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孩子說笑著走在陽光下,走在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2021-01-10 非凡K

近來比較有耐心和勇氣點開一些看起來叫人想敬而遠之的電影,而且我發現這些高分電影往往看不到20分鐘就可以完全進入劇情並且被吸引了,是枝裕和的《無人知曉》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內容簡介透露出這是個悲慘的故事無疑,為此找片時我一次次跳過,但等真正看完,卻發現並非是我預想中的樣子。悲劇的表現手法很多,最直接的應該就是讓觀眾跟演員一起哭了,觀眾一邊哭一邊可能還在心中鄙視自己,因為有些時候淚溼雙目根本就是生理反應,就象聞到醋味兒會不自覺地流口水一樣。我能記得最典型的一部就是小學時候風靡一時的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當時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痛哭一場的目的去的,很多人還興致勃勃地提前準備了手帕,我當時也跟風在電影院裡得償所願哭了個痛快,但看著劇中的一對母子聲嘶力竭地從頭哭到尾,又隱隱覺得哪裡不對。後來年歲漸長,對此類情節就越來越免疫,因為相比直接的煽情,我更偏愛隱忍的堅持與沉默的較量,那似乎更高級也更有力。劇中的長子明是典型的日本少年的模樣,身材瘦弱,眉眼細長,十三四歲的年紀,一臉的沉默克制,卻無一分矯飾,你很難分清哪些是演技哪些是天性使然。所以2004年的梁朝偉沒什麼可不平的,敗給十四歲的柳樂優彌,不是輸在年齡,而是輸給一個事實,沒辦法,有些人就是天生的演員。

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不靠譜的媽媽,四個被遺忘被拋棄的無辜孩子。四個孩子各有不同的爸爸,媽媽忙著談戀愛一月不歸,明挨個去找爸爸們要錢;還有箱子,最開始是剛搬家時,為了不被房東發現,兩個小人兒被裝進箱子裡帶進來,幾個孩子不能上學,不能出門,日日守在逼仄的空間裡,到最後小雪死去,又被裝進箱子裡拖出去,而那個最初的箱子已經裝不下她了……多麼殘酷狗血的生活,可導演用了最雲淡風輕的方式,時光靜靜流淌,情節默默推進,沒有譴責,也沒有人哭,每個人都自然平靜地接受著自己的命運。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現實比電影卻殘酷得多:年紀最小的女孩因為食物被長子的朋友毒打致死,而後被裝進箱子裡拖到公園埋掉,次子的屍體一直被藏在衣櫃裡直到發臭……在扭曲和冰冷麵前,導演還是選擇了溫情,他不拍日光下的罪惡,只拍夜色中被風吹起額發的少年,以及幾個孩子面對苦難與不堪時最本真最自然的生活態度,但這難道不是更嚴肅的詰問嗎?據說為了展現時間的流逝,電影採用的是一比一的拍攝手法,這是笨辦法也是最聰明的辦法。除卻明顯的季節交替,房間從整潔變骯髒,指甲油從鮮亮飽滿到脫落斑駁,頭髮從短到長,衣服從光鮮到邋遢,鞋子從合腳到變小,最無法扮演的,就是那發生在孩子們身上的真實細微的成長變化。他就這麼耐心地守著那間閉塞的屋子拍攝他們的變化,拍攝他們細碎的生活。

壓抑絕望中依然有幾抹亮色:明在校外張望時被老師臨時召去打棒球;幾個孩子集體換上衣服穿起鞋子走出門去,盡情在戶外奔跑,去超市挑選喜愛的食物,不去想明天的早餐,不去想永遠都不回家的媽媽,落櫻在成串的笑聲中飄然而下。歡樂短暫,苦難永恆。少年終於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妹妹,歸來的路上,兩個孩子滿身泥汙沉默不語,有痛苦的面對,也有解決的釋然,楯隆子的歌聲響起,明亮如寶石,這是全劇唯一一處的情感釋放,恰當,精準,撫慰人心。

小雪走了,紗希來了,前路依然多艱難,但生活仍要繼續。電影的結尾,明從好心的店員手中接過過期食品,茂驚喜地從電話亭中拾得一枚被遺落的硬幣,四個孩子說笑著走在陽光下,走在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相關焦點

  •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故事發生在這是四個很乖的孩子被母親拋棄的一年這部電影也拍了一年多作為男主角的小男孩也真的是從12歲的男孩蛻變成了13歲的大人獨自撐起三個弟弟妹妹的屋簷最後又親手埋葬了最乖的吃泡麵都要舔乾淨蓋子的小妹故事聽起來都要覺得難過的受不了
  • 無人知曉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2004年8月《無人知曉》,又名為《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一部據說影片源於真實故事改編的日系電影
  • 《無人知曉》:會有一點快樂嗎?
    我看的版本中片名譯為《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夏日清晨」四個字被我一閃而過,當作是翻譯時可以忽略的誤差,直到第三遍看時才一點點體會到深意。影片中一共出現了五次,可以看作是夏日清晨的場景,如果不特別留意,會以為只是時間流逝的自然描繪,但若是把這五個場景單獨挑出來細細品味,才驚呼原來電影中幾個重要情節(情緒)的激蕩,都被深埋在這五處看似淡淡微波的夏日清晨。
  • 解讀電影《無人知曉》——是枝裕和 (心話)
    我看的版本中片名譯為《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夏日清晨」四個字被我一閃而過,當做是翻譯時可以忽略的誤差,直到第三遍看時才一點點體會到深意。影片中一共出現了五次,可以看做是夏日清晨的場景,如果不特別留意,會以為只是時間流逝的自然描繪,但若是把這五個場景單獨挑出來細細品味,才驚呼原來電影中幾個重要情節(情緒)的激蕩,都被深埋在這五處看似淡淡微波的夏日清晨。
  • 芥末片場 | 無人知曉的少女之死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海報【芥末片場】是芥末堆推出的電影賞析欄目,以影評形式為讀者甄選具有教育意義的優質電影芥末堆 田園 10月7日 手記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場最重要、最費心勁、最需要耐心的攻堅戰。而是枝裕和總能用沉靜清新的鏡頭細細展現其中的溫暖與悲傷。是枝裕和導演兼編劇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以東京「西巢鴨棄嬰事件」為原型,於2004年8月7日在日本上映。
  • 《無人知曉》真實故事改編,母親拋棄四個孩子,去追求自己的愛情
    一、《無人知曉》影片背後的真實原型「西巢鴨棄嬰事件」,現實比電影更殘酷《無人知曉》是根據日本當時的「西巢鴨棄嬰事件」改編而成,然而,現實比電影更殘酷。1988年,女主和不同男人生下五個孩子,有一個孩子出生後不久便死了,女主將屍體用塑料布包起來藏在家中柜子裡。
  • 電影《無人知曉》極冷靜的鏡頭,講述的是極度殘酷的故事
    花了一晚上看《無人知曉》這一部電影,心情也壓抑了整個晚上,是枝裕和講述了被母親遺棄後四個小孩相依為伴的故事,鏡頭冷靜得仿佛不透出一絲感情,唯一一次的情感宣洩是兩人把小妹妹的屍體埋了之後回家,配著難得的背景音樂,讓人有種要流淚的衝動,但即便是這種衝動也是節制和收斂的。
  • 豆瓣9.1《無人知曉》的生與死,孩子只能寂靜的絕望
    這部電影便是《無人知曉》。影片主要講述了四個孩子被母親遺棄後,獨立生存的故事。他們最大的才13歲。沒人知道。他們來自哪裡,如何生存,何時凋謝。不同於一般兒童電影的溫馨歡快,這部影片鮮少有對白,雖有陽光、有花木、有孩子澄澈的眼睛,卻令人壓抑窒息。
  • 《無人知曉》:被拋棄的孩子,不會流淚和吶喊
    少年主演的作品正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傾盡心血打造的《無人知曉》,由真實發生的東京西巢鴨棄嬰事件改編,以平凡瑣碎的故事,安靜的向觀眾展現了一個殘忍的現實悲劇,影片全程都沒有直白地說明發生了什麼,電影沒有介紹四個孩子從哪裡來,也沒有說明他們最終去了哪裡,因為這一切都發生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觀眾要自己一點一點去發現,那個無人知曉的夏天,究竟發生了什麼?
  • 《無人知曉》:被拋棄的孩子,不會流淚和吶喊
    少年主演的作品正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傾盡心血打造的《無人知曉》,由真實發生的東京西巢鴨棄嬰事件改編,以平凡瑣碎的故事,安靜地向觀眾展現了一個殘忍的現實悲劇,影片全程都沒有直白地說明發生了什麼,電影沒有介紹四個孩子從哪裡來,也沒有說明他們最終去了哪裡,因為這一切都發生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觀眾要自己一點一點去發現,那個無人知曉的夏天,究竟發生了什麼?
  • 《無人知曉》無人知曉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2004年的電影《無人知曉》取材於一則真實的社會新聞:1988年一月,日本東京西巢鴨地區一名母親為了與新男友同居,拋棄了四名子女。14歲的長子獨自撫養分別7歲、3歲及2歲的妹妹,公寓凌亂,小孩白天亦不上學,四處遊蕩。3歲的妹妹因偷吃了長子朋友的泡麵,被毒打致死。眾人將妹妹的屍體置入皮箱,拖到埼玉縣秩父市公園埋葬。同年七月,鄰居發現房屋長期只有小孩居住而報警,事情才終曝光。
  • 即使《無人知曉》,也要奮力去活!
    這是一位單身媽媽,帶著自己的四個孩子生活。最大的12歲、最小的5歲。這四個孩子同母異父,有的甚至分不清父親到底是哪個。媽媽的不靠譜可想而知,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好,更別說照顧四個孩子了。12歲的明承擔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四個孩子中只有明可以外出買東西,其他三個孩子都是被隱藏的。他們不能出門、不能去陽臺上、也不能在屋子裡大聲喧譁,因為怕影響到鄰居而被趕走。
  • 豆瓣9.1是一個分支裕和經典電影《無人知曉》:四個留守兒童的
    透過智裕和的名著《無人知曉》,我們可以看到智裕和的家世觀和死亡觀,並從平靜的細節中猜出現實殘酷背後隱約的希望之光。鴨棄嬰事件和《無人知曉》電影《無人知曉》改編自著名的東京西巢鴨棄嬰事件,在租來的房子裡,我們發現了一具腐爛的孩子屍體和三個又髒又餓的孩子,這起事件在日本,即西巢鴨棄嬰事件中引起了巨大反響。這讓那些剛從大學畢業的人無法平靜下來。
  • 《無人知曉》[9.1分][日本|劇情|2004|720P|日語中字]
    ◎片名: 無人知曉◎導演: 是枝裕和◎編劇: 是枝裕和◎主演: 柳樂優彌 / 北浦愛 / 木村飛影 / 清水萌萌子 / 韓英惠 / 更多...◎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2004-05-13(坎城電影節) / 2004-08-07(日本)◎片長: 141分鐘◎又名: 誰知赤子心(港) /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臺) / Nobody Knows / Dare mo shiranai◎內容整理:yyyttt.com
  • 《無人知曉》:無人不曉
    是枝裕和的《無人知曉》,現在已經無人不曉。我是第二次看時,才不覺落淚的。故事江原由希子飾演的母親一次次戀愛,卻沒能結婚,結果生下四個沒有戶口的小孩。小主人公福島明是最大的,十來歲。他是唯一能見得天光的孩子。其他孩子,母親不讓邁出出租房半步,在陽臺都不可以。
  • 在家看了一部日本電影《無人知曉》
    周六在家看了一部日本電影《無人知曉》,起因是看到一個我喜歡的作家推薦了一部《比海更深》,但需要付費觀看,我這麼窮一定看不起對不對。於是就去搜了這個導演的其他片子,這部《無人知曉》據說是他聲名大噪的起點。這裡插一句,導演叫是枝裕和,在知乎上有網友提出,他是與臺灣的侯孝賢導演,大陸的賈樟柯導演風格類似,片子都屬於人文關懷類的作品。
  • 《無人知曉》不該被遺忘
    今天講述一部電影,一部04年的日本老電影《無人知曉》。看了豆瓣影評以及觀影的彈幕,大多回應都是這部電影看完讓人十分壓抑;或者是一部需要勇氣去看的電影還有各種批判……我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更多的不是壓抑,而是平靜。
  • 51《無人知曉》丨在責任與擔當面前,幸福不值一提
    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上映日期: 2004-05-13(坎城電影節) / 2004-08-07(日本)片長: 141分鐘又名: 誰知赤子心(港) /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臺) / Nobody Knows / Dare mo shiranai
  • 《無人知曉》:是枝裕和才是最懂抓住人心的導演
    這世上有種存在,無人知曉。生來無人知曉,死後無人知曉,消失過後,仿佛不曾來過這世間一趟。媽媽惠子帶著兒子阿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秋天搬到了新家,到了房間後,卻從皮箱裡鑽出來兩個小孩子,他們被藏匿在行李箱中,避免暴露。為什麼不能讓人知道呢?
  • 無人知曉:是誰造成了四個棄子的悲慘人生?答案就藏在女學生身上
    《無人知曉》是一部由是枝裕和導演的日本電影,在豆瓣上超過19萬人給出評價,評分高達9.1,也實至名歸地獲得多項大獎。在第5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14歲的主演柳樂優彌還獲得了最佳男演員獎,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影帝。