅餅升大班(3-6歲混齡)的第一周,我被邀請去圍觀他們的日常晨圈,這一圍觀可好,撲面而來全是文章素材。這次臥底,徹底顛覆了我對德國幼兒園的認知,我再也不敢用「傻玩」形容他們了!大家好,「德國幼兒園老師才是育兒大V本人」系列又開始續上了,這裡是本系列的往期合集: 黛西臥底德國幼兒園。
  • 巧手妙思 創意無限—楊井鎮中心幼兒園教師自製玩教具展示評比活
    教師要為幼兒的遊戲提供有準備的環境。為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提高幼兒園教師挖掘和開發環境教育資源的能力,同時為教師搭建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的平臺,楊井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教師自製教玩具展示評比活動。
  • 厲害了 | 燕山3所幼兒園在2018「張謇杯」全國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中獲一等獎!
    2018「張謇杯」全國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
  • 各國幼兒園學什麼?日本幼兒園重視戶外活動
    3歲之前的孩子可以入託兒所,最小的幾個月就可以入託,但是費用一般都比較高。幼兒園給孩子設置的學習課程不多,大多數是PIay-based(以玩為主),其餘的也以手工和戶外活動居多。幼兒在園時間很靈活,可以在園半天,可以全天,也可以一周選送1—4天不等。接的時間很重要,家長切記要在關園之前到,因為幼兒園有規定,遲到一分鐘就會收取1~3美元。
  • 巧手自製、創意無限——大龍港幼兒園開展課程遊戲化戶外自製玩...
    為了深入貫徹《綱要》、《指南》和「課程遊戲化」精神,提高教師挖掘和開發環境教育資源的能力,使幼兒園的玩具、材料、設施更有利於引發和探索遊戲活動,2020年1月7日下午,我園開展了教師課程遊戲化戶外自製玩教具評比。老師們開啟頭腦風暴,利用身邊各種廢舊材料將它們變廢為寶,採用各種形式和藝術表現方法,集思廣益、大膽想像、巧妙設計、精心製作,所有的作品匯聚了老師們的智慧與巧思。
  • 幼兒園老師心聲:家長需配合,莫讓孩子教育,歸為「5+2=0」模式
    導語:幼兒園的老師問家長,有沒有聽過「5+2=0」的模式,在家長會前確實沒聽過,你知道嗎?上次幼兒園開家長會,老師在開始給我們提了個小問題,問有沒有聽過「5+2=0」的模式,原諒我的孤陋寡聞,之前沒聽過。
  • 自製體育器械 雙牌茶林鎮中心幼兒園晨間體能鍛鍊玩出新...
    自製體育器械 雙牌茶林鎮中心幼兒園晨間體能鍛鍊玩出新花樣 發布時間:2020-06-02 08:43 來源: 鄧豔敏
  • 2-3歲孩子哭鬧時,德國幼兒老師竟然這樣做!
    願您夏天所有的遺憾,都是秋天驚喜的鋪墊2-3歲孩子哭鬧時,德國幼兒老師竟然這樣做!2-3歲是幼兒的第一個成長叛逆期,是幼兒人格建立的黃金期,也是幼兒逐漸走向社會、步入幼兒園的時期。幼兒教師往往難以拿捏好管教這一時期幼兒的尺寸,尤其當他們哭鬧時,更是頭疼不已、手足無措。
  • 德國孩子幼兒園最大任務就是玩,卻包攬世界一半諾貝爾獎,為什麼
    國家法律規定,禁止學前教育 德國學前教育的觀點是:如果太早強行教授知識,孩子各方面不成熟,最後只會變成背書和讀書機器,沒有思辨能力。 02.
  • 幼兒園聽取哇聲一片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漲姿勢
    幼兒園聽取哇聲一片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漲姿勢時間:2020-09-01 15:52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幼兒園聽取哇聲一片什麼意思什麼梗? 戳這裡漲姿勢 幼兒園聽取哇聲一片什麼梗?
  • 幼兒園老師建議:孩子不具備3種能力,別上幼兒園,會被孤立
    小林在送兒子去幼兒園之前是全職媽媽,每天要做的就是照顧自己的大兒子,從一日三餐到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一轉眼,兒子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小林為此還特意給兒子做了心理建設,告訴兒子去幼兒園有很多小夥伴,老師也會非常照顧自己的。就這樣,兒子在小林的忽悠下被送去了幼兒園。可剛上幼兒園第一天,小李的兒子就被其他小朋友排斥了,原因竟是3歲的兒子不會在幼兒園上廁所。
  • 永和鎮中心幼兒園自製玩教具評比
    為了充分調動全園教師創意製作出兒童喜歡的富有創新性、實用性的自製玩教具,更好地呵護孩子們開展自主遊戲,永和鎮中心幼兒園於近日組織了教師自製教玩具評比活動。自製教玩具活動中,廣大教師充分發揮想像力,參賽作品創意無限。如參賽作品《多功能遊戲箱》,採用箱子的外形,合理利用箱子的各個面,每一面都包含了教師的智慧,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挑選遊戲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智慧。參賽作品《小推車》,充分考慮了教室內的環境,讓孩子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場地,進行自己的探索遊戲。讓孩子們在科學的領域中自我探索、學習。
  • 幼兒園老師坐在女童身上玩手機,惡老師就該繩之以法!
    幼兒園老師坐在女童身上玩手機,惡老師就該繩之以法!喬志峰當地通報幼兒園老師坐在女童身上玩手機:已拘留、解聘。近日,一段監控視頻顯示,廣東佛山南海區丹灶鎮某幼兒園休息時間,有孩子不好好睡覺,一位老師走過去坐在孩子身上開始玩手機,長達三分鐘。
  • 德國老師都「著魔」的小遊戲:幼兒專注力訓練,簡單高效又有趣
    相反在德國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十分注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甚至連幼兒園都設立專門的訓練課,由此可見,這項能力的重要性。像我在德國生活的表姐,就曾跟我講過她家孩子上幼兒園時的一些經歷,因為表姐是在德國留學,所以自從畢業後就留在那邊工作、結婚生子,表姐夫也是一個帥氣的德國人,她倆的孩子也是非常好看,專挑兩人的優點繼承。
  • 幼兒園,老師讓帶的魚,and so on......
    " 本身鯉魚也不好吃,就給他去玩 ",拿了一條幾斤重的鯉魚給他去玩,那就拿了一條給他去玩,拿給他去玩,玩……小時候和爺爺住,有一次回家說學校明天要集體去掃墓,然後爺爺給了我一把掃帚.結局就是別的小同學背了一書包零食,我在旁邊拎著掃帚看別人吃,活動結束後踏著夕陽,餓著肚子,背著掃帚回家了,背影太美不敢多看。小時候。上初一的時候數學老師讓拿蘿蔔上學,要上課切割幾何圖形。第二天,同學們有拿白蘿蔔,胡蘿蔔,紅蘿蔔的。。。整個班就我媽,讓我拿了兩條大大的泡菜蘿蔔。
  • 女子讓孩子暗藏錄音筆上幼兒園 錄下老師呵斥聲
    通過錄音,她發現幼兒園老師不時呵斥孩子,令她倍感憤怒和難受。帖子一經發出,隨即在網上引起大量家長關注,有家長表示自己早就想嘗試通過錄音了解幼兒園內的情況,有家長則認為,老師也有難處,錄音這種方式有點過頭。廣州一資深幼教專家表示,有幼兒園曾發現孩子的衣服上藏著針孔攝像頭,家長的戒備心令幼師「壓力山大」。
  • 鋼城區實驗幼兒園線上評比「玩教具」 教師自製「密室逃脫」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3日訊(記者 畢東方 通訊員 高燕)4月20日-4月21日,鋼城區實驗幼兒園分班組進行了自製「玩教具」線上評比活動。  本次「玩教具」線上評比活動,老師們在設計構思、材料選擇、製作方法上花足了心思,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 德國流行"森林幼兒園" 兒童零下28度仍在戶外
    德國一個寒冷的11月早晨,柏林以北卡羅鎮的一個郊外林區裡,一群三四歲的孩子正圍坐在篝火旁,唱著歌做遊戲。這不是哪個幼兒園突發奇想的野外體驗,而是孩子們再平常不過的課堂學習。這類幼兒園被稱為「森林幼兒園」,目前全德國已有超過1500個,並逐步向英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