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最可愛的人》、《英雄連》作為「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於京舉辦聯合發布會,四部影片主創齊聚,助力上映。《金剛川》、《最可愛的人》攜手公映,《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英雄連》即將陸續上映,四部影片以接力的姿態為祖國和英雄們奉上屬於中國電影的一份致敬。發布會上也展示了1951年4月11日首次發表於《人民日報》上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電影《最可愛的人》總導演李劍平介紹此次會以動畫的形式熱血講述五個志願軍英雄的故事,並特別發布「英雄集結」版預告及公映海報,熱血呈現楊根思、邱少雲、黃繼光、王海大隊、張桃芳等國人耳熟能詳的英雄戰士。他們目光如炬、衝鋒陷陣,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揮灑自己的青春與熱血,鑄就「真正的英雄聯盟」。
記者:為什麼會想到以動畫的形式來呈現《最可愛的人》?較真人電影有什麼優勢?
李劍平:《最可愛的人》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5個英雄,但是有一個前後銜接關係,所以它可以算作5個英雄故事,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完整的電影。為了配合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籌備了幾個不同類型的電影,其中動畫片面對的是青少年兒童,是一個比較針對性的電影類型,不能缺失。也是在這個前提下,響應整個計劃來做動畫片。
這些年對於中國的戰士和英雄創作的故事很少,故事片還好,電視劇也都有,但是動畫幾乎就沒有。動畫片是青少年兒童最喜歡看的類型,這項缺失確實就是創作者的問題,我們應該去解決這事兒,有這個機會我們就肯定願意做了。
做的時候也會發現其實大部分製作人、創作人都很年輕,大家做得都很有熱情,所有參與的人都很受鼓舞,在製作過程中又重新去看他們的事跡,會覺得特別偉大,我們看到的這些英雄,其實他們也只有21歲、26歲,最大的是28歲,真的是最好的年華,他滿們為了新中國、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去戰鬥、犧牲。
記者:是基於怎樣的原因最終選擇講述楊根思、邱少雲、黃繼光、王海大隊、張桃芳這些戰士們的故事的?
李劍平:一個80分鐘完整的故事製作周期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任務時間比較緊,不能把這些所有英雄都放在一個大的故事裡。楊根思,邱少雲,黃繼光……通過課本學習大家都很熟悉,很容易就定下這三個人物。考慮時長因素,最後確定5個人物,此外,所選擇的人物不能都是犧牲的英雄,也不能都是上甘嶺,結合青少年的興趣點,我們還有一個關於空戰的王海大隊。
為了類型的區別,又選擇了著名的狙擊手的故事。影片中前三個英雄是犧牲了,後兩位英雄現實中也一直生活到戰後,包括電影在策劃時王海英雄都還在世。
記者:五個篇章故事是否有內在聯繫?
李劍平:首先,故事有一個越來越激昂的過程。前三個故事戰鬥慘烈,到了邱少雲的潛伏,是一個很悲壯的氛圍,包括黃繼光很英勇地去堵槍眼……到了第三個王海大隊的故事的時候,我們就處於一種相對戰鬥的狀態,不是說只是被別人打,而是也要英勇反擊擊落敵機,打出了中國空軍的威風。到了張桃芳就成了我們主動了,我們的英雄一個人幹掉了200多個敵人,到了最後一槍槍狙擊的時候,大家就非常振奮,我們把他們王牌狙擊手都能幹掉。
其次,五個英雄有一個時間順序,有一個傳承的過程,互相激勵互相學習。比如楊根思在第一仗犧牲了,他的事跡影響了邱少雲,又影響了黃繼光——黃繼光是看到他在《人民日報》的報導,也很受激勵。在黃繼光的故事裡就提到,他跟首長說話的時候就說我要去上戰場,首長說你作為通訊兵也是戰爭的一部分,不是說非得去拿槍殺敵,但是他最後還是拿槍殺敵。這就是互相影響的過程,才使志願軍的這種精神是一個整體的。
記者:片頭跟片尾的手繪漫畫和正片有比較大的不同,有什麼特殊用意?
李劍平:開頭因為很難在每個故事裡交代歷史背景,希望有一個整體的交代,就需要用一組漫畫來介紹歷史背景,在大的形勢下為了保衛祖國無數英雄兒女踴躍去當志願者,選出這幾個英雄就是代表前面這些千千萬萬的英雄。這組漫畫比較嚴謹嚴肅,顏色上也比較深沉。
片尾漫畫特意找了跟他風格不一樣的,比較輕鬆的,表現我們是一種很幸福的生活,色彩也比較鮮豔,比片頭更浪漫,畫風也更輕鬆一些。內容也是選了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他講當下生活的幸福已經羅列得很全面了,既然用《最可愛的人》,還是希望跟原文是有些聯繫,也聯繫取得授權,漫畫基本上是對文字畫面的表現。
記者:關於韓磊《你是最可愛的人》片頭曲、童聲合唱《為祖國》片尾曲是怎樣考慮的?
李劍平:片頭曲希望是激昂的,需要一個很高昂的男聲,能夠把影片上來的情緒帶動起來。我們希望歌曲並不是說只在影片使用,希望能夠成為比較符號化的歌詞,誰都可以唱,大家可以在各種活動上演唱。片尾用童聲,就是又純潔又美好,而且代表希望。這支歌曲歌唱的是戰爭之後的和平,尤其是對今後的希望,契合著片尾漫畫美好生活的,下一代的聲音會讓人覺得是在延續下去的。
志願軍的精神不是只是一個打仗的行為,是一個讓所有人奉獻、勇敢、為祖國為人民,它是一個共通的民族的精神,都要發揚的精神,大家都是最可愛的人。
記者:好像每個英雄的篇章是有一個單獨的工作室在做,是五個單元同時進行的嗎?
李劍平:我們雖然是一個整體,但這5個英雄的故事,包括性格都是不同的。如果一個導演從頭到尾做的話等於要做5個電影,在這個過程中5個人物都要去體驗、創作,確實難度太大,時間也特別緊張,所以必須是同時,我作為總導演,又選了5個故事導演,每個故事導演分頭負責一個角色的故事,就能集中精力把故事講好。當然編劇是統一的,故事、造型是統一做的,編劇團所有的設定都可以做好,導演就負責這一段這個英雄唯一圍繞他的故事,把它講精彩。
記者:這部電影是否可以理解為是我們自己的英雄聯盟?
李劍平:我們覺得它是龐大的英雄聯盟裡的一小部分,就是抗美援朝這一個戰役,一段戰爭的故事。我們還有很多英雄,紅軍英雄、抗日英雄等。我們小時候從連環畫從各種書上了解這些英雄的時候是把這些人作為偶像的,在這裡只講述這5個英雄確實是很不夠的,以後有機會做到10個50個都行。
記者:作為主創最希望觀眾看完影片有哪些感受跟收穫?
李劍平:我覺得片名就已經很清楚了,就是想告訴大家他們是保衛國家的戰士,是最值得尊重、愛戴的英雄,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年輕的英雄兒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才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