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頌歌》有多好看?看看文藝評論家們怎麼說

2020-12-24 騰訊網

9月28日,湖南省文聯和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在長沙組織召開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研討會。

紅網時刻9月28日訊(記者 袁思蕾 攝影 胡邦建)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已於昨晚舉行首演,今天,湖南省文聯和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在長沙組織召開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研討會。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秘書長夏義生主持會議,省文聯主席、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鄢福初,《文藝報》副總編輯劉頲出席並講話,省內多位文藝評論家圍繞作品藝術呈現情況、藝術創新主題等內容展開熱烈研討。

「這部現實題材作品,涉及了廣泛的藝術形式,揭示了深刻的主題,呈現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以來湖南舞臺藝術史上的一個高峰。」夏義生認為,《大地頌歌》是一部觀照現實的主旋律作品,它圍繞精準扶貧這一主題,從一個村的變化折射湖南的變化,進而折射出7年來發生在全國貧困鄉村的巨變,通過藝術的手法再現這一實踐過程,揭示在人類與貧困做鬥爭的歷史裡中國的進步。

「這是一部優秀的現實題材舞臺藝術精品,主題宏大,敘事宏闊,情感真切,形式上融合創新。」有過扶貧工作經歷的鄢福初,對《大地頌歌》有許多感觸。他認為,要從思想性、藝術性、創新性三個方面來審視《大地頌歌》。這部劇堅持了政治引領、記錄了時代、歌頌了現實,藝術敘事把握準確,藝術表現手法給人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首演現場劇照。(紅網時刻記者 張必聞 攝)

「作為湖南人,我看完《大地頌歌》後覺得特別驕傲。」劉頲認為,這是一部具有浪漫主義氣質的史詩性歌舞劇,音樂旋律大調嚴肅端莊宏偉,小調充滿個體性民間性抒情性。它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宏大敘事背景下著眼於個人,聚焦在歷史大潮流中個人的成長,很有現實意義和歷史價值。

「這是一份優秀的精準扶貧的藝術報告。」懷化學院原黨委書記、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譚偉平認為,《大地頌歌》頌出了精準扶貧的戰略定位、扶貧共建的歷史意義、扶貧幹部的犧牲精神和共產黨人的偉大情懷,同時,舞蹈精美,音樂出彩,故事感人,形式創新。

「這部作品有走向精品、創造輝煌的潛力。」湖南省藝術研究所原所長鄒世毅認為,這是一部領舞臺藝術風氣之先的精品力作,體現了深邃的主旨追求,大膽的藝術追求,以及新穎的美學追求。

「這是一部堪比《東方紅》的史詩性舞臺藝術作品,歌舞元素與電視元素在其中交相輝映。」湖南日報《湘江周刊》主編龔旭東對《大地頌歌》中的音樂讚嘆不已,他認為,這裡面的音樂融入了湖南的地域色彩,富有時代感,但又不是空洞的吶喊式的抒發。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劇照。( 劉海棟 攝)

「這是一曲雄渾嘹亮的精準扶貧的頌歌,塑造了典型人物,講好了人類告別貧困的中國故事。」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羅宗宇認為,劇中體現了經典的現實主義美學原則,反映了扶貧工作經驗和時代本質,是「文章合為時而著」的一種具體實踐。

「這是一曲開扶貧新路塑時代新人的藝術讚歌。」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音樂舞蹈系副教授黃葶表示,這部劇最大的亮點和特色是它運用了紀實美學的手法,整合了多學科的藝術思維,為現實主義藝術的新樣式留有了一片全新的領域。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還就《大地頌歌》的舞臺呈現方式、演出細節等方面給出了完善建議,並期待著該劇能在未來登上更高的舞臺。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大地頌歌》掀起的「追劇」熱潮,彰顯文藝湘軍為時代存史的匠心與擔當
    從9月27日首次公開演出以來,《大地頌歌》迅速在湖南、在全國掀起一股「追劇」熱潮,無數觀眾被「圈粉」、被打動。文藝評論家稱這部劇為「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的舞臺文藝首創之為」。回應時代課題、頌出時代心聲,文藝湘軍帶著對家鄉熱土和人民的深情厚誼,在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創作出這部盪氣迴腸的史詩歌舞劇,彰顯的是湖南文藝工作者緊跟時代、為時代存史的使命擔當,和打造精品力作、攀登文藝高峰的匠心雄心。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研討會專家發言摘登
    11月7日上午,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及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演藝集團主辦的《大地頌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的文藝評論家匯聚一堂,暢談該劇何以情動京城。本報摘登專家發言,以饗讀者。因此,做好宣傳和闡釋工作非常有必要。《大地頌歌》以文藝的方式,震撼人心地呈現了這一內容,讓人特別感動。 《大地頌歌》詮釋的不僅是一家人、一村人的命運改變,更是以小見大,展現這段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歷史。它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段,突破藝術題材門類的限制,在舞臺劇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 《大地頌歌》情動京城
    此次晉京展演,是三湘兒女以文藝的形式向黨中央、國務院匯報湖南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效;是文藝湘軍及時回應時代課題,勇攀藝術高峰的一次創新之舉。》有多燃?多打動人?聽聽北京的專家觀眾怎麼說。 《大地頌歌》有很好的時代感、崇高感、真實感,主題飽含時代的氣息,融紀實性和藝術性於一體,從小切口反映大主題,以小人物反映大時代,以小故事反映大道理,以十八洞村為點、以湖南為面,輻射到全國,藝術性地展示了脫貧攻堅奔小康道路上的中國擔當、中國精神和中國智慧。非常接地氣,有泥土味兒,有露水的清香。整個作品乾淨陽光,又很鮮活、真摯、感人。
  • 央媒聚焦《大地頌歌》北京展演 描繪精準扶貧壯闊畫卷的舞臺創新之作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國藝術報、文藝報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聚焦《大地頌歌》的此次演出,在重要時段和版面推出多篇(條)通訊、視頻、評論、融媒體報導,普遍評價該劇是描繪精準扶貧壯闊畫卷的舞臺創新之作。
  • 觀察丨被追劇的《大地頌歌》到底有多紅?
    到底有多「紅」呢?請看大數據:截至10月2日上午9時,網上「大地頌歌」搜索到相關結果約11,800,000條。湖南日報認為,《大地頌歌》是文藝湘軍使命擔當感、歷史責任感的充分體現,是「精準扶貧首倡之地的舞臺文藝首創之為」。
  • 時代偉業的詩性表達——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評論綜述
    目前,全網點擊量4.28億次,微博話題《大地頌歌》置頂推送閱讀量突破18.8億次,引發了社會關注和熱議。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聯等在北京、長沙3次舉辦作品研討會,評論界對作品的主題題材、定位、藝術表現形式、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討,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
  • 《大地頌歌》為何能贏得一片點讚聲?
    11月6日至7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驚豔亮相,參加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11月9日《湖南日報》)「2場演出,演出前一票難求。這部劇太感人了」……日前,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濃情上演,讓人意外的是,一部反映脫貧攻堅的歌舞劇,卻「燃」爆國家大劇院,贏得一片點讚聲,受到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等專家學者和普通觀眾的一致好評。「真實,是藝術的生命」。《大地頌歌》叫好又叫座,和其故事真實、人物真實、情感真實等有著莫大關係。
  • 看文藝湘軍怎樣將《大地頌歌》演繹成第N個《天天向上》
    文藝創作是一面多稜鏡,可以從不同角度和截面折射出時代的印記。——題記初秋的長沙是金色的,就連梅溪湖畔落日餘暉下的湖水,都鍍金般的歡快暢漾。夢想,期盼,等待,喜悅……這是豐收的畫風。 9月13日,與此相應的一個重磅官宣發布: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即將於9月27日起濃情上演!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晚亮相央視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地頌歌》海報 資料圖片&nbsp&nbsp&nbsp&nbsp長沙晚報10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 尹瑋)假期以來,長沙文藝演出呈現一片精彩紛呈、欣欣向榮之勢。
  • 國家大劇院,觀看了《大地頌歌》的他們這樣說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記者 劉玉先 王嫣 朱麗萍 管一樺)11月6日晚,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首演後,觀眾們對該劇有何感想?劇中,又有哪些觸動大家的地方?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怎麼說。
  • 啥,萬茜的《大地頌歌》唱段有搖滾味?
    《大地頌歌》的音樂總監、作曲劉嶽,看起來和這部劇一!點!都!不!搭!一個,搖滾青年,《超級女聲》《快樂男聲》音樂總監,何炅唱片《梔子花開》製作人……「所以《大地頌歌》有搖滾味嗎?」芋頭好奇地問。「還真有搖滾的重金屬元素在裡面。」
  • 《大地頌歌》長沙首演圓滿落幕,谷智鑫、張凱麗、萬茜有話說
    《大地頌歌》是文藝湘軍以十八洞村為原型,歷時一年多打造的大型史詩歌舞劇。自2013年「精準扶貧」重要論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後,7年來,三湘兒女進行了艱難實踐,繪就了一張波瀾壯闊、感人肺腑的時代畫卷。「而這次在《大地頌歌》的龍書記身上,就有著這麼一股子勁兒。」作為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它用一種創新的舞臺藝術形式,展現了三湘大地正在發生的史詩性巨變: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人故事。
  • 花鼓戲伢子廖佳琳,為《大地頌歌》注入新靈魂
    此次,廖佳琳轉變成為演員,加盟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給觀眾帶來全新的一面。廖佳琳微博宣傳《大地頌歌》《大地頌歌》,是一部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廖佳琳在《大地頌歌》首次帶妝彩排後,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在劇中扮演的是,帶貨能手網絡紅人廖天寶,他把十八洞村的獼猴桃推上了電商平臺,是劇中比較活躍的一個角色。
  • 《大地頌歌》9月27日長沙首演 光看看演員陣容就值回票價
    來源:華聲在線《大地頌歌》9月27日長沙首演,21日12:00在大麥網售票光看看演員陣容就值回票價相信大家會異口同聲:《大地頌歌》。 這部以十八洞村為原型,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從演員陣容到道具舞美,無不讓人驚讚。 9月18日,記者採訪了部分演員,發現《大地頌歌》真是臥虎藏龍,演員們個個都有來頭,記者毫不謙虛地說,光看看這些演員的表演就值回票價。不信?9月27日《大地頌歌》首演了,到時去長沙梅溪湖大劇院見識下唄。
  • 《大地頌歌》9月27日長沙首演
    長沙有四場正式演出 將開啟網上購票通道《大地頌歌》從去年10月開始創作,以十八洞村為原型,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生動展示三湘兒女在脫貧攻堅中的滿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 《大地頌歌》門票銷售火爆
    《大地頌歌》門票銷售火爆湖南日報9月21日訊(記者龍文泱通訊員劉清徐銘澤)備受矚目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未演先火。今天中午12時,該劇在大麥平臺的售票通道開啟,1個小時門票即火爆售罄。據悉,此次《大地頌歌》售票的場次,是9月28日至29日,在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的兩場演出。「快速售罄在意料之中。」
  • 揭秘⑪丨《大地頌歌》演員談:這部劇中有許多觸動人的「點」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首次彩排結束後,曾參演《渴望》《裸婚時代》《人民的名義》等多部熱播電視劇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張凱麗,對自己正在排演的這部文藝作品讚譽有加,並強烈「安利」,表示該劇很值得一看!《大地頌歌》還沒有正式演出,那麼,問題來了,它究竟是什麼?
  • 幕後|《大地頌歌》3000多位沒有臺詞的「演員」
    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中,有一群這樣的「演員」。它們沒有臺詞,但存在感滿滿!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但「演技」自然形象!那麼,在《大地頌歌》裡,究竟有多少道具「演員」?它們都是從哪裡來的?平常怎麼排練演出呢?跟芋頭一起走進《大地頌歌》的道具間,看個究竟。
  • 《大地頌歌》這麼多大咖,為何C位是她?
    《大地頌歌》,聚集了不少文藝大咖,比如觀眾熟知的金牌主持人何炅、「乘風破浪的姐姐」萬茜、「國民媽媽」張凱麗、「正劇小生」谷智鑫等等。此時,石爬專已有了電視機,每天打開電視,她都會先看看有沒有總書記的報導。
  • 扶貧三部曲,破曉追光,2021湖南衛視以《大地頌歌》再下一城
    以情動人是《大地頌歌》這部歌舞劇在敘事層面的一大特色,既有扶貧幹部與村民之間的情感,又有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也有村裡年輕小夫妻相親相愛的情感,還有扶貧幹部與家屬之間的深刻情感……在這些情感的交織下,最大限度地塑造了脫貧攻堅道路上的集體群像,並賦予了《大地頌歌》更為深刻的人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