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說《活著》太扯了!30歲說這就是生活;40歲說生活遠比書中苦

2020-12-23 含光書影君

無數人的憂傷,使你與眾不同。我們目睹了,發生過的事物。那些時代的豪言壯語,並非為我們所說出。有何勝利可言?挺住就意味著一切。——(奧地利)裡爾克《安魂曲》

電影《活著》劇照

01福貴的9層苦難,你能挺過幾關?

《活著》中,福貴的開局是非常好的,怎一個快活了得。

少年福貴,上私塾都由長工背著去,雙腳路面塵,雙手不沾陽春水。

長大之後,三天兩頭往城裡跑,花天酒地、歌舞昇平。

儘管如此,靠著祖上積福攢德,福貴仍然娶到了門當戶對的家珍,生了個伶俐的女兒鳳霞,肚裡還懷著一個。

此時的福貴,家有祖蔭庇護,有老屋良田,上有老爹撐起家業,慈母愛護有加;下有玲瓏稚子繞膝討巧;還有百依百順的漂亮老婆,可謂是十足十的蜜糖罐裡保著鮮的少爺。

電視劇《福貴》劇照

福貴的第一難:家破人亡俗話說:「十賭九騙」,福貴家蜜糖罐的破滅,就是從他沾上賭博開始的。

直到他輸光家產,迷迷糊糊往家走時,只想著找棵樹吊死算了,仍沒意識到這一切都是龍二設的局。

最終福貴還是沒有去死,他明白就算是死了,賭債還是在那裡。

又或者,要死,起碼也要死在家裡,怎麼都比死在外面被野狗吃了強。

徐老爹用老祖宗千辛萬苦掙下的田地和宅子,換了幾框銅錢,讓福貴挑去城裡還了帳。

就在他們一家老小搬進茅草屋的那天,徐老爹栽倒在糞缸前,一命嗚呼了。

我腦袋嗡的一下,拼命往村口跑,跑到糞缸前時我爹已經斷氣了,我又推又喊,我爹就是不理我,我不知道怎麼辦,回頭看到我娘扭著小腳又哭又喊地跑來。

福貴知道老爹是因他而死的,可是除了傷心難過,他更迷惘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

福貴的第二難:妻離家散富貴爹死後十天,屍骨未寒,富貴丈人臉色鐵青地走進了村裡,帶著一抬披紅戴綠的花轎來接家珍回娘家。

畜生,從今往後家珍和你一刀兩斷,我們老陳家和你們徐家永不往來。我娘彎下身去求丈人:「求你看在福貴爹的份上,讓家珍留下吧。」我丈人衝著我娘喊:「他爹都讓他氣死啦。」

家珍有孕在身,為了肚子裡的孩子著想,她只好上轎子回了娘家。

家珍走後,福貴就和他娘、鳳霞苦苦地相依為命。

失去了老爹和祖業的福貴,總算醒悟找到了一點人性,看著家裡的老小,他知道自己該找點事情做來養活她們。

福貴的第三難:遭遇戰亂走投無路的福貴,找龍二租了五畝地,他從連路都不走的少爺,變成了辛苦勞作的農民。

當農民雖辛苦,但總算是在踏踏實實過日子,改頭換面的福貴終於盼到家珍回了家,還帶回了兒子有慶。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一家人想要團團圓圓地在一起談何容易。

福貴娘得了重病,當福貴揣著2個銀元去城裡請郎中時,意外被軍隊抓了壯丁。逃跑不成,反跟著部隊越走越遠。

可老娘、家珍和孩子們都還苦苦等著他請郎中回家呢!

接著就是兩年擔驚受怕、心如死灰的日子,好在撐著一口氣,福貴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幸運地從戰場上活了下來。雖然當了回俘虜,九死一生後好歹被放回了家。

福貴的第四難:未能給親娘送終回到家,福貴才知道,親娘在他離家兩個多月後,就死了,還是死不瞑目,死前一遍遍地對家珍說:「福貴不會是去賭錢的」。

原來家珍去城裡打聽福貴的下落,竟然沒有一個人告訴家珍,福貴是被抓了壯丁。

而他原本乖巧伶俐的女兒鳳霞,一年前也因為發高燒,變得又聾又啞。

家珍哭著告訴我這些,鳳霞就坐在我對面,她知道我們是在說她,就輕輕對著我笑,看到她笑,我心裡就跟針扎一樣。

不管怎麼說,福貴回來了,一家人總算又團聚了。

福貴的第五難:兒子有慶之死福貴回家之後的日子依然是苦的,只是過得還算安穩。

為了能讓有慶讀上書,福貴兩口子曾把鳳霞送了人,沒想到鳳霞自己又跑了回來,福貴就斷了再送走鳳霞的念頭。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慶是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一直充當著家裡的2號頂梁柱。

他每天上學,都要來回跑五十多裡地,就為了割草餵羊,有時忙得自己都顧不上吃飯。

福貴嫌有慶太費鞋,於是他就光著腳跑,到了學校才穿上鞋。

有慶跑步是全校最快的,體育老師很器重他,說他以後能夠當運動員,為國爭光。

這個好孩子,福貴一家的希望,卻被無良的醫生害死了。醫生為了救縣長的老婆,生生地把有慶身上的血都抽乾了

有慶一個人躺在一間小屋子裡,又瘦又小,閉著眼睛,嘴巴也閉得很緊。我有慶有慶叫了好幾聲,有慶一動不動,我就知道他真的死了,一把抱住了兒子,有慶的身體都硬了。

福貴不敢把有慶死的事情告訴家珍和鳳霞,只能自己哭著把有慶埋在了父母的墳前

福貴的第六難:女兒鳳霞難產而死鳳霞長成了大姑娘,和她娘一樣好看,也到了嫁人的年齡。要不是因為聾啞,早就該找好了婆家,好在她運氣也不錯,最後找到了勤勞踏實的二喜。

二喜除了頭偏之外,其他都很好。他非常疼愛鳳霞,鳳霞也過得很幸福。鳳霞和二喜的一段幸福,是《活著》中最暖人心的一節。

可鳳霞生孩子時先是疼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生下了孩子,鳳霞卻突然大出血,在天黑前斷了氣。

鳳霞死後躺到了那間小屋裡,我去看她,十多年前有慶也是死在這裡的。我站在雪裡聽著二喜在裡面一遍遍叫著鳳霞,心裡疼得蹲在了地上。

福貴和二喜把鳳霞背回了家,把她和有慶埋在了一起。

福貴的第七難:家珍油盡燈枯鳳霞的死是壓倒家珍的最後一根稻草,她已經撐得太辛苦了,她撐不下去了。

臨死前幾天家珍的話特別多,她對福貴說:我要走了,下輩子我還做你的女人。福貴的眼淚一下就掉了下來。

家珍是中午死的,福貴收工回了家。

家珍捏住我的手涼了,兩條腿也涼了,她全身都涼了,只有胸口一塊地方還暖和著。我的手貼在家珍的胸口上,胸口的熱氣像是從我手指縫裡一點一點漏了出來。

家珍走了,福貴說她走得很好,清清白白,安安靜靜的,沒有一點兒閒言碎語,不像村裡有些女人,死後還是非不斷。

福貴的第八難:二喜意外而死鳳霞死了,家珍也死了,福貴和二喜相互拉扯著苦根,慢慢熬著苦日子。

二喜除了幹活之外所有的精力都用來照顧兒子苦根了。苦根餓了,二喜就放下板車,去找正在奶孩子的女人,遞上1毛錢,求人餵苦根幾口。

好不容易,二喜又當爹又當媽的把苦根帶到了四歲,結果二喜在幹搬運時,被兩水泥板夾死了

福貴的第九難:苦根之死二喜死後,苦根沒了爹,福貴也沒了兒子,就只剩下他們爺孫倆相依為命了。

雖然福貴已經老了,但是他不能老,因為他還要種地,還要養大苦根,他必須活著

那年夏天,苦根七歲,為了搶收棉花,生了病的苦根沒力氣幹活,還被福貴訓他偷懶。

訓完之後,福貴又心疼得不行,就煮了一大鍋豆子,結果苦根吃得太多,撐死了。

苦根歪在床上,嘴半張著能看到裡面有兩顆沒嚼爛的豆子。苦根的嘴都青了,我使勁搖他,使勁叫他,他的身體晃來晃去,就是不答應我。我慌了,苦根是不是死了,這麼一想我忍不住哭了起來。

此時的福貴心裡苦得就連叫苦的心都沒有了,往後他只能一個人過,一個人等死。

至此,福貴歷盡他的9層苦難,無論生活多麼艱辛、多麼絕望,福貴仍是頑強了活著,這便是福貴身上體現出的生命的力量。

0202,《活著》與活著的意義

在作者餘華的筆下,中國過去60年所發生的、所能發生的一切天災人禍,都一一發生在了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

或許,20多歲剛出茅廬的小青年們看《活著》,會嗤之以鼻地說,這太扯了!這明顯就是作者在刻意的堆砌苦難 ,太不現實了,怎麼可能有人像福貴一樣,身邊的人都死絕了,他還能好好地活著!

或許待到30多歲,見識過周遭的生死離別、人生苦短後,再看《活著》,我們會說原來書中所寫的就是身邊人和身邊的故事。

而那些在生活中反覆受錘,40多歲的底層朋友,也許就如福貴一樣,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好好活著,活著最重要。

人在命運面前,太不堪一擊了,生活在最底層的人,連與命運搏鬥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卑微地活著,能活下去就已經是他們最大的渴望了,甚至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

生命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為了活著而活著,這就是《活著》展示給我們的一種生活態度。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以及對世界的樂觀態度,餘華說這是他寫下的最好作品,哪怕自己再怎麼寫,往死裡寫,再也寫不出像《活著》這麼現實的小說了。

莫言也曾感嘆:「我希望能寫出像餘華《活著》這樣的好書,別再寫些可發可不發的作品。」

1993年,餘華的小說《活著》被張藝謀相中,拍成了電影,成其巔峰之作。獲得了第47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葛優),以及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外語片獎。

2005年,《活著》又被改編為電視劇《福貴》,豆瓣評分9.5。

李健最喜歡的中國作家就是餘華。

餘華所有的作品、訪談、乃至於和朋友之間的書信,他都一一觀看。李健說無論多麼鐵石心腸的人,看《活著》都會潸然淚下,建議大家也多讀讀。

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

《活著》,可以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和周遭的世界,沒有對比,我們便不會覺得今天的幸福實屬難能可貴;沒有對比,我們便不會對眼前的人與物倍感珍惜。

今天,餘華的《活著》,度好貨小店僅需28元,僅一包煙錢,就可以從絕境中看到希望的光芒!

0303,餘華與《活著》,冷酷故事背後的冷酷人

《活著》裡的語言是平實的,也是餘華的一貫寫作風格,仿佛他總是站在不遠處靜靜地關注,用簡單到冷酷的詞彙勾勒出事件走向和人物性格。

餘華的小說作品中,總是充斥著大量的苦楚、災難和悲憫的人生世相,作為敘述者的餘華,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圍繞著種種生活的本相喋喋不休。

有人說,只有冷酷的人心,才能寫出眾多的冷酷的死亡故事。

也有人說,餘華血管裡流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

那是因為,他們還不曾知道,餘華的童年早已見識過生活最真實與最殘酷的樣子。

美國作家海明威曾說:「一個心酸的童年,是一個作家最好的訓練。」這句話用在餘華身上非常恰當。

小時候餘華常常一個人躺在太平間午睡,問及原因,竟是因為太平間的乾淨和涼爽。

童年時餘華所住的房間正對著太平間,而廁所正在太平間的旁邊,這就意味著餘華每次上廁所都要經過悽涼冰冷的太平間。

作家雪萊曾說:「死亡是涼爽的夜晚。」那時的餘華深有體會。

在餘華的記憶中醫院的哭泣聲總是在半夜響起。也許意味著大多數人面臨死亡時對平靜的渴望,在人煙稀少的後半夜,更能滿足悄無聲息離開的宿願。

正是童年的特殊經歷,讓我們看見《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兄弟》等作品所透著的超乎常人的冷靜,餘華用手術刀般的語言精確的解剖人性。

正如餘華所說的,「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更加接近真實。」所以他才會讓自己筆下的人物,總是浸泡在血淚之中,飽嘗世事艱辛之苦。

所以,餘華曾被「中國殘酷寫作的代表人物」。

一起與之而來的,是海內外讀者對餘華作品的高度認可和瘋狂追讀。

《活著》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義大利文、荷蘭文、挪威文、韓文、日文等在國外出版,並在1998年,獲得義大利文學最高獎: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活著》甚至打破了純文學的銷量記錄。

《活著》刷新了臺灣暢銷書籍的銷售記錄;在美國出版10年後,每年依舊可以賣出4000冊,一個中國作家的書能夠賣1000冊就極難的了;在西班牙, 第一年出版就接連印刷了4次。

這個時代發展得太快,我們得到的越多,丟掉的也越多,所以我們要時不時回頭去看看,從我們祖輩們的生活裡去尋根問祖、憶苦思甜。而我們祖輩們生活的印記,都一一呈現在了餘華的作品《活著》裡了。

相關焦點

  • 30歲三浦春馬疑自殺,46歲摺疊人奇蹟復原:生活實苦,堅強活著
    年僅30歲的日本知名男星三浦春馬被曝自殺身亡,一時間網絡上哀嚎一片。 我相信,很多粉絲到目前還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只能說,生活實苦,我們誰都無法預料到他在世時所遭遇和承受的。,和別人都不太一樣。母親從40多歲開始為他到處奔走治療,如今也已72歲的高齡了。 這28年的時間裡,求醫問藥,臥病在床,李華想過無數次的放棄。然而他還是倔強地通過狹小的視野(雙腿和臉之間),想看看這個世界。
  • 為什麼說20歲到30歲是你最重要的十年。
    但是有一個階段是可以讓你我重新塑造我們自的未來的,這個階段就是20歲到30歲這個階段,我剛剛過了這個階段,可是我仍覺得這不妨礙我繼續塑造自己的未來,倘若你比較幸運,年齡尚小,也可以借鑑借鑑,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20歲到30歲是形成你習慣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你最好能做到以下這幾件事。
  • 40歲女性,被生活填滿了生活
    新衣服不必買,公司制服可以穿一整年,高月有一個妹妹,做服裝生意,也會送她一些衣服;頭髮不必打理,永遠是齊耳的短髮;飯不用吃得太好,頓頓有菜市場買的新鮮蔬菜,更健康。 日子一直緊巴巴地過著,錢一直存著,高月卻發現:「怎麼總有用錢的地方?」  去年,她得了乳腺纖維瘤,算上手術、住院和其他費用,她要自費6000元。
  • 心怡說:30歲,我沒有害怕
    20歲的心怡覺得30歲的女人很老了,30歲的心怡以坦然的姿態站在當下,不卑不亢。過去的去了哪裡?未來的如何到來?過去和未來是直線一樣穿梭嗎?亦或是縈迴?問題和答案都在心怡身上,她消解了衝突,她又是衝突本身。 無論如何,她沒有害怕。
  • 易經智慧:20歲要走,30歲要立,40歲要戒,50歲要教,什麼意思?
    人們逐漸學會了從生活、工作、學習、事業中提煉出的智慧結晶,其中最突出的是《易經》。憑藉《易經》的智慧,諸葛亮用石頭布下了八卦陣,聲稱這個陣可以擋住10萬精銳士兵。藥王孫思邈,說:「我不知道這有多容易,所以我不認為這太容易。」
  • 《乘風破浪的姐姐》:40多歲的你,會羨慕20歲的女孩嗎?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次公演中,阿朵三人組唱的這首《蘭花草》,經過改編的歌詞,深深觸動了我。前幾天,我剛過了47歲生日,47這個數字,說實話,我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很多人都說:男人40一枝花,女人40豆腐渣。
  • 朋友早安丨為什麼說60-80歲是最好的年紀?答案太贊了!
    有效生命指的是我們活著,能在意識上自由行使自己的意志,能在體力上料理自己生活,並從事一定的體力勞動。與古人相比,我們的有效生命足足延長了15到20年。在今天,就算五六十歲的人自稱為「老人」,恐怕也沒人認可。因此,60歲到80歲是人生的黃金年齡段。如果注意保養,適度地鍛鍊,好好把握,甚至可以把自己的黃金年齡段延長至90歲!
  • 20歲和30歲的女人差別大嗎?看看她們的生活就能明白
    一直以來我不了解這句話的含義,總覺得人是一成不變的,就好像喜歡吃什麼菜一樣,可以吃一輩子;那時候我也覺得母親說的話沒有啥道理。後來我到了30歲這個年紀一下子明白了媽媽說的話,講真的,29歲的我和30歲的我差別不是一丁半點。由此我想到,其實20歲的女人和30歲的女人差別已經越來越大了。
  • 佟麗婭被43歲女星吊打?《道德經》說女人拎不清這點,30歲後會越過越糟糕
    都說當演員吃得就是一碗「青春飯」,為什麼43歲的陳數反倒是越活越出彩呢?它說「事善能,動善時」,合理把握時機,全力以赴;40歲,不會交際,把生活過得一地雞毛,它說「大方無隅,大器晚成」,不要急功近利,有大成就的,往往是立志而能堅韌專注的人;《道德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
  • 馬伊琍,40歲以後為自己活著
    穿著旗袍,性感嫵媚,大膽探案的蘇雯麗小姐,改變她往日幹練的短髮,勵志的都市女性形象,生活中的馬伊琍也是這樣的短髮,美麗而陽光。01.家中是夫妻,家外是搭檔,文章導演《小爸爸》時,妻子馬伊琍是製片人,這對夫妻還是男女主演。《小爸爸》的成功,也讓馬伊琍對比自己小8歲的丈夫刮目相看。姐弟戀,年齡差,這都不是事兒,只要有愛就行,文章馬伊琍成為娛樂圈的模範夫妻。
  • 40歲伊能靜說梅豔芳一生很悽慘?
    一開始,她對主持人說:「你不覺得我很開心嗎?」?我覺得我真的很開心。接著,伊能靜說,因為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情,甚至最後都變得這麼瘦了,她只能在舞臺上穿上白紗,看著伊能靜的眼睛,充滿了諷刺和嘲笑。比如說她在節目中蹭梅豔芳的熱度。梅傑已經死了十多年了,她不得不因為伊能靜再次上榜。梅豔芳在生命最後時舉辦了最後的演唱會。穿婚紗的意義不只是愛情。是為了和歌迷們道別,她嫁給了舞臺和音樂。
  • 別再尬誇少女感了,說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像20歲少女那是在罵人
    伊能靜宛若20歲少女……不老女神、凍齡女神、逆齡女神……說的好像女人只有一種美,就是宛若20歲少女。不管你是30歲、40歲、50歲,哪怕是六十多歲高齡的趙雅芝,媒體唯一會吹的,就是不老女神,少女感滿滿,哇哦~如果熒幕上只允許20歲少女這一種女性形象,那我寧願自插雙目。
  • 蔡依林說40歲爽翻了,「叛逆」的中年女人們都在幹嘛?
    演唱會上最感人的莫過於,她分享自己關於年齡與人生的心得體會:「我今年出道21年,也滿40歲,我覺得40歲是很棒的年紀。如果你現在還沒到,我跟你講40歲真的feel damn good!」 在小紅書上,她分享自己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有時候是每天健身打卡,有時候是護膚心得,有時候是不重樣的髮型分享,她還出書、上雜誌封面、參加晚宴.更是在小紅書鼓勵廣大女性,「無論姐姐、姑姑還是婆婆,只要你想並做出改變,都可以乘風破浪!」
  • 《人性的弱點》:最「經典」的十句話,把現實生活說的太透徹了
    《人性的弱點》:最「經典」的十句話,把現實生活說得太透了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最「經典」的十句話,把現實生活說的太透了《人性的弱點》是戴爾·戴爾卡耐基勵志經典圖書,是全球自我管理與成人訓練的範本。提到戴爾卡耐基,他是現代成人教育鼻祖,被稱作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和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運用大量平凡人持續拼搏獲得成功的經典故事,根據演講和書喚醒成千上萬深陷茫然者的鬥志,鼓勵許多人獲得輝煌的取得成功。
  • 別拿30歲當擋箭牌!不管20歲、40歲,你不行就是你不行
    生活中我們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但不得不說《三十而已》中顧佳、王漫妮、鍾曉芹三位女性形象,非常有代表性。顧佳(童瑤 飾)——全職太太一枚。等到30歲時,要麼攢夠了買房子的錢,要麼找個人結婚。眼看還有幾個月就到30歲了,兩個目標一個都沒實現。由於工作壓力過大,經常憋尿,王漫妮突然病倒。在異鄉打拼,最無助的時刻莫過於頭疼腦熱時無人在身邊。
  • 30歲之前與30歲之後的生活對比,神準!
    所謂的幸福,大概就是在平淡生活裡的那一份執著和堅守。有些人在27歲的時候已經感覺到自己產生了改變,有些人則遲至35歲才發現,但30歲似乎是一個重大的分水嶺,幾乎所有人都特別有感覺到自己的變化。其實30歲是一個很棒的年齡,它讓你了解自己以前的不成熟跟在意過多世俗或他人眼光是一件多麼浪費時間的事情。30歲,是一個很重要也很美好的年紀。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樣的變化。▼1. 30歲的我們,不再盲目的追求流行,只追求更舒適的自己。
  • 為什麼說40歲的女人最迷人?逃不過四個原因
    看到一句話,大意說:20歲的姑娘是好看的,30歲的女人是最有女人味的,而最迷人的卻是40歲的女人。不知道你是否認同,但不得不說,經常能在網上看到各種對40歲女人的誇讚和欣賞。為什麼說40歲的女人最迷人?逃不過四個原因!第一,首先是外在的吸引。說實話,現在人的生活條件都很好,越來越多的女人更注重對自己的保養。
  • 29歲一無所有,你也要好好活著進入30
    30歲一點也沒讓這件事變得更艱難(當然40也許會吧……)至於心理上的老,唯心主義地說,這事兒還真是我說了算。年輕代表的天真爛漫、青春期少女一般的陽光青澀是沒有了,見到太帥的日料師傅,還忍不住調侃(xi)……嗯,最近這一年極力克制了,怕變得太油膩。雖然常常「老了老了」地自嘲,但講真,比好奇心和進取心,只有比從前更甚。
  • 70歲譚詠麟與35歲李玟合影,這臉是用防腐劑了吧?說40我都信!
    70歲譚詠麟與35歲李玟合影,這臉是用防腐劑了吧?說40我都信!12月18號,李玟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與譚詠麟的合影,一位35歲,一位70歲,可鏡頭中兩人的狀態卻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李玟說:「我見到了從兒時就最仰慕的譚校長,讓我很不容易的2020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的確,兩人相差35歲,也就是說譚詠麟35歲時,李玟才出生,真的是奇妙的緣分啊!在合影中,李玟扎著兩個馬尾辮,皮膚白裡透紅嬌俏可人,對著鏡頭甜蜜微笑,按捺不住自己追星成功的喜悅心情,開心的面孔讓她看上去完全不像已經35歲的人!
  • 皓影車主說:30歲,給自己的禮物
    不變的是,從騎單車,到換代步小車,再到換了這臺大空間SUV廣汽本田皓影,每一個工作日的早晨,都是這樣呼啦啦飛馳著開始的。一開始就是七年。她啟動車子,平順又安靜的起步,實際上這個生日禮物的調性也像極了她這七年生活與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