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處暑」,雖早已立秋,奈何秋老虎還在人間肆虐,我國很多沿海地區卻又遭逢暴雨侵襲,洪澇不斷。熱浪與雨水一同襲來,讓人不得安生。
但願救災前線的人們平安無事,不論怎樣時節,人都要美好、健康、積極的活著。因此,生活中的注意事項需要了解一下。
如古諺所說:「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這句俗語有科學道理嗎?今天,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
秋敗茄子似毒藥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秋天,必然是越來越冷的。隨著氣溫降低,人們開始增添衣物,而田地裡的水果、蔬菜則遭了殃。
萬物凋零,生命開始逝去,茄子也不能置身事外。沒來得及收穫的茄子,形體開始扭曲,口感開始急劇變化,最後徹底不能吃。
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含有一種叫「茄鹼」的物質,該物質可以起到抗氧化和抑制癌細胞的作用,所以經常吃茄子,可以讓人變得年輕,減緩人體衰老。
隨著茄子老去,「茄鹼」大量增多,世間之物,大多遵循著物極必反、過滿則溢的真理。
「茄鹼」有益處,自然也有害處,對胃腸道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吃得太多甚至會麻醉呼吸中樞。當人體大量攝入茄鹼時,就會導致中毒。
慶幸的是,「茄鹼」毒性不高,而且就算是老茄子,忽略「似毒藥」的口感不提,只要你願意吃,還是可以吃的,只要不超過250克便可。
茄子是好東西,尤其在減肥圈子裡頗有名氣。在醫學上也是公認「減肥聖藥」,能夠吸收脂肪,合理的將茄子做成食物,人的確可以越吃越瘦。
不過也有一種謠言,說茄子生吃能夠「快速減肥」。這個說法有失偏頗,尤其是老茄子「茄鹼」大量增多,含量極高,此時若生吃的話,很容易出現急性中毒的症狀。
再者,能夠吸收脂肪的不是茄子本身,而是茄子中蘊藏的膳食纖維,溫度的變化,並不會改變膳食纖維的性質。
因此,「生吃」茄子不會有任何「減肥增益」的效果。而且若是沒有清洗乾淨,冰冷的茄子中還會藏有一定量的細菌,破壞人體免疫力,那可就真得不償失了。
秋敗絲瓜勝良藥《本草綱目》記載:「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嫩時去皮,可烹可曝,老則大如杵,滌釜器,故呼為洗鍋羅瓜。」
絲瓜,宋朝以後傳入我國,妙用極多,且貫穿在絲瓜的整個生長曆程中。如絲瓜剛剛結果,可以去皮食用。當絲瓜老去,又可以當做「清洗球」,洗鍋刷碗皆可。
絲瓜的營養價值,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抗壞血病。這是很多水果都可以做到的一點,不過絲瓜中的維生素含量尤其的高,對各種缺乏維生素c的病症有奇效。
第二類,益腦、美容。美容常有有人提起,益腦則很少說到。對女性朋友來說,美容是重要的,與其花費重金在護膚的化學藥品上,倒不如多買些絲瓜,合理搭配飲食,由內而外的美容養顏。
加之絲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b,對於幼兒大腦發育以及老年人的大腦健康極有好處。因此,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不妨備下一些絲瓜當做食材。
第三類,抗病毒。近期我國因為病毒影響,很多人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時期,如今大部分城市開始復工,很多人回到了學校工作崗位上,但仍然不能放鬆警惕。
經常在外面工作的人不妨多吃些絲瓜,絲瓜中的提取物,對炎症病毒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甚至在絲瓜組織培養液中,醫師還提取到了一種可以抗過敏性的物質,對易過敏人群來說是一劑良藥。
與茄子不同,絲瓜不管多老都是可以吃的,當然口感也會發生變化。絲瓜老了會成「管絲狀」,可將其研磨成粉,放在湯中。
也可以將其撕碎放在鞋子裡,可以有效的治療腳臭、出汗等症狀。
「吃好」,是養生的幾大核心之一。很多人一提到「養生」,便想著買各種補品,補品雖好,補過了卻會傷害身體,若是買到假冒偽劣產品,甚至會導致食物中毒。
倒不如把眼光放到生活中常見的果蔬上來,像俗語「秋敗茄子似毒藥,秋敗絲瓜勝良藥」的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