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他們對我很好!」
聽說歷下區東關街道東倉社區張永貴老人的年齡,多數人都會發出帶著羨慕的驚嘆——114周歲,這是目前濟南市的最高齡,她也是全市唯一入選「泰山壽星」的百歲老人。張永貴聽力退化得厲害,但還是握住社區工作人員的手,表達著自己的感謝。
做好養老工作,是保障改善民生攻堅行動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日前,記者探訪居家養老的老年人、走訪多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在老人們數不清的「感謝」聲中,我們仿佛聽到了養老服務工作者「我來伴你老」的心聲。
拍攝時間:12月14日
拍攝地點:歷下區各街道
拍攝內容:探訪養老服務現狀
114周歲的她 全社區的「寶」
「我都50多歲了,還有奶奶可以喊,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幸福!」歷下區居民張傳傑拿出奶奶張永貴的身份證,臉上掛著自豪的笑容,「我奶奶1906年出生,剛過完114周歲生日!」
張永貴身材瘦小,腰背有些佝僂,臉上布滿歲月的痕跡。可她整潔的衣著、服貼的銀髮、慈祥的微笑,無一不透露著老人受到的良好照顧。「今年幾歲啦?」老人調皮地回一句「早記不清了」,逗笑了所有人。
「現在孫女退休了,專職照顧我。」張永貴戴上老花鏡、拿起針線衣衫,斷斷續續說起了自己的生活習慣:愛看電視新聞、愛聽戲曲廣播、愛做針線活,性格有些要強,至今不喜歡別人過多照顧,「上廁所、穿衣服、鋪床單,我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全都自己幹,不麻煩別人。」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張永貴老人是我們社區的『寶貝』。」東關街道東倉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王麗時不時就到老人家裡看看。她到社區工作10餘年,對老人年輕時的經歷有所了解,「她經歷過饑荒、戰爭,逃荒來到濟南,遭了不少罪。」王麗說,老人不識字卻很關心國家大事,子女也教育得很出色,一家人待人謙和。
老人怕麻煩別人,選擇居家養老,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經常上門關心、詢問。「前兩天我過生日,他們買了蛋糕來看我,我可開心了!」張永貴說。
補齊監管「空當」 陪老人變老
張永貴年歲漸高,有時白天也臥床休息。王麗扶她躺下時,左腿傳來的疼痛讓她想起10餘年前受傷的經歷:「那時候我自己在家,不知道怎麼就在樓梯口摔倒了,還是王麗送我去的醫院。」
「那是2008年,我剛到社區,老人已經年過百歲,她經常扶著助行器一個人遛彎兒、曬太陽。」王麗說,那次摔倒老人的胯骨、左腿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裂,這對於百歲老人來說是極為嚴重的損傷,高齡動手術風險太高,只能靜養。王麗說,那一天的驚心動魄讓她更加意識到養老工作一刻也不能放鬆,「老人們一輩子不容易,受了那麼多苦熬到享福的時候,子女再孝順也不可能時刻盯著,所以社區必須把『空當』補充上,我們願意陪他們變老!」
東倉社區約有4000餘人,持有高齡補貼的80歲以上老人165人、90歲以上老人15人。在東關街道,60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數的近22%,80歲以上老人2205人,百歲以上老人5位。因為老年人數多且情況各有不同,處理他們的養老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
東關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朱欲曉負責養老工作3年,雖然時間跨度不大,可她眼中的基層養老不論硬體還是軟體都越來越精細。「對於居家養老的老人,我們在社區裡專門成立了志願者隊伍,還由政府出資購買家政服務,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行、助急一樣不落下。」朱欲曉說,街道還有機構養老,既有高端機構魯商福瑞達國際頤養中心,也有針對低收入家庭的頤樂老年公寓,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養老床位入住率很高,這也說明養老工作是需要不斷完善、進步的。」朱欲曉說。
真心換來真心 「爭取再活30年!」
在其他街道,基層養老服務也有了極大提升。
「跟我住在一個屋裡的老同志便秘,疼得他嗷嗷叫,護工幾個小時都沒離開他床邊,給他揉肚子、餵水。你們都想像不到,那麼年輕的女大學生,戴上橡膠手套,幫老人一點一點把排洩物摳出來,我在一邊看著,心裡真是感動極了……」
87歲的陳連科,3個月前住到了文化東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問起他頭一回住「養老院」的感覺,他說起這個情景時聲音也變得哽咽,「子女都不在身邊,我們能有個依靠就很幸福了,沒想到他們比子女做得還周到。」
這家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採用的也是第三方運營模式,探訪者進出需提前預約,還要穿上一次性隔離衣帽、鞋套,嚴格的管理給了老人們一個清淨、衛生的生活空間。
燕山街道燕子山社區給居家養老的獨居老人安裝了「對講系統」,社區辦公室可以通過監控看到老人們的生活狀態。
「開始有些老人因為怕洩露隱私是不接受的,但緊急情況我們必須要迅速反應。於是我們派出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網格員去進行溝通,經常到他們家裡服務,他們慢慢轉變了觀念。」燕子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許廷軍說,養老服務能夠一步步提升,靠的是「真心換真心」,「獲得老人們信任後,我們這個系統又與附近的醫院展開聯動,突發情況老人可以一鍵向醫院求助,省去『傳話』環節。」
市民政局公開數據顯示,濟南是山東省率先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市戶籍人口797.8萬,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173.2萬,佔比21.7%,養老形勢日益嚴峻。今年以來,濟南市評出39家4A級以上養老服務機構、舉辦2020年度養老業務培訓班、公布101處長者助餐站點……一項項舉措、創新,見證著養老服務的健全和完善。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陳連科念叨著詩句,向身邊的護工豎起了大拇指,「平均80歲不算老,爭取再活30年!」
(濟南日報融媒報導組 曹雅欣 張一 李冬陽 實習生 郭哲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