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住院、線上……養老服務用真心換來真心,我來伴你老

2020-12-23 大眾網

  「好啊,他們對我很好!」

  聽說歷下區東關街道東倉社區張永貴老人的年齡,多數人都會發出帶著羨慕的驚嘆——114周歲,這是目前濟南市的最高齡,她也是全市唯一入選「泰山壽星」的百歲老人。張永貴聽力退化得厲害,但還是握住社區工作人員的手,表達著自己的感謝。

  做好養老工作,是保障改善民生攻堅行動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日前,記者探訪居家養老的老年人、走訪多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在老人們數不清的「感謝」聲中,我們仿佛聽到了養老服務工作者「我來伴你老」的心聲。

  拍攝時間:12月14日

  拍攝地點:歷下區各街道

  拍攝內容:探訪養老服務現狀

  114周歲的她 全社區的「寶」

  「我都50多歲了,還有奶奶可以喊,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幸福!」歷下區居民張傳傑拿出奶奶張永貴的身份證,臉上掛著自豪的笑容,「我奶奶1906年出生,剛過完114周歲生日!」

  張永貴身材瘦小,腰背有些佝僂,臉上布滿歲月的痕跡。可她整潔的衣著、服貼的銀髮、慈祥的微笑,無一不透露著老人受到的良好照顧。「今年幾歲啦?」老人調皮地回一句「早記不清了」,逗笑了所有人。

  「現在孫女退休了,專職照顧我。」張永貴戴上老花鏡、拿起針線衣衫,斷斷續續說起了自己的生活習慣:愛看電視新聞、愛聽戲曲廣播、愛做針線活,性格有些要強,至今不喜歡別人過多照顧,「上廁所、穿衣服、鋪床單,我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全都自己幹,不麻煩別人。」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張永貴老人是我們社區的『寶貝』。」東關街道東倉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王麗時不時就到老人家裡看看。她到社區工作10餘年,對老人年輕時的經歷有所了解,「她經歷過饑荒、戰爭,逃荒來到濟南,遭了不少罪。」王麗說,老人不識字卻很關心國家大事,子女也教育得很出色,一家人待人謙和。

  老人怕麻煩別人,選擇居家養老,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經常上門關心、詢問。「前兩天我過生日,他們買了蛋糕來看我,我可開心了!」張永貴說。

  補齊監管「空當」 陪老人變老

  張永貴年歲漸高,有時白天也臥床休息。王麗扶她躺下時,左腿傳來的疼痛讓她想起10餘年前受傷的經歷:「那時候我自己在家,不知道怎麼就在樓梯口摔倒了,還是王麗送我去的醫院。」

  「那是2008年,我剛到社區,老人已經年過百歲,她經常扶著助行器一個人遛彎兒、曬太陽。」王麗說,那次摔倒老人的胯骨、左腿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裂,這對於百歲老人來說是極為嚴重的損傷,高齡動手術風險太高,只能靜養。王麗說,那一天的驚心動魄讓她更加意識到養老工作一刻也不能放鬆,「老人們一輩子不容易,受了那麼多苦熬到享福的時候,子女再孝順也不可能時刻盯著,所以社區必須把『空當』補充上,我們願意陪他們變老!」

  東倉社區約有4000餘人,持有高齡補貼的80歲以上老人165人、90歲以上老人15人。在東關街道,60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數的近22%,80歲以上老人2205人,百歲以上老人5位。因為老年人數多且情況各有不同,處理他們的養老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

  東關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朱欲曉負責養老工作3年,雖然時間跨度不大,可她眼中的基層養老不論硬體還是軟體都越來越精細。「對於居家養老的老人,我們在社區裡專門成立了志願者隊伍,還由政府出資購買家政服務,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行、助急一樣不落下。」朱欲曉說,街道還有機構養老,既有高端機構魯商福瑞達國際頤養中心,也有針對低收入家庭的頤樂老年公寓,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養老床位入住率很高,這也說明養老工作是需要不斷完善、進步的。」朱欲曉說。

  真心換來真心 「爭取再活30年!」

  在其他街道,基層養老服務也有了極大提升。

  「跟我住在一個屋裡的老同志便秘,疼得他嗷嗷叫,護工幾個小時都沒離開他床邊,給他揉肚子、餵水。你們都想像不到,那麼年輕的女大學生,戴上橡膠手套,幫老人一點一點把排洩物摳出來,我在一邊看著,心裡真是感動極了……」

  87歲的陳連科,3個月前住到了文化東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問起他頭一回住「養老院」的感覺,他說起這個情景時聲音也變得哽咽,「子女都不在身邊,我們能有個依靠就很幸福了,沒想到他們比子女做得還周到。」

  這家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採用的也是第三方運營模式,探訪者進出需提前預約,還要穿上一次性隔離衣帽、鞋套,嚴格的管理給了老人們一個清淨、衛生的生活空間。

  燕山街道燕子山社區給居家養老的獨居老人安裝了「對講系統」,社區辦公室可以通過監控看到老人們的生活狀態。

  「開始有些老人因為怕洩露隱私是不接受的,但緊急情況我們必須要迅速反應。於是我們派出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網格員去進行溝通,經常到他們家裡服務,他們慢慢轉變了觀念。」燕子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許廷軍說,養老服務能夠一步步提升,靠的是「真心換真心」,「獲得老人們信任後,我們這個系統又與附近的醫院展開聯動,突發情況老人可以一鍵向醫院求助,省去『傳話』環節。」

  市民政局公開數據顯示,濟南是山東省率先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市戶籍人口797.8萬,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173.2萬,佔比21.7%,養老形勢日益嚴峻。今年以來,濟南市評出39家4A級以上養老服務機構、舉辦2020年度養老業務培訓班、公布101處長者助餐站點……一項項舉措、創新,見證著養老服務的健全和完善。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陳連科念叨著詩句,向身邊的護工豎起了大拇指,「平均80歲不算老,爭取再活30年!」

  (濟南日報融媒報導組 曹雅欣 張一 李冬陽 實習生 郭哲啟)

相關焦點

  • 長沙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
    88668586 郵政編碼:410013 地址:長沙市嶽麓大道218號 長沙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2021年1月16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滿足居家老年人的老服務養需求
  • 當真心換不來真心,就別再執著,因為他真的不愛你
    在感情裡,當真心換不到真心,當愛情換不到愛情,那就別再執著了,因為他是真的不愛你,所以對你的付出,對你的一切無動於衷,冷漠處置。不要再浪費你的感情,不要再浪費你的眼淚,更不要再去糟蹋你的真心,當你習慣用真心換傷心,用愛心換寒心後,對感情失望的人,沒有信心的人,只是你而已。
  • Up杭州·聯連下城丨社會化運營+數位化管理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來了
    12月25日,杭州下城區木庵5幢,長慶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床鋪、灶臺……這幢白色的建築內,生活配套一應俱全,與其說是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不如更像老人們的家。服務中心還向廣大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和上門服務。針對不同的老年人群體,分別進行服務定位,以滿足老年人群體不同層次的需求。怎樣讓老年更加溫暖?長慶街道將推進長者「品質養老生活」作為一個突破口。對此,街道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公羊隊養老服務中心承接街道居家養老中心的運營。
  • 老來網:用最低成本獲取老年用戶,搭建網際網路養老生態圈|36氪銀髮...
    今年,老來網也開始嘗試老年大學、金融理財、直播社交等新業務。用人臉識別解決 2.5 億老年群體的社保認證痛點我自認為不了解老年人,也不懂養老產業,那我今天為什麼站在這裡分享關於銀髮經濟的觀點呢?因為全國 2.5 億老年群體有一個剛需,大家都需要領養老金。其中有 1.5 億老人已經可以通過刷臉認證來領取,這就是智慧眼在做的事。
  • 打造「娥江晚情」居家養老品牌|全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推進會召開
    居家養老中心環境一流,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運營溫馨暖心,助餐配送餐點建設穩步推進……昨天,記者從全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推進會上獲悉,隨著我區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提高,養老服務業正在快速發展,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大增強。
  • 受益人次超3萬,這個公益創投項目探索「花式」養老服務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通訊員 劉嘉欣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如何滿足老年人多樣化、深層次的服務需求?2020年,第七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資助43個為老服務類項目,發動社會力量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耆健同行」——社區老年人多樣關愛計劃是受資助的為老服務類項目之一。
  • 住建部等六部門: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應當內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部門,專門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行、助醫、照料看護等定製養老服務,並按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對社區養老服務的營業收支實行單獨核算。(六)支持養老服務品牌化連鎖化經營。支持物業服務企業根據自身條件,結合養老需求,成立獨立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規模化、品牌化、連鎖化經營。
  • ...學習分享共提升服務水平——廣州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督導系列培訓
    近期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邀請養老服務專家先後在增城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天河區居家養老服務示範中心、石牌街日間託老中心為越秀、荔灣、天河、番禺、增城等10家日託中心的負責人與養老護理員開展廣州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督導系列培訓。
  • 老來網:構建網際網路+健康養老服務大平臺,引領千萬級銀髮用戶潮生活!
    老來網:構建網際網路+健康養老服務大平臺,引領千萬級銀髮用戶潮生活! 老來網:構建網際網路+健康養老服務大平臺,引領千萬級銀髮用戶潮生活! 2019-07-24 15:22:54  來源:中國國際品牌傳播網
  • 【投資泰國】用你的真心換我的電話號碼(點開有福利哦)
    泰國神曲《用你的真心換我的電話號碼》 歌曲:ขอใจเธอแลกเบอร์โทร (Kho Chai Thoe Laek Boe Tho)歌手:หญิงลี ศรีจุมพล (Yinglee Srijoomphol)歌詞大意:才看了你一眼,就已知道你已正中我的紅心。
  • 付出真心,換來傷心,剩下寒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一起夜聽,ID:yuedu58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以前總以為,在感情裡,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收穫,可現實告訴我們,感情其實就像一場博弈,因為就算你付出了真心,也不一定會換來珍惜。
  • 付出真心,換來傷心,剩下寒心,聽得扎心
    沒想到,感情是天底下最不講公平的一件事,付出真心,也許換來的卻是傷心難過。無論是友情,愛情,或是剛剛相識的陌生人,我們與之相遇,這就是緣;隨後我們相知相識,彼此之間產生的,是情。緣分由上天安排,感情卻不是後天努力就能擁有的。
  • 居家智慧養老,託起幸福晚年
    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鄭倩 您好,這裡是富平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請問需要什麼服務縣寶塔社區居民 羅根京 我最近有點頭暈,讓人過來給我看下一大早,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的報警聲響起,指揮中心平臺上的可視呼叫器裡傳來了一位老人求助的聲音。
  • 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
    集約化:打造綜合性城鄉社區服務平臺值得一提的是,為滿足社區老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我市推動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化,增加多種為老服務功能,形成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打造「15分鐘黨群為老服務圈」。在梅華街道養老綜合服務中心,長者飯堂、老年人能力評估中心、閱覽室、康養驛站、心靈驛站等一應俱全。來自湖南的退休幹部老潘就是受益者之一,他每天和老伴一起來到梅華街道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寫字繪畫、唱歌跳舞,晚年生活多姿多彩。老潘說,「中心就像我的第二個家,在這裡有可口的飯菜、豐富的娛樂節目,還結識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和細心的工作人員,我感覺特別充實,兒女也十分放心。」
  • 人生在世,三五知己,用真心換真情
    擁抱陽光所謂的將心比心,就是用真心來換真心。我記得看過張藝謀導演的影片芳華,這裡面的女主角就是一個懂得將心比心的人。神奇大自然然而要想得到知己,我們首先要將自己完完整整的交付出去,只有這樣才能換來一顆真心,縱使經過歲月的滄桑,這樣的真心碰撞在一起,無論遇到怎樣的風浪都不會再害怕。
  • 以真心換真心,才是朋友
    我認識的一個作者說,她平時找不到什麼朋友聊心裡話,想傾訴的時候甚至寧願找陌生人,就在網絡上隨便找一個,沒有顧慮,至於自己認識的那些親戚朋友,還是算了。現實中,你有那種可以傾訴心聲的朋友嗎?其實,對於如今的我們,每個人都習慣了戴著面具生活,相互之間防備多了,真心少了,能說說心裡話的人,真的不多。
  • 朗誦:緣來真心相待,緣去坦然面對
    所有的相遇與別離,都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是你的,一定會來,不是的,遲早要走,爭也沒用,留也沒用,命中已經註定。正如清代周希陶的《增廣賢文》裡說到:「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緣分,就像是一個溫暖的圓圈,當你找了好久,才發現起點也許就是終點。所以,經歷了那麼多風雨,你才知道,幸福是多麼的可貴。
  • 流亭街道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璞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
    李強對流亭街道璞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掛牌運營表示祝賀並致辭,「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有頤養」是天下父母兒女的心願,是流亭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推進老年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完善社會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 北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恢復首周 驛站復工的AB面
    北京市全面有序恢復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服務已整整一周。7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多家養老企業,梳理了全面復工首周全市100餘家養老照料中心和驛站的居家養老服務恢復情況。據統計,一周以來,這100餘家站點累計服務了3000-4000人次,其中,堂食就餐、送餐上門、康復理療等服務需求相對集中,成為這一周內的熱門服務項目。
  • 真心換真心,日久見人心
    七堇年曾經說過:「這個世上,真心對你好的人,遇到一個,便少一個。」朋友之間相交,講究的是將心比心,以真心換真心。如果你把我放在心上,認真對待,設身處地地為我著想,那麼在你需要我的時候,我定會義不容辭地出現在你身邊,陪你抗下一切。正如別林斯基所言:「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頭上,他們並不為了友誼而相互要求一點什麼,而是彼此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