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掌握實用的孕嬰、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
導語:幼兒園的老師問家長,有沒有聽過「5+2=0」的模式,在家長會前確實沒聽過,你知道嗎?
上次幼兒園開家長會,老師在開始給我們提了個小問題,問有沒有聽過「5+2=0」的模式,原諒我的孤陋寡聞,之前沒聽過。
看家長們沒有回應,老師解惑,一周七天,周一到周五在幼兒園,老師教孩子記住該有的言行,但是周六日在家長手裡,帶孩子的方式各異,如果不和老師配合,那就會導致對孩子的教育歸為0。
想想還真是這個道理,在平時家長的下面幾個行為,容易導致「5+2=0」的模式,希望你沒有做錯!
1、幼兒吃飯問題
在幼兒園裡吃飯,小朋友們互相看著彼此,不管吃什麼都很香,吃得也快。老師有時候還會鼓勵小朋友,看誰吃得真棒,那其他的小朋友也希望被表揚,吃飯行為就會越來越好。
在家裡吃飯的場景:家長餵孩子,孩子看著電視吃,家長追著孩子喂,孩子邊玩邊吃……
在家長眼裡,孩子只要吃飯就行,不管是以什麼方式吃進去的,看到孩子不吃寧願自己幫著孩子讓他吃。
老師心聲:
不管原來孩子如何吃飯,在上了幼兒園之後,老師就會幫著孩子們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孩子不挑食、自己吃……
孩子們完全可以做到獨立吃飯,不希望孩子回到家裡,家長就放任了孩子的吃飯方式。
淺淺媽有話說:
孩子在添加輔食後,就會逐漸對自己動手吃東西感興趣,這時就可以鍛鍊孩子動手能力了。
家長要捨得放手,要有不怕髒的「精神」,弄髒了不就是擦擦洗洗就行了。越早的培養孩子的獨立飲食習慣,更好哦!
2、孩子行為問題
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孩子在幼兒園上下樓梯,都是貼著右側,扶著扶手。但是換了家長很可能就只要孩子安全就可以,不一定注意方式。
老師心聲:
老師教給孩子正確的行為,家長放任的話,很可能讓孩子不能如一的去培養一個習慣。
淺淺媽有話說: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老師是誇大了,不就是下個樓梯嘛,其實不然,孩子的行為就體現在一個個的小細節裡,這個不注意那個不注意,那到頭來還是沒學會呢。幼兒園裡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是主要任務之一,所以家長們該配合還是要配合的。
3、孩子言行問題
孩子遇到問題老師肯定會幫忙,每個孩子求幫助的方式不同。
有的孩子直接到老師面前,喊一句,「給我XXXXX」,聽生硬的;有的孩子直接不說話,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老師,讓老師發現自己有問題……
老師心聲:
在家裡孩子們都是寶,有的嬌慣一些,孩子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家長就知道孩子要做什麼,馬上幫著處理了。
但是在幼兒園裡,孩子們多,有時候可能當時沒有看到呢,比如有孩子想尿尿,但是不說話也不自己去,那老師當時沒看到孩子不就尿褲子了嗎。
針對有的孩子硬生生的讓老師幫助做事情,當然這裡不是批評孩子,那如果孩子能夠說:「請老師或者XXX幫我XXXXX好嗎?」幫助之後孩子也要說謝謝!
你是不是覺得這樣會更好呢?
淺淺媽有話說:
老師的話孩子一般都會聽,正常情況老師不會誤導孩子,上一陣幼兒園之後,孩子的行為和原來比肯定會有變化,我們應該對孩子的這種好的變化及時表揚,並鼓勵。另外家長也要配合老師,可以在孩子尋求幫助的時候,按照老師的方式來,即便讓孩子幫自己做事情,也應該有禮貌的尋求幫助,然後再說謝謝。
老師的教育加上父母的以身作則,才能更好的讓孩子更好的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才不會讓幼兒園的教育變成「5+2=0」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