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辯論蔡英文發言答辯全文
第一階段申論全文
謝謝主持人、宋主席、朱主席,電視機前面,國人同胞、各位父老鄉親、兄弟姊妹,大家好(國語、臺語、客語、排灣族)。
今天是新年的第二天,在這裡,我要祝福所有的國人同胞新年快樂,希望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新年假期。
時間過得很快,馬英九帶領這個國家,已經將近八年了。這八年,很多事情都會改變。一個小學生,可以在八年之內,變成一個可以投票的公民。一個小嬰兒,也可以在八年之後,變成一個小學生。不過,這八年來,也有些事情,是從來沒有改變。
其中,人民感受最深的,是政府與人民的距離非常的遙遠,他們對民意的態度,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當怪手開進農田的時候,政府聽不到大埔阿嬤的聲音。當油電雙漲的時候,政府聽不到小生意人的聲音。當洪仲丘在軍隊裡面被虐待致死的時候,政府聽不到人民要追求真相的聲音。當食安危機的時候,政府沒有聽到,所有爸爸媽媽,緊張的聲音。當「總統」忙於鬥爭「國會議長」,當執政黨的主席,忙著換掉同黨的「總統」候選人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聽到,人民希望政治「賣擱亂啊」的聲音。
剛才朱主席說了很多他未來要做的事情,也對我有很多的指教。我仔細聽起來,朱主席還是在貼標籤,還是在扭曲、在片面的解釋對手的政見與說法。不過,他雖然說了這麼多,還有一件事情,朱主席始終沒有說出口。那就是,臺灣人民這八年來究竟過得好不好。
上次的辯論會,朱主席說了一句話,讓我非常的震驚。他說,一個「總統」「不能一切看民意,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那一瞬間,我以為站在我旁邊的,是馬英九。馬英九,就像朱主席一樣,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他的兩岸政策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經常引發了衝突。他所主導的「國會」,用半分鐘通過服貿,引爆了太陽花的學運。他主導的「教育部」,修訂爭議性很大的課綱,連高中生都出來反對。我們今天在這裡競選「總統」,前一個「總統」所犯的錯,難道朱主席,真的視而不見嗎?
2015年,臺灣民眾票選的代表字,是「換」字。我相信,當臺灣人民在選這個字的時候,大家心中的感觸是很深的。臺灣人民想把什麼換掉?我想答案很簡單,他們想把一個不聽民意的政府換掉。朱主席曾經為了國民黨的施政無能而道歉,在這裡,我要告訴朱主席,如果你真心的要反省國民黨執政的失敗,那麼,首先要檢討的,就是你們跟人民的距離,真的太遙遠了。人民需要的,是一個跟他站在一起的政府,而不是和他們作對的政府。人民期待的,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政府,而不是製造問題的政府。
過去八年,人民對政府失去了信心,也對政治人物失去了信賴。我看到了這些問題,所以,在這次選舉,我提出了「五大政治改革」。我要讓虛耗、惡鬥、對立、空轉的臺灣,徹底的改變。
首先,我提出要實踐世代正義
實踐世代正義,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回年輕人,對未來的希望。我要重振經濟,讓產業快速的轉型和升級,來解決年輕人低薪的問題。我要推動安心住宅計劃,我要改革年金體制,我更要提供好的照顧服務,來減輕家庭的負擔,讓年輕人安心成家。最重要的,我們這一代人,不可以那樣自私,只顧著自己的歷史定位;我們要把未來的選擇權,完整的留給下一代。
第二,我要改革政府效能
將來的蔡英文政府,進行任何重大的決策,都會充分的溝通,公開透明,誠實提供人民來檢驗。蔡英文的政府,不會再有黑箱,也不會專斷獨行。我們還會成立強而有力的國家隊,站在產業後面,提供他們必要的協助。
我們還會檢討政府的財政紀律,讓每一塊錢都能夠發揮最大的效果。我們也會協助地方政府,嚴守財政紀律,認真的公務員是無辜的,他們不應該成為財政揮霍的受害者。一個有能力的政府才是公務人員最大的光榮。
第三,我要啟動「國會」改革
我們要改革「立委」的選制,解決目前票票不等值的問題。我們還要降低政黨的門檻,讓更多元的聲音進入「國會」,這些都能讓「國會」更能反應民意。我們也主張,議長中立化,讓他不受制於政黨,來處理議事。同時我也要強化「國會」幕僚機構的專業能量,來提升問政品質。
第四,我要落實轉型正義
我要整理並公開歷史的檔案,讓真相重見天日,撫平受害者心中的傷痕,任何人都不應該在我們的過去的歷史裡面去隱瞞。未來,我們也會追討不當黨產,我們會明訂政黨的收入來源,杜絕政黨投資營利事業,讓民主更深化,讓競爭更公平。
最後,我要終結政治惡鬥
在這裡,我要再次向國人保證,民進黨執政,絕對不會「整碗捧去」。新政府的人事絕對會令國人耳目一新。身為「總統」,我會對這個國家的團結負最大的責任,盡最大的努力。未來,我們會結合「國會」裡面,所有支持改革的力量,組成「進步大聯盟」,讓穩定的多數,成為執政後盾。我們也會廣納各方的人才,不分黨派,共同為臺灣的改革而努力,讓政治走向團結,讓社會不再對立。
親愛的臺灣人民,大埔事件的時候,我們走上街頭。洪仲丘被欺負的時候,我們走上街頭。反核四的時候,我們也走上街頭。民主程序被踐踏的時候,我們更一起走上街頭。任何人,都不應該低估,我們人民捍衛自由和民主的意志。走上街頭,我們的聲音就會聽見。但是,走進投票所,那個做不好的政府,才會真正的下臺負起責任。
一月十六號,就是你一定要站出來的歷史時刻。
第二階段全民連署提問全文
公民提問一、科技議題,請問三位是否同意由政府來推廣免費上網,讓全民上網可以更加地快速,解決數位落差,同時扶植網路產業行銷臺灣?
蔡英文答:解決數位落差是一個非常急迫的工作,也是政府最重要的責任,我曾經到過臺東,到桃源國小去看過,看到桃源國小的小朋友,五年級的學生,上網去可和學院學數學,他們不但用中文版,也會用英文版上網學數學,這證明一件事,就是縮短數位落差真的很重要,因為網路可以讓偏鄉孩童與弱勢族群帶來更公平的教育的機會,讓他們連結世界。
寬頻網路是重要的資訊來源,所以我主張,其實我在2012年競選「總統」就主張,能夠使用寬頻網路是國民的基本人權,政府有責任確保這項服務是平價,而且優質的。對於頻寬跟速度的提升,這個將會是國家建設的最優先項目,未來我們一定加速和業者一起來推動,我也會讓臺灣的品質,會在周邊所有國家裡面是第一流的。
除了頻寬跟速度之外,我們也要積極發展網路相關產業,而且不應該只談硬體,還要重視軟體的應用,我已經提出了整體發展網路產業,縮短數位落差完整的方案:第一、大數據物聯網以及數位城市等等的網路應用,要提供人民有感的公共服務,也提供給業者必要的商機。第二、我們也要積極培養人才,把資訊數位能力,變成國民基本的素養,所以小朋友的國民教育裡面,數位能力跟程式能力是我們要積極去培養最優先的項目。
最後、我們要打造網路創新的生態系,是一個從投資、研發、產業開發、驗證,到商業化,一個完整的體系。
公民提問二、司法是正義的最後防線,臺灣的司法給予法官大的自由心證空間,以及法官終身職的保障促使法官有恃無恐,請問「總統」候選人有改革司法的對策,以保護人民、伸張正義嗎?
蔡英文答:我非常同意宋主席的話,事實上2012年我競選「總統」的時候已經提出來,司法改革是「總統」的責任,要有「總統」的決心和政治能量,才會有成功的司法改革。司法改革是我們社會覺得非常迫切的議題,尤其近來的很多判決和人民期待落差很大,人民對司法的不信任已經達到了頂點,所以司法改革非常急迫的議題。
那麼司法應該是人民的司法,它必須是能追求公平正義,而且要及時有效的保障人民,這是推動司法改革最核心的價值。我很重視司法改革,今年八月也提出司法改革五大政策,都是為了提升司法判決的品質,這些包括檢討現行司法人員進場和退場機制,我們要確保我們有好的訓練的法官同時也有淘汰法官的機制。第二,我們要強化司法人員的人權的素養,落實人權保障,第三,我們要提升科學辦案的能力,提升司法審判的可信度,第四,我們要推動司法民主化,這一點和我們剛才宋主席所講的是一樣的,現行觀審制被認為是無助於人民的參與,所以未來我們一定要來研議陪審制或者是參審制的推動,這樣這種社會的經驗跟人民的感情才會灌注在我們司法的審判,才會讓司法審判的結果比較接近社會的期待。第五,我要建立人民友善的司法環境,讓人民更容易取得司法救濟的管道和法律的資源,我上任之後,我會籌辦司法改革會議,廣納社會意見,加速改革的步調。
公民提問三、軍公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超過100%,國家負債卻日益沉重,請問「總統」候選人如何解決國人每人平均背負超過100萬元國債的財政困境、以及18%存廢問題?
蔡英文答:謝謝提問,謝謝主持人。未來十五年內,四大退休基金將陸續破產。如果我們今天還不認真處理年金的問題,無論是軍公教退撫基金還是勞保年金,都可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走向破產。所以年金制度是非改不可,我不會為了選票,而有所妥協。但是我也不會急躁,而造成社會的動蕩。我將依循三個原則:第一,循序漸進。我堅持務實穩健的改革,我會照顧現在依賴退休金過日子的人,不會造成他們生活安定上的衝擊。第二,要國家負得起,人民領得到。我會簡化各種職業別之間制度上的落差;隨著人口老化趨勢,適當的延後年金請領的年齡;最重要的,我會逐步合理化所有的所得替代率,包括18%的問題。第三,必須在團結的基礎上,推動改革。因為年金改革,是針對制度,而不是針對個別的族群。所以軍公教的人員,不是被改革的對象,而是我們改革的夥伴。
所以,我主張先組成「年金改革委員會」,由不同的職業代表,和專家學者組成,政府機關會主動公開各種精算數據作為參考。接著,委員會也會提出具體的改革方案,交到「年金「國是會議」上面,進行更廣泛的討論。
最後,凝聚出大家的共識,再付諸「國會」來修法。這樣的過程,我預計半年之內,最多不超過一年,就會有結論。我要在這裡特別講,年金的問題牽涉到我們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退休以後的生活,它是一個社會的結構的改變,所以它是需要全民參與的一個改革過程。瑞典就是因為經過了一個大規模的社會協商過程而成功的改變了他們的年金制度。
公民提問四:貨幣政策長期失衡讓臺灣陷入結構性經濟困境,而多重政策任務則是讓「中央銀行」失去應有的獨立與政策長期失衡的主因。請問三位「總統」候選人,是否願意支持改革建立一個更透明獨立的「中央銀行」運作機制?
蔡英文答:謝謝主持人。一個國家經濟的好壞,其實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臺灣經濟的困境,必須是有效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跟產業政策的共同作用,才會有解決的可能。如果將全部困境推給貨幣政策或者推給央行,並不適合。
我很堅持「中央銀行」獨立行使職權」,未來,我也會積極維護央行的獨立性。同時我也要在這裡跟各位報告,央行雖然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它有獨立性,它最大的功能就是維持臺灣整體經濟的穩定性,這是央行最重要的責任。央行跟其他政策的目標如果有發生衝突,央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維持臺灣總體經濟的穩定性,這是央行最重要的職責。
央行事實上是獨立的,但是它並不孤立。其實央行在政策討論、政策決定的時候,會綜合考量我們進出口的情況,物價跟就業水準來確保整體經濟的穩定性,這樣才能夠因應國際景氣的循環,以及其他國際經濟不當的衝擊。所以這是各國央行的匯率跟貨幣政策的運作常態,也是一個正確的做法。我贊成「中央銀行」獨立執行貨幣跟匯率政策,防止物價的大幅波動,這個是必須要去做的。
最後一點我想要提一下,臺灣因為不是「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會員,所以必須有一定規模的外匯存底,而這些外匯存底必須要做資產管理,因此有孳息的收入,變成國家收入的來源,將來我們一定要確保一件事情,這個孳息不能變太高的目標,造成央行的壓力。
公民提問五、其實勞基法實行至今,已經超過30 多年,很多法令卻沒有辦法完全具體落實,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勞工,他們並沒有勞健保,這些勞工都是弱勢,現行法令沒有辦法有效遏止,請問「總統」候選人有無任何改善對策?
蔡英文答:這個問題確實點出,現在勞工相關規定裡面需要補強的地方,尤其是我們講的微型企業的勞工,也就是五人以下的企業勞工,還有部分工時,派遣勞工,這三類的勞工,確實在我們現今相關體系及勞動法規中,是有保障不足的地方。我認為,每一個勞工都應該獲得勞工保險、全民健保、職災保險、就業保險的完整保障,所以未來我們會研議補強現在的制度規範,讓這些弱勢的勞工有更完整的保障。
過去民進黨一直,都與勞工站在一起,未來,我的政府也是如此。勞工是產業發展的基礎,但勞工朋友正面臨長工時、低工資,及社會安全保障不足的困難。我不會忘記,是誰在支撐這個國家。
所以,前一陣子我也提出六大勞動政策,讓勞工能夠安居樂業。第一,我希望全面落實周休二日,遭到濫用的責任制工時,則應該修法限縮。第二,我要扭轉勞工低薪的趨勢,定訂「最低工資法」,將最低生活所需,應參考的社經指標入法,並且每年穩定明確的調整最低工資,撐住勞工跟家庭經濟生活。第三,支持青年與中高齡就業,推動就業與技術傳承的世代攜手合作。最重要的,我們要立法保護非典型勞工,讓派遣及部分工時的勞工,能夠受到同工同酬的保護,而且都納入社會安全保障體系。我們對於過勞跟職災也有專門的立法來保護。
第三階段交互詰問全文
朱立倫提問一:
今天主要還是關心全民的健康和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進口的問題。朱立倫非常清楚我們絕不貿然開放進口,因為國人的飲食習慣和其他國家不一樣,吃豬肉的是歐美的7倍、日本的3倍,同時我們吃了很多內臟,所以一定要建立臺灣自己的安全標準。可是上一次蔡主席在辯論會當中,讓大家嚇了一跳,因為他已經同意做一個大轉彎,同意進口。我相信大家都還記得,民進黨以前都堅持零檢出,一直都說那叫毒豬、毒牛,蔡主席你今天立場為何轉變?是六月到美國去之後,秘密行程承諾了美國人嗎?你的政策轉彎之前,請問有沒有跟豬農溝通過,有沒有跟所有的國人溝通,有沒有辦過任何一場公聽會,這就是您所謂的英派的黑箱作業嗎?我們這樣的決策模式,就是無條件的接受其他國家的要求,這就是你的談判能力嗎?我們怎麼可以出賣豬農,不顧國人的健康。宋主席,請教一下,對於這樣不溝通就急轉彎的決策模式,你放心這樣的英派決策模式嗎?請問你對開放美豬的看法。
蔡英文答:
謝謝主持人,首先告訴朱主席,我們在過去的說明已經說得很清楚,但是朱主席還是選擇不聽、而且繼續用他的方式貼標籤。首先我要說明的就是在2012年的CODEX有這個國際標準出現,所以在2012年七月,民進黨中央也對外說明我們會參考國際標準,在那個之前確實是沒有國際標準,因此我們的黨團是採取一個零檢出的態度。
至於到美國去,我要在這裡和朱主席報告,我沒有和USTR談到具體的美豬的問題。倒是你去了好像也談到了不少,你曾經在美國的時候,你說如果周邊國家對美豬議題的立場一致,臺灣也沒有立場和別人不一樣。但是回到臺灣卻說不能拿其他國家標準來做臺灣標準,朱主席你要怎麼解釋你的立場不一致呢?我覺得朱主席或許真的很在乎國人的健康,但我覺得你更在乎在選舉裡面政治的操作,只想替我貼標籤。
我說過開放的問題言之過早,是因為會牽涉非常複雜的談判過程,現在談進口這個問題是真的言之過早。而且我也說過維護國人健康的基本立場,我不會退讓,豬農的利益也絕對不會被犧牲,所以我的原則很簡單,我們一定要做好食品安全的管理,讓民眾可以安心。每一個生產的過程都受到嚴格的監督,讓民眾對於維護食安制度實行的信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第二,我們要加強產業的競爭力,絕不能犧牲豬農的利益,國民黨貼標籤的方式認定我要開放美豬進口,我講過現在要不要開放都言之過早,我再說一遍,我絕對不會犧牲豬農的利益,我會更積極提高產業的競爭力,不僅在國內市場不怕競爭,在國際市場也銷的出去。我要再一次地說,TPP的談判是艱辛的談判,如果過去八年馬政府有做,我剛才說的這兩件事情,我們現在就不會坐困愁城,也不會坐在這裡讓國民黨這一次選舉操作這個問題,也不會造成我們未來和國際談判的困難。所以我將來在每一個談判中,我會溝通,我會跟產業溝通,我會跟人民溝通,我會跟在野黨溝通,我會跟「國會」溝通,我會跟人民大家一起來面對我們要解決的挑戰。
宋楚瑜提問二:
朱主席、蔡主席,最近十多年以來,兩岸交流中的經貿往來是越來越密切,雖然民進黨始終懷疑臺灣的經貿向中國大陸傾斜,但是務實的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臺灣的經貿不可能置外於大陸,所以兩岸的政治制度基本上存在相當程度的差異,這也造成兩岸經貿往來當中產生二個大的問題,就是臺商在大陸投資的權益能不能夠確保,兩岸交流的紅利會不會被少數買辦壟斷,我請問朱主席、蔡主席,您們二位是不是同意,如果你們有機會執政,政府裡面,特別是您自己和您的家人、包括政黨,負責兩岸事務的官員跟黨政人員,三等之親之內和重要幕僚不會假公濟私。再請教二位主席,如何去保護臺商,而大陸上常常要有關係才能打得通,是不是能夠不要依靠特定的買辦,而不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您們會怎麼處理這二個問題?
蔡英文答:
謝謝剛才宋主席的提問。民進黨對於與中國大陸的經貿交往從來都沒有排斥,我們注意的是風險的管理,我們希望在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對臺灣經濟、安全的這一些風險,我們有好的國家機制來對應,以至於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在民進黨執政時代我們就設立了一套完整的評估的基礎跟管理機制,到現在國民黨政府還在沿用當中。所以在制度上的風險管控,其實是我們注重的事情,我們也希望將來持續用風險管控的精神來管理兩岸經貿的交流。
倒是兩岸經貿交流當中有一些不公平的競爭,我們必須要拿出產業的政策、國家的力量來幫助我們的業者、企業,讓他們不要遭受不公平的競爭。以至於我曾經說過,我們要組國家隊,我們要做臺商最大的後盾。
另外,您剛才提到的這些問題,確實是我們在這個階段最苦惱的事情,也是民眾最反彈的事情,也就是兩岸經貿的紅利被壟斷,被買辦所壟斷。而這些買辦很大的程度都是跟國民黨有相當關係的人士,國民黨在過去的八年每一次被質疑的時候,都迴避這個問題、逃避這個問題,假裝問題不存在。民進黨一再提出這個問題,在2012年的時候我也問過馬英九很多次。我現在要問朱主席,您要怎麼處理您的黨,還有您的黨中很多朋友在中國有特殊的利益,甚至形成一個買辦的集團,朱主席您要如何面對您的黨的生態,而這些人現在都還是在國民黨裡面位居要職,具有影響力。朱主席,我不知道選完之後您是否還是國民黨的黨主席,如果您還是黨主席,您要如何面對國民黨的這種生態?尤其是家人,尤其是自己,或者是處理兩岸事務的官員,我覺得我們真的要利益迴避。
我跟我的家人,絕對不會有兩岸的投資或任何貿易的行為。我也希望能夠做同樣的承諾。至於兩岸事務的官員,或者牽涉到處理兩岸往來的人,至少一定要陽光化,我們也要有一定程度的管制。
朱立倫提問三:
主持人、宋主席、蔡主席,這個問題最低基本工資,我特別在上次辯論會當中提到戰略三策,將基本工資在四年內調到三萬元,讓打工的時薪族也有一小時180元,勞工是國家的資產,我們最重視,蔡主席您三天前在電視政見會當中回應了,你講了半天,我想你的意思就是反對。可是蔡主席您,我可不可以請問您,2011年9月27日跟高雄勞工座談,您明確主張當年最低工資調就要調升到兩萬兩千元,你當年還說,每個勞工要撫養一點二五人,如果維持最低生活水準,至少兩萬兩千元以上,那是五年前的事情,現在朱立倫主張,明年,也就是第一年,調身至兩萬兩千兩百元,你說這是無效的藥方,太過理想化,蔡主席是不是因為民調高了,反悔五年前的話,不認帳,你現在反對調高,就是背叛勞工吧!我也想請教宋主席,對基本工資以其維護勞工朋友基本生活尊嚴所需要的基本工資你有何看法?
蔡英文答:
謝謝朱主席的指教。朱主席說要把基本工資調高到三萬,可是你的副手王如玄在前一天說是四萬,可見連基本工資那重大的政策,你們兩個好像也沒有談過,也沒有精密的估算,也沒有審慎的研議過。所以我提出來並不是我反對基本工資,我提出來的是朱主席你提出來的東西有沒有經過精密估算,有沒有跟你的副手好好討論過,這是不是另一個六三三,還是三環三線?
朱主席,我剛剛也講,經濟政策是一個很嚴肅、很艱巨的問題。如果靠修法就能解決低薪的問題,靠加薪就能讓我們整個的景氣回來,經濟就能往前,那我想世界上經濟問題就不會那麼複雜;那現在全世界陷入的經濟困境,就能迎刃而解。我相信你這套行得通的話,諾貝爾獎一定會落在你的身上。
可是你所講的加薪帶動經濟發展這件要法,在其他國家沒有看過成功的案例,如果說修法律加薪,加基本工資,就能把經濟恢復動能的話,那我想經濟的治理不會是太困難的事。可是你到了七大工商團體時,你又縮回去了,附加了很多條件,
朱主席你所講的究竟哪個才是你的想法呢?是在七大工商團體那?還是近來在這個場合講的呢?
所以,我要再一次的講,我們沒有反對調高基本工資,事實上你如果仔細聽,我剛剛也有講了一遍,要訂定最低工資法,最低工資法裡面,我們希望每一年,按照一定的標準調基本工資法,我們調最低工資法是為了要讓我們勞工基本生活的需求的資助,讓他們的生活不要陷入貧窮、無以為繼的情況,這是我們最低工資法,也希望能夠定期的,每一年的來調整基本工資,不要到選舉才來想到調基本工資,這是我的想法。
您一直批評我們只調了一次,但是在2007年,我們大幅的調基本工資,我們調了9%,加上2005年實施勞退新制,勞工提撥的6%,其實已經加薪15%。國民黨執政的五次只調了15%。
宋楚瑜提問四:
剛剛我提到民進黨越來越來國民黨化,變成了有產階級,蔡主席,您可知道民進黨離本土越來越遠?朱主席,當淡水的阿嬤勸你出來參選的時候,你可以知道有多少國民黨的從政黨員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大家都在找淡水阿嬤,您不會在最後選舉前夜,淡水阿嬤突然冒出來?但是,我們今天不是在講這個問題,是要多傾聽人民的聲音。上一次,我記得我們在公開辯論時,最後一個問題,你們兩位好像都沒有答,那就是這位女士提到,國民黨除了換柱,沒有其他棄而不舍、排除萬難的重大決策,而一切笑罵由人。但是,蔡主席也提到很多願景,四年為期,又能夠做到哪些事?如果做不到又怎麼負責,來證明不會變成馬英九2.0?到底未來,你們兩位是不是對於傾聽民意的聲音,能夠放下政黨惡鬥,讓人民真正感覺得出來,你們每天講「國會」改革,但是哪一件事情,90%以上,你們的政黨全沒有做到?
蔡英文答:
謝謝主持人。剛才的幾個問題,朱主席都選擇去答了別題的答案,而對於我提出來,或宋主席提出來的問題,都沒有針對地來回答。不過,我想這也是朱主席在這段時間,尤其是參選「總統」以來的一貫的態度,碰到敏感問題就閃過去,碰到答不出來的問題,就答到別題去。不過沒關係,我還是要針對宋主席所提出來的問題來回答。
剛才宋主席說我們越來越像國民黨,很抱歉,宋主席這個我沒有辦法同意你。我們的募款是公開透明的,我們所有募款都是小額募款,而且我們都有公開,尤其是在這一次的選舉的過程中,所有我們的收入、所有我們的支出都全部公開,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朱主席把他的細目公開出來。尤其是前一陣子說了只花了五百萬。我想,選舉只剩下幾天了,只花了五百萬來選舉這場選舉的話,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相信。所以,公開透明就是民主政治裡面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們沒有不可道人之事,我們來自於我們支持者對我們財務上的支持,他們用小額捐款給我們,讓我們更能夠去傾聽人民的聲音,去跟人民在一起,做人民希望我們做的事情,這個機制其實就是確保我們必須要傾聽人民、必須要跟人民在一起。如果我們跟大財團拿錢的話,我們可能只聽大財團的。
七大工商團體,我去的時候,我跟七大工商團體說:他們不需要投資政治人物,他們可以把錢省下來照顧他們的員工,這就是我的態度。我們一定要來自人民對我們的支持,包括財務上的支持,而且是小額募款的支持,這樣我們才會真正的跟人民在一起,才會真正去傾聽人民的聲音。
我們長期以來跟弱勢者在一起、跟勞工在一起,我們對於勞工,在這次,我們負責地提出一個完整的勞工計劃,包括我們剛才講的「基本工資法」,我都講過了。剛剛朱主席還是鍥而不捨,要把我們講成是一個背離、背棄勞工,我相信勞工朋友,一定很清楚,民進黨跟他們的溝通,遠遠比國民黨跟他們的溝通來得多。
近來對我們抗議的這些朋友們,我們也會很耐心地去跟他們溝通,這就是我們的態度,弱勢者是我們要溝通的對象、是我們要尋求支持的對象,民進黨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我們跟弱勢者在一起。
至於,我的願景在我的五大研發計劃、我的五大安心計劃、我的五大創新產業研發計劃都已經講得非常清楚,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對於他的執政的願景最好的說明。
第四階段結論全文:
去年年初,臺灣損失了一位重要的音樂家,蕭泰然先生。他創作過「臺灣翠青」,現在在海內外各地傳唱。不過,他曾經因為在他的音樂中鼓吹臺灣人意識,被「國民黨政府」禁止入境,長達十五年的時間,都沒有辦法回到自己的家鄉。有一次,他在東南亞的結束演出的時候,回美國途中,飛越臺灣的上空,他往下看,看到中央山脈,眼淚忍不住就流了下來。當時,很多和蕭泰然先生一樣的海外臺灣人,都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
他們結婚了,但是他們沒有辦法回臺灣請客,父母親過世了,他們沒有辦法回臺灣奔喪。這些有家歸不得的臺灣人,只有機會坐上飛越臺灣上空的班機,在飛機靠近臺灣的時候,就會拼命往下看,遠遠的看一眼,看看他們朝思暮想的家鄉。看見臺灣,曾經是一件非常困難,又是這麼辛酸的事情。
前幾年,有一部紀錄片叫做「看見臺灣」。透過空拍鏡頭,齊柏林導演讓我們看到了臺灣自然之美,也看到我們臺灣千瘡百孔的環境。現在的年輕世代,可能不知道,過去的民主前輩們,也曾經用這樣的角度看過臺灣。一樣是從天空看臺灣,上一代的人,因為深愛這個故鄉,而充滿了鄉愁。這一代的人,就是因為深愛故鄉而充滿了焦慮。不管是鄉愁還是焦慮,幾個世代以來,總是有一個共同的情感,把我們這一群人緊緊地連接在一起。那就是對這塊土地的愛。
我知道我的責任,齊柏林導演看見了臺灣的問題,我則是要幫臺灣解決問題。如果我當選「總統」,從我就職的那一天開始,我會立刻啟動四個機制來跨出團結改革得第一步。
首先,我會建立朝野協商的機制。我會利用這個平臺,讓不同的政黨可以經常性地溝通與合作,為國家的改革一起努力。
第二,我會建立產業體質調整的機制。我會邀集產業界,一起加入產業創新計劃,系統性地找回臺灣經濟的動能。
第三,我要啟動年金改革的機制,以「國是會議」來凝聚年金改革的社會共識,穩健完成年金的政策。
第四,我會建立對外溝通的機制,讓我們可以和中國大陸,以及其他國家,有一個相互理解,可以溝通管道,新政府與新民意會在穩定的步伐中前進。
這一次,我的競選的主軸叫做點亮臺灣。點亮臺灣就是要讓全世界看得到臺灣。讓世界看得到臺灣,臺灣就必要厚實的國力。不只臺灣的經濟要發展,民主要深化,更重要的是,臺灣必須要團結。曾經有一位臺商朋友告訴我:「如果臺灣可以更團結,臺商在海外打拼,就會有更堅實的後盾」。上次辯論會的最後,我告訴大家,我的責任,就是讓臺灣更團結。
今天,我的結論還是一樣,在這個國家裡,沒有什麼比團結更重要的事情了。分裂就沒有重量,團結才會有份量。現在的陸委會主委夏立言,當年從駐印尼代表,轉任「國防部」副部長的時候,朝野都有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是,當時民進黨籍的「立委」陳唐山,卻很肯定他的專業能力,給他高度地支持。
陳唐山曾經是黑名單。陳唐山想回家卻回不來的時候,夏立言進入外交體系,開始他的公務人生。這兩個人的生命經驗,非常不一樣。政治立場,更是南轅北轍。但是,當陳唐山為夏立言講話的那一刻,證明臺灣是可以克服歧異的。
今年職棒總冠軍賽,陳金鋒一上場打擊,不論是猿迷,還是象迷,所有人都為他鼓掌。因為看到他打擊,就是全臺灣人共同的感動,遠遠超過了一時的勝負。臺灣不是無法團結,改革也不是為了要分輸贏。團結的道理,朱主席和宋主席都知道。朱主席提出不分你我,一個臺灣One Taiwan的理念。宋主席的競選的logo,也傳達了包容的意義。我從參選以來,就一直以實際行動,展現我要追求團結的決心。
我希望,經過這次大選,朱主席、宋主席,我們三個人能夠合作與團結,共同來面對臺灣未來的挑戰。臺灣總是給我們希望跟勇氣,這個國家永遠值得我們為它奮鬥下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