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宅家看劇熱情高漲,奈飛(Netflix)不失時機推出了政治劇《政客》第2季。該劇劇情詼諧幽默,不乏氣候變化和女性權利等美國時下最熱門的政治話題。觀看政治劇,是我在疫情居家期間窺見美國政治生態的重要方式。
《政客》的主角佩頓·霍巴特是一個富家子弟,他從7歲起就知道自己要成為美國總統,於是高中時代就競選學生會主席,大學時代競選紐約州參議員。佩頓在競選之路上經歷了痛失好友、女友離去、內心的道德譴責等等。該劇最諷刺的地方在於政治與人的相互異化——政治被異化得只剩下權力角逐和黨同伐異,人性又被政治異化得瘋狂、盲目、唯利是圖和殘缺。正如佩頓的名言:「裝模作樣才能有模有樣。」
編劇瑞恩·墨菲特意用一整季來展現佩頓學生時代的競選,讓觀眾能夠縱觀一個政客從稚嫩走向成熟的全過程。據說,墨菲決定數年後再拍第3季,是為了等待飾演佩頓的演員本·普拉特更加成熟。
與《政客》相比,中國觀眾更熟悉的政治類美劇是《紙牌屋》,兩部劇有著類似的主題——競選。2018年秋季,《紙牌屋》第6季結束,前5季的主演凱文·史派西因性醜聞而缺席。《紙牌屋》的實用主義、權力、操縱和背叛等主題與當今美國的政治氣候緊密貼合。畢竟,政客們有太多的談判是在幕後進行的,而非登上新聞頭條的臺前。
與《紙牌屋》的灰暗頹喪氣質不同,《政客》試圖創造喜劇和荒誕的基調。《政客》告訴觀眾,政客們沒有《紙牌屋》裡那樣的謀殺和黑色交易,而是利用人們對熱門政治話題的關心,來研究自己的競選策略,從而贏得大多數人的選票。《政客》不講日常執政,只講競選中競爭對手互相整的那些事,屬於不落俗套的政治喜劇,觀眾觀看後不會感到壓抑難受,還能跟著劇中人物體會美國政治生態細節。
一名網友發表評論稱,「這部劇確實是墨菲在向偏左陣營喊話,其力度和方式,我個人覺得很聰明,我給四星。但不知動員年輕人去登記、去投票,到底會有多大效果。」我很贊同這名網友的觀點,美劇的故事並非現實,卻有可能成為現實。
此外,《政客》中還有時下美國非常熱的環保、女性權利等元素。這些元素在近年來很多熱門政治類美劇中都有所涉及,如《國土安全》《國務卿女士》《傲骨賢妻》《醜聞》《副總統》《白宮群英》等等。
在以女性為主角的幾部政治類美劇裡,我最喜歡《傲骨賢妻》,一直追到該劇第7季完結(2015年),還接著追了其衍生劇《傲骨之戰》。《傲骨賢妻》在美國受到歡迎,與近十幾年來美國幾位政客的性醜聞不謀而合。劇中,一名政客因性醜聞被收監,他的妻子克服了人言可畏,努力成為了一個有權勢的女性。這一形象被塑造得非常及時,人們越來越多地討論女性權利話題。由朱麗安娜·瑪格麗絲飾演的女主角艾麗西亞·弗洛裡克,不再是受害者,而是民眾想要支持的女英雄。
《醜聞》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以女性為主角的政治劇,共7季、124集,劇情跨越40年,將觀眾帶入到白宮所在地華盛頓特區的危機公關世界。凱麗·華盛頓成為第一個在故事時間跨度如此之長的美劇裡擔任主演的女性非裔美國人。該劇也被認為開啟了美劇互動的新時代,這歸功於演員們在該劇播出時「推特直播」的習慣。
這些劇集似乎都彰顯了「寓教於樂」的作用——編劇們皆以劇中人物之口表達了其政治觀點,使得作品成為兼具影響力和娛樂效果的政治思想傳播媒介。(作者系旅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