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經進入第二次北伐時期。1926年春,劉鎮華在吳佩孚,閻錫山的支持下,糾集舊部鎮嵩軍與土匪,民間武裝等十萬人由潼關向西進發進攻西安,圍城8個月之久。
鎮嵩軍裝備精良,而城內國民軍武器裝備很差,和城外完全斷絕消息,在進入冬季後又面臨著糧食極度缺乏的狀況,在饑寒交迫之下,城內每天都有大批居民死亡。圍城期間,城內死亡軍民共達5萬多人。
國民軍將領楊虎城,李虎臣(小說中二虎原型)率全城軍民堅守八個月之久,直到馮玉祥將軍率軍入陝才解了西安之圍,時稱「二虎守長安」。這是歷史上少有的殘酷戰爭。
1924年,在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撮合下國共兩黨以「黨內合作」的形式實現了第一次合作,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這次合作共持續了三年時間。
在這個溫馴的良夜,讓我們共讀第十章到第十二章(147~201頁)。
問題:
1.你更贊成白嘉軒似的以不變應萬變,還是鹿子霖式的靈活機變?
2.國民黨和共產黨最初的合作基礎是什麼?
3.如果有女兒,你願意她成為白靈式的人物嗎?
1
朱先生的白鹿書院關門了,白嘉軒卻沒像鹿子霖一樣讓兒子到新學堂念書,而是讓孝文孝武務農——「各家有各家的活法」。
活法各不相同,娶媳婦的畫風也很不一樣。
鹿兆鵬拒絕家裡訂下的親事,卻被鹿子霖一巴掌抽回家,又一巴掌抽進洞房——沒錯,還有一巴掌,直接搧進祠堂裡拜祖宗。
黑娃求而不得的事,在兆鵬看來是需要摒棄的封建殘餘。相比之下,孝文則乖乖地完了婚,這讓原上的人感嘆:還是白家的德厚,「勺勺客畢竟祖德太淺嘛!」
只是,世事真會按設定的套路搬演嗎?
2
原上的軍閥又換了一撥,現在是以楊排長為首的白腿烏鴉兵。
烏鴉兵到各村進行了一場場「槍殺活雞」的行為表演,俗話說殺雞給猴看,表演的目的,就是讓百姓交糧——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鹿兆鵬,如今的白鹿初級學校校長,將發小黑娃請進了校門。
原上第一次有人不是鄙視,而是讚美了他與小娥的「苟合」——這叫「衝破封建枷鎖,婚姻自由」哩!
晚上,白鹿原燃起沖天大火,那是匪兵收繳上來的糧食堆。遙望著火光,黑娃與鹿兆鵬笑了。
兆鵬與黑娃,在全書中一直是心靈相通的合作關係。兩人都有叛逆反抗的基因,但前者是站在一定高度上的主動反叛,是理想主義者的境界;而後者則是一種出於名利與欲望的本能反叛,是個人主義者的隨性而動,這也讓他們從共同的起點出發,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3
朱先生向縣長打報告獲批成立大型文化項目——編撰縣誌。
他招集志同道合的飽學之士,嘯聚於庭院濃蔭下,把這裡變成紛亂世事中的一方淨土。
這天,書院裡闖入一隊不速之客——軍閥頭目劉軍長和他的隨從,他想讓朱先生掐算一下被自己軍隊團團圍住的西安城,何時才能攻下?朱先生給他的答案是——見雪即見開交。
果然入冬下雪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不過不是烏鴉兵攻入西安,而是他們被趕出了白鹿原。
4
白嘉軒聽說西安被圍城的慘狀,趕緊去看望寶貝女兒靈靈。
他碰到了正在響應革命軍的號召日夜搬運死難軍民屍體的白靈,和她身旁的鹿家二兒子鹿兆海。
二人同在西安念書又一起參加了革命。當時正處在國共時期,白靈與兆海做了一個遊戲,用拋擲銅元來決定各自參加什麼政黨。
遊戲的結果是,兆海入共產黨,白靈入國民黨。
遊戲是既輕佻又隆重的,「鑄成了她和他走向各自人生最輝煌的那一刻」。
白靈在全書女子中是最為特別的,她飛揚跳脫,是白嘉軒口中的「海獸」,為了理想與革命,她毫不猶豫地剪斷了家族的牽絆,正所謂無我者無情。
白鹿原上召開了一場大會,國民黨黨部書記挽起鹿兆鵬的手高舉過頭頂,同時也公開了兆鵬的共產黨員身份。被原上人認為「不乾淨有麻達」的黑娃,被兆鵬吸收進農協。
白鹿原上的日子,註定不會平靜太久。
明天早晨將為大家領讀《白鹿原》第十三至十五章(202~2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